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自主学习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024-01-08李郑
李郑
【摘要】自主学习模式的开展是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体现.教育改革强调,教学要以方法的传授和习惯的培养为主,因此,自主学习模式的开展也是教育改革中课堂教学模式的全新发展方向.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也是学生拓展自身数学知识体系、提高数学素养的重要途径.由此,文章从影响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的因素出发,结合高中数学开展自主学习模式的意义,提出强化预习设计,培养学生自学习惯;营造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借助团队合作,完善学生学习方法;注重评价总结,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四条策略,希望为高中数学自主学习模式的开展提供几点思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自主学习;策略研究
所谓自主学习,就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自主制订学习目标,并在该目标的指导下自觉监控和调节自己的学习行为,为实现学习目标而努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构建自主学习模式不仅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教师教学压力的重要保障.因此,探索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自主学习模式的途径应是每位高中数学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影响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的因素分析
(一)学习兴趣
分析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可知,自我是影响学习行为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应把教学重心放在学生身上,而不是知识点上,无论是教学方法还是教学内容,甚至对教学效果的评价,都要以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经验、学习意向以及学习兴趣来衡量,而这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学习兴趣.兴趣是主导个体行为的重要因素.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否对教学内容有学习兴趣,往往决定其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性的高低.自主学习作为学生依靠自我监控和调节来完成的学习活动,在脱离了教师和家长的监督之后,学习兴趣自然就成了影响学生自主学习情况的核心要素.这一点对数学学习尤为重要.作为一门逻辑性和抽象性较强的学科,高中数学的知识点相较于初中阶段在难度和范围上都有显著增加,对学生学习能力和数学基础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面对这一变化,学生是否对数学知识有学习兴趣,是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
(二)学习策略
数学学习对学生的逻辑思维、空间思维、计算能力等各方面的要求较为全面.相较于其他学科,数学知识点的学习难度也是显而易见的.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学生学习能力、主导学生学习行为的重要因素,其能够为学生带来足够的学习自信心,帮助学生在面对较难解决的问题时也能保持积极的心态,并勇于尝试各种解决办法.自我效能感与学生是否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策略有着密切联系.对于数学学习而言,良好的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是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关键,当学生具备了科学的学习策略,并在实践中得到验证之后,那么他对数学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就会得到提升.因此,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学习策略相辅相成,共同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
(三)同伴影响
高中阶段的学生虽然已经萌发自主意识,但是由于认知发展的程度有限,同伴对他们的影响仍然十分显著.这里的影响分为两个方面,首先是同伴会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带来影响.因为环境因素作为人才培养中的隐性教育资源,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当学生周边的同学都在开展自主学习时,那他也会积极投入自主学习中去,从而在学习行为上产生辐射作用.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进入青春期,叛逆心理的萌发会促使他们抵制教师的教学安排,因此,相较于教师对学生的耳提面命,同伴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更加显著.其次是高中阶段的学生在认知发展上存在较大的个体化差异,尤其在数学学习方面,每个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以及逻辑运算能力等方面的发展程度并不相同,因此,如果以学生个人的形式开展自主学习,势必扩大学生之间的差距,而同伴作为能够向学生提供支持的重要资源,同伴间的合作能够有效弥补学生个人的不足,在自主学习方面带来更多帮助.
二、高中数学教学开展“自主学习”模式的意义
(一)能够促进学生自身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不断提高,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范围和深度也在不断扩大.在这一背景下,学校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已经不能够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此,学生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上和校园中,而是要在学校教学的基础之上进行大范围的扩充,建立更加全面和牢固的知识体系,才能应对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全新要求.而在脱离了学校提供的系统教育之后,教师在学习上不再能给学生提供帮助,这时学生要想更加高效地吸收知识,就必须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这就需要学生除了能够高效掌握教材中既定的知识,还要能够借助自学补充其他知识.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更加系统的探索,有助于学生发现自己真正热爱的发展方向,也会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带来巨大帮助.
(二)能够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传统的高中數学教学普遍存在“教师讲什么学生就听什么”或者“教师讲多少学生就听多少”的情况,这就导致学生更像是一个知识容器,其能够掌握多少知识、运用多少知识依靠于教师向其输出了多少知识.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也较为被动,对知识点没有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能力,这就导致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学生对教材内容缺乏科学的预习,在课后也没有进行及时的巩固和扩充,这对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带来了消极影响.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能够有效改变这一情况.高效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在教学正式开始之前对教材内容进行初步的学习,同时在课后能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扩充,从而有效拓展数学知识体系,减轻学习压力.
