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构建“亲自然,乐体验”食育坊活动的实践研究

2024-01-05苏安燊

名师在线·中旬刊 2023年11期
关键词:实践研究幼儿园

摘 要:“亲自然,乐体验”食育坊活动以自然为基础,以幼儿体验为重点,以食育坊为依托,打造食育环境,构建食育课程,强化饮食管理,提高家园互动效度,促使幼儿加深对饮食的认知,规范饮食行为,养成良好饮食习惯。文章先论述构建“亲自然,乐体验”食育坊活动的提出背景,接着阐述“亲自然,乐体验”食育坊活动的内涵,然后介绍构建“亲自然,乐体验”食育坊活动的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食育坊活动;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1737(2023)32-0020-03

学前是进行食育的关键阶段。在此阶段,幼儿可以通过体验多种多样的活动,逐步形成食育认知,规范饮食行为,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为有效体验日常生活奠定坚实基础[1]。基于此,本园开展课题研究——“全收获理念指导下的幼儿食育模式设计研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以食育坊為依托,建构“亲自然,乐体验”食育坊活动,落实幼儿食育模式,推动幼儿食育活动顺利开展。

一、构建“亲自然,乐体验”食育坊活动的提出

(一)现实紧迫

身体健康离不开健康饮食[2]。然而,当下我国幼儿的饮食情况存在诸多问题。如因为生活条件优越,部分幼儿每天摄入过多的高脂肪、高热量食物,出现能量过剩情况,引发了肥胖问题。又如,部分幼儿因为饮食习惯不当,如三餐不定、挑食、偏食等,引发了一些慢性疾病。《中国学龄儿童少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发现幼儿普遍存在挑食、偏食等不良饮食行为习惯。这说明了开展幼儿食育活动刻不容缓。

(二)文件要求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幼儿园必须将保护幼儿生命、促进幼儿健康放在工作首位。《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求必须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食育是以“食”为基础的教育,是开启幼儿健康生活的钥匙,同时也是幼儿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高的教育价值。不论从食物的认识、欣赏、制作,还是从饮食卫生、饮食文化,都可以设计出多种多样的契合幼儿实际情况的活动。幼儿园作为保教共育的单位,必须承担起食育重任。

(三)课题研究

在紧迫的现实和相关文件要求下,本园以幼儿食育为重点,展开课题研究——“全收获理念指导下的幼儿食育模式设计研究”。在研究食育模式的过程中,

本园探索相关实践活动。“亲自然,乐体验”食育坊活动是实践活动成果之一。该活动以亲自然教育理念为指导,以食育坊为依托,建构多样的活动,促使幼儿在体验的过程中获得良好发展。

二、构建“亲自然,乐体验”食育坊活动的内涵

食育坊是幼儿园食育文化的展示和形象塑造,也是幼儿认识健康饮食,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的重要场所[3]。

建构“亲自然,乐体验”食育坊活动是指在亲自然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以食育坊为依托,打造食育环境,构建食育课程,强化饮食管理,提高家园互动效度,借此加强文化与环境的有机连接、课程与经验的有效连接、课程与经验的有效连接、活动与日常的有效连接、学园与家庭的有效连接,促使幼儿在体验各种活动的过程中积极地与自然互动,形成良好的食育认知、食育行为、食育习惯的食育活动。

三、构建“亲自然,乐体验”食育坊活动的策略

(一)打造食育环境,加强文化与环境的有效连接

食育与环境创设的有机结合,不但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出食育的教育价值,还可以推动园本课程、主题课程深入开展[4]。为践行亲自然教育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教师以四季为主线,将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融入食育坊活动中,建构亲自然的生态环境,吸引幼儿的目光,尤其让幼儿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感受到自然的无穷魅力。

例如,在惊蛰之前,教师先通力合作,着手改造食育坊环境。在改造的过程中,教师在墙壁上悬挂各种图片,展现惊蛰节气不同的民间习俗;在餐桌上摆放各种食物,如百合、雪梨、冰糖等,呈现惊蛰的特色美食。如此环境很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幼儿在视觉作用下,初步认知惊蛰节气的民间习俗,无声无息地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之后,教师借助师幼互动,进一步打造良好环境。

在师幼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观看墙壁上的种种图片,同时用生动简洁的语言介绍相关的民间习俗,帮助他们进一步丰富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之后,

