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一座教育写作的共享空间
2024-01-05梁莉李彤彤
梁莉 李彤彤
摘 要:对395位教师进行的问卷调查及个人访谈结果显示,认识自我、同伴互助、教育写作、战胜恐惧等关键要素是教师专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建立写作纪律、积累写作素材、大胆地模仿、开展文献研究、融通读教研写是教师由教育写作通向成长的重要路径。通过好文共欣赏、一文流水磨、写作大家谈、抱团接力写等方式,建构教育写作的共享空间,则是观照教师的教育勇气,促进教师共同成长的时代需求。
关键词:教育写作;专业发展;写作共同体;区域调查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勇气‘写+营:教师‘抱团成长图谱重构的实践研究”(编号:D/2021/02/19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人们通常认为,写作是一件带有个人化、私密化特征的工作。英國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说过:一个女人要写作,她必须有钱,有一个她自己的房间。事实上,不仅作家,每一个教育写作者,都应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房间”。“自己的房间”,不仅是物理空间,更是心灵空间。对于教师来说,有一个“自己的房间”,进行心灵的自由书写固然重要,建一座教育写作的共享空间,亦能开辟出教师成长的第二空间。美国学者彼得·圣吉指出:“当团体真正在学习的时候,不仅团体整体产生出色的成果,个别成员成长的速度也比其他学习方式快。”[1]由此看来,把写作放到教育的共享空间,促进更多的人成长,富有现实意义。
一、 去认识:通过区域调查寻找专业发展的突破口
为了解区域教师教育写作现状,获得教育写作与专业发展的相关性,寻找个体写作与共同写作的突破空间,我们开展了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通过问卷星,发放并回收有效问卷395份。教师基本信息统计为:幼儿园、小学教师占83%;女教师占80%;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占95%;无任何行政职务的教师占74%;语数英学科教师占53%;初级及以下职称教师占58%;5年内青年教师占41%;无任何级别荣誉的教师占52%。结合以上信息,我们对问卷进行了系统分析,获得以下认识:
(一) 认识自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动力
在“现阶段你最关注的事” 的调查中,排在首位的是“自我成长与自我完善”(35%),仅有4%的人关注“成为名师”; 在“激励你学习进步的最积极因素”的调查中,排在前两位的是工作成就感(31%)和自我意愿(29%),仅有7%的人选择“榜样力量”;在“走上教育写作之路你最需要什么”的调查中,排在首位的是自我完善(46%),仅有7%的人选择“出于学校要求”。
以上三项调查,均指向教师成长的内驱力。数据表明,对于大部分教师来说,能否成为名师,显然没有自我成长与自我完善那么重要。我们知道,自我意识越强的人,越不需要外部压力。换句话说,推动一个人成长的最大动力,来自他的内心,来自他对自我成长的渴求。事实上,认识自我是教师职业生涯的核心问题,是解决教师发展的本源问题,也是立德树人的先决条件。可以说,作为改变学生心灵世界的人,我们如何为人,学生就如何成人。我们获得的任何自我认识,都有助于教好学生。反之,若认不清自己,过着浑浑噩噩不知自省的生活,我们眼中的学生也无异于雾中花。若不能心明眼亮地教书育人,我们的学生也不会心明眼亮地为人做事。从这些意义上推断,对教师来说,认识自我与认识学生、认识学科同等重要。
(二) 同伴互助:“同伴”是教师成长路上的重要他人
为唤醒教师内心深处的记忆,我们列举了一系列关键事件和关键人物,请教师排序。排名前三的关键事件是:他人的一节公开课或讲座(57%)、自己的一节公开课或讲座(52%)以及一个学生的成长故事(49%)。排名前三的关键人物是:师父和同事(81%)、学生(61%)以及校领导(47%)。
可以看出,无论是一件事,还是一个人,大部分教师都将“同伴”放在了首位,即从同行身上,获得某种重要感召。令我们意外的是,两项调查排在末位的,都指向“专家学者”。这个结果与我们在调查“教师对于专家名师引领的迫切性”时,获得的结果几乎一致,近50%的人表示“一般”。我们知道,“重要他人”是一个社会学和心理学概念,指个体社会化及心理人格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具体人物,其对个体的智力、语言、思维、价值观、态度行为、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可以区分为互动性重要他人和偶像性重要他人。作为重要他人的两种人——同行与专家,对教师的影响力,在教师心目中,显然已由过去的偶像式崇拜,走向了平等式互动。正如帕克·帕尔默在《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中提出的,教育变革运动需要构建“同心同德共同体”,从而与他人在相同的路上结伴而行。[2]
(三) 教育写作:教师职业生涯的关键木板
木桶定律讲的是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一只木桶想盛满水,必须每块木板都一样平齐且无破损。如果这只桶的木板中有一块不齐,或者某块木板下面有破洞,这只桶就无法盛满水。如果把教师专业成长比作一只木桶,那么教育写作就是其中一块关键木板。波斯纳的教师成长公式、鲜活的名师成长案例以及诸多调查研究,都在反复印证教育写作之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但实际现状如何呢?
