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谷甾醇与Vc 抗氧化性能比较及-谷甾醇抑菌活性研究

2024-01-08赖丽玲陈丹郭晓莉陈旭辉谢福发林标声何玉琴

特产研究 2023年6期
关键词:谷甾醇菌种清除率

赖丽玲,陈丹,郭晓莉,陈旭辉,谢福发,林标声,3,何玉琴,3※

(1.龙岩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福建 龙岩 364000;2.福建福迩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福建 漳平 364400;3.福建省人畜寄生与病毒性疫病防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 龙岩 364000)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1.1.1 材料与试剂 1,1-二苯基-2 苦苯肼(DPPH)购自福州艾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谷甾醇纯度≥95%购自合肥千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Tris-Hcl 缓冲液、抗坏血酸、水杨酸、双氧水、乙醇95%、无水乙醇均为分析纯。

供试菌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由微生物实验室提供。

1.1.2 主要仪器 恒温培养箱(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SW-CJ-2D超净工作台(苏州净化设备有限公司);电热鼓风干燥箱(上海一恒科技有限公司);UV-759 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奥谱勒仪器公司)。

1.2 试验方法

DPPH 清除率K=1(B1+B2)/B0

式中:B1是2 mL DPPH 与2 mL 样品液测得的吸光度;B2 是2 mL 样品液与2 mL 95%乙醇测得的吸光度;B0是2 mL DPPH与2 mL 95%乙醇测得的吸光度。

式中:A1是加入空白对照测得的吸光度;Ax是加入-谷甾醇溶液测得的吸光度。

式中:A空白为不加入样品,只加入邻苯三酚和缓冲液测得的吸光度值;A样品为加入-谷甾醇的吸光度值;A 对照的设置使用蒸馏水代替邻苯三酚。

1.2.4 供试菌种活化及菌悬液的制备 将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先转入LB 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活化,传代2~3 次。分别取活化的菌种入无菌生理盐水中,并将其稀释成1.0×106~1.0×108CFU/mL 的菌悬液备用[10,11]。

抑菌率(%)=(样品抑菌圈直径—空白对照抑菌圈直径)/空白对照抑菌圈直径×100

1.3 数据处理

本文所涉及到的数据均为3 次重复试验的平均值,数据处理分析均采用Excel 软件。

2 结果与分析

从图1 中可知,Vc 对于DPPH 的清除效果较好,在试验浓度范围内,Vc 去除率最高达到96.3%,相比-谷甾醇的去除效果比较差,当样品溶液的浓度达到0.8 mg/mL,其清除率达到了22.2%。-谷甾醇的清除曲线与横坐标基本重合,因此断定,-谷甾醇不能清除DPPH。观察到DPPH 溶液被添加到样品中不会褪色。DPPH 溶液加入Vc 后,DPPH 溶液的吸光值会不断降低,褪色时间也会减少。由此可见,Vc抗氧化能力很强,能与氢及游离基相结合。Vc 可以永久性的阻断自由基的能力,是良好的氢化物给体剂。

图1 -谷甾醇与Vc 对DPPH 清除能力的对比Fig.1 Comparison of DPPH clearance ability between -sitosterol and Vc

图2 -谷甾醇与Vc 对羟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对比Fig.2 Comparison of OH clearance ability between -sitosterol and Vc

图3 -谷甾醇与Vc 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对比Fig.3 Comparison of clearance ability between -sitosterol and Vc

表1 -谷甾醇对不同菌种的抑菌圈直径Table 1 The diameter of the antibacterial zone of -sitosterol against different bacterial strains 单位:cm

表2 -谷甾醇对不同菌种抑菌率的影响Table 2 The effect of -sitosterol on the antibacterial rate of different bacterial strains

表2 -谷甾醇对不同菌种抑菌率的影响Table 2 The effect of -sitosterol on the antibacterial rate of different bacterial strains

3 讨论

DPPH 是一种稳定的自由基、在酒精溶液颜色为紫色,在517 nm 处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在自由基清除剂中,它与单个电子配对,因此,其吸附能力逐渐降低,其消退与其所能接收的使孤电子成对,从紫色变为浅黄色,且吸光光颜色为度值下降,反应完成后达到了稳定状态。由此,自由基清除能力可以通过517 nm 的吸光度来评估,-谷甾醇的抗氧化能力可以用自由基清除率来表示。DPPH 自由基清除率以Vc 清除能力最高、-谷甾醇的清除率较低,这与黄滢璋等[13]研究结果相似。

羟自由基(OH)是代谢过程中会产生的一种非常活泼的自由基,被认为是活性最强的活性氧。它不仅可以引发细胞凋亡,炎性反应以及癌症等一系列疾病,而且还可诱导肿瘤细胞增殖和分化。因此,对于其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目前,关于它的作用机制并不清楚。羟自由基(OH)有很强的毒性,生物大分子可以引起蛋白质、DNA、核酸和脂质的体内氧化,导致代谢异常和身体的各种病理变化。羟自由基可以使细胞退化,破坏DNA、细胞膜和多糖类化合物,后来发现,当羟自由基可以降解细胞,其有害作用显著降低。本试验发现,-谷甾醇相对于Vc 清除OH 能力稍弱,但-谷甾醇具有一定的羟自由基清除能力。这与蒋琼凤等[14]发现从蓼蓝中提取的-谷甾醇具有清除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的能力,效果较甘露醇和苯甲酸更佳,可防止油脂发生氧化作用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4 小结

猜你喜欢

谷甾醇菌种清除率
膀胱镜对泌尿系结石患者结石清除率和VAS评分的影响
蚂蚁琥珀中发现新蘑菇菌种
昆明市女性宫颈高危型HPV清除率相关因素分析
β-谷甾醇和豆甾醇对小鼠急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研究
β-谷甾醇在复杂体系中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血液透析滤过中前稀释和后稀释的选择
不同植物油对γ-谷维素与β-谷甾醇有机凝胶的影响
早期血乳酸清除率与重度急性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手外伤感染的菌种构成及耐药性分析
食用菌液体菌种栽培技术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