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域下卫生类高职院校心理委员建设路径研究
2024-01-07葛萍黄丹萍孙艺铭
葛萍 黄丹萍 孙艺铭
摘要: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充分发挥学生骨干的积极作用,心理委员就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在分析高职院校心理委员制度必要性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研究卫生类高职院校心理委员建设路径,以期进一步完善、发挥心理委员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构建和谐、平安校园。
关键词:心理委员;高职院校;卫生类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2021年工作要點提出,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提质增效,构建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实时预警机制,建立危机事件全程监控系统。心理委员制度在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精细化管理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提升大学生应对公共危机事件的意识和能力。结合新生心理健康筛查数据以及二级学院心理工作现状来看,有必要培养一支愿奉献、肯担当、素质高、技能强的专职学生心理工作队伍,提升心理工作实效。
一、高职院校心理委员制度必要性
(1)有助于增强二级学院工作的针对性。心理委员是班级班委的一员,主要负责心理健康知识普及与宣传、活动策划与组织、危机识别与上报,已然成为与心理课程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医学心理学”)、心理咨询并列的三大载体,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五级网络中的重要一环,其工作能力直接影响所在班级、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质量。
近年来,随着高校学生心理问题的增多,心理委员制度的实施减轻了心理咨询中心的压力,及时、有效地扩充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朋辈力量,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资源的不足。在校内心理师资的指导下,心理委员贯彻落实学校、院系布置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任务。首先,通过增进自我共情,做到助人先助己,提升自我修养;其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展团体辅导和人际信任培育的平台[1],推进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
(2)有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心理委员与其他同学有共同的学习、生活经历,对于学业困难、宿舍矛盾、人际交往困惑、职业发展等,都是他们已然经历或即将面对的问题,因而他们之间更能被理解,容易达成共识,能及时、有效缓解心理压力。研究显示,不少危机事件都是由班级心理委员察觉并第一时间上报,进而得到专业帮助,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是教师、家长等所无法比拟的。
(3)有助于提高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针对性。心理委员虽是班委,更是普通同学的一员,在学习、生活中能第一时间知晓同学的经历,通过细致观察发现其心理状态的起伏或者变化,关键时候及时汇报班级同学的心理异常情况,及时、有效地将危机干预遏制在萌芽状态。
二、心理委员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岗位认知不清晰
对学生调查研究发现,仅有23%的学生认为心理委员在班级中发挥了较大作用,57%的学生认为作用一般,还有30%的学生认为几乎没有或者根本没有作用。这从一定层面上反映出心理委员在班级的存在感不高,甚至出现无人参加竞选情况,只能指派或者从其他竞选岗位调剂。心理委员的系列培训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至少需要一个学期的锻炼才能熟悉相关工作,由于专业知识缺乏、培训不到位、个人能力因素的影响,进一步弱化了其岗位职能的发挥。卫生类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为“2+1”,即两年在校理论实习,至少一年校外专业技能实习。心理委员不愿意连任的情况会及时调整,造成岗位工作的不连续,随意性较大。
(二)师资力量薄弱,培育效果有待提升
