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体育跨学科主题融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2024-01-09沈雅瑜厦门市瑞景小学
沈雅瑜 厦门市瑞景小学
小学体育课程对提升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帮助小学生保持健康、积极的态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颁布,给小学体育的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小学体育教学指明了方向。通过在体育教学中充分融合多门课程,可以实现学科之间的有机衔接,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一、体育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内涵
小学体育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实际的教学中具有独特的育人方式,但也存在局限性需要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从而加深学生对体育内容的理解和应用,实现全面育人的目的,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小学体育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一种以体育为主线,将其他学科与体育进行有机结合的全新教学模式。教师以学生的基本学期及发展需求为出发点,通过运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相关知识点和方法,展开多学科交叉教学设计,推动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拓展学生的学科领域,促进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渗透,加强学科内部质量和教育的综合价值[1]。跨学科主题融合教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及指导性,能够帮助学生通过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探究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拓宽学习视野和认知水平,促进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小学体育跨学科主题教学的重要性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体育跨学科主体融合教学对推动体育教学改革,增强课程的灵活性及针对性提高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通过小学体育跨学科主体教学,可以把体育教育与其他学科紧密结合起来,实现课程内容的一体化,达到知识的内在联系与贯通性,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学习维度。其次,小学体育跨学科主体融合可以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入到体育教学中,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深刻感受和领悟其学科的知识、思维方法和应用技巧,进一步提升小学体育的整体教学质量。再次,小学体育跨学科主题融合教学不仅关注学科知识的拓宽与提升,还强化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包括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最后,跨学科主题融合教学引入了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学生可以通过协同合作、体验探究和实践等方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提高学生的个体主动学习意识和自我能力的发展。
三、小学体育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基本特征
(一)内容由“零散”走向“整体”
小学体育跨学科主题融合教学中,更加注重体育与各科学期之间的内在联系,注重知识间的有效衔接,将体育与其他学科内容有机的结合,构成一个紧密相关的整体。跨学科主题教学在内容层次上更注重不同水平段的层层递进,呈螺旋上升的趋势,打破了传统随意、单一的教学方式,针对性的整合和使用不同学科的知识,使课程内容更加序列化,更具层次性,更加整体化[2]。
(二)学习由“被动”走向“主动”
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体育知识及技能的状态,阻碍了学生的发展。跨学科主题融合教学模式下,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枷锁,更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结合学生的兴趣、特长,为学生搭建体育学习的场所、多元化的学习情境,通过小组合作、小组比赛等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热情,以积极主动的状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将所需的技术迁移应用到体育活动中,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
(三)知识技能由“浅层”走向“深层”
传统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更注重体育与健康知识、体育运动技能的传授,忽视了小学生思维、体育核心素养的发展。跨学科主题融合教学的应用,更加注重学生逻辑思维的启发及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让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同时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广泛应用各类学科的知识,让学生获得更全面的知识和多角度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带领小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过程中向更深层次探索,满足学生多层次的学习需求,提高学习的深度,拓宽新思路[3]。
四、小学体育跨学科主题融合教学的原则
小学体育跨学科主题融合教学,是一种在教学中将不同的学科和概念进行联系和整合的方法,首先,在跨学科主题融合教学中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应坚持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兴趣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合理设计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和探索知识。其次,教师还应该坚持尊重不同学科本质的原则,将各学科的概念、技能和方法在跨学科主题概念中形成融合,并具有良好的控制和计划,合理设置教学活动,安排教学时间,保证教学的顺利开展。最后,跨学科主题融合教学应该整合所有与学习主题相关的学科知识,坚持一致性原则,为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知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体育开展跨学科主题融合的教学策略
