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南市扎囊县沙地生态治理及种子丸粒化技术研究应用

2024-01-08田春雨郭儒钦赵韦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1期
关键词:生态治理沙地

田春雨 郭儒钦 赵韦

第一作者简介:田春雨(1992-),男,造价工程师。研究方向为乡土植物。

*通信作者:赵韦(1984-),男,硕士,园林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生态修复。

摘  要:沙漠化和土地退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之一,对生态系统稳定性、农业生产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西藏自治区处于中国的高原地带,拥有壮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生态资源,但也面临着沙漠化和土地沙漠化的严重问题,其中扎囊县是受影响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扎囊县地处山南市,其干旱气候和土地沙漠化已经严重影响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该研究旨在探讨山南市扎囊县沙地生态治理及种子丸粒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以寻求有效的生态修复方法,恢复土地生态平衡,减轻沙漠化问题的影响。

关键词:山南市;扎囊县;沙地;生态治理;种子丸粒化技术

中图分类号:S7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9902(2024)01-0035-04

Abstract: Desertification and land degradation is one of the seriou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facing the world today, which poses a serious threat to ecosystem stability,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soci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ibet Autonomous Region is located on the plateau of China, with magnificent natural landscape and rich ecological resources, but it is also faced with the serious problems of desertification and land desertification, among which Chanang County is one of the most seriously affected areas. Located in Shannan City, Chanang County has an arid climate with land desertification, which has been seriously affect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the conserva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local plac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sandy land ecological control and seed pelleting technique in Chanang County, Shannan City, in order to find effectiv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methods, restore land ecological balance and reduce the impact of desertification.

Keywords: Shannan City; Chanang County; sandy land; ecological management; seed pelleting technique

本文将介绍调查和评估扎囊县沙地生态的方法和结果,详细描述了种子丸粒化技术及其在当地生态恢复中的应用,同时强调了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以确保生态治理的长期效果。通过本研究的实施,我们希望为扎囊县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和实践经验,为类似地区的生态修复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同时,我们也追求更广泛的目标,即促进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实现,以应对全球沙漠化和土地退化等挑战。

1  沙地生态调查和评估

扎囊县地处西藏自治区山南市,其地理特征和气候条件使得该地区面临严重的沙漠化和土地沙漠化问题。扎囊县处于高原地带,海拔较高,气温较低,降水相对较少。这一地理和气候背景加剧了土地沙漠化的风险,使其成为沙漠化问题的高风险地区[1]。调查结果表明,扎囊县的沙地生态系统已经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土壤质量下降,植被覆盖稀疏,生态多样性受到威胁。这不仅对当地的生态平衡产生了负面影响,还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沙漠化和土地沙漠化对扎囊县的居民和经济构成了直接威胁。土地退化导致农田减产,水资源短缺,影响了当地农民的生计。此外,生態系统崩溃可能导致生态环境的不可逆恶化,进一步威胁到全球生态平衡。扎囊县的沙地生态问题是紧迫需要解决的环境挑战。全面的沙地生态调查和评估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问题本质的基础,同时也强调了采取积极的生态治理措施的紧迫性。种子丸粒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以及有效的水资源管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步骤,有望为扎囊县的生态修复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2  种子丸粒化技术

2.1  种子丸粒化概述

种子丸粒化是一种用于植物种子管理和播种的技术,通过将野生植物种子与一系列辅助材料混合并包覆成小球状颗粒。这些小球通常是由有机肥料、水凝胶、黏合剂和其他植物营养物质组成的。种子丸粒化技术旨在提高种子的存活率、发芽率和生长成功率,特别是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如干旱地区、荒漠、饱受风化和侵蚀的土地等。通过包覆种子,小球提供了一层保护,防止种子受到风化、食物、病虫害和其他不利因素的损害。这有助于延长种子的存活期。小球状颗粒中的辅助材料可以提供水分、养分和保温效应,从而提高了种子在土壤中发芽的成功率,尤其是在干燥或寒冷的环境中。种子丸粒化技术有助于实现种子的均匀分布,减少了过密或过疏的播种情况,有助于提高植被覆盖率。相对于手工单个播种,种子丸粒化技术可以自动或半自动地进行,节省了劳动力和时间。这种技术不仅可以用于野生植物的恢复和保护,还可以用于农业作物的播种,尤其是在干旱或荒漠地区[2]。在生态修复项目中,种子丸粒化技术可用于恢复植被、改善土壤稳定性和防止侵蚀。种子丸粒化技术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式来管理和保护植物种子,特别是在面临不利环境条件的情况下。这一技术在生态恢复、土地治理和农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有助于提高种子的存活率和生长成功率,促进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2.2  种子丸粒化的优势

