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2024-01-05陈学文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数学教学改革提出了新要求,旨在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判断依据是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运用及思考情况。因此,文章指出,教师需要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优化课堂导入手段和教学方法,实现有效导入、有效分层、有效提问,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因材施教,打造有准备、有趣味、有思考、有层次、有交流的数学课堂,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新课标;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1737(2023)32-0061-03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在《课程标准》指导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索,启动学生数学思维,从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有效备课,奠定基础
《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应使学生通过对数学的学习,形成和发展面向未来社会和个人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素养。在备课环节,教师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对数学课堂教学进行认真规划,明确课堂教学流程包括哪些活动及这些活动如何安排,把握数学知识与结构,了解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知识水平,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及教学方法[1]。
(一)备教材
教材是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有效教学要求教师重视对教材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备”教材是教师对“用”教材做出事前规划,而非单纯“教”教材。教师应在备教材的过程中理清数学知识如何引入、如何输出,必要时需对教材内容进行处理,使之趋近于
“校本化”或“生本化”。例如,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包含了四方面内容:“位置”旨在帮助学生体验空间方位,掌握“上下”“前后”“左右”等基本方位知识;
“数的认识与运算”包括“1~5”“6~10”“11~20”的概念和加减法运算;“几何与图形”包括“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及“球体”的概念和规律;“常见的量”
要求学生初步认识钟表,会看钟表显示的时间。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需思考怎样“用”教材,才能让“教”与“学”更有效。教师在备课时不难发现,教材将“位置”“几何与图形”“常见的量”穿插于“数的认识运算”内容中。从“生本”角度考量,“数的认识与运算”教学需要具备连续性,这样才能让学生的思维保持连贯。因此,教师可在实际教学中根据“教”与“学”的实际需求对教材的数学知识呈现顺序进行必要的“校本化”和“生本化”调整,如将“‘1~5‘6~10‘11~20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方面的内容归入同一板块,实现连续性教学,以此提高学生“学”的有效性。
(二)备学生
备学生是实现有效课堂教学的关键。教师不仅要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还要兼顾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有效“备”学生的基础上明确课堂教学目标,优选教学方法。例如,在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位置”一课的“备”学生环节中,教师可对刚刚进入一年级阶段的学生进行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空间方位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但大部分学生无法利用数学观念对此进行准确判断和表达。教师需根据这一客观实际明确学习目标和教学方法。具体如下:
学习目标:(1)体会“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2)学会利用位置关系描述物体所在位置,
发展空间观念;(3)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
教学方法:教材用插图体现轮船、火车、汽车通过公铁桥时呈现的位置关系,虽然能将本课知识点直观化,却无法调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感性经验。一年级学生对游戏化教学很感兴趣,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兴趣特点考量,教师可围绕“辨识左右手”“座位前后、左右顺序”设计和开展游戏活动,在唤醒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教材插图,从而固化位置关系的概念。教师通过有效备课,能够合理分析教材和学情,让“学生”“知识内容”及“教学方法”等要素形成连贯的整体,共同服务于“学习目标”,进而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2]。
二、有效导入,激发兴趣
(一)趣味化导入
趣味化导入指的是教师结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个性特点,利用有趣的小游戏、小故事等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活动中,实现有效的课堂导入。例如,在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位置”一课“左、右”的教学中,教师在“备”学生阶段已经明确了本课教学目标,确定了教学方法,可以在此基础上于课堂导入阶段组织开展“我说你做”小游戏。在游戏开始前,教师需说明游戏规则,即学生需在座位上坐直认真听教师口令,当听到教师发出“左”的口令时迅速举高左手,当听到“右”的口令时快速举高右手。此类游戏能唤醒学生的生活记忆,使学生体会“左”“右”的含义,增强方位体验,进而顺利导入本课所学内容。此外,教师还可对“我说你做”游戏规则进行调整,灵活变式,加深学生对“左”与“右”关系的认识。比如,要求学生听到“左”的口令时需高举“右手”,听到“右”
的口令时需高举左手,进而让学生体验到“左”与“右”
的相对关系,深化对左右位置的理解。由此可见,游戲化课堂导入能让学生在教学伊始便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进而对后续组织开展的数学活动有参与兴趣,并将这种兴趣引申到对数学知识的探索中,提高课堂学习有效性[3]。
(二)生活化导入
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念在《课程标准》中有所体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课程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教师借助生活化课堂导入能够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增进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联系,取得良好的导入效果。例如,在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小数乘法”课程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生活经验在课堂导入阶段创设购物情境,利用图片替代蔬菜,上面标注蔬菜价格,比如,青椒2.5元/斤、西红柿3.2元/斤、芸豆2.8元/斤等,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如果“顾客”购买3斤西红柿,则需要用“3.2+3.2+3.2”