(一)确定主题,凸显跨学科主题融合教学特色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跨学科主题融合教学模式下,小学体育教师应坚持以生为本,以小学生的基本学情及发展需求为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和前提,准确找到小学生学习的“症结”及学习“痛点”,并能够“对症下药”[4]。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师在展开跨学科主题融合教学时,应该立足体育教学内容,了解体育运动项目的特点,结合学习内容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及学习兴趣,积极寻找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融合的“点”,深入分析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其他学科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而明确主题。在确定好主题后,小学教师需要结合小学生实际身体素质及发展需求,制定合理的教学内容,突显跨学科主体融合教学的学科交融性及综合性,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激活体育课堂,实现小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发展。
例如,在“水平三”的体育运动技能小球类的运动项目中的小足球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挖掘运动项目中的数学、科学、德育、劳动等学科知识,明确单元主题:“趣味小足球及拓展知识”,将制作足球的材质(科学)、足球操场的面积(数学)、器材的归纳及整理(劳动)、开展足球比赛(体育精神,德育)等,有效融入到教学中。
(二)融入音乐,激活体育课堂
小学体育跨学科主题融合教学,不是单纯的将内容相融合,而是在知识融合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体育相关知识,掌握体育项目运动技巧,认识到生命健康的重要性。小学体育与音乐的融合教学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实现立体多样的育人效果。
例如,在体操的教学中,可以利用音乐操的形式将音乐与体操有机结合,让学生跟着音乐的律动摆动自己的身体,让学生保持轻松、愉悦的心理状态,不仅能够提升小学生的体育素养,还能够提高小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在“水平三”跳绳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搭配不同的音乐节奏,使学生跟着节奏调节跳绳的速度,让学生在轻松、快活的音乐节奏中,自然而然地进入到运动的状态,激发学生对跳绳运动项目的喜爱,提高学生音乐节奏感知能力的同时,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通过体育教育中播放舒缓而轻柔的音乐,能够帮助学生舒缓和放松,缓解学习、身体的压力,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使体育学习变得有趣且充实,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三)体育融入数学,培养学生思维逻辑
小学体育与数学融合的跨学科教学,可以将数学的灵活应变和体育运动中的规律、技巧、身体敏捷度等有机结合,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反应能力,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距离测量、运动时间计算、形状几何分析、运动轨迹和运动规律等方法,不断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深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5]。
例如,在“水平三”的体育运动技能小球类的篮球基本技能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篮球场地进行测量,计算篮球场地的面积,借助几何知识应用,形成对空间的感知。针对篮球筐高度、篮球、自身的身高等信息,让学生通过投篮训练,对角度、速度等进行分析,进而提升学生投球的技巧和命中率,激发体育运动中的数学思维和方法。通过讲解篮球规则,如犯规的分类和计算,判断篮球比赛中得分的标准,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思考能力及公平竞争的意识。还可以通过组织篮球比赛,让学生统计比赛中个人的进球次数、犯规次数和失误次数等,让学生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分析和比较球员的表现。通过将篮球运动与数学相融合的跨学科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运动技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四)体育融入语文,丰富学生心理体验
小学体育跨学科主题融合教学,是通过体育教学解决实际问题,借助各学科的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体育相关知识,掌握体育项目运动技巧。教师在开展体育与语文的跨学科融合教学时,教师需要注意体育项目的特点,有效衔接和融合语文元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体育文化知识,通过创设体育情境、比赛等方式,丰富学生的心理体验。
例如,在“水平三”跳远运动项目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将跳远运动的知识与语文元素相融合,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跳远技巧和运动规律。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青蛙跳远比赛”的活动场景,在场景中运用体育词汇,如“起跳”、“着地”、“摆臂”、“步数”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跳远运动的相关理论知识。在学生进行跳远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身体语言的协调练习,要求学生进行口头表述或语言反馈,训练他们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巩固和深入理解跳远的技巧,提升学生的跳远运动技能,促进学生思维、身体协调能力发展。并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青蛙跳远比赛”,在比赛中可以让同一小组的学生进行解说,对比赛中技术的要点和运动员的状态,描述运动员们的姿态和动作所代表的含义,将语言形式与身体表达结合在一起,学生学会体现身体语言的个性和情感,同时能够学会平衡身体运动和肌肉的控制。
六、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标背景下给小学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现小学体育跨学科主题融合的教学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推动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培养小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学体育教师应该积极转变自己的教学思路,有效整合各学科知识,确定主题并将各科知识与体育知识有效融合,突显跨学科主题融合教学特色。通过在小学体育中融入音乐、语文、数学等知识,可以激活体育课堂,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丰富学生心理体验,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其充分融入到体育学习中,为终身体育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