近年来,高校辅导员的招聘数量有了不小的提升,在努力实现1∶200的师生配比。从工作实际来看,没有特别招聘一些有心理工作背景的辅导员,大多为专业不限、专业多样化,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团队的发展,但是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心理育人方面带来不小的挑战。在二级学院心理工作人员不足的情况下,所谓的心理辅导员就是一个工作分工,不具备心理学背景,也没有通过培训取得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心理工作力量比较薄弱。从整个学校来说,在校生人数与专职从事学生心理咨询的教师的数量比例接近3500∶1,咨询重心会向心理危机干预倾斜。当一些有心理困扰的学生想通过咨询得到帮助时就很难预约,久而久之,学生对校内心理咨询的及时性就会产生顾虑,并影响心理委员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学生素质和能力有待提升,重使用、轻培养现象严重
心理委员的工作性质比其他班委更具有专业性和规范性,仅仅依靠服务意愿是不够的,必须提高工作能力。目前高职院校已经考虑到这样的情况,已经安排了一些理论培训,重使用、轻培养现象严重对具体事件的处理和把控能力稍显不足,心理危机的干预、咨询技巧、非语言的观察等仍需加强。高职院校开展朋辈心理辅导工作大多流于形式,基本上利用心理健康宣传月或以“5·25”心理健康活动日作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教育影响覆盖面较窄。心理委员是朋辈辅导员的核心成员,是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主要承担者之一,也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心理委员承担的责任重大,要善于倾听同学们的心声,缓解同学们的心理焦虑,对同学们的心理问题及时进行干预。当前高校的心理委员培训制度已基本成体系,主要包括心理学基本知识的培训、心理委员基本职责及工作方法的培训、团体心理辅导技能训练,也有针对心理委员个人成长的培训等,不仅要求具备详尽的知识储备,还要有一定的经验积累。但是,许多高职院校对于心理委员只是进行简单的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这对于有一般心理问题的同学或许可以有较好的把握,但对于有特殊问题的学生可能难以科学把握和引导,错过心理问题的最佳干预时期,甚至会对需要帮助的同学产生心理创伤。
(四)考核与奖惩制有待完善
心理委员相较于其他班干部和团干部而言,学生的熟悉度不够,岗位职责也会比较陌生,不太确定自身是否能胜任。多数学校针对心理委员的培养制度、考核制度、评价机制不完善,没有单设面向心理委员层面的奖励。在工作中的获得感、成就感、奖励和面临的压力、工作强度不相匹配,长此以往会缺乏工作的主动性,不利于心理工作长远发展。
(五)新媒体背景下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新问题
大学生是新媒体用户中最为活跃、最易感的人群,两微一端的流行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当今大学生日常生活、交际的方方面面。学生高度关注社会舆情、热点事件,这些随时代发展对生活的改变给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新变化、新挑战。大学生选择以网络互动方式进行自我暴露、人际问候,形成网络人际沟通新模式[2],心理工作、活动的开展或者心理培训如果仅仅依靠传统的线下讲授来完成,容易受场地、时间等约束,受益面也较窄,工作开展不尽如人意。积极建设适应新时期需要的高校新媒体心理辅导教育平台,不断完善心理辅导教育立体化网络建设,这是新媒体对学校心理辅导教育工作的呼唤[3]。多样化的形式、新媒体手段的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度,提升参与率。
三、完善心理委员制度的对策
(一)规范选拔过程,完善管理制度和培训体系
在新生入学教育过程中,二级学院和班级都需要重点介绍心理委员职位的岗位特质,强调除了兴趣之外,还需要具备人格特征和心理素质,对自荐或者班级推荐的候选人由二级学院心理工作站进行统一的理论测试、团体辅导以及谈心谈话等流程。通过咨询中心和二级学院心理工作站协同发力,编制校本的心理委员培训教程进行理论和实践提升,增加对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病因以及表现的线上、线下培训、交流,通过身边案例分析、心理班会方案设计、团辅活动组织、心理专题讲座等方式,帮助心理委员在实践中提升倾听、无条件积极关注、真诚、尊重以及共情等谈话技巧以及危机识别技能。
编制适合校情、院情的校本的心理委员工作指南,厘清常规工作和心理危机的识别,常规工作主要包括:(1)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及时将公众号内容、心理培训通知等进行转达,对该项工作进行量化考核,定期发布工作完成情况;(2)协助开展心理健康相关活动,比如“我的情绪我做主”心理主题班会、“人际交往”心理剧、“阳光总在风雨后”心理团辅以及其他“3·20”“5·25”“1·25”的专项活动等,根据班级具体情况开展活动,提高针对性;(3)定期组织宿舍气象员召开心理相关活动交流、辅导,对宿合心理气象员工作进行考核。对于心理危机干预,要重点留意同学成绩、情绪以及生活中重大事件引起的变化,发现问题,协助同学摆脱不良情绪,及时关注并上报。
(二)提升教师指导水平,凸显卫生类高职特色
