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融合应用
2024-01-05黄佳
黄 佳
深圳市福田区荔园小学(荔园教育集团)广东深圳 518028
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不断发展,与教育的融合也不断加深。教育信息化已进入数字化转型关键时期。福田区作为一线城市深圳的中心城区,近几年在AI赋能教育上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组建了福田区AI 赋能核心团队,通过录制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专业视频,为教师提供应用示范,助力一线教育工作者有效地将技术与教学进行融合。其中,语文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的主要学科之一,也应该是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应用的主要方向之一。特别是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铺开,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技术赋能语文教学,有利于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融合应用能够打破学习的空间壁垒,推进个性化教学的实施,让优质的教育资源得以辐射共享,最终真正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一、信息技术应用于语文教学的意义
(一)适应教育对象的新变化
随着信息技术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对象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新一代的学生成长环境也发生了质的改变。从他们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就被各种各样的数码产品围绕。互动电子书、各种学习类App、互动数码设备等使得学生的见识更广,学习的内容更丰富,学习的互动性更强。上一代的“数字原住民”可能大多是通过各类学习视频来学习,而这一代的“数字原住民”已打破了时空的壁垒,能够实时互动。这样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还能让他们得到不一样的学习体验。然而,这些学习经历也有可能会降低他们对于课堂学习的热情,其原因恰恰在于传统教学中设计的活动不如学生入学前在各类App 上接触过的学习游戏有趣。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而言,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能很好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互动性更强的课件、趣味性更强的视频能够更好地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助其提升学习效率。只有当信息技术真正赋能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也随之发生改变,与学生实际生活中技术赋能的环境相匹配,才能更有效地适应当下的教育对象。
(二)突破传统语文教学的瓶颈
经历了几轮课改,虽然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在不断地修订,教学方法在不断地优化,但是教学中依旧有一些问题难以解决。第一,语文课堂本身在趣味性和互动性上较为薄弱,再加上场地和空间的限制,导致教学形式难以有突破性的改变。低年段的课堂趣味性有限,高年段的课堂扩展方向有限,缺少良好的课堂情境创设,无法对学生构成多感官的信息刺激,有效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第二,教学的学情针对性不足。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依据教学经验预判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但无法真正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学情,无法通过前测调研学生在相关学习中可能存在哪些问题,不能借助数据来了解问题所在。第三,教与学的方式难以出现突破性的创新。尽管目前教与学的方式已有几轮改变,但语文学科由于其学科特性,教学很容易就会回到以教师为主的模式中,课堂看似有较强的互动性,实际上教师的统一要求却破坏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在获得信息技术手段支持的情况下,师生从根本上改变了语文学科传统教学的现状。通过技术手段,学生获得了更多的表现空间和方式,他们可以时时互动、时时讨论,并通过网络来丰富学习资源,采用探究性学习的方式增加更多交互的空间;教师也得以打破原有传统教学的瓶颈,使教学工作更具成效。
(三)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教学过程中,困扰教师的往往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水平不同,但囿于教学时长限制,最后教学不得不趋同。这样就导致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能力弱的学生“吃不了”。教师为了尽可能地实现教学的广覆盖,在教学中只能向班级的平均水平靠拢,难以满足两头的学生。而信息技术有效应用于语文教学工作,既可以为能力强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又能为能力弱的学生提供学习上的支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技术赋能,真正实现个性化学习,最终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
教育的发展是与时俱进的。教育信息化推动了优质教育资源的丰富与共享。以往学生在数字化学习平台上需要付费听课,现在多个平台都以免费的方式进行课程分享,甚至部分优秀教师也采用录制短视频的方式开展教学重难点的线上讲授,以特殊的方式进行知识的传播,也为推动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走向优质均衡提供了助力。同时,凭借如今的技术手段可以实施跨地域、跨空间的线上“双师”课程——优秀教师在本地的一个教室上课,多地的教师在各自的教室以“助教”的身份辅助该教师进行课堂教学,众多优质的教学资源得以充分地分享,教育走向智慧化并均衡发展。
二、信息技术应用于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互动课件激发学习兴趣