教师展示银耳炖梨、百合蒸梨、冰糖雪梨、雪梨水果沙拉等美食模型,并利用电子白板播放微课,直观展现美食制作方法。幼儿认真观看,建构一定的认知。教师把握时机,鼓励幼儿和小伙伴一起选择食物,制作美食。幼儿在教师的安全指导下,削梨,切梨,放配料,蒸梨,制作蛋挞,操作电磁炉、烤箱、空气炸锅等小家电,认真学习每样技能,成功制作出一道道美食。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耐心地进行指导,并用相机拍照,记录美好时光。在制作美食后,教师组织品尝活动。幼儿享受传统美食,强化对惊蛰习俗的认知。在幼儿的踊跃参与下,食育坊的环境进一步地与文化相衔接,切实增强亲自然生态环境的建构效果。

(二)构建食育课程,加强课程与经验的有效连接

1.明晰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食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食育课程的导向。在与自然互动的过程中,部分幼儿认知了食用植物的种类、外形、生长环境、营养价值等。食育课程应助力幼儿进一步地强化认知。对此,教师以幼儿的已有认知为基础,设定食育课程目标,促使幼儿获得进一步发展。

食育课程目标可设定为:(1)体验种植活动,了解食物的种类、生长环境、生长规律、营养价值等,丰富对食物及与之相关事物的认知;(2)体验各种亲自然活动,在实践中感受劳动的艰辛,明白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形成珍惜食物的意识和习惯;(3)经历不同活动,了解食物与健康成长之间的关系,养成正确选择食物、不挑食、不偏食的好习惯。

2.丰富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课程建构的有力支撑,是生成多样活动,实现预期目标的助力。在明晰课程目标后,幼儿园秉持亲自然教育理念和生态文明理念,采用多样的方式不断完善食育坊这一资源中心。

具体地,园区可开辟学园快乐小农场、学园小厨房、种子小农庄等食育实践基地,整合食育坊、园区食堂、家庭厨房等劳动实践场所,建立立体化的课程资源中心,融亲自然教育理念、生态文明建设理念、食育方法于不同领域、环境创设中。如各班幼儿在食育坊开辟植物角,自主迁移生活经验,在脑海中浮现各种绿色植物形象,发挥想象力、创造力,设计多种多样的绿色植物图案,借此美化、绿化环境,使种植活动顺利开展。

3.组织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是幼儿“亲自然,乐体验”的关键。在体验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幼儿不但可以建构食育认知,规范饮食行为,还可以激发兴趣,自觉地亲近自然,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教师以食育课程目标和丰富资源为基础,组织了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

如教师带领幼儿走进食育坊,进入学园快乐小农场,体验绿色种植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利用图片、实物等帮助幼儿认识不同的植物。同时,教师鼓励幼儿依据种植实践情况,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为什么要翻地”“什么时候给黄瓜浇水”“黄瓜长出的黄花是什么”等。教师耐心地讲解每个问题,促使幼儿认识植物的生长习性、规律等。同时,在整个实践过程中,幼儿很容易掌握一些种植方法,储备种植经验。这有利于幼儿增强种植欲望,自觉体验绿色种植实践活动。

此外,教师还可以打破区域壁垒,整合食育与五大领域。以艺术领域为例,在体验绿色种植实践活动后,幼儿会获得劳动成果。于是,教师鼓励他们将各自的劳动成果带入手工活动中。在活动中,教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将劳动成果想象为不同的造型。之后,教师耐心地指导每个幼儿使用不同的安全工具进行雕刻。幼儿用自己的巧手创作出了精美的“艺术品”,同时掌握了一些精细动作,锻炼了想象力、创造力,便于夯实全面发展的基础。

(三)强化饮食管理,加强活动与日常的有效连接

有效的饮食管理既可以推进食育日常化,又可以使幼儿在体验多样活动的过程中形成食育认知,规范饮食行为,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第一,建立由园长、保健医生、厨师、财务人员、家长组成的膳食管理小组。小组全体成员积极合作,遵循平衡食谱的科学性、季节性、合理性,进行每周“平衡食谱”调研,获取真实数据,细心分析,研制契合幼儿成长需要的“平衡食谱”。