“近五年教师论文发表最高级别”调查结果显示:无发表占44%,区级占14%,市级占10%,省级及以上占32%。进一步调查“近五年省级及以上发表篇数”,发表情况呈“断崖式”特征:1—4篇占37%,5—9篇占4%,10篇及以上占1%。“近五年教师论文获奖”调查中,我们按组织单位级别进行分类:第一类是教育厅、教科院、教研室等组织的“师陶杯”“黄浦杯”“教海探航”“基础教育征文”等;第二类是教育学会、研究会、培训中心等组织的“行知杯”“叶圣陶研究”“蓝天杯”等;第三类是其他教育教学类征文。情况依然不容乐观:一类获奖占13%、二类获奖占37%、三类获奖占7%、无获奖占42%。
从以上数据可见:教师论文发表与获奖,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和级别,整体偏弱。特别是“44%无发表”与“42%无获奖”,反映出写作是教师的明显短板这一事实。行动研究的学者斯腾豪斯曾多次指出“公开发表”的意义,他甚至认为,“未发表的研究对他人几乎没有用处”。原因之一是“未公开发表的研究得不到公众批评的滋养”[3]。按照生涯发展理论,一个人完整的职业生涯要经历入职期、成长期、成熟期、创造期和衰退期。以本调查中161位入职5年内青年教师为例,试想,他们一旦因为写作短板而错过成长的黄金期,何其可惜。人生任何一个时期的断档,都意味着成长过程的中断、成长周期的加长和成长力量的衰竭。从395位教师的教育职业生涯规划中,我们看到:50人有长期规划,226人有短期规划,119人无任何规划。从教师每学期用于教育写作的时间或频次调查中,我们看到:61%的教师只是必要时才写,5%的教师不写。因此,反思木桶效应,加长写作短板,实现职业生涯的长程发展,刻不容缓。
(四) 战胜恐惧:教师迈出困境的精神武器
为“原汁原味”还原教师写作发生时的真实心态,我们设置了一道主观题:“请在无须任何语言组织的情况下,用一句话或一段话说出写作障碍发生时,您最想表达的一种主观感受。”在375个有效词条中,我们发现,高达194个词条的关键词指向“内心焦虑”,而且是那种“想写写不出,想静静不下,想急急不成”的无力感。这让我们深深感到,最顽固的写作障碍源于教师内心的恐惧。分析发现,恐惧背后无外乎两个原因:
一是不会写。不会写最突出的表现是语言组织能力弱,用教师的话来说就是“内心戏很多,表达却很难”。即便95%的教师是本科及以上学历,但大学里沒有专门的教育写作课,导致很多人一提笔,选题、论点、逻辑、结构、语言等一系列写作问题就纷至沓来,脑力枯竭、笔力塌陷、心力衰弱等一系列心理症状就一一显现。一旦心理障碍的根源性问题得不到解决,加之不断被迫写作,人的内心便会焦虑膨胀,恐惧加深。
二是怕孤独。写作是孤独的事业,需要强大的内心。但对于不会写的人来说,他们的内心原本就比较脆弱,尤其是好不容易写出来的作品,不是被拒之门外,就是石沉大海。他们因此产生的错觉就是:写作是一种天赋,后天无法习得。所以,对于那些不会写的人来说,经验共享,情感共鸣,勇气加持,就显得尤为迫切。
二、 去倾听:如何跨过写作中遇到的种种障碍
写作是一种公共行动,这句话意味着写作不单是写,也是写作者之间的相互成全。如何跨过写作中遇到的种种障碍?倾听很重要。倾听得越多越深刻,彼此就越能产生共鸣。学会倾听,就是用一种贴近他人的视角,获得局部的理解、个体化的知识和内心的真相。调查中,我们与18位教师进行了对话。其中,幼儿园教师5人(占28%),小学教师7人(占39%),中学教师6人(占33%);女教师9人(占50%),男教师9人(占50%)。我们请他们选取教育写作中遇到的最大的写作障碍,来分享自己的“独家秘籍”。以下是大意整理:
(一) 克服内心恐惧,必须建立写作纪律,拿出庞大的决心
小小的意志力成不了事,必须建立写作纪律,拿出庞大的决心。周杨的做法是开启“时间管理”:如果你正在“写”与“不写”间踌躇,不妨设定一个挑战目标,告诉自己在某个期限内,无论如何都要把四五千字的论文写完。沈华明给自己设定“写作下限”:每个学期至少写一篇,每次允许自己写很“烂”的东西。朱伟认为:一旦有了灵感,要即刻开启“定时演练”,设定十分钟、二十分钟或一个小时。尤其对写作新手而言,不管你选定的时间有多长,都必须遵守,并写完整个时段。朱倩给自己上“时间发条”,她的做法是珍惜整段时间,比如双休日、小长假、寒暑假,她视之为写作的“黄金时间”。王彤彤、王梦琦认为,好文是改出来的,要把一篇文章改十遍、二十遍,直到改不动。周才萍认为,当你一心想把事情做好时,你的脑袋是不会停止运转的,当你连走路都在想怎么办时,念头就会自动跳出来。从这些教师身上,我们看到一个富有力量的词,那就是“纪律”。纪律看起来是残酷的字眼,但它能打败一个人性格中懒散的部分。 正如果戈理所说,写作的人要像画家不停止画笔一样,也不应该停止笔头;随便他写什么,必须每天写,要紧的是叫手学会完全服从思想。
(二) 积累写作素材,必须学会储存能量,训练持久的耐力
