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学术期刊审核与出版的路径思考
2024-01-06张翔
摘要: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推动了学术期刊行业的发展。期刊的审核与出版是学术期刊出版发行的重要环节,而智能时代的到来给审核与出版工作带来了极大影响,其在内容及形式上较以往有很大转变,这无疑会影响学术期刊的发展,因此要基于人工智能视角,对学术期刊的审核与出版工作进行深层次探索。为推动学术期刊在智能化时代的持续发展,须对人工智能这一新兴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思考如何应用该技术更好地辅助学术期刊审核与出版。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对人工智能技术在学术期刊行业中的应用优势进行分析,发现该技术在提升期刊质量及工作效率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文章采用比较分析法和个案分析法,探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学术期刊审核与出版的具体方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全面优化出版流程,打造智能化审稿系统,创新排版设计理念,构建人机交互编校模式;转变编辑工作理念,提升编辑自身能力及素养,构建智能化学术服务平台。由于学术期刊出版单位在规模、经费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所以本次研究结果及相关建议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局限,各单位可以此为参考,结合现实情况作出适当调整,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可行方案。
关键词:人工智能技术;学术期刊;审核;出版;编辑
中图分类号:G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3)24-0239-03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0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面上项目“学术不端的研究热点与趋势——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与可视化分析”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011;2020年度广东省高校学报研究会重大项目“2015-2019 SCIE低‘可被引文献期刊分析”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00104;2023年度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善锋软件基金”项目“关于科技期刊作者贡献声明规范表述的探讨及软件开发”研究成果,项目编号:CUJS2023-SF020
一、引言
随著我国对科研领域的投入持续增加,人工智能技术迭代发展并愈发成熟,已逐渐渗透至各行各业,人工智能时代悄然到来。期刊出版在时代变迁中迎来了转型发展的全新机遇,与此同时也面临一定的挑战,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各类先进技术的兴起为学术期刊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1]。在此背景下,如何发挥人工智能在学术期刊中的作用,成为出版业的焦点话题。
二、人工智能技术在学术期刊行业的应用优势
(一)提升期刊质量
以计算机技术为依托的检测系统是防治学术不端的关键手段,学术文章唯有通过系统审核方可公开发表[2]。然而,当前对这类行为的检测通常局限于图文,技术与时间的相似度检测还存在一定盲区。
人工智能的运用可以较好地弥补传统技术的不足,从源头鉴别学术不端问题,结合既有数据库展开智能分析,不仅可以判断文本复制比,还可以对图表和相关数据的规范性、逻辑性以及内容雷同情况等关键信息进行智能对比。此外,这种智能检测在同行专家评审中亦可发挥作用,期刊编辑在智能化专家匹配的帮助下能更加高效地识别伪造或者篡改行为,有助于全面提升期刊质量[3]。
(二)提高工作效率
期刊编辑虽然可以在网络平台收到大量投稿,但是其中一些稿件与特色栏目并不相符,即便可以借助数据库对所收稿件进行自动对比,但对比内容大多在于重复比、标题及摘要等,仍旧存在误报问题,还需要编辑人员通过逐条审核才能确定稿件是否入库,人力及时间成本耗费过多。
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提供智能搜索引擎服务,以作者要求、稿件内容为依据,以数据库既有学术信息为参照,对引用情况、论文研究核心、刊物影响力等要素展开智能分析[4]。在此情况下,编辑人员可借助智能化稿件筛选处理平台掌握来稿的复制比,从而提升稿件处理效率。
三、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学术期刊审核与出版的具体方法
