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于情境学习中提升语文素养

2024-01-06瞿素红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24年1期
关键词:现实意义创设情境传统文化

瞿素红

【摘 要】 根据语文课标中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群,在教学《〈论语〉十二章》时,可创设生活情境,通过具体的任务设置,激发学生对儒家求学修身之道的兴趣,同时,以情境测评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提出明确的要求,让学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文字的隽永和思想的深刻。

【关键词】 创设情境 传统文化 修身之道 现实意义

基于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要求,以及教材“单元研习任务”的提示,笔者将《〈论语〉十二章》设计的目标聚焦于三项任务:理解《论语》中关于“学”的观点,探究儒家的求学之道;借《论语》的“微言大义”,在情境运用中深刻理解儒家的求学修身之道;体会《论语》章句丰富的内蕴,理解其现实意义,并活学活用。

一、理解《论语》中关于“学”的观点,探究儒家的求学之道

1.课前准备。回顾复习已学习过的《论语》中与“学”相关的章句,理解这些章句的基本意思;查找《论语》中与“学”相关的其他章句,理解其意,并进行分类。

2.创设任务情境。在教学实践中,注重教学导入,创境启思。例如,任务情境可以这样创设:高一年级预备举行“爱我中学,从理解学校文化开始”的主题班会,某班邀请你为新入学的学弟学妹们就学校培养目标——“培养有爱国情怀、有国际视野、有创新意识、好学乐学的五中学子”中的“好学乐学”一语加以解读,进行宣讲。请你结合《〈论语〉十二章》的学习梳理,为自己的宣讲内容做好准备。

3.设置学习任务。阅读《〈论语〉十二章》,结合课外资料,围绕主题“求学之道”,选择某角度进行分类梳理。在进行分类梳理时,可以采用表格梳理法,也可以用思维框架图。

(1)学生结合课本注释、参考书、古代汉语字典等,自读学习。如有疑问可与周围同学进行交流、探讨。

(2)教师在课堂巡视中随时解答学生疑问,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探知学情。

(3)请学生围绕主题,进行归纳、梳理。

(4)在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做示范性梳理。

(5)教学预设:一是用表格的方式从学什么、为何学、如何学的角度分类梳理。二是用思维框架图的方式从求学的意义、态度、方法等角度分类梳理。

二、运用情境,深刻理解儒家的求学修身之道

1.代入情境,加深理解。阅读《〈论语〉十二章》,从中挑选合适的章句,填写在下列情境中。

情境1:唐太宗李世民曾提出,“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里仁》中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情境2:青年人要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要承担起实现强国梦的重大责任,曾子也说过类似的语句:“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情境3:“你宽容一点,其实是给自己留下一片海阔天空”,这句话让我们联想起孔子在阐释“恕”这一儒家思想时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还原情境,探求本义。《论语》章句极短,许多论述都只提供结论,而不提供论证过程,这使得部分结论的可信度降低。要提高这些论断的可信度,阅读时,我们要有意识地去还原这些论断背后的情境。比如,“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对于孔子说的这句极短的话,后人就有不同的理解。

解释一:早晨能够得知真理,当晚死去都可以啊!

解释二:早上明白了仁义之道,晚上为它去死也可以啊!

请结合孔子生平,思考哪个解释更贴近孔子的原意,更能凸显人物的精神。写下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并阐述清楚理由。

3.提供资料,启发思考。出示资料:孔子一生栖栖惶惶,周游列国,席不暇暖,为的就是推行他的“仁政”。然而孔子的政治主张得不到统治者的采纳,不得已,他转而讲学授徒,希望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通过他们去宣扬他的思想学说,去实现他的政治理想。

如果认可“解释一”,这句话强调的是:人的最大使命或价值是追求真理,“闻道”即完成了人生使命,实现了人生价值。所以“朝闻道”而“夕死”,可以无憾。

如果认可“解释二”,这句话强调的是:孔子用自己的一生去推行他的政治主张,实践他的道德理想,孜孜不倦,死而后已。这句话反映了他对政治理想、道德理想的执着追求。孔子为“道”而生,为“道”而死。强调“行”,强调实践,反映儒家人的知行合一。

由此观之,“解释二”更贴近孔子的原意,更能凸显人物的精神。“解释一”也为后世认可,并成为很多追求真理的人的座右铭。探求其原义是为了更深刻地理解儒家的思想。

三、体会《论语》的丰富内蕴,理解其现实意义,活学活用

1.感受语意,理解内涵。《论语》中,还有不少章句因无法准确还原情境,从而产生了不同的理解,且不同的理解也各有其道理,这也成就了《论语》的丰富内涵。

例如,校广播电台主持人在朗读同学来稿时,有一篇稿件主题为“坚持的品质”,稿件引用了《论语》中的一句话,但标点符号没标清楚,主持人的断句引起同学们的极大争议:“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你觉得主持人的断句有问题吗?

2.创设情境,教学引导。以下两种断法,请同学们大声朗读几遍,感受语意的不同,再和同桌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第一种断句,孔子说:“好比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如果这时停下来,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其咎在己)。又好比填平洼地,虽然只倒下一筐土,如果有志于前进,这是自己要前进的(进益在己)。”如此断句,强调的是垂成之际容易懈怠,初始之时容易畏难,强调了学习过程中坚持不懈的精神。

第二种断句,孔子说:“好比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但发现此事是不利于自我实现的,立即停止。好比挖土平地,虽然刚刚才挖一筐土,但只要此事是有利于自我实现的,都应义无反顾地坚持下去。”如此断句,强调的是儒家修正错误的勇气和坚持正义的决心。

再看上则情境题,同学来稿的主题为“坚持的品质”,如果强调的是坚持不懈的精神,主持人的断句确实不妥,难怪引起同学们的争议。

3.举一反三,活学活用。《论语》章句虽短,但微言大义,加上年代久远,情境有限,本意已经不甚了然,历代学者虽进行了各种解读,但至今仍有很多章句没能形成统一看法。这也进一步说明,它的内涵十分丰富,寓意深远,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但《论语》之“学”受困于当时的社会背景,也存在许多局限性。在看待 《论语》之“学”时,应立足于时代,立足于自身,有选择地进行学习和传承,真正做到“学”“思”结合,“学”“习”相长。

结合课堂任务情境,教师可布置如下作业:联系《论语》中的求学之道,完成一篇宣讲稿。注意宣讲对象、宣讲目的及文体格式要求,不少于800字。

教師根据学情,为学生提供支架深入探究,在学习任务中,让学生结合课本中《〈论语〉十二章》的内容和补充材料,选择某个角度对内容进行分类梳理。这既是对文本深入探究与思考的一种方式,同时,学生通过表格或思维框架图的形式将其梳理出来,还能提升表达能力。任务二让学生在情境运用中深刻理解儒家的求学修身之道,针对任务指向,组合形成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让学生紧扣情境任务并对情境涉及的典型现象进行思考,在复杂情境、多种角度和开放空间中充分展示其富有创造性的个性化学习成果,从而全面提升学生思维品质。※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指向创造思维的高中语文情境测评实践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D/2021/02/18]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第五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现实意义创设情境传统文化
村志在乡村文化承传中的现实意义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浅谈初三语文阅读教学
也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怦然心动》的情感与现实意义
思索《鲵鱼之乱》生态危机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