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六年级数学阅读问题成因及其指导策略探讨
2024-01-08董克明
董克明
【摘要】重视数学阅读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还能够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基于此,文章从小学数学教师的工作角度出发,结合实践工作经验,先阐述了当前数学课堂中学生在阅读方面存在的问题,之后分析了学生在数学阅读学习中出现问题的成因,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解决学生阅读中存在问题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阅读;思维;方法
阅读是一个基础的学习方式,其在任何学科的学习中都有所体现.然而很多教师都忽视了其重要性,这导致教师在教学中并没有对学生的阅读能力予以培养.随着素质教育目标的不断落实,做好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了学校教育的主要目标.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优化自身的教育思想,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以确保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目标能够得以实现.
一、学生在数学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一)泛泛而读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泛泛而读是学生存在的典型问题.泛泛而读是指学生只是进行简单的阅读,典型特征是阅读速度非常快,表面上看进行了阅读,实际上根本没有真正理解题意,甚至没有掌握其中的逻辑关系,殊不知,阅读是数学的基础,只有细致、完整地阅读才能够掌握信息,产生解题思路.无论是从小学课堂教学目标的角度来看,还是从学生的成长需求角度分析,教师都必须改变学生泛泛而读的现状,否则学生会在未来的数学学习中吃到更多的苦头.
(二)只读不思
只阅读不思考也是学生在数学阅读中较常出现的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虽然进行了阅读,但他们并没有进行思考,这就出现读了又好像没读的现象.表面上看学生进行了阅读,但实际上他们只是快速地提取了习题中的数字,并将它们套用在算式当中.虽然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正确答案,但无法展现习题训练的价值,也违背了数学教育的初衷,等到学生在初中学习阶段接触更复杂的知识,那么他们的这点小聪明将毫无作用,最终会出现跟不上学习节奏的问题.
(三)为读而读
为读而读是指学生为了阅读而阅读,此种情况多发生在教师要求学生仔细阅读,但学生主观上不愿意阅读的课堂上,在学生眼中,他们的阅读是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这讓阅读失去了价值.例如,学生在读题时,教师会要求他们大声朗读,而有些不愿意阅读的学生就会出现应付性阅读,久而久之,学生就养成了不好的阅读习惯.
二、学生阅读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教师不重视阅读教学
教师是课堂中唯一的指导者,如果教师不重视阅读,那么无论学生阅读的主观动力多强,都无法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从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来看,部分教师仍存在只关注计算教学而忽视阅读教学的情况,在他们看来,数学学习中计算才是王道,题海战术是帮助学生掌握数学核心的关键方法,其他都是无用的附加内容.
(二)学生阅读态度不端正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他们的学习态度如何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很多学生对于阅读的作用都保持怀疑态度,受家长观念、教师观念的影响,他们认为只有语文和英语才需要阅读,计算才是数学的关键.所以,学生在学习中对于包括阅读在内的其他知识内容在态度表现上都比较消极和抵触,即使教师费尽心力设计一些具有趣味性的阅读活动,学生的接受度也不高,有些学生甚至不参与其中,只是自顾自地刷题.在这种状态下,很多学生会忽视阅读中的一些细节问题,久而久之,阅读能力不高就变成了自己的不足,影响了接下来的学习.
(三)课堂上缺少阅读氛围
课堂上缺少阅读氛围也是学生阅读能力不佳的重要原因.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当前数学课堂仍关注计算,缺少对阅读氛围的营造,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课堂上,教师会为了讲一道题给学生营造一个很优质的探究环境,也可能为了让学生记住一个知识点而反复讲解一道习题,但很少有教师抽出专门的时间去告诉学生如何正确阅读,如何抓取题目中的重点,如何分辨习题中条件的真假.所以,数学课堂中学生阅读能力不足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教师需要从细节入手,重视阅读教学,为学生营造优质的阅读氛围,与他们进行阅读互动,让学生拥有更好的阅读能力,从而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更得心应手.
三、解决学生阅读问题的策略方法
(一)构建优质阅读环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构建优质的阅读环境是保证阅读教学有效开展的基础.教师要借助这一教育契机,给予学生思想上的引导,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阅读作为数学知识体系当中的一部分,其教学环境的构建存在共同点.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帮助学生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再辅以互动游戏,强化学生的阅读体验,由此达到构建优质阅读环境、明确阅读目标的目的.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在班级中为学生设计一些思维训练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既可以锻炼逻辑思维能力,还能够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此处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一道训练题进行分享.
甲、乙、丙三人进行围棋比赛,先对弈的两人中输了的人去旁观,换之前的旁观者挑战胜者,比赛结束后,甲一共对弈了15局,乙对弈了21局,丙当了5局的旁观者.三人一共对弈了多少局?
在这道习题中,学生想要获得最后的答案,必须仔细阅读题目,明确习题中的逻辑关系,找出其中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在学生解答时,教师需要先对他们进行观察,了解他们的解答是否顺利.如果顺利,可以让他们继续进行解答;倘若不顺利,教师就需要介入其中,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交流给予他们引导.