(一)全面优化出版流程
传统模式下学术期刊的出版需要经过烦琐的流程,不利于学术期刊行业的转型升级。因此,要积极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全面优化学术期刊出版流程。
首先,期刊编辑要在选题策划环节融入人工智能技术。例如,利用知网“学术热点”这一模块有目的地进行检索,结合科研热点及课题数量对筛选内容作出界定,以确保研究报告的精准性,同时也可从横向角度对同类期刊引用频次、读者反馈等重要数据展开比较分析,聚焦学术重点,实现精准选题[5]。
其次,在组稿约稿环节,可集合智能技术与现有采编系统,通过深度挖掘匹配与选题相符的优质作者,做到精准约稿。编辑也可以依托知识图谱等现代技术,分析特定领域内的学术研究动态、研究人员及其成果影响力并加以排序,找寻最优约稿作者,以此提升组稿质量及效率。另外,在审稿校对环节,也可运用该技术,通过数据的智能分析精准匹配能够满足特定条件的专家,同时可发挥智能技术在图文识别和文章编校方面的作用,继而达到提升审稿校对工作效率的目的。
最后,期刊编辑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期刊排版进行优化,根据出版平台及受众的多元化特征改进排版设计,为文章的高效传播奠定基础。
(二)打造智能化审稿系统
传统模式下,审稿专家的选择主要依赖于学术关系网、数据库查找等方法,编辑可通过此类方法获取候选名单,并结合规避原则和既往合作情况,从中选定最佳审稿专家,但此法耗时较长,且准确度相对不足,效果欠佳[6]。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审稿系统,可通过智能化分析对稿件的学术价值进行判定,编辑也可以在系统中输入预设条件,由系统结合审稿记录和相应条件,筛选出适宜的审稿人并经智能排序后生成候选列表,锁定同选题方向一致的审稿专家。同时,编辑可通过智能系统向列表中的候选专家发送邀请,追踪其反馈信息,在审稿超时的情况下,智能系统将自动邀请下一位专家并记录相应信息[7]。当审稿顺利结束之后,系统将自动收录此次审稿信息用于后续参考,不断扩充系统数据,完善系统建设,提升审稿效率。
(三)创新排版设计理念
排版设计会对有阅读热情和续订意愿的读者产生直接的影响。以往受应用技术的限制,需要编辑在相关软件的协助下逐页编排,且内容排版风格较为统一[8]。这种排版方法会耗费编辑大量时间,且最终排版结果并不理想。人工智能技术可实现对纸质学术期刊的自动化排版,立足读者的差异,对排版形式进行个性化处理,以带给读者不一样的阅读体验。而对于网络出版物,人工智能亦可基于平台特点灵活排版并及时印刷,确保文章能以最快速度在各权威平台发布,保障其时效性[9]。以XML自动排版为例,该技术的运用为编辑分担了大量重复工作,学术论文生产周期大幅缩短,且其可依据元数据促进论文的多渠道传播。
(四)构建人机交互编校模式
目前,三审三校是国内学术期刊行业的主推制度,因刊物载体不同又可分为电子、纸质两种校对形式,后者须人工操作[10]。然而,人工编校要求极高,须对文章字词进行逐一核对和反复校准,编辑通常要投入大量精力来处理这些细致琐碎工作,这可能导致职业倦怠,同时编辑的主观理念也可能对编校质量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利用智能技术构建人机交互编校模式,能够提升学术期刊审核出版质量。人工智能技术在数据分析方面能力出众,同时又支持深度学习,能将重复性编校工作转变为标准统一的作业流程,使高效率编校文本成为可能。人工智能技术凭借其出色的图文识别、刊物学习等功能,可对学术文章进行自动化编校,而数据挖掘及智能搜索技术并用能够对数据库中的词汇进行自动更新,并及时纳入经国家审定的科技专业名词中,进一步提升编校精准率[11]。现今可供学术期刊编辑所用的智能编校软件多种多样,“黑马校对”便是其中一种,其拥有规模极大的专业词库,既能迅速识别敏感词汇和错字,又可在识别之后给予标注和相应建议,为编辑后续处理提供可靠参考。
四、学术期刊编辑工作应对人工智能时代变化的建议
(一)积极转变工作理念
人工智能时代,学术期刊编辑应明晰时代特征,在思想理念上及时作出改变,从理性角度正确看待智能技术对学术期刊编辑的影响,并将人工智能看作期刊出版的辅助工具加以科学使用。时间的推移将使得人工智能技术更加完善,其在期刊审核与出版方面的辅助作用也会随之提升,但编辑人员须全面认知这一技术,明确其优劣势,切勿盲目依赖此技术[12]。在筛选数据时,编辑可将此类重复性任务交由人工智能处理,一方面能提高效率,另一方面也可规避人为因素引起的漏洞。此时,编辑不用为琐碎的工作投入过多精力,而是有更多的时间执行创造性工作。
与此同时,编辑也要自觉学习更多先进技能,扩充自身专业知识,在保持自身主导地位的同时发挥智能程序的辅助作用,高效处理学术稿件,全面优化学术期刊出版体系。此外,编辑也要摆脱既往思维的桎梏,在综合考量产品定位以及受众群体的前提下,将新媒体纳入期刊内容传播载体范畴,扩大受众群体,灵活运用诸如虚拟现实(VR)等新时代技术改善读者感官体验,提升传播效果。
(二)提升自身能力及素养
尽管人工智能技术已得到普及,但人才是期刊出版工作的执行主体,且技术的使用也离不开人的支持[13]。因此,为提升学术期刊质量与时效性,学术编辑应着力强化自身业务能力。除了要转变理念之外,还要主动对人工智能领域进行深层次探索,掌握常见智能处理工具,如编程技术等,了解此类处理工具发展情况和应用现状。另外,编辑也要具备正确判断出版内容、预估出版风险的基本能力。
