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占海歌剧创作中的审美嬗变研究
——从歌剧《苍原》到《钓鱼城》
2024-01-05马莉
马 莉
尽管歌剧在中国属于外来艺术形式,但其经过百年发展已经融入了中国文化,并产生了众多优秀的歌剧艺术家与作品。其中,徐占海先生作为中国歌剧创作领域的杰出代表,其作品不仅展示了出色的艺术特色,也体现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明的独特理解和融合。徐占海的两部杰出作品《苍原》和《钓鱼城》赢得了业界内外的高度赞誉,并彰显了他歌剧创作思维的发展和审美观念的变化。本研究旨在对徐占海的两部代表作品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他在创作过程中审美观念的转变和发展,以及这对歌剧创作领域的影响。期望通过本研究,能为中国歌剧和音乐创作领域的进步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一、徐占海及其创作
徐占海是中国著名的作曲家,创作了一系列具有重大影响力的音乐作品,并为各类戏剧创作曲目,赢得了多项国家级的奖项。例如:他为京剧《英台梦》、评剧《魂断天波府》、舞剧《星海·黄河》、歌剧《归去来》《苍原》《钓鱼城》创作的音乐作品,以及他为歌剧《钓鱼城》赢得的文化部“文华作曲奖”、国家戏剧节优秀作曲奖和2014 年的国际丹尼杯优秀作曲奖。此外,他还创作了诸多交响乐、合唱作品以及影视音乐。
徐占海的创作涉及歌剧、交响乐、协奏曲等多个领域。其歌剧作品尤为突出,代表作包括《苍原》《归去来》《钓鱼城》等。他的歌剧作品融合了中西文化,以人性的描绘、历史的演绎、情感的堆砌等方式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人类精神内涵。他的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尤其是他的歌剧作品《苍原》,被著名歌剧评论家居其宏先生誉为“中国歌剧史上的扛鼎之作”。徐占海的创作理念和创作手段对中国歌剧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作品在国内外广受好评,赢得了高度的认可和赞誉。他的创作不仅展现了他个人的创作才华和艺术成就,更是中国歌剧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
徐占海的歌剧创作不仅仅是音乐艺术上的探索,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的关注与思考。他在创作中不仅注重音乐的表达和形式,更注重歌剧作品所传递的思想和情感,并试图将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艺术进行融合,创造出富有独特魅力的歌剧作品。
二、徐占海歌剧创作风格的特点
1.从《苍原》管窥作者的审美风格
90年代,是我国歌剧创作开始回暖的阶段,它已经摆脱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之前单一的歌剧创作模式,在创作上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特点,在技巧和对民族音乐元素的运用上也越来越成熟。《苍原》在借鉴西方正歌剧体裁的同时,运用了不同于在此之前的“民族歌剧”的表现手法,通过独特的创作思维和理念,表现了出鲜明的民族性,是90年代歌剧创作的成功之作。从总体上讲,在构建《苍原》的总体思路时,作曲家运用了“交响性”的音乐风格,将人物之间的紧密联系和复杂交织的情节演绎得如行云流水般流畅,井然有序。同时,戏剧中的矛盾冲突在这种音乐风格的推动下,被推向了高潮,展现出扣人心弦的精彩表现。整体的音乐作品得到了作曲家石夫的高度评价,他认为《苍原》在严格遵守调性音乐原则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浪漫主义的手法,并展现出一种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苍原》以戏剧与音乐相结合的手法以及对民族音乐元素的充分运用,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歌舞剧形式,对于现代歌剧的创作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2.徐占海歌剧风格的转变——《钓鱼城》
在创作时,作曲家已经捕捉到了西方戏剧和中国戏剧这两个不同的文化形态之间的契合点。在西方戏曲中,对不同声种的划分,实际上和中国戏曲中对生、旦、净、末、丑等不同行当,不同腔调的划分,有异曲同工之妙。在《钓鱼城》这出戏中,作曲家对角色的主旋律进行了细致的考虑。例如,剧中的人物熊尔太太,其题材具有传统京剧花旦的轻柔节奏感;角色忽必烈在题材上更是表现出了传统京剧铜锤花脸的雄浑、霸气。鉴于故事情节,《钓鱼城》的主题曲,承载了汉族和蒙古族之间的矛盾,战争和和平之间的矛盾,地域性的矛盾,人物性格的矛盾等,使主题曲中的个人问题毫无悬念地凸现出来。所以如何将这些矛盾与对立相结合,是一个很大的考验,更能体现一个作曲家在创作上的智慧。融合的中心就是整出戏的中心——战争与和平。