针对学校专业心理健康辅导教师严重不足的现实,学校层面可以增加人手,招聘心理学专业背景的兼职人员到二级学院心理工作站,提升专业性。在此基础上,采取定期的校内培训+校外专家督导、培训,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提升校内辅导员群体的心理危机识别和干预能力,起到1+1>2的效果,充分提升心理健康知识和工作能力。《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对辅导员的职业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就当前而言,在心理危机的预防、预警、干預方面辅导员业务能力的提高,不仅需要学校的统一培训,更需要辅导员自身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主动加强专业学习与训练[4],以提升心理工作能力为重点,以加强团队建设为支撑,不断增强实用性、针对性,全面提升教师群体心理育人的质量和水平。专业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生命主题开展相关教学,比如“临床医学概要”课程,在“药理学”讲授过程中阐述精神类药物作用以及不良反应等,从政策上鼓励专业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等相关讲座,结合办学特色,择优选择人员进入心理工作队伍,凸显卫生类高职院校的独特优势。
(三)实现有效的奖励机制,以赛促学
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坚持助人为本的原则,举办心理工作技能大赛,以赛促练、以赛促学,加快实践技能提升。每学年第一学期举办三级学院心理委员技能大赛,第二学期由心理中心举办校级的比赛。二级学院推荐在学院比赛的基础上推荐人员参加,每名选手指定一名指导教师,根据比赛名次颁发个人奖项、指导教师奖项以及二级学院奖项,增强二级学院积极性和参与热情。比赛参考比较成熟的辅导员技能大赛的模式,通过理论测验、案例分析、谈心谈话三个环节,着力造就一支有信念、懂担当、能奉献的学生干部队伍。在动态评比的基础上,将其中表现好的推荐到二级学院心理工作站进行进一步学习、提升,建立完善的培养机制。
(四)建立线上、线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新媒体视域下的心理工作,需要建立起线上、线下混合式教育教学、培训模式,进一步提升相关人员的专业素质。利用APP开展网络心理咨询、视频动画、心理团辅活动的相关活动,使学生接收资讯更加便捷化。线上线下载体相融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可以发挥海量资讯、高效管理、保密服务、低成本长线追踪的优势,弥补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短板[5],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新媒体将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线上、线下教育相结合,充分利用好超星、慕课等教学资源平台,提升课程育人实效。
心理委员制度是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普及,对心理活动、比赛的举办,对危机干预的及时反馈而言,是一项重要的举措。因此,高职院校应该结合本校工作实际,不断尝试,完善心理委员规范选拔过程,完善管理制度和培训体系,实现有效的奖励机制,以赛促学,充分利用新媒体,推动心理安全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将心理健康教育更好地渗透到学生群体中,构建和谐校园。
参考文献:
[1]詹启生,张晨.共情与人际信任对高校心理委员沟通能力的影响[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2,38(06):9196.
[2]王歆睿.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及预防策略[J].公关世界,2022(7):176177.
[3]孙梦琪,康钊.新媒体时代高校朋辈心理辅导的价值与路径[J].西部素质教育,2020(6):8991.
[4]段碧花.高职院校辅导员能力提升路径探析——以心理危机的预防、干预等为视角[J].天中学刊,2015(4):145147.
[5]王天琪.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载体研究[J].黑龙江科学,2022(6):4345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教育辅导员研究委员会专题项目《协同育人视角下高职院校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实践研究》(21FYHLX047);2022年全国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精品重点项目《基于“协同育人”理念高职院校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Z2022009);校级项目“厚朴”辅导员工作室以及德育品牌工作项目——“心钥”心理工作站成果
作者简介:葛萍(1985—),女,汉族,江苏宝应人,教育学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