近几年来,多个数字教学平台已不再仅仅注重在硬件和软件优化上为教学提供支持,而是提供了丰富的数字资源供教师选择。这些资源不仅包括以往课堂上所需要的教学资源,还充实了很多有趣的教学视频和游戏资源。例如,希沃电子互动白板在原有的基础上提供了教学互动游戏设计的功能,使原有的选择、连线、分类等环节能以游戏的形式得到多样化的呈现。以下举几个低年段教学实例:在教学生字时,配对游戏中将偏旁与部首加以区分,让学生通过点击不同的偏旁与部首来练习生字组合;在教学拼音时,可玩分类游戏,让学生点击生字所对应的拼音来送“它”回家;在做判断练习时,可以采用“赛跑”游戏,让各组学生在屏幕上出现不同题目时快速作出判断,答题正确即“前进”,大家比一比哪个组“跑得快”。像这样的游戏,可以由教师设置题干与答案,再选择对应的游戏模块,教师便可以轻松自制互动性强的游戏环节。而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在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的时段运用游戏软件,让学生的头脑得到了适当的休息,也能再次激发他们学习的激情,使其能够更专注地投入到之后的学习当中。课堂练习游戏化的呈现提高了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同时,为了让更多的学生能没有顾虑地参与课堂,学校特意选择了保护学生视力的学生终端反馈器,让班级学生得以全员参与课堂互动,享受互动课堂带给他们的乐趣,提升语文学习的质效。
(二)双线混融提质减负,实现分层教学
除了各类数字教学平台为教师教学提供的数字资源,国家各级职能部门也提供了各类学习资源平台。“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为广大中小学校、师生、家长提供专业化、精品化、体系化资源服务。“深圳教育云”资源平台经过长期素材积累,对学习资源进行了优化,免费提供精选的全市优质学校多位优秀教师的教学视频供师生使用。
学生可以自行在平台上找到对应的课程。若是在课堂上无法突破学习上的一些难点,学生就可以反复观看对应的教学视频,尝试自己解决问题,发挥学习的自主性。同时,结合语文学习的特殊性,对于某些基础内容,学生可以在课前先进行合理预习。教师可提前分享课堂学习视频并布置相应的预习作业,在批改预习作业的同时,可以较为准确地实现教学前测。这样,教师就可以针对学生出现的共性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讲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课堂上,教师就可以预留出作业练习的时间,从而减少学生的作业负担,真正实现教学提质减负。针对学生在完成预习作业过程中呈现出来的不同问题,教师可以在完成课堂讲解后指定相应的学生回答,了解学生的完成情况。例如,在低年段语文教学中,对于一些重点笔画的顺序及易错字的问题,可以在预习时让学生选择“某字的第几笔是什么笔画”,从中了解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在阅读课文的重点段落环节中,教师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选择对应的朗读情绪等,据此判断学生是否能正确理解课文内容。这样,课后就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设置分层作业,把重点落在他们易错的问题上,进而减少重复作业和机械性作业的布置,也从另一个层面实现了教学提质减负。
依托各类互动性强的数字教学平台,可帮助学生在线上实现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例如,在师生互动项目学习平台上开展语文学科的项目式学习,在作业提交环节,学生可以自评、互动点评,还可以在论坛提出自己的观点,师生共同探讨,教师也能实时地提供建议。根据学生分工的不同,在项目式学习的实践过程中,教师还组建了对应的微信群,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
(三)作业平台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除了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外,一些数字教学平台还推出了作业推送和批改的功能,真正实现了“教—学—评”一体化。一些即时通信软件也在提供家校沟通的基础上增加了布置作业的功能。不仅如此,还有众多助力语文教学的App 和微信小程序可供师生选用。比如,借助某阅读App 的助读功能,可实现班级的共读;某微信公众号提供了语文听写和朗读、背诵自动批改的功能;学生利用小学生字听写小程序,可以实现自主听写,解决了家长不在家时无法协助孩子听写的问题。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教师逐渐认识到作业要减量提质,其要求在于精准。在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推动下,通过数字平台推送作业,可以真正实现精准施教、作业分层,符合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例如,在学生刚开始学习写话时,因学生识字量的不同,他们感受到的难度也各不相同。虽然有一部分识字量大的学生可以自主完成写话的练习,但是还有相当多的学生即使表达能力不错,也因有很多字不会写而在完成写话练习时遇到困难。鉴于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于识字量大的学生,可以要求其直接提交自己书写的内容;对于识字量小的学生,则可以要求其用语音转文字的方式记录“写话”的内容,在学习上循序渐进,从而保护这些学生在表达上的积极性。同时,在作文批改环节中,简单的文字批改难以完整地呈现需要修改的内容,有些学生也无法理解教师的批改意见,因而面批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现实的情况是教师的工作量大,时间有限,一般仅能完成部分学生的面批。但通过数字作业平台来提交作业,教师就能够通过语音留言的方式,实现对学生作文草稿的语音旁批和总批,有效地提高作文批改的效率和质量。
凭借数字作业平台,教师还可以对作业分层,为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并给学困生提供自制的有针对性的微课教学视频,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例如,在进行写作练习时,部分学生对人物的外貌描写用词单一,观察不够细致,教师布置的作业就可以采用看图写话的形式,再提供一些常用词汇作为语料库补充,帮助学生学会观察图片,从而完成练习。而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对好词好句的运用提出要求。这些方法还可以运用到一些字、词、句的练习当中,如句子的修改练习等。有针对性地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布置适合的作业,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提升学习素养。
三、信息技术应用于语文教学的思考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能弥补传统教学的一些不足之处,但笔者也发现仍有以下问题值得关注。
第一,教师的信息素养存在差异,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一部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偏弱的教师因而不愿意使用新技术。解决途径是可以考虑采取年级组备课的方式,年级组教师共同磨课,既可以助力年轻教师的成长,又可以让组内信息技术能力较强的教师来完成部分环节的课件制作,通力合作,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第二,为保护学生的视力健康和心理健康,应思考更为科学的实施方法,以便学生有效利用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使信息技术为学生的学习发挥价值,同时能提升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是实现提质减负、教育均衡的有效途径,而如何有效应用还需要教师贡献更多的教育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