例如,在处理与突发性公共事件相关的学术文章时,编辑要结合以往经验及事态发展趋势,确定排稿方向及最佳刊期。更重要的是,编辑要有良好的职业判断及创新能力,这种能力是人工智能技术难以取代的,同时也是社会得以持续进步的驱动力[14]。因此,编辑从业者须不断精进自我,从容驾驭智能技术,使其成为辅助期刊审核与出版的有力抓手。
(三)构建智能化学术服务平台
学术传播形式受人工智能的影响发生一定变化,表现出以全媒体传播为代表的移动发展趋势。而期刊编辑可通过整合资源的方式构建智能化服务平台,以供学术交流与研究成果展示,實现学术信息的跨时空交流。同时,期刊编辑也要自觉培养自身品牌意识及策划组织能力,围绕当下热点话题,积极策划学术活动,使科研人员通过服务平台进行探讨。这不仅可以强化期刊在行业中的影响力,还可以提升学术论文质量,对期刊品牌的长效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此外,编辑还可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分析用户专业偏好,并掌握其行为习惯,结合这两方面内容有针对性地推送学术内容[15]。例如,发表文章后可以向该作者提供论文引用相关信息,也可推送同其学术研究内容或方向适配度较高的新资讯,便于其了解最新动向。
五、结语
人工智能技术为社会建设及国家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是各行业今后发展的主流方向。学术期刊业须紧跟时代步伐,响应国家方针,将人工智能技术运用于学术期刊审核与出版全过程,对出版流程、审稿系统、排版设计以及编校模式等进行相应改进,而期刊编辑应坚守职责,发挥新技术的辅助作用,推动学术期刊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虹,郝儒杰.人工智能时代学术期刊编辑的职业发展:现实境遇、多重影响与有效应对[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1(10):1255-1261.
[2] 张以芳,张宁.全媒体时代人工智能对医学类学术期刊编辑出版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中国传媒科技,2020(9):11-15.
[3] 沈锡宾,王立磊,刘红霞.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时代学术期刊出版的机遇与挑战[J].数字出版研究,2023(2):27-33.
[4] 潘雪,苏琦霞,魏琳,等.学术期刊出版在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数字化变革[J].计算机应用文摘,2022(6):96-99.
[5] 孔薇.人工智能环境下学术期刊的融合出版:热点主题、维度特征和发展路径[J].中国编辑,2021(4):39-44.
[6] 王政武.替代与重塑:人工智能时代学术期刊编辑焦虑的现实审视与理性应对[J].出版参考,2023(3):82-87.
[7] 王佳,郝儒杰,王锋.人工智能赋能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优势、风险与防范策略[J].新闻爱好者,2022(10):51-54.
[8] 虞志坚,乔朴.人工智能视域下学术期刊学术不端行为预防机制构建[J].廉政文化研究,2021(2):83-88.
[9] 陈健,徐川平,石芸,等.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综合性学术期刊编辑工作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21(34):146-148.
[10] 樊敏,张文渲,李红.基于人工智能的期刊专家审稿系统编辑策略的优化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6):95-98.
[11] 刘畅,姜京梅,范瑜晛.人工智能在科技期刊选题策划中的应用与应对策略[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0(8):909-914.
[12] 曾玲,张辉洁,冉明会,等.人工智能时代科技期刊应对学术不端问题的研究进展[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0(3):270-275.
[13] 王丽恩.基于人工智能视角的期刊出版业流程再造[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1):113-121.
[14] 方圆,尹晓桐,崔天宇.智媒视阈下学术期刊编辑思维的转型研究[J].新媒体研究,2020(5):58-61.
[15] 谭华,习琲,朱天潇,等.人工智能和媒体融合发展背景下高校期刊智慧化出版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传媒科技,2021(10):126-128.
作者简介 张翔,编辑,研究方向:人工智能在医学编辑中的应用、文献计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