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研究

2024-01-07陈黄琴黄彬

科技风 2023年36期
关键词: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陈黄琴 黄彬

摘要:牙体牙髓病学是口腔医学专业重要的核心主干课程。根据本科医学教育要求,文章构建了牙体牙髓病学理念塑造、知识探究、能力培养、情怀根植的“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概括了构建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从课程内容、实施过程、评价方法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构建的具体路径,展示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特色及成效,并提出了未来五年的持续建设计划,为一流口腔医学专业建设和认证背景下牙体牙髓病学的课程建设提供参考和应用实践。

关键词:牙体牙髓病学;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路径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口腔医学领域涌现出了许多新的诊断和治疗技术,如数字化口腔影像、数字化修复工艺等。首先,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口腔疾病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同时也对口腔医学专业人才的技术水平和知识储备提出了更高要求[1]。其次,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患关系的复杂化,社会对医学伦理的要求更加严格,患者对人文关怀的需求逐步提高,医生沟通能力的重要性更加凸显[2]。口腔医学人才需要更加注重患者的知情权、自主权和隐私保护,尊重患者的意愿,并在诊疗过程中始终保持专业的道德标准,遵守法律法规,避免医疗纠纷和不当行为的发生[3]。需要具备温暖的态度、耐心的倾听和有效的沟通技巧,能够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减轻患者的恐惧和焦虑,提供温馨的就医体验[45]。此外,口腔医学人才还需要与团队成员以及其他医疗专业人员进行良好的沟通,实现多学科协作的综合治疗[6]。

本科医学教育是医学教育连续体中的第一阶段,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中提出其“根本任务是培养完成医学基本训练,具有初步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精神与素养的医学毕业生”[7]。为了达到该教育标准,本院校以校地融合、校企合作为支撑保障,重点培养学生“一二三四”进阶式知识素质能力体系,即树立一个全生命周期的大健康理念[8];掌握理论、实践两种知识;具备解决问题,服务社会,终身学习三种能力;厚植家国情怀、匠心情怀,协作情怀和进取情怀四种情怀,积极推进理念塑造、知识探究、能力培养、情怀根植“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一、构建牙体牙髓病学“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深度挖掘思政元素,精心设计思政环节,解决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融合不佳的问题

依据课程形成背景、发展历程、现实现状和未来趋势,结合职业素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国际国内时事等深度挖掘思政元素,并将其融入牙体牙髓病学的教学方案、课堂教学以及自主学习中,促进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

(二)灵活应用教学手段,着力营造教学情境,解决教学模式单一的问题

借助慕课、在线课程、教学视频等线上学习资源,采用案例式教学、探究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情景模拟教学等方式,创设牙体牙髓病学问题情景、模拟疾病诊疗情境,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化教学模式[9],强化学生主体意识,推动牙体牙髓病学教学模式变革。

(三)全程采用多元评价,规范构建评价体系,解决评价制度不完善的问题

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等多种方式,通过线上、线下多条途径,结合课堂表现、实训作品等多样形式进行综合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融合[10],诊断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相契合,以评价促诊断,以诊断促发展。

二、构建牙体牙髓病学“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路径

(一)路径一:课程内容改革

1.设计有温度、有情怀的课堂内容

一方面“以生为本、以学促教”,遵循學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形成规律,根据学情确定教学内容。在教学开始之前,通过测试或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得学生对牙体牙髓病学课程内容的了解程度。根据他们的知识水平,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通过调查问卷或课堂活动等方式,了解学生对牙体牙髓病学课程内容的兴趣和动机,并根据他们的需求和期望,设计相关的教学案例。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和认知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资源,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了解学生未来的职业规划和实际应用需求,选择相关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另一方面,以牙体牙髓常见疾病为视角,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在疾病病因、发病机制、预防措施及诊疗手段等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增进学生对疾病的认知,增强学生家国人文、伦理操守、匠心创新和奉献使命意识。