教师可以在黑板上与学生一起根据题目绘制思维导图.之后,教师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借此了解他们对习题的理解程度,而这也是验证他们阅读效果的关键.学生回答后,黑板上出现了以下几个问题:①甲、乙共对弈了多少局?②丙对弈了多少局?③三人一共对弈了多少局?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依靠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对这些问题进行解答.片刻之后,有学生得出了“丙对弈了26局”,并给出了自己的思考过程:“丙旁观5局=甲、乙对弈5局”→“甲对弈15局=甲与乙对弈5局+甲与丙对弈10局”,同理,“丙与乙对弈16局”,最终得出三人一共对弈31局.
这是一道简单的逻辑思维题,其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并没有什么难度,但教师将它放在课前导入环节,却可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实现对他们思维的引导,并在这一过程中提高他们的阅读分析能力.
(二)重视阅读学习指导,引导学生细致阅读
对学生而言,多数学习活动都需要依托教师进行,所以,在数学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阅读学习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日常教学中,学生常常会出现盲目阅读的情况,具体表现为虽然读了,但不知道为什么读,也没有在读的过程中收集相关信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之前先问自己为什么读,然后带着问题进行阅读,每次阅读要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是了解基础内容,第二次是收集关键信息,为解题做准备.以长方体知识点的教学为例,教材中提供了训练内容(图1),虽然习题一内容很简短,但学生仍要采取两遍阅读法进行阅读.第一遍找出习题的核心“分辨长方体”,第二遍回忆长方体的特征,并带着这些特征对图形进行观察.对于习题二,教师可以让学生前后桌4人为一组进行合作,小组共同读题,完成关键信息的收集,并进行填表.在填完表格之后,各小组学生要先进行组内讨论,达成一致的观点,之后进行小组之间的交流,大家一起总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
在完成习题解答后,教师要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找到合理的方式进行提升,让学生在每一次阅读之后都能够有所收获,从而在一次又一次的小进步中实现大提升.
(三)创新阅读训练模式,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课堂训练是强化学生记忆效果、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最佳方式.从学生的认知角度来看,教师要想通过课堂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必须做好训练模式的创新,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激发他们参与训练的欲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的阅读训练会趋同于语文学科的阅读训练,这种方式是不可取的.虽然其阅读本质相同,但小学生的耐心有限,他们需要有趣的形式和内容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趋同化的阅读训练不仅枯燥,还会让学生产生厌倦感,所以,教师要避免此种情况的出现.
以“确定位置”一课为例,考虑到本课内容的特殊性,为了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可以选择整节课都以趣味训练的方式呈现,并结合图2为学生布置以下几道训练题.
①记忆动物园各馆位置信息,并列出表格.
②熊猫馆在喷泉广场的什么方向?
③大象馆和长颈鹿馆都在喷泉广场的北偏西60°方向,如果有人向你问路,你应该怎么说?
④请你制订自己的游园计划,并设计一条最合理的游园路线.
题目布置之后,教师可将课堂交还给学生.课堂上学生可以选择自主学习,也可以与同学相互交流.教师在观察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在解习题③时遇到了困难.这时,教师需要暂停他们的自主训练,以“是否有学生已经完成了这一习题的解答”的询问方式介入其中,学生普遍沉默的表现证明了教师及时介入的必要性.接下来,教师可以班级同学的位置分布为切入点与学生进行互动.如A学生坐在教室的前排位置,B学生坐在教室后排且靠门的位置,此时该如何描述B学生的位置?问题提出后,教师要求学生不要急着回答,而是通过二次阅读的方式再一次确认各种条件,找出关键信息,然后对两名学生的位置和方向进行观察,最后进行描述.学生完成该训练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移动书桌,以在班级正中间4名学生书桌的位置为“喷泉广场”,其他学生按照动物园各馆位置挪动书桌并立上名牌,实现动物园各馆位置的再現.之后,全班学生可以随意走动、观察,以感受各馆位置的状态,并再次阅读习题③,尝试进行解答.
在这种训练模式下,学生不仅获得了丰富的参与感,还能够学会将数学材料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思考方式,这对于学生而言不仅是阅读能力的提升,更是数学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小学数学课堂阅读训练了由此获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 语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阅读是学生知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只有会阅读,学生才能够完成对所有信息的收集,建立起全面、正确的逻辑关系,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在小学数学教育阶段,教师必须做好对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纠正他们错误的阅读方法,帮助他们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让他们可以更高效、科学地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与探究,由此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培育其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王红梅,金岚.小学数学阅读资源的发掘与阅读形态的创新[J].教学与管理,2022(29):51-53.
[2]王小兰.新媒体环境下小学数学阅读能力培养探究[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2(Z1):131-133.
[3]高颖.小学数学阅读校本课程的研究与探索[J].基础教育研究,2022(9):31-33.
[4]王卿.指向思维发展的小学数学阅读教学实践[J].数学教学通讯,2021(4):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