种子丸粒化技术通过为种子提供保护层,有效地减少了外部环境对种子的损害。这有助于延长种子的存活期,使其更有可能在土壤中发芽并生长。小球状颗粒中的辅助材料,如水凝胶和有机肥料,提供了种子在发芽过程中所需的水分和养分,尤其对于干旱地区或不稳定的土壤条件下的种子来说尤为重要。这有助于提高发芽率和幼苗的生存率。由于小球状颗粒提供了一定程度的保温和保湿效果,种子丸粒化技术使种子更能够抵抗干旱、高温、寒冷、风化和侵蚀等恶劣环境条件。种子丸粒化可以确保种子在土壤中均匀分布,减少了过密或过疏的播種情况,有助于提高植被覆盖率,降低竞争和资源浪费。相对于手工单个播种,种子丸粒化技术可以自动或半自动进行,节省了人力和时间成本,特别是在大规模播种项目中具有明显优势。这一技术不仅适用于野生植物的恢复和生态修复项目,还可用于农业作物的种植,尤其是在干旱或荒漠地区,为粮食生产提供了一种可行的选择。在生态恢复项目中,种子丸粒化技术有助于改善土壤稳定性、预防侵蚀和增加植被覆盖面积,从而促进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的恢复。种子丸粒化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显著提高种子的存活率和发芽率,特别适用于环境条件恶劣的地区。这一技术在生态修复、土地治理和农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有助于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2.3  应用于扎囊县的成果

通过种子丸粒化技术,扎囊县成功地将多种野生植物种子引入到沙地中,这些植物在过去很难生存和生长。由于种子丸粒化提高了种子的存活率和发芽率,新的植被得以在干旱和风化严重的环境中迅速建立,使植被覆盖率的显著增加,减轻了土地沙漠化问题的影响。扎囊县的沙漠地区通常面临土壤侵蚀和风化的问题,这加剧了土地沙漠化。通过引入适应性强的植物种子,种子丸粒化技术有助于增加土壤稳定性,减少了风蚀和水蚀的风险。这有助于改善土壤质量,使土地更具可持续性。种子丸粒化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恢复扎囊县的沙地生态系统。恢复植被和生态系统功能对当地生态平衡和生态多样性的恢复至关重要。通过种子丸粒化,不仅引入了新的植物种类,还为野生动物提供了食物和栖息地,有助于整个生态系统的恢复。沙地生态治理项目的成功对扎囊县的社会和经济产生了积极影响。植被的增加有助于改善土地的农业可持续性,增加了农产品产量,提高了农民的生计。此外,生态恢复项目还创造了就业机会,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扎囊县的沙地生态治理成果不仅有助于解决当地的生态问题,还对全球生态平衡产生了积极影响。通过减轻沙漠化问题,有望降低沙尘暴和土壤侵蚀对全球气候和生态系统的影响。种子丸粒化技术在扎囊县的沙地生态治理项目中取得了重要成果,通过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土壤质量和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为解决沙漠化和土地沙漠化问题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这一成功经验不仅有助于当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还为全球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2.4  可行性和展望

通过在扎囊县的实地试验,种子丸粒化技术已经得到验证,证明其在恢复沙地植被和改善土地质量方面的有效性。原材料如有机肥料和水凝胶,通常易于获得,这有助于技术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种子丸粒化技术相对于传统的单颗种子手工播种,可以减少劳动力需求,特别在大规模生态修复项目中节省时间和成本[3]。未来可以继续改进种子丸粒化技术,以适应不同的土地类型和气候条件。这包括研究新的包覆材料和方法,以提高技术的效率和适应性。通过将种子丸粒化技术与其他生态系统服务(如水资源管理和土壤改良)相结合,可以最大化提升生态恢复的效果。这种综合方法有助于改善生态系统的韧性和功能。未来的项目可以更加重视社区参与,通过培训和教育当地居民,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生态修复工作,从而增强项目的可持续性。种子丸粒化技术在解决全球范围内的土地沙漠化和生态恢复方面具有广泛应用的潜力。未来可以推动国际合作,分享经验和最佳实践,以解决全球的生态问题。种子丸粒化技术在扎囊县的应用已经证明是可行的,并且具有广泛的未来展望。通过不断改进技术、继续研究和促进社区合作,这一技术可以为生态修复、土地治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社区生活质量,并在全球范围内解决沙漠化问题。