2.构建多课堂、多层次的课程体系

采用课堂前后、校园内外、网络上下联动机制,整合项目辩论、鉴别诊断推理、思维导图绘制、科普创作、健康宣传、社会服务、技能竞赛、创新创业实践等多种方式,优化课程设置,强化课程整合,丰富课程结构,拓宽课程视野,制订个性化学习计划。具体内容如下:

(1)课堂前后联动。在课前通过网络平台或线下预习资料引导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做预热和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后通过布置作业、小组讨论、在线问答等方式巩固和拓展学习成果。

(2)校园内外联动。利用校园资源和实践环境,组织校外实地考察、临床实习、实验室操作等活动,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场景相结合,增强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3)网络上下联动。借助互联网技术,开设在线课程、虚拟实验室、远程教学等形式,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增加学习资源的获取途径。同时,利用社交媒体等平台进行学习交流和资源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动。

(4)个性化学习计划。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根据他们的学习风格、学习节奏以及学科兴趣,制订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教学方案。提供选修课程、研究性学习、导师制度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能力。

3.整合全方位、全领域的课程资源

依托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平台,创建“小小牙医”工作坊、“口腔健康大使”培训中心,“案例资源数据库”,“科普新媒体”,共建“龋病管理中心”“创业孵化基地”“创新研发中心”“职业导师工作室”等,多渠道、多路径整合、拓展、丰富课程资源。

(二)路径二:课程实施过程改革

围绕“导、思、议、展、评、检”六步法组织实施:

(1)导学有技巧。通过讲述实例、故事等方式,利用图表、图像、动画等视觉辅助工具,引导学生进入课程主题。

(2)思辨有启发。通过提出挑战性问题、引入不同观点和案例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学生通过调查研究、阅读文献、观察实际情境等方式,进行深入思考和推理。

(3)议论有组织。组织辩论、小组讨论、思维导图、案例分析等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动,为学生提供交流和表达观点的机会。

(4)展示有条理。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和结构,通过讲授、演示、展示实例等方式,向学生展示相关的概念、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5)评估有方法。通过课堂练习、作业、小测验等形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理解程度,通过观察与记录、问卷调查、自评与互评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程度。

(6)检视有深度。教师回顾自己设定的教学目标,思考教学方法和策略、教学环节和角色作用,倾听学生的反馈和意见,分析学生对教学的评价和建议。

(三)路径三:成绩评定方式改革

成绩评定采取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成绩构成:总成绩=平时成绩(含理论、实验、实践)30%+期末成绩70%。理论平时成绩:考勤、作业和测试成绩(随堂测验、在线测试、作业、研究报告等),参与度(回答问题、提出问题、参与讨论、分享观点等),小组合作(角色扮演、合作能力和贡献度等)。实验平时成绩:考勤评分、操作过程评分、作品评分。实践平时成绩:考勤、病历书写评分。

三、牙体牙髓病学“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特色与创新

(一)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强调了多元、探究与合作

挖掘多样化教学资源,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倡导学生之间的合作与协作,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牙体牙髓病学相关知识的探究和发现。除了开展集中学习,还利用周末、寒暑假时间开展论坛沙龙、读书会、技能竞赛、科学研究及社会实践,并构建了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实现了“以生为本”的常态化。

(二)以理念、知识、能力、情怀为主线,注重了实践、应用与综合

将“大健康理念”“家国、匠心、协作、进取”情怀融入教学内容,系统构建“一种理念、二种知识、三个能力、四种情怀”的进阶式培养体系,引导学生走进牙体牙髓病学领域,开展知识构建、应用实践及综合素质塑造。

(三)整合地方、企业、学校多方资源,凸显了全员、协同与协作

以校地、校企合作为支撑,统筹课堂前后、校园内外、网络上下育人资源,建立健全“工作坊”“数据库”“培训工程”等各项实践基地的运转机制,构建了全员参与、医教研协同、校地企协作的多元化、全方位的育人机制。

四、牙体牙髓病学“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的成效

(一)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了学生综合能力

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开展研究项目和实践活动,使他们能够积极思考、独立探索,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多样化的教育活动,如读书会、论坛沙龙、技能竞赛、社会实践等,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等综合素养,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更加具备竞争力。

