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细节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置管感染预防中的效果

2024-01-06叶春霞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36期
关键词:置管无菌导管

叶春霞

(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中医院,福建 龙岩 364200)

血液透析主要是通过弥散、超滤、吸附以及对流等原理达到物质交换的目的,从而有效将患者机体内的血液引流到体外,在经过透析器以及透析液过滤后,将其中的代谢废物以及多余的水分去除,然后将经过过滤的血液回输到患者体内[1]。血液净化干预方式是目前临床中针对肾病治疗的有效方式,其可以有效清除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及多余的水分,从而降低肾脏负担;但是由于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置管感染情况,影响治疗效果及预后,因此要积极预防置管感染发生,保证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常规护理模式的应用,其缺乏针对性,而细节护理则是根据血液透析患者的实际情况,制订出针对性的护理计划,以此降低置管感染率,有效提高整体护理质量[3]。基于此,本文将探讨分析细节护理应用在血液透析患者置管感染预防中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时间为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选择进行血液透析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60例患者以单双数抽签方式被均分为参照组(30例)与研究组(30例)。参照组男、女分别为16例、14例;年龄26~81岁,平均(54.58±6.78)岁;其中,颈内静脉留置导管患者11例,股静脉留置导管患者19例。研究组男、女分别为17例、13例;年龄28~89岁,平均(55.02±8.12)岁;其中,颈内静脉留置导管患者10例,股静脉留置导管患者20例。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纳入标准:①所有入组得患者及其家属均对研究知情,且患者自愿参与。②意识清晰,无认知障碍及视听障碍者。③基本临床资料无缺失者。

排除标准:①有恶性肿瘤者。②有心、肝等重要脏器器官严重器质性病变者。③有血液系统疾病者。④有全身性感染或局部感染者。⑤既往有精神系统疾病史者。

本研究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符合医学伦理原则。

1.2 方法

1.2.1 参照组 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在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实施心理疏导干预,并且开展常规健康教育,并且对患者的各项体征指标变化进行监测,在对患者实施置管操作时严格遵照无菌操作标准执行,并使用无菌敷贴保护,同时叮嘱患者注意保护置管。

1.2.2 研究组 研究组则实施细节护理,详细护理内容如下。

1.2.2.1 血液透析前护理 在患者进行血液透析前,先确定患者的导管经皮出口位置,并且仔细将敷料打开,注意观察患者局部皮肤表面有无红肿、渗液等;以0.5%的碘伏浸润无菌纱布,对患者的导管经皮出口部位实施消毒处理,消毒范围的直径需要大于10 cm,也可以用其对导管经皮出口部位进行湿敷,时间控制在5~10 min;随后使用无菌干燥纱布对导管经皮出口部位进行覆盖保护。

1.2.2.2 规范操作 打开置管外的纱布后,常规铺垫消毒铺巾,放置碘伏纱布,使用棉签蘸取碘伏对导管口进行消毒处理,然后对置管外段以及夹子进行消毒处理;使用容量为5 mL的注射器,抽取动静脉管内封管肝素生理盐水(>2 mL),并观察抽出的封管液中有无血栓形成;采取无菌技术对动静脉进行有效连接,随后指导患者开始进行血液透析,同时以碘伏浸润的无菌纱布包裹置管和管路的连接部位,然后再外部使用治疗巾进行包裹,以医用胶布固定处理。在患者完成血液透析治疗后,护理人员要注意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标准,对患者动静脉连接部位进行消毒处理,随后将包裹住置管外端的纱布揭开,再次对动静脉连接处实施消毒处理,随即常规封管及换药。

1.2.2.3 加强健康教育 在对患者实施各项护理干预操作的同时,需要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力度,向患者强调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置管感染的危害及影响,提高患者重视度。并且要告知患者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护置管部位,注意清洁卫生。同时要多给予患者安抚及鼓励,可采取音乐疗法、认知行为疗法干预,让患者维持良好心理状态,以积极乐观心态配合血液透析,并且重视医护人员的叮嘱,提高遵医行为。叮嘱患者家属多给予患者语言鼓励,让患者获得家属支持,帮助患者维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除此之外,家属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多关注患者的置管部位情况,一旦有异常表现,立即告知医护人员进行处理。针对患者的饮食方面进行指导,强调患者日常饮食中需要严格控制含有磷、钾食物的摄入量,指导患者多食用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并且要减少含水分较多的食物摄入量,增加含钙食物摄入量或遵照医嘱服用补钙剂。

