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并心力衰竭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2024-01-06黄海翠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36期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功能心肌

林 琨 沈 春 黄海翠

(分宜县人民医院,江西 新余 336600)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是一种具有严重危害的心血管疾病[1]。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最严重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其合并心力衰竭则增加了患者的临床风险。心力衰竭和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因各有不同,但二者的共同点是心脏功能受损[2]。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无法有效泵血,而影响血液循环系统;而心肌梗死是由冠状动脉阻塞导致的心肌供血不足引起的组织坏死。心力衰竭和急性心肌梗死的症状也有所不同。心力衰竭的常见症状包括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而急性心肌梗死的典型症状为剧烈胸痛、气急、出汗等。当二者合并时,可能出现以上症状的叠加或相互影响,使患者的病情更为严重[3]。合并心力衰竭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是一组疾病严重程度高、预后不良的患者,其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文总结了合并心力衰竭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情况,以期为其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至2023年7月我院收治的60例心力衰竭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男43例,女17例,年龄35~90岁,均值(68.30±1.2)岁。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完善二维超声心电图检查,记录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和左房室舒张末期内径,并给予对症治疗。

1.3 疗效观察 以患者的临床资料为观察样本,分析其临床特征及预后效果。以NYHA分级标准评估患者心功能。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20.0软件处理本次调研数据,计量资料用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临床资料分析 根据症状、分类、诊断情况将患者的资料进行汇总。见表1。

表1 患者临床资料分析

2.2 患者治疗后心功能状况分析 患者治疗后心功能状况分析见表2。

表2 患者治疗后心功能状况分析

2.3 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可以发现,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病史、严重心律失常、广泛前壁合并侧壁心肌梗死、下壁合并后壁右室心肌梗死以及休克。介入治疗可以起到保护作用。见表3。

表3 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3 讨论

心力衰竭和急性心肌梗死是两种常见而又严重的心血管疾病[4-5]。当这两种疾病合并出现时,对患者的健康和治疗提出了更为复杂的挑战。两种疾病的叠加会进一步损害心脏的功能,使心肌的代偿能力降低,加重心力衰竭症状,同时患者心脏存在严重的电生理异常,容易发生心律失常,甚至引发心室颤动等严重的心律失常,导致心脏骤停[6]。心力衰竭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较差,其心脏功能衰竭的程度和恢复的速度较单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更慢。

心力衰竭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心电图、心肌酶学指标等[7]。心电图可能显示心肌缺血或心肌损伤的改变,心肌酶学指标(如肌钙蛋白和肌酸激酶同工酶)的升高则提示心肌损伤[8]。心力衰竭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需要遵循既定的治疗原则,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处理。在治疗上,药物治疗方面常用的包括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血药物、β受体阻断剂、ACE抑制剂等。心力衰竭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往往较差,病情复杂而严重[9]。所以其治疗的目标是通过综合的诊断和个体化的治疗策略,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的症状,推迟疾病进展,并提高其生活质量和预后[10]。

对心力衰竭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进行综合评估并确定影响因素,对于个体化治疗和临床管理至关重要[11-13]。本文旨在系统总结该人群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情况,为临床医师提供诊断和治疗的指导。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基本人口学资料、临床表现、心电图、实验室检查结果、心功能评估以及预后情况等,总结出这类患者的临床特征:第一,年龄和性别。合并心力衰竭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且年龄普遍偏高。第二,危险因素。常见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且多数患者存在多个危险因素。第三,临床表现。合并心力衰竭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常表现出胸痛、呼吸困难、水肿等心力衰竭的典型症状,其程度较纯粹心肌梗死患者更严重。第四,心电图。心肌梗死的典型表现在导联上出现ST段抬高或压低、T波倒置等改变。第五,实验室检查。心肌标志物如肌钙蛋白I、血清肌酸激酶等的升高提示心肌梗死的存在。第五,心功能评估。常用的评估工具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心肌缺血程度等。

根据患者临床资料可以统计出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与保护因素,具体分析如下。第一,高血压病史:在合并心力衰竭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高血压病史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高血压患者通常存在动脉粥样硬化、心肌肥厚等病理变化,使得心肌梗死的风险增加[14-15]。此外,高血压也会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和进展,加重患者的病情和预后。第二,严重心律失常: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合并严重心律失常如心室颤动或室性心动过速的患者预后较差。心律失常可能导致心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加重心肌损伤和功能恶化。因此,在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中,要密切监测和治疗心律失常以改善预后[16]。第三,广泛前壁合并侧壁心肌梗死:心肌梗死部位和范围也对合并心力衰竭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有重要影响。研究表明,广泛前壁合并侧壁心肌梗死的患者,因心室壁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同时受损,患者病情较重,预后不佳[17]。第四,下壁合并后壁右室心肌梗死: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后壁右室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肌梗死情况[18]。该情况常常导致右室功能障碍和心力衰竭表现,预后较差,故需要及时干预治疗,以保障理想预后。第五,休克:在合并心力衰竭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休克是一个严重的并发症。休克可能会导致器官灌注不足,加重心肌损伤和功能损害,预后较差[19]。因此,及时开展心肺复苏和休克治疗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第六,介入治疗:对于合并心力衰竭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时进行介入治疗是关键。冠状动脉再通术可以恢复心肌血流,减少心肌损伤,促进心肌恢复。

总之,合心力衰竭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在治疗时需要结合其临床特征,制订治疗方案,可以及时进行介入治疗以改善预后。通过研究也有助于深入探讨和优化预后影响因素的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通过对合并心力衰竭的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征和预后情况进行分析,有助于临床医师认识该疾病的特点,为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指导,以改善预后和降低心力衰竭风险。

猜你喜欢

心肌梗死心功能心肌
伴有心肌MRI延迟强化的应激性心肌病1例
心功能如何分级?
干细胞心肌修复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复合心肌补片对小鼠梗死心肌的修复效果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左心功能变化
四逆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