3  种子丸粒化技术在扎囊县的具体应用

3.1  植被恢复

扎囊县处于高原地区,受到干旱气候和土地沙漠化问题的影响,植被覆盖稀疏,土地退化严重。这导致了生态系统的崩溃和农业生产的困难。为了改善植被覆盖和恢复生态系统,种子丸粒化技术被广泛应用。野生植物种子被制成小球状颗粒,这些颗粒具有保护性质,能够延长种子的存活期,提高在恶劣环境下生长的成功率。在植被恢复项目中,从多个来源采集野生植物种子,这有助于提高植被的多样性。不同植物种类在恢复生态系统功能和土壤稳定性方面发挥不同作用。通过在不同沙地区域进行实地试验,可以确定最适合扎囊县环境的植物种子和包覆材料组合。这有助于确保植被恢复。植被恢复后,定期的植被监测非常重要,以评估植被的生长情况和生态系统恢复的效果。这可以帮助及早发现问题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为了确保植被恢复项目的长期成功,社区参与至关重要。当地居民可以参与植被监测、种植和维护工作,增强项目的可持续性。植被恢复不仅提高了土地的植被覆盖,还有助于改善土壤质量、增加水源、减轻侵蚀和提供野生动植物栖息地。这些效益对当地的生态平衡和农业生产具有积极影响。

3.2  种子保护

在干旱和风化严重的扎囊县,野生植物种子受到多种外部环境威胁,如风化、食物和病虫害的影响。种子丸粒化技术通过为种子提供一个保护性外壳,降低了这些威胁对种子的危害。小球状颗粒中的辅助材料有助于延长种子的存活期。这意味着种子可以更长时间地保持其生存能力,等待适合的条件发芽。保护层可以减少种子在播种后被风化、食用或其他不利因素破坏的风险[4]。因此,种子的存活率明显提高,这对植被恢复项目的成功至关重要。小球状颗粒中的水凝胶和有机肥料可以保持种子所需的水分,有助于种子在干旱和寒冷条件下存活和发芽。这增加了种子在恶劣气候条件下存活的成功率。某些动物可能会食用散落在地面上的种子,从而减少了植物的繁殖机会。种子丸粒化技术可以为种子提供一层外壳,降低了种子被野生动物摄食的风险。通过保护种子并提供所需的养分,种子丸粒化技术提高了种子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使其更容易在干旱和恶劣的土壤中存活和生长。种子保护是种子丸粒化技术的核心优势之一。其有助于延长种子的存活期、提高存活率、抵抗外部环境威胁,并增强了种子在不利条件下的适应性。这一技术在扎囊县的应用,为植被恢复和生态修复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有助于改善土地质量和生态环境。

3.3  发芽率提高

种子丸粒化技术通过小球状颗粒中的水凝胶在播种时提供额外的水分,有助于保持适当的土壤湿度,从而提高了种子的发芽率。这对于水资源稀缺的干旱地区如扎囊县尤为重要。小球状颗粒中的有机肥料提供了种子在发芽初期所需的养分。这有助于满足发芽和幼苗生长所需的能量和养分,提高了发芽率和幼苗的存活率。在2018年,由于受到播种条件的限制,我们在6月下旬才进行了播种。然而,受到高寒气候的影响,直到10月上旬的寒露时节才开始停止生长。在播种当年,一些披碱草属和鹅观草属的试验样品在25~30 d出苗,其中梭罗草、披碱草等样品的出苗时间比其他样品提前了3~5 d。然而,另一些披碱草属、鹅观草属、雀麦属、仲彬草属和冰草属的样品在45 d内才开始出苗,其中仲彬草属的样品出苗时间比其他样品晚了约5 d,而且出苗率低于50%。还有一些披碱草属、鹅观草属、雀麦属、仲彬草属和冰草属的样品则需要70 d才开始出苗,其中一些老芒麦和鹅观草的出苗率超过了90%。