写作不能一蹴而就,需假以时日,这个过程就是积蓄能量、持续练习的过程。沈思思的方法是“三重对话”:与课堂对话,积累教学研磨中的关键片段;与他人对话,在同行的优质教学中学习积淀;与自己对话,探寻适合自己的写作样态。叶思仪常常化身为“三种身份”:以旁观者身份再现教学现场,以经历者身份进入教学现场,以读者身份提炼教学经验。王彤彤和朱荣坤用日常“观察”,从“关键事件”“关键幼儿”中寻找写作线索。季华英从记流水账开始,用随手记的方法建立素材库,分门别类贴上标签,以便随时调取。马莉莉被核心期刊录用、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的论文,都和“一节课”有关。她认为:仅有课堂实录、教学设计和课件,无法看到精彩课堂是如何打造的,必须通过教学论文,打通从教到写的“最后一公里”。
(三) 走出写作困境,从大胆地模仿开始,由模仿走向自我
对话中,教师们不约而同地谈到了模仿。他们认为,任何需要心灵参与的东西,都需要模仿,尤其对初学写作的人来说,模仿不是耻辱,而是捷径。标题、结构、案例等,都可以进入模仿视线。研究多了,模仿多了,那些过去不知道的写作规则,会慢慢进入一个人的知识结构和语言系统,最终形成自己的风格。沈华明提到:当每个人都能从自己的角度处理素材,理解教学,教育的丰富性和人的丰富性就出来了。徐春燕的模仿对象是核心期刊。每次确定好写作主题,她都会在知网上检索二三十篇论文,从标题到结构到语言,前后揣摩,反复比较。朱倩对知网上下载的核心论文,每一篇都圈点勾画。她的想法是:不管有用没用,先模仿了再说。从这些教师身上,我们看到:模仿的终点,是走向自我。
(四) 开展文献研究,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建构“我”的教育观
教育教学论文具有鲜明的学理性,突出学理性的方式之一就是引用文献。在“文献研究情况”调查中,我们看到,教师对文献资料大部分还停留在“需要时想起、运用时泛泛”的状态。文献与素材,都是写作工具箱里的必备品。有了文献,就好像木匠手里有了锤子和钉子,可以将素材准确地“悬置”。如何精选文献?李彤彤提出要聚焦主题,以“经典”“前沿”“量化”为标准,开展精准检索。而对于精选后的文献,要精读、精批。这种精习的过程,就是重构写作工具箱的过程,就是理论与实践打通的过程,也是教师教育观涵养的过程。具体到文献引用的适度性问题,她提出一般论文的参考文献在5—20篇,文献综述、调查报告的参考文献在20篇以上,并建议不多引、不强引、不漏引、不乱引。如果说模仿是找到自我,那么做文献研究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见更接近理性判断的东西,这时候,属于教师自己的教育理论就初见雏形了。
(五) 完整地看世界,就是融通读教研写,用写作编织生活
帕克帕尔默在《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中说道:优秀教师对待生活的态度,不是分离地看世界,不是遥远地看世界,不是非此即彼,不是非黑即白;他们常常是既彼又此地拥抱世界,将身边的人事物有机地统一在自己周围,编织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乐而不倦地沉浸其中。[4]对话中,我们发现许多教师用来编织教育生活的“钩子”,就是写作。他们用写作的眼光来看待教育生活中的一切,来勾连阅读、教学、研究。马莉莉除了擅长将一节课写成论文,还擅长从一项研究中衍生出若干篇论文。她认为,好论文一定带着研究基因,与研究成果呈现出一一对应、双向滋养的关系。徐菊萍认为读教研写一体化,本身就应和了中国哲学的“道器相济”理念,理论之“道”与实践之“器”融合,才能打通写作的“任督二脉”。王彤彤的经验是用阅读激活大脑,用读来的理论撕开写作的口子,找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落差”,从落差中找到值得写的东西。
三、 去行动:用抱团写作的方式建构教育写作的共享空间
问卷调查中,我们让395位教师作出选择:“请对以下写作方式,由高到低进行排序。”结果是:模仿他人(63%)>反复练习(52%)>高手指导(51%)>改稿会(46%)>写作秘籍分享(43%)>创作谈(22%)>接力写(21%)。结合教师的真实需求,我们用重新排列组合的方式,试图建起一座教育写作的共享空间。
(一) 好文共欣赏
一篇论文,好在哪里?首先要建构。建构是训练一个人的眼力,即了解选题、 结构、语言、案例等是如何写的。此为“会欣赏”。其次要解构。解构是训练大家的眼力,让不同人从不同角度去解读,犹如一块钻石从不同角度发出光芒。此为“多欣赏”。最后要重构。重构是训练共同的手力,训练如何从模仿变为自创,由破到立。此为“欣赏会”。从建构到解构,再到重构,经历的其实是阅读、思考、写作的完整学习,这个过程使人一次次完成闭环,又一次次开启新的闭环。