(二)推进“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升了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以真实的场景和问题为基础的课程内容设置着力解决了课程与实际应用结合不紧密的问题,使学生能够与实际应用场景接触,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倡导引入案例教学,推行项目学习,通过真实案例、实践项目的分析和讨论,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问题中,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使其能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中的挑战。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并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性科研活动。通过参与科研项目,学生能够深入探究问题、独立思考和解决科学难题,培养了学生科学研究思维和方法,提高了他们在实践中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现了校地融合,深化了校企合作

通过搭建校地、校企沟通平台,促进了高校与地方政府、企业的交流和合作,将高校的学术资源、企业的实践经验与地方的实际需求相结合,推动了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例如,本校与相关企业合作,建立了口腔技术研发中心,共同进行口腔医学领域的前沿技术研究。学校提供专业的学术支持和人才队伍,企业提供实际的临床数据和资源支持。通过这种方式,学校能够紧跟口腔行业发展趋势,而企业则可以借助学校的学术力量进行技术创新,真正做到了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和优势,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

五、牙体牙髓病学“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未来五年的持续建设计划

(一)进一步扩展课程思政的内容

(1)充分发挥口腔医学行业优势,聚焦全民健康、健康扶贫、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结合《“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等国家政策文件,提升学生的口腔健康意识和家国情怀。

(2)引入牙体牙髓病学相关的科技创新和前沿研究,激发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兴趣和参与,并引导他们思考科技发展对口腔健康产生的影响和伦理问题。

(二)进一步设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1)依托已建成的“牙体牙髓病学”在线课程,提供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增添互动学习模块、虚拟讨论和病例分析模块,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开发线上实驗模拟软件或虚拟实验室,提升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2)依托战略合作企业建立“口腔健康”科普教育基地,在学生中开展“最美微笑”活动。录制、推广牙体牙髓病学科普教育微视频,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建设案例数据库、在线试题库。

(三)进一步打造课程教学服务社会的品牌

(1)党建引领结合健康扶贫,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和义诊活动,向社区居民、学校和公众提供口腔健康咨询、预防指导和治疗服务。

(2)与口腔医学相关机构、企业和专业协会建立合作关系,促进校企联动,开展项目合作、人才培养和技术交流等。

参考文献:

[1]佟岱.对我国数字化修复工艺技术发展的认识和思考[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20,55(12):920926.

[2]王欣悦.高等口腔医学教育融入人文素质培养的思考[J].现代职业教育,2020(51):7273.

[3]郭威,柳忠豪.论口腔医学教育中的法学教育[J].北京口腔医学,2020,28(1):4445.

[4]白远亮,黄姣.口腔医学生医患沟通教育现状研究进展[C].2018年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集,2018:39.

[5]口腔医学人文教育现状、问题及改革策略研究课题组.推进口腔医学人文教育的专家共识[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21,56(11):10541058.

[6]孙梦君,倪靖,程岚,等.多学科团队协作联合病例讨论模式在本科生牙周病学教学中的应用[J].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22,12(5):3337.

[7]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2022版)[M].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22.

[8]周学东,程磊,郑黎薇.全生命周期的龋病管理[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8,53(6):367373.

[9]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Z].教高〔2018〕2号.

[10]李春年,孔晶晶,刘庆,等.形成性评价结合翻转课堂在口腔教学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21(22):121124.

[11]Coppa,A,Bondioli,L,Cucina,A,etal.Palaeontology:earlyNeolithictraditionofdentistry[J].Nature,2006,440(7085):755756.

[12]“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Z].中发〔2016〕23号.

[13]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Z].国办发〔2017〕12号.

基金项目:湖北科技学院教学研究项目“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在牙体牙髓病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2021XB042)

作者简介:陈黄琴(1979—),女,汉族,湖北黄陂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牙体牙髓病学。

*通讯作者:黃彬(1978—),男,汉族,湖北咸宁人,博士,副教授,口腔与眼视光医学院党委书记,研究方向:口腔医学教育。

猜你喜欢

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ECPI”四位一体的营销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推进“四位一体”土地制度改革
学习“四位一体”教学法,全面推行主体教育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