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践性作业”设计研析

2024-01-08魏琦翔福建邵武市实验小学水北分校

小学科学 2023年24期
关键词:实践性作业实践性开放性

◇魏琦翔(福建:邵武市实验小学水北分校)

“实践性作业”作为一种新型作业形式,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实践性作业”能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从而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但我们也要认识到,当前“实践性作业”设计不够贴合学生认知,在相关作业布置和实现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实践活动内容不丰富、形式比较单一、缺乏有效指导和评价机制等。因此,我们必须积极转变观念,要将“实践性作业”作为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不能仅把它当成是一种辅助手段,或者是额外增加学生负担的手段。

一、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设计原则

(一)体现实践性

实践性是数学作业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将数学作业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掌握数学知识,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教师设计“实践性作业”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将现实中的生活情境转化为数学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在教学“乘法”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布置如下作业:准备一张纸,把每个数对应的数字写在一张纸上;计算每个数对应的乘积;给这个乘积取一个名字。

(二)突出层次性

小学生在不同年龄段展现出不同的数学思维与学习能力。因此数学作业设计要有层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设计,对学优生适当增加一些开放性和探究性作业,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同时,我们也要关注学困生,多对其自主作业进行鼓励和肯定。

例如,教学“数据的表示和分析”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布置了这样一道作业:请你搜集一下爸爸妈妈每天的工作情况。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要布置学生完成以下练习:整理你的爸爸妈妈一天的工作时间;整理爸爸妈妈一天的工作内容,写在家庭记录卡上;家长每周工作多少天?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整理能力。

(三)注重灵活性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生要进行广泛的实践活动,发展各种能力。”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作业设计时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注重作业设计的灵活性。由于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强、好动的特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定的畏难情绪。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多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鼓励引导让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主动地参与自主作业、综合实践。同时,教师应注重作业形式的多样性、灵活性,通过观察、实验、制作、调查、数据分析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完成数学作业,也可以将不同学科结合起来布置作业。

(四)彰显主体性

在作业设计时要注重彰显学生的主体性,要让学生在做作业时有话可说,有想法可以表达。

例如,在教学《分数基本性质》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画出自己喜欢的、想象中的分数形式,设计一些有创意且富有挑战性的作业,这样就能让学生从实践中获得更多数学知识。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去观察各种颜色的球,并把它们分成几个小类,然后用分数来表示。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能力。在设计数学作业时还可以将一些开放性题目或带有争议的题目布置给学生做,让学生能够通过对这些题目的深入思考和探索来培养形成数学思维,提升自身数学素养与综合素质。

二、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设计策略

(一)明确目标,指向实践

教师在布置“实践性作业”前,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学习能力,明确作业设计的目的,确定作业的目标。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能力水平,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完成“实践性作业”。如,“圆的面积”相关两个课时是圆的知识核心内容,也是小学生在学习了圆的概念和周长等基本知识后,需要通过动手计算、实践来完成的一项任务。通过绘制一个小正方形来探究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进而围绕例题进行深入理解、推导验证、综合探究。这就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根据所学知识运用数学方法计算出圆面积公式。由于学生此时已经掌握了圆柱和圆锥等其他几个有关“圆”的知识,因此在制作小正方形时可以避免出现“画蛇添足”“顾此失彼”等情况。这种“实践性作业”在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实践内容和方法来设计“实践性作业”。这样,学生既能在操作活动中完成作业,又能在探究过程中获得对圆面积计算公式、计算方法的深入理解,进而在自主实践与综合探究中获得更多成就感,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二)贴近生活,体验实践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数学教师应当积极营造一个生活化的数学课堂或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每一个小细节处都能体会到数学知识的魅力。

例如,在教学“比例”相关知识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份小礼物,表达对父母的感谢,也可以做一个环保小卫士,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用品等,还可以用自己的压岁钱进行一次小理财,对家里的水费进行统计,记录一天家里的用水量等。此类“实践性作业”能够充分锻炼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能力,对于学生今后学习和成长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与之类似的,还有学生进行千米跑巩固对米和千米的认识、观察生活中的包装巩固对于克与千克的认识等“实践性作业”,促使更多学生将数学学习融入自身生活。

(三)激发兴趣,培养实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一门学科没有兴趣,那么即使教师的教学水平再高,也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如果教师在教学时一味地让学生记忆知识,缺乏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那么即使教师的课讲得再生动有趣,同样也难以收效。因此,教师在布置数学“实践性作业”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兴趣。对于一些传统“刷题”式的作业,教师可以换一种方式来布置。仍以“比例”这一单元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掌握相关知识点后回家做一个调查。“你家中有没有与‘比例’相关的物品?”然后再让学生尝试自己设计一个表格,画出比例关系图并制作PPT 等。对于一些稍有难度的“实践性作业”,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更具操作性、趣味性的作业,比如用“比例”相关知识来设计一张“快乐成长表”,等等。

(四)开放性作业,多元实践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从传统的封闭性作业走向开放性作业,让学生在开放性作业中进行多元实践,感受到数学作业设计中的灵活性与开放性。在设计开放性作业时,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年龄特点来设计作业。

例如,在教学“买文具”相关知识点后,教师可以布置这样一个开放性作业:回家给爸爸妈妈讲讲我们今天学了什么。有的学生可能会说:“我会把今天学到的知识告诉爸爸妈妈。”也有学生可能会说:“我给爸爸妈妈讲一讲买文具过程中加减乘除的用法。”还有学生可能会说:“我们还知道买东西时要用到钱。”这个作业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他们想主动地了解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学生通过开放性作业,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习兴趣及自信心,促进学生主动地进行知识的探究。

(五)搭建平台,自主实践

小学生对世界充满好奇与探索欲,“实践性作业”的布置和实施,可以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为此,数学教师有必要搭建良好的实践平台,引导和激励学生自主实践。例如,在教学“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后,布置这样一道作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你在学校里参加的各种活动。对于一些学生来说,通过校园内的活动了解同学,这其实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所以,在作业布置时可以搭建一些平台,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与其他同学相互交流、互动。如校外参观、运动会、艺术节等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实践平台,既能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到知识,又能深化学生对于小数相关知识的理解记忆。又如,教学“用字母表示数”后,布置这样一道作业:先给出一个数(1~10)写出这个数表示什么。然后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去写出一个数字表示什么,让学生用字母去表示这些数字。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知识来完成作业,不但能锻炼数学思维、逻辑思维能力,还能获得应用数学知识的成就感。

三、结语

总而言之,“实践性作业”有利于学生将书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促进他们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习能力的提升。小学数学教师要不断学习“实践性作业”相关理论知识与技能技巧,树立“实践性作业”理念,掌握“实践性作业”形式、内容和特点,结合教学实际设计出适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和学科特点的“实践性作业”。同时还有必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拓宽实践活动的空间和时间,以此来提高实践活动的组织效率和完成质量。

猜你喜欢

实践性作业实践性开放性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初中英语开放性探究式阅读教学策略
合同架构与合同法实践性教学的完善
初中语文实践性作业设计探讨
优化思品家庭作业,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实践性作业的探索
实践性: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
打造魅力语文课堂,张扬学生个性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获得:为何与何为
寻求开放性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