3.4  生态系统恢复

通过种子丸粒化技术,野生植物种子被成功引入并种植在受沙漠化和土地退化影响的地区。这有助于增加植被覆盖率,改善土地质量,减轻土地沙漠化问题,为生态系统恢复奠定了基础。种子丸粒化中的有机肥料和其他植物营养物质有助于改善土壤的肥力和结构。这有助于增加土壤中的有机物含量,提高水分保持能力,促进有益的土壤微生物活动,从而改善了土壤质量。生态系统恢复项目还可以改善水资源的管理。通过增加植被覆盖,减少水分蒸发和土壤侵蚀,有助于增加地下水和土地表面水的储存和保持。这对于解决干旱问题至关重要。植被的恢复可以减轻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问题,提高土地的稳定性。这对于减少沙尘暴、洪水和土地下陷等问题非常重要。植被恢复项目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更多的栖息地和食物资源。这有助于保护和增加当地的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的健康。生态系统恢复项目为当地社区提供了多重好处。增加农业产量、提供就业机会、改善土地质量和水源管理等方面的效益有助于提高社区的生活质量和可持续发展[5]。通过减轻土地沙漠化和改善水资源管理,生态系统恢复项目不仅有助于解决当地的生态问题,还有望对全球环境和气候保护产生积极影响。种子丸粒化技术的应用在扎囊县促进了生态系统的恢复。通过增加植被覆盖、改善土壤质量、水源管理和减轻侵蚀等方面的举措,有望提高土地的生态稳定性和功能,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同时为全球生态环境的保护作出贡献。

3.5  社会经济效益

通过植被恢复和改善土壤质量,种子丸粒化技术有助于提高农田的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这增加了农业产量,改善了农民的生计和食品安全。生态系统恢复项目通常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包括種植、维护和监测工作。这为当地社区创造了就业机会,提高了居民的收入水平。生态系统恢复项目不仅仅依赖于农业,还涉及到生态旅游、环保教育和其他相关领域。这有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减轻了农村地区对农业的过度依赖。通过增加农产品产量和提供就业机会,居民的经济状况得以改善,生活质量也得到提升。这包括改善基础设施、卫生和教育等方面。生态系统恢复项目有助于提高土地的质量和可持续性,从而提高土地的价值。这有助于农民和地方政府提高土地的出租和销售收入。居民参与生态系统恢复项目,通过培训和教育,了解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这有助于提高环保意识,促进可持续发展。成功的生态系统恢复项目通常会吸引游客,推动生态旅游业的发展。这为当地带来了额外的收入来源,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增长[6]。种子丸粒化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恢复土地植被覆盖,减少沙漠化和土地退化的程度。这不仅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还有助于保护水源、减少土地侵蚀和维护生态平衡。项目还创造了就业机会,特别是在制备和播种种子丸的过程中。当地居民参与项目后,可以获得额外的收入,改善他们的经济状况。恢复土地植被覆盖可以提供更多的草地资源,有助于农民和畜牧民的农业和畜牧业生产。这可以增加农产品和畜产品的产量,改善粮食和养殖业的经济收益。通过项目可以减少土壤侵蚀,这有助于改善水资源质量和可用性。这对于农田灌溉和家庭用水都有积极的影响,提高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恢复生态环境可以促进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吸引游客前来欣赏自然美景和野生动植物。这有助于增加旅游业收入,支持当地经济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项目可以促进当地居民对生态保护的参与,提高他们的环境意识。同时,相关的教育活动和培训可以提供知识和技能,帮助社区更好地管理生态环境。种子丸粒化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土地管理,确保土地资源长期可持续利用,维护农村社区的经济和生态平衡。沙地生态治理项目中种子丸粒化技术的应用可以产生多方面的社会经济效益,包括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村收入、促进农业和畜牧业生产、改善水资源管理和支持可持续发展。

4  结束语

本文总结了种子丸粒化技术在扎囊县的应用,强调了该技术在沙地生态治理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这项技术为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生活质量和全球生态平衡提供了有益示范。

参考文献:

[1] 贾冰,司建华,武志博,等.飞播种子丸粒化技术应用对植被和土壤的影响[J].中国沙漠,2023,43(2):195-204.

[2] 王文舒,武志博,刘宏义,等.花棒种子成苗降雨量及丸粒化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22(10):50.

[3] 王晓丽,马源,崔海鹏,等.一种高寒矿区生态恢复型青海草地早熟禾种子丸粒化混合试剂及制作方法:CN202111419931.1[P].

[4] 梅俊豪,陈晓枫,赵军,等.一种丸粒化种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CN201910868984.8[P].

[5] 常瑛,魏廷邦,臧广鹏,等.种子丸粒化技术在小粒种子中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种业,2020(11):18-21.

[6] 朱永东,黄华,冯夏,等.水稻种子丸粒化技术防除田间杂草初探[J].杂草学报,2022,40(1):26-33.

猜你喜欢

生态治理沙地
能钻过柔软沙地的蛇形机器人
基于风景园林的沙地绿化探讨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沙地迷宫
毛乌素沙地砒砂岩与沙复配土壤颗粒组成动态变化特征
风滚草
发展绿色经济背景下的中日能源与环境合作社会发展与法律多元
论周秦生态伦理文化及其当代价值
“互联网+”背景下的网络文化产业生态治理
生态治理中的引导型政府职能模式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