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县2007年与2015年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对比与分析
2024-01-06张纯芬
张纯芬
(漳州市漳浦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 漳浦 363200)
肠道寄生虫感染疾病是指人体肠道内的寄生虫造成的一系列疾病,包含蛔虫、鞭虫、阿米巴等,具有较高的发病风险,同时由于不同种类寄生虫引起的症状均不相同,但也有相似,常见症状以恶心、腹胀、腹泻、腹痛等,严重时还会出现贫血、营养不良等全身症状,对人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1-2]。该种类疾病的发生与当地的卫生条件、健康意识、生活及生产习惯、经济水平、家庭聚集性等因素存在一定关系,所以一个地区的人体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可以如实反映出该地区的健康水平及发展情况[3-4]。漳浦县位于福建省南部,属于沿海地区,受到生活环境、卫生条件等方面的影响,容易感染肠道寄生虫病,且种类繁多,分布面广,流行严重,不利于漳浦县居民健康生活。为便于疾控中心了解地区人体肠道寄生虫感染、流行情况及其对人民群众的危害性,进一步加强人体肠道寄生虫感染防控,现对漳浦县2007年与2015年肠道寄生虫感染分布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对今后控制寄生虫病流行与促进人民健康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福建省漳浦县2007年与2015年3周岁(含3周岁)以上的常住居民作为观察对象,其中2007年调查居民人数有2015人,2015年调查居民人数有750人。纳入标准:①年龄≥3岁。②外来人口在所调查地区居住时间≥6个月者。③精神状态正常,具有良好认知能力,可配合完成调查者。排除标准:①属于所调查地区居民,但外出学习、工作等时间超过6个月者。②因听力障碍、昏迷等自身躯体性疾病无法配合调查者。③依从性不高者。患者或家属对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获得我中心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方法
1.2.1 抽样方法 2007年与2015年均通过分层随机抽样法进行抽样,具体方法为:①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及生活水平发展情况,2007年抽取六鳌镇、南浦乡、杜浔镇、绥安镇4个乡镇;2015年抽取旧镇镇、前亭镇,根据所调查乡镇的人口比例确定人数。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在上述乡镇按照东、西、南、北、中随机抽查村作为调查点,其中2007年抽查5个村,共计2015人;2015年抽查3个村,共计750人。
1.2.2 检查方法 使用一次性采集受检人员的新鲜粪便,每份重10~20 g,在核对受检人员信息无误之后,将其置入4 ℃条件的冰柜内保存,于当日送检。均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进行检测,对于3~12周岁儿童增加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测蛲虫卵。
改良加藤厚涂片法:首先,采用30 m m×40 mm×1 mm塑料定量板、60 mm×6 mm×2 mm刮棒、80目尼龙绢、厚40 μm亲水性透明玻璃纸、76.2 mm×25.4 mm×1 mm载玻片等材料及粪便样本,根据指南中的相应步骤制作成改良加藤厚涂片。其次,将已经透明的改良加藤厚涂片放置于生物显微镜下检查,在10×物镜下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检查全片。最后,根据厚涂片中虫卵的颜色、大小、卵壳、颜色等特征对虫种进行综合判定。
透明胶纸肛拭法:首先,在肛门周围皮肤上粘贴透明胶纸,连续检查3~5次,每次时间间隔不宜过长。其次,检查完毕后,在玻璃片上粘贴透明胶纸。最后,采用显微镜对透明胶纸上的虫卵进行观察。
1.3 统计学分析 研究数据均以SPSS 24.0软件进行处理,各项计量资料均符合正态分布,并采用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以χ2检验,P<0.05则提示对比具有明显差异。
2 结果
2.1 感染情况 2007年调查人口2015人,居民平均感染率为31.12%(627/2015),其中钩虫感染率为23.72%,鞭虫感染率为8.49%,蛲虫感染率0.10%,线虫感染率为0.10%;以各个调查点比较,最高村为南浦乡大坪村,达59.00%,最低为绥安镇绥西村共有12.37%,以乡镇为单位比较,最高感染率为36.18%(南浦乡),最低感染率为23.54%(绥安镇)。2015年调查人口750人,居民平均感染率为9.47%(71/750),其中钩虫感染率为4.61%,鞭虫感染率为0,蛲虫感染率0,阿米巴感染率为4.87%;以各个调查点比较,最高村为赤岭乡石椅村,达12.11%,最低为旧镇镇玉厝村5.16%。2007年与2015年的居民平均感染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753,P<0.001)。同时,与2007年相比,2015年居民平均感染率下降了88.68%。
2.2 分析2007年与2015年不同年龄段感染分布情况 人群中不同年龄段均有寄生虫感染的情况发生,根据年龄段将其分为学龄前儿童(3~10岁)、学生(11~20岁)、主要劳动力(21~60岁)、退休人员(>60岁)。2007年以21~60岁年龄段感染率最高(73.37%);2015年以21~60岁年龄段的感染率最高(60.56%),其次为>60岁(32.39%);与2007年相比,各年龄段分别下降了92.16%、98.04%、90.65%、73.86%。同时,经统计学分析2007年与2015年在11~20岁、21~60岁、>60岁年龄段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分析2007年与2015年不同年龄段感染分布情况[n(%)]