1.2.2.4 行为管理 在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插管操作之前,需要指导患者提前进行沐浴洗漱,或者是对颈部、腹股沟部位等进行仔细清洗,保证置管周围皮肤的清洁卫生,避免引起感染。在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的过程中,要注意叮嘱患者禁止活动,或对患者采取控制措施,以保证治疗效果,避免增加反复操作次数,提高感染风险。

1.2.2.5 环境护理 使用消毒剂、紫外线消毒等方式对透析室进行消毒,注意空气流通,为患者提供舒适治疗环境。

1.2.2.6 强化操作培训 定期针对无菌操作标准及流程、相关操作的规范性对血液透析相关护理人员开展培训,并在培训后,对护理人员进行考核。护理人员考核合格,方可对患者开展有关护理操作。

1.2.2.7 生活指导 叮嘱患者完成血液透析后避免剧烈活动或提重物;若是患者置管部位出现红、肿、热、痛、渗血、渗液等情况,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护理人员遵医嘱给予对症处理;叮嘱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均衡营养;患者避免去人流量较多的场所,预防引起交叉感染,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做好保暖措施。

1.3 观察指标 ①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置管感染发生率。②在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测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SAS评分以50分为分界值,超过50分表示存在焦虑;而SDS评分以53分为分界值,超过53分表示存在抑郁,分数越高则提示心理状态越差[4]。③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Scale,ESCA)包括自护技能、自我责任感、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4个方面。以上述4个方面的指标测评患者护理前后的自我护理能力。量表总分在0~172分,分数越高则提示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越好[5]。④以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评定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包含8个评估维度,共计36个评估项目,分数越高则提示生活质量越好[5]。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以SPSS 25.0版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表示计量资料,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计量资料用t检验,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提示参与比较的数据之间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的置管感染发生情况比较 护理后,研究组置管感染发生率为6.67%(2/30),参照组为40.00%(12/30)。比较两组置管感染发生率,研究组发生率低于参照组(χ2=8.459,P=0.004)。

2.2 两组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前的SAS、SD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SAS评分、SDS评分[(43.35±4.64)分、(43.75±3.12)分]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前的ESCA评分中的自护技能、自我责任感、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护理能力总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的ESCA评分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ESCA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ESCA评分比较(分)

2.4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SF-36中的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总体健康、活力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SF-36中的各项评分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SF-36中的各项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SF-36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血液透析治疗是针对终末期肾病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治疗的关键所在。置管操作属于侵入性操作,在应用血管通路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置管时间过长或使用不合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引起导管感染。导管感染不仅会对血液透析效果造成影响,同时也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危害[6-8]。有关研究表明,置管感染属于比较常见的血液透析并发症,因为血液透析患者的机体免疫能力低下,容易受到病原体侵入。因此,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有效护理干预,如对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分析、采取对应干预措施,可降低置管感染发生风险,保证透析效果,改善患者预后[9-11]。

将细节护理用于血液透析患者,可以通过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治疗以及管道维护的认知度,提升患者的遵医行为;可以通过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改善情绪,提高生活质量,降低置管感染发生率[12]。细节护理的应用,让护理服务更具针对性、具体化,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将患者作为护理重点,重视并落实导管感染预防工作,从而有效预防置管感染发生,促进保证患者血液透析效果,改善预后[13-14]。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置管感染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后的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ESCA评分、SF-36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结果提示,对于血液透析患者实施细节护理干预的整体效果较好。分析原因为,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严格规范置管操作流程,并且对患者加强健康宣教指导,充分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意识及行为,同时对患者的置管时间进行合理安排,最大限度的降低患者的置管感染风险性,保证患者通路功能,保证患者的血液透析效果,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在血液透析患者置管感染预防中采取细节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降低置管感染发生率,促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置管无菌导管
新型浅水浮托导管架的应用介绍
介绍1种PICC导管带管沐浴的方法
高压氧治疗过程中深静脉置管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静脉导管缺如2例
积极有效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
B超引导定位法和体表定位法在肿瘤患者股静脉置管中的效果比较
硬膜外麻醉置管前注药用于剖宫产手术的效果观察
无菌服洗衣机
无菌服洗衣机
无菌服洗衣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