多声调的使用,是对戏曲声乐类型的深入挖掘,是为了推动剧情发展,揭示戏剧冲突,塑造人物形象。除战争与和平的主题外,徐占海针对人物的出身背景或性格特征,为王立、忽必烈、熊尔夫人和王母四位主要角色,分别设定了四款以音乐为媒介的动机。这四款来自不同来源的音乐动机,由作曲家通过调性和并列的手法进行整合,形成全剧音乐的基础构成部分,同时也是作曲家对人物进行形象塑造的基础素材或“底色”。为了更好地整合和运用这些来自不同来源的音乐动机,作曲家徐占海采用了调性和并列的手法,将这些动机巧妙地融入全剧音乐之中,形成了全剧音乐的基础构成部分。这样一来,全剧的音乐不再是单一的旋律或节奏,而是充满了丰富多彩的音乐风格和表现力。此外,这些以音乐为媒介的动机不仅成为了全剧音乐的基础构成部分,也成为了作曲家对人物进行形象塑造的基础素材或“底色”。作曲家在创作过程中,运用这些动机将人物的内心情感、性格特征以及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生动地表现出来,为观众呈现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钓鱼城》在这一领域所做的探索与取得的成绩,对于我国的文学创作具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钓鱼城》中的音乐表达戏剧内容的方式更多样化,尤其是在和声、复调等方面的创作手法,表现出一种崭新的逻辑性,对不同类型的表现也更为得心应手。在和声上,作曲家参考了西方传统的和声系统,运用了三度叠加法、保留法等多种和声形式,并将其与中国五声的调式相结合。在音高的组织上,作曲家采用了20世纪最流行的四度音调,《钓鱼城》的音调组织做了很好的安排,在横线上,每一个角色都有自己的主旋律,从忽必烈与蒙古官员、蒙古军队的主旋律和歌声来看,蒙古族的歌曲中,四度音调的运用很多,而在其他的角色中,四度音调的运用也是垂直的,所以,可以很好地区分出各个角色所代表的民族。在作曲技术层次方面,作曲家在二重唱、三重唱中,对复调技术进行了充分的运用,让多种情感在同一时间爆发出来。合唱中的声部减少了纵向形成和声的创作方法,而是以横向线条进行创作,声部之间用不同调式来表达相同的情绪,从而形成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
3.徐占海歌剧创作风格的特点
通过这两部代表作品《苍原》和《钓鱼城》的分析,反映出了他在歌剧创作上思维的转变。我们可以看到徐占海对于歌剧作品的创新和突破,以及他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融合的独特艺术视角。徐占海的歌剧作品常常充满浓厚的历史气息,他试图在歌剧创作中融入不同地域的民族音乐元素,并将这些元素与西方歌剧的表演形式相结合,创造出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底蕴,同时也能欣赏到西方歌剧的华丽与魅力。这种艺术形式的融合,不仅体现了徐占海的创新精神,也为中国歌剧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总的来说,徐占海的歌剧作品在审美观念和风格上发生了显著而巨大的变化。他持续勇敢地尝试探索和突破传统,致力于将独特的中国音乐美学和兼容并蓄的西方文化进行有机融合。这种锐意创新、不畏挑战的创作精神和精神内核在徐占海的歌剧创作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使他在群雄逐鹿的歌剧创作领域中独树一帜,具备难以匹敌的巨大影响力。
三、徐占海审美观念的演变及其影响
1.《苍原》的审美表现及传递
在构建音乐和戏剧的协调性方面,《苍原》展现出卓越的艺术水准。该作品的基本思路是,先以音乐为先导,将戏剧视为基础,然后有条不紊地推进戏剧矛盾的发展,以此构建整部戏剧的情节脉络。从整部戏剧的情节来看,“东归”这个历史巨作的主题,以具有地域特征的丰富背景为依托,充分融合了蒙古调这一极具特色的音乐元素。在音乐结构方面,它巧妙地借鉴了西洋歌剧中的宣叙调和咏叹调,以及重唱和合唱的思想安排,赋予音乐更丰富的层次感,使得音乐结构更加多元。《苍原》的四大主角娜仁高娃、舍愣、渥巴锡和艾培雷之间的情感纠葛极其深刻,每个角色都拥有着各自独特且鲜明的性格特征,这使得整部作品充满了戏剧张力,使观众沉浸在无尽的故事中,充分感受到剧情的魅力。