2.3 分析2007年与2015年不同性别感染分布情况 2007年男性感染率与女性感染率经统计学分析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5年男性感染率与女性感染率经统计学分析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对比,2007年与2015年男女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与2007年相比,2015年男性、女性感染率分别下降88.36%、88.96%,下降幅度相当。见表2。
表2 分析2007年与2015年不同性别感染分布情况[n(%)]
3 讨论
在人体内,肠道寄生虫具有较为相对复杂的生活史,其发育期的不同,会使在人体的繁殖部位存在差异性,说明不局限于肠道出现临床病变表现[5]。同时,一旦发生肠道寄生虫病,不仅对人体的消化、吸收、排泄等基本生理功能产生不良影响,还会引起贫血、消瘦、消化不良、营养不良及食欲缺乏等症状,还可能会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及学习产生巨大威胁[6-7]。此外,肠道寄生虫病的传播途径较广,容易威胁公共卫生。因此,需要对肠道寄生虫病进行积极预防,促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升高。
漳浦县位于福建省南部,属于闽浙丘陵地带,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具有较大的湿度,该气候条件为寄生虫的滋生与繁殖提供了适宜的温湿度。同时,漳浦县虽处于发达省份福建省,但存在一些卫生、环境问题,促进寄生虫的传播和感染。因此,通过了解漳浦县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对防控工作有重大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2007年与2015年居民平均感染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与2007年相比,2015年居民平均感染率下降了88.68%。该项调查结果表示,漳浦县的肠道寄生虫感染率显著下降,减少了对人民群众健康的危害。这主要是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升高,漳浦县的卫生条件及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有利于减少寄生虫传播、感染的途径。同时,漳浦县卫健部门加大关于肠道寄生虫感染的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广泛宣传、筛查、防治等多方面工作,促使居民对肠道寄生虫感染的重视程度提高,间接降低感染率[8-9]。但从分布地区上分析,部分山区与沿海居民流行程度存在差异,这主要是因为部分山区的经济水平还较低,还未做到无害化处理粪便,而该地区又以旱地种植为主,直接将粪便作用于农作物,所以山区居民肠道寄生虫感染率较高。建议漳浦县加大对山区人民的健康教育工作,并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统筹资金,做好改水改厕工作。同时,教育居民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做好卫生防护工作,引导其对海鲜生腌、凉拌蔬菜等方面的饮食卫生予以重视,必要时可通过集体驱虫的方式干预感染率较高的地区,达到感染率下降的目的。
本研究在分析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不同年龄段分布中,发现21~60岁年龄段居民的感染占比远高于其他年龄段居民;与2007年相比,2015年各年龄段的感染率下降显著,其中以11~20岁下降幅度最大。本研究报道结果与相关报道[10-11]结果相似。分析原因:近些年来,随着漳浦县的加大宣传,虽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居民的个人卫生及环境卫生意识,进而减少寄生虫感染的途径,但从年龄段分布上看依然是21~60岁感染占比最高,这与该阶段居民属于主要劳动力有关,其与可能被寄生虫污染的环境和食物更有接触机会,如在野外劳作、食用未经煮熟的食物等;该年龄段的居民的社交与饮食习惯更多且千变万化,包括食用小吃、外出就餐等,这些习惯导致食用到卫生状况不理想的食品,造成寄生虫感染风险升高。对此,漳浦县政府、卫健部门还需要对21~60岁年龄段的居民加大宣传教育、监管力度,使其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个人卫生、食品卫生及环境卫生予以重视,并增强个人免疫力,以此降低感染风险。同时,加强食品的安全监管,加大肉类检疫力度和畜肉感染情况。此外,本研究从男女性别方面分析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发现2007年与2015年的男女感染率对比,均为女性占比较高,但没有差异。这可能与漳浦县卫生条件及环境状况相对良好、男女生活习惯相似、男女免疫力差异较小等有关。
综上所述,漳浦县2015年的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低于2007年,但发病群体依然集中于21~60岁年龄段居民,建议加强该年龄段易感染人群的防控管理。同时,通过本次调查,对我县肠道寄生虫感染的情况及流行现状已摸清,今后防治工作以感染率及年龄段感染风险为重点,采取上述综合性防治措施,对我县肠道寄生虫的流行与危害进行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