进行连加计算,求出“顾客”应付钱数为9.6元。教师可通过“3.2×3”快速求得结果,让学生在生活化场景中体验“小数乘法”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价值和意义。采用这种生活化导入方式能让学生置身于生活场景中,对本课即将学到的数学知识有真实体验和感受,从而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进而专注于课堂学习活动,增强学习效果。
三、有效分层,因材施教
教学的有效性将“学”的效果作为基本考量因素,
因此教师需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尊重个体差异,根据日常教学中的观察、测试、互动等活动情况对学生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学习潜力进行有效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分层,再结合分层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将每个层次的学生引向其“最近发展区”,使学生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实现学习效益的最大化[4]。
(一)目标分层
目标是驱使学生不断学习和探索的源动力,目标过高会让学生感到“可望而不可及”,进而失去学习的信心;目标过低则无法形成有效驱动,让学习的过程失去挑战性,令学生思维“钝化”。因此,教师需在学生分层的基础上明确分层目标,实现有效引导。以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课程为例,针对低层次学生,教师可将学习目标设定为“掌握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针对中间层学生,教师可将学习目标设定为“理解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会用面积公式解决课后习题”;而针对学习层次较高的学生,教师可将学习目标设定为“学会‘割形与‘补形,
领会‘割补法的基本思想”。分层目标设定后,教师可将不同层次目标同时呈现出来,让学生自主选择与自身学习能力层次相符的目标,进而提高各层次学生的数学探究动力。
简而言之,因材施教就是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施加不同的教育方式。同样以“多边形的面积”教学为例,教师在教授“梯形面积”时针对低层次学生需以有效讲解为主,让学生能够理解梯形“上底”“下底”和“高”的概念,记住公式“S梯形=(a+b)h÷2”,尝试理解梯形面积的推导过程。教师需将主要时间和精力花费到对低层次学生的个性化辅导上,通过基础性的课堂练习帮助他们巩固本课基本数学知识,加强理解和记忆。针对中间层学生,则以合作学习为主,使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探索如何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对于高层次学生,则需以自主学习为主,真正实现“教得少,学得多”,使学生在独立思考中领会“割补法”数学思想的要义,促进数学知识内化为数学素养。
(二)练习分层
在分层教学中,教师需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难度的课堂练习题。针对低层次学生可采用填空题或选择题形式,围绕基础知识展开设计。比如,一条水渠渠口宽度为1.6 m,底部宽度1.2 m,深为0.5 m,其截面积是( )。此类问题较为简单,不会给学生带来较大心理压力和解答困难,学生只需找到梯形上下底和高的对应信息,掌握梯形面积计算公式含义便可轻松作答。对于中间层学生,教师可以为他们提供应用型题目,促进学生学以致用。比如,一个果园形状为梯形,底边分别为160 m和180 m,高为50 m,如每个植株占地10 m2,能种植多少果树?此类问题需学生作答时经历“阅读—理解—分析—解题”的完整过程,难度相对较高,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有利于锻炼学生知识运用能力。针对高层次学生,教师可设计一些引发深入思考的题目。比如,除了教材呈现的推导梯形面积公式的方法外,你还能想到哪些方法?此类题目难度较高,既需要学生深刻理解本课所教的梯形面积的推导过程,又需要学生从不同角度全面思考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四、有效提问,引导互动
《课程标准》倡导实施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教学活动的本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进展的过程。教师可借助有效提问,引发有效课堂互动,
在改善课堂教学气氛的同时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教学有效性。以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测量”为例,在“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中,教师可抛出具有一定开放性的问题,如“预估数学课本的边长,它的长度、宽度和厚度大约是多少厘米?”“1厘米中有多少毫米?”“生活中有哪些东西可用毫米测量?”等。问题具有开放性和封闭性之分:开放性问题能够起到引导思考的作用,让学生在问题驱动下扩大思考范围,形成发散思维;而封闭性问题通常可用“是”或“否”简单作答,此类问题通常为了引起学生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关注。比如,当发现有些学生课堂注意力不集中,教师可利用封闭性问题“1厘米里有10毫米,对不对?”将学生的注意力拉回到课堂上。教师需要根据课堂教学需求,合理利用开放性和封闭性问题的特点,尽可能设置开放性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引发课堂讨论,从而实现师生、生生间的有效课堂互动,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五、结束语
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学艺术的体现,需要教师从学生角度出发,以《课程标准》为指导,在分析教材和学情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课堂导入,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手段,发挥引导、指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师生、生生间的课堂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徐建星,相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知识处理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2(19):54-56.
[2] 李艳艳,常秀芹.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问题探析[J].教学与管理,2008(24):74-75.
[3] 虞金龙.实现数学教学有效性的三个关键[J].数学通报,2009,48(12):22-25.
[4] 周迎庆.提升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四个关键着力点[J].中国教育學刊,2018(8):105.
作者简介:陈学文(1977.7-),男,藏族,甘肃武威人,任教于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松山镇祥瑞小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