三、高中数学教学开展“自主学习”模式的策略
(一)强化预习设计,培养学生自学习惯
课前预习作为教学设计的重要板块,也是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自主性最强的阶段.自主学习模式的开展与科学高效的课前预习活动密切相关.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对预习板块的设计较为固化,常忽视学生在预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而更多由教师制订方案,学生只是这一方案的执行者,在学习过程中并无自主权.这就意味着学生的预习只是对教师思维的复制,并不能对自主学习能力进行有效锻炼.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优化预习板块的设计至关重要.在预习方案的制订中,对学生的启发式教学尤为重要.例如,在教学“概率”这一章节知识之前,教师可让学生调查商场促销活动或体育彩票售卖等生活事件,通过对这些事件的分析让学生在正式上课之前开展自主学习,并鼓励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或互联网技术拓展相关的知识,了解这类概率事件的原理,从而对概率的相关知识形成初步了解.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要注重对重难点知识的讲解.高中阶段的学生在数学基础和学习能力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同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也不相同,对此,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制作微课,将概率中的重难点知识以微课的形式进行初步讲解,而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自行选择,以此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记录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之后,在课堂上对学生学习方法中的错误进行纠正,以此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逐渐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
(二)营造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影响个体积极发展的因素从宏观上可分为环境和个体两方面.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其自主意识尚未发展成熟,行为更多受到环境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时,首先应从环境入手,借助学习氛围的营造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奠定基础.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尤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维持学生学习行为的重要因素,学生对数学知识有较高的学习兴趣能够为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带来巨大帮助,因此,环境氛围的营造必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相结合.对此,教师可以从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理论出发,从学生日常的生活场景中挖掘与数学知识相关的元素.例如,在教学“空间几何体的结构”这一课时,空间想象往往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对此,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在生活中实际看到和接触到的建筑物进行思考和对比,如圆柱形的水塔、正方体的骰子、长方体的火柴盒等,把学生的目光转向现实生活,鼓励学生对这些物品的结构特点进行对比,在总结相同点和不同点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从而为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打好基础.
(三)借助团队合作,完善学生学习方法
由于高中數学知识具有一定难度,又学生在认知发展程度以及学习基础上存在差异,教师如果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以个人为单位,很难保证其自主学习的质量,并且以个人形式开展的自主学习也极易导致“闭门造车”问题的出现,使学生在错误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上越陷越深.对此,教师要认识到学生个人的局限性,将学生进行小组划分,引导学生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开展自主学习,以此弥补学生之间的能力差距,并且团队合作学习模式能有效起到正面促进的作用,使小组中具有良好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成员能够有效带动其他成员,消除一些学生的惰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开展.例如,在教学“简单随机抽样”这一课时,教师可先为学生讲解简单随机抽样的概念,随后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分组,将学习能力较强和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进行均衡分配,确保每个小组都有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作为领导者.接着,教师可为学生设置一个问题情境:“假设你是一名市场监督局的工作者,需要检查一家食品加工厂某一批生产的饼干是否达到卫生合格标准,你会采取怎样的方法呢?”由此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交流,摸索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的合作过程,确保小组中采用正确的思考模式和学习方法.
(四)注重评价总结,增强学生学习信心
自我效能感是决定学生自主学习行为的重要因素.在数学学习中,具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能够为学生带来解决陌生习题的信心,因此,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能感也是开展自主学习模式的重要基础.对此,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赏识鼓励教育,利用好学习评价总结环节.首先,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对自己的学习方法以及学习态度进行审视;其次,开展小组内评价,由小组成员对学生的讨论参与情况进行评价;最后,由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总结性评价.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多对学生进行肯定和鼓励,通过评价总结引导学生学习方法的完善方向.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树立榜样,将学习态度良好、学习方法科学的学生树立为阶段性的榜样,这样既能引导其他学生向榜样学习,又能鼓励榜样积极帮助他人,以此逐渐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从而在自主学习模式中表现得更加积极.
结 语
综上所述,数学作为学生学习生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课程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抽象的知识点和灵活的考查方式给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带来了较大难度.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拓展数学知识体系,巩固数学学科技能,也是挖掘学生潜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自主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容忽视.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学习规律逐步推进.教师不仅要借助学习氛围的营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做好对教学环节的优化设计.预习作为数学教学的准备阶段,科学的预习方案设计能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进行培养.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将微课等教学辅助工具穿插在预习活动之中,为学生的预习活动提供支持.除此之外,教师要注重运用团队合作学习模式,促进学生之间的取长补短,优化学生的学习方法,并在团队互助中逐渐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为学生的共同进步提供帮助.教师还要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自主学习方法,从而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在质量和效率上都能够有所保障.
【参考文献】
[1]周鹏.核心素养背景下提升高中数学课堂导入艺术的研究与实践[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21):34-35.
[2]杨媛媛.探究核心素养背景下提升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9(16):150.
[3]徐桂霞.显性还是隐性: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培育的辩证思考[J].数学教学通讯,2018(36):9-10.
[4]王世凤.学思融合,提升素养:深度学习下高中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20):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