(二) 一文流水磨
好文章都是修改出来的。木心说过:“文章写出来,第一遍是耻辱,第七遍就是光荣了。”[5]一文流水磨,至少要经历四轮:首先是个人打磨。一是在通读的基础上把握整体,在有问题的地方做好记号;二是在细节推敲的基础上把握标题,用炼词炼句的方式反复比较;三是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把握语言,确保文从字顺,一以贯之。其次是团队打磨。一是他人阅读,形成对文章的初反馈,肯定亮点;二是他人“切片”分析,提出建议。再次是高手打磨。一是学科专家,从学术层面进行把关;二是文字高手,从语言层面进行锤炼;三是编辑老师,从发表层面指出方向。最后是成果打磨。作者回顾写作历程,提炼磨文经验,最后分享成果。
(三) 寫作大家谈
一篇论文,从萌发到结果,会经历曲折的写作过程,每个人的过程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次的过程都是不尽相同的。“写作大家谈”可以帮助我们少走许多弯路。一是谈问题发现。契诃夫说:“新手永远靠独特的东西赢得社会的承认。”[6]这个“独特”就是新的发现。发现足以保持我们对生活的新鲜感,训练我们对问题的感受力。二是谈问题解决。这涉及素材处理、写作技巧等一系列问题,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运转过程,需要及时“复盘”。每一次“复盘”,就是回到文本,回溯、拆解论文何以成型。三是谈问题解决得怎么样。除了在修改中让论文变得更好,一次创作谈,同样可以让写作者发现新的问题,从而开启下一次写作。
(四) 抱团接力写
写作如登山,很少有人一气登顶,因此需要抱团接力,从“斜坡”开始攀登。一是写教育随笔。教育随笔是教师最想写也最容易上手的一种教育文体。二是写教育反思。教育反思始终是引领教师走向教育自省的一条重要路径。三是写教育叙事。教育叙事为一线教师提供了一种能让他们参与进来的生活语言风格的研究文本,也是最“贴近心室”的一种表达方式。四是写教育论文。教育论文写作的问题来源于教育现场,解决于教育过程,最后反哺于教育实践,是教师最为重要的一种写作方式。总之,无论哪一种文体,都可以成为教师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的表达方式。抱团接力写,需要做的,就是不停地攀登,登得越高,教师就越懂得怎么写。正如美国女作家娜塔莉·戈德堡在《写出我心》里所说:“开始写吧,写到骨头里。”[7]
参考文献:
[1] 成尚荣.名师基质[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158.
[2][4]帕克·帕尔默.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M].方彤,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2936,267.
[3] 丁昌桂.教育写作与教师专业发展——基于20位特级教师的问卷调查[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3(5):27.
[5] 木心.文学回忆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352.
[6] 铁凝.小说创作的三个关键词[J].小说选刊,2018(10):20.
[7] 娜塔莉·戈德堡.写出我心——普通人如何通过写作表达自己[M].韩良忆,袁小荣,译.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180.
(梁 莉,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教师发展中心。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教科研先进个人,
吴中区优秀教育工作者,吴中区优秀文艺工作者。教育科研专著《课题研究课:映照课堂的教育科研》获第五届江苏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出版短篇小说集《风信子旅馆》。李彤彤,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教师发展中心。主要研究方向:区域教育科研管理、教师专业发展。教育科研专著《课题研究课:映照课堂的教育科研》获第五届江苏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