第二,根据幼儿的消化能力、吸收能力等特点,科学安排膳食,保证营养均衡。如蔬菜、水果、荤菜与豆制品、油与糖四大类食物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园区根据季节与幼儿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食谱,融入不同的营养素,确保幼儿营养均衡。具体来说,春季阳光充足,幼儿活动量增加,需要更多的钙量,因此食谱中多安排排骨、虾皮、海带等含钙量高的食物;夏季天气炎热,幼儿食欲不佳,体力活动相对减少,食谱中会增加清淡食物,如绿豆、冬瓜、番茄等,做到荤素搭配合理;秋季天气干燥,幼儿活动量大,容易上火,所以食谱中会多增加一些清热解毒的蔬菜,如白萝卜、藕等;冬季天气很冷,幼儿自身消耗的热量比较多,需要从食物中获取更多的热量,因此食谱中可以增添一些高热量、高蛋白食物。如此一来,幼儿可以摄入身体所需的营养,塑造健康体魄。

(四)提高家园互动效度,加强学园与家庭的有效连接

家庭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支撑。幼儿食育活动是一个逐渐积累、不断实践、总结经验、不断反思的过程。此过程离不开家庭的支持。家长应形成良好的健康饮食观,积极参与幼儿食育活动,与幼儿教师携手育人。教师是家园互动的引导者,应组织各种亲子食育活动,引导家长参与其中。

例如,小班幼儿年龄较小,对不同的味道较为敏感。为提高幼儿对酸味水果的兴趣,教师组织亲子食育活动。在活动中,教师邀请幼儿及家长走进食育坊中,向他们发放橘子,并重點引导幼儿看一看、摸一摸。幼儿在多种感官的作用下,了解到“圆圆的橘子像皮球”“橘子皮摸起来有一点粗糙”“橘子闻起来香香的”,直接认知橘子的外部特征。之后,教师采用亲身示范法,操作橘子,将其改造为各种艺术品。如将橘子皮组合成蝴蝶,将橘子片变成可爱的小鸭子。好玩的橘子“变身”游戏很容易激发幼儿的创造兴趣和家长的带动作用。家长仿佛穿越时空一般,回到童年时期,灵活地将橘子“变身”为眼镜、小汽车、小花篮等。幼儿受到家长的“刺激”,发挥想象力,动手制作。在制作的过程中,他们闻着酸甜的味道,看着百变的造型,忍不住和父母一同品尝。亲子食育活动不仅拉近了幼儿和橘子之间的距离,使幼儿从拒绝到接受,乐于食用橘子,获取更多的营养物质,还使幼儿与父母产生亲近之感,便于增强亲子之间的信任感。

一些幼儿家长因此积累了经验,在家庭生活中学会使用不同的方式引导幼儿与各种食物互动,促使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形成良好认知,发展多样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亲自然,乐体验”的食育坊活动是幼儿形成食育认知,规范饮食行为,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的重要助力。幼儿教师应依据现实情况、文件要求等,高度重视食育。在落实食育的过程中,幼儿教师可以食育坊为依托,利用多样方式建构食育坊活动,如融入传统文化,打造食育环境;明晰课程目标,丰富课程资源;组织实践活动,构建食育课程;建立膳食管理小组,科学安排膳食,强化饮食管理;组织亲子食育活动,提高家园互动效度。幼儿在不断体验多样的食育坊活动的过程中,积极地与各种“自然”事物互动,便于激发食育兴趣,获取食育认知,践行良好行为,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由此塑造健康体魄,夯实健康成长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郑艳萍.幼儿园食育课程的构建与组织[J].亚太教育,2022(19):78-80.

[2] 孟晗,陈剑婷.幼儿园食育课程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与建构研究[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2,42(9):74-76.

[3] 王颖嫣.幼儿园食育课程的价值与建构[J].学前教育研究,2022(2):91-94.

[4] 景冬菊,牛丽萍.幼儿园食育之实践策略研究[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21,41(4):106-113.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基础教育研究专项)“全收获理念指导下的幼儿食育模式设计研究”(项目编号:JSZJ22101,福建教育学院资助)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苏安燊(1989.9-),女,福建晋江人,

任教于晋江市紫帽镇中心幼儿园,一级教师,本科学历,曾获晋江市“优秀班主任”、晋江市“幼儿园教坛新秀”荣誉称号。

猜你喜欢

实践研究幼儿园
幼儿园里欢乐多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拓展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基于“项目导向”的税法实践教学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