《苍原》以蒙古民谣为基调,以具体的音乐元素为载体,描绘了娜仁高娃的人物主题性格。同时,以哈萨克族乐曲为基调,描绘了舍愣人的人物主题性格,以佛教音乐为基调与俄罗斯和声为基调,描绘了埃佩尔的人物主题性格,使得每一个人物在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中都具有了明显的特征,使得《苍原》中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明,更加具有感染力。在《苍原》中,我们看到了创作者是如何将其特有的音乐语言融入到创作中,如何通过运用其旋律特征,形成该乐曲独一无二的音乐语言的。独特的旋律如同跳动的生命脉搏,贯穿着整首作品的始终。这些旋律特征,让《苍原》拥有了与众不同的音乐语言,也使得其音乐作品更具生命力与感染力。可以说,在《苍原》这部作品中,音乐和戏剧的协调性得到了完美的体现,二者互为补充,共同构建了这个充满戏剧张力的故事。
居其宏认为:“《苍原》的成功之处,在歌剧综合美感协调。”《苍原》的史诗气概与悲壮情怀的显现过程中,高层次地呈现了歌剧综合美感和艺术魅力,并在营造过程中保持了各个构成因素的和谐协调,实现了均衡发展。在这部融汇了史诗般恢弘气概与悲壮情怀的杰出歌剧作品中,观众不仅能深深感受到音乐作品的高层次美学感悟和独特的艺术魅力,还可以在欣赏的过程中,沉浸于各种构成元素完美融合,相互协调的和谐氛围。这些构成元素的和谐统一为整部歌剧营造出独特的艺术韵味,同时也保证了在创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均衡协调,实现了全面均衡且高质量的发展。《苍原》引领我们沉浸于一个稳重、激情四溢且色彩斑斓的音乐世界,其如同一幅描绘土尔扈特人英勇回归中国的壮丽画卷,回荡着英勇游牧部落以及握巴锡汗旗下勇士们叩击大地胸膛的豪迈蹄声。在这部作品中,徐占海独特的戏剧性铺陈手法更接近西方古典歌剧中的“分曲”概念,成功地实现了情节、情感、情境三者的有机融合,以及动态的戏剧性效果。同时,这部作品强调了内部动作与外部动作的合理配置,以及生动的表现力。
在这部歌剧作品中,我们还能看到一种巧妙的平衡,即传统与创新的有机融合。艺术家们通过对歌剧的传统元素进行深入挖掘,以展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而在表现手法上,他们则引入了一系列创新性元素,使得歌剧在保持传统韵味的同时,展现出全新的艺术视角。正是这种巧妙的平衡,让这部歌剧作品在保持其独特魅力的同时,又能够以全新的面貌吸引观众的目光。此外,在对艺术美感和艺术魅力的表达上,艺术家们也力求呈现出一种真实且深刻的情感体验。他们通过对歌剧中人物的情感描绘,以及对故事情节的精心安排,使得观众能够更好地融入到歌剧的情节中,感受到歌剧所传递出的悲壮情怀与史诗气概。这种深入人心的情感传递,使得观众在欣赏歌剧的过程中,能够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更好地体验歌剧所要传达的主题思想。
2.《钓鱼城》审美观的继续发展
徐占海的歌剧,不仅在创作手法上寻求与中西相融合的路径,并且在歌剧的整体构造方面,对于中国民族歌剧和西方乐曲的曲式构造进行了深度研究。在此过程中,《钓鱼城》这一作品更是关注到了总体构造的平衡以及对比,并以此为基石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例如,合唱与重唱、咏叹调与宣叙调都是穿插使用的一种方式:在第一幕的两场与第二幕的第二场是对比结构,在每一个合唱之后,都会跟着一段宣叙调或咏叹调,这是两个差别较大的体裁,成对出现。而剩余的几个场景则是一种平衡结构,每一幕的音乐都是对称的,在开头和结尾都是合唱,在中间还穿插着宣叙调和咏叹调,在一些地方还会用重唱来代替合唱。这样构思并创作出的音乐,整体结构如同中国传统建筑一样,高轩临渚,飞檐架空。《钓鱼城》拥有着丰厚的古典艺术精神,充分运用了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双重载体,达成了每一段乐章、每一场表演、每一幕场景间的协调,既展现出了自身独特的民族风格,又暗藏了观众的听觉审美体验。这是一部汇聚多元地域、多样风格与多重技艺的歌剧作品,既展示了作曲家对中国文化的深入理解,又展现了作曲家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深挚感情。
《钓鱼城》以战争为主题,展示了深厚而凝重的历史质感,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创作中的戏剧冲突和史诗性风格,这也是他最擅长的手法。在宋元两军惨烈冲突的混声大合唱《屠城!来吧!》中,是为战争的主题表现的;而在汉族儿童与蒙族儿童的童声合唱《长长水,方方船》中,又展现了和平的主题。这是一首由两个音层构成,声部纵向关系复杂,具有强烈对比的冲突性合唱。这首歌的综合音响粗糙而嘈杂,情感性质热情奔放,细致入微地展现了攻防双方临阵时的激烈骂战和生死对峙。作曲家将这首合唱作为战争主题歌,旨在充分揭示战争的血腥和极端残酷本质,展示战争对人性的极大摧残。徐占海将这两首合唱曲作为全剧的主导主题和核心意象,反复在剧中关键部位进行舞台上、乐队中的重复和再现,以极为鲜明生动的感性形式描绘出全剧情节推进的事件背景,突显剧本所寄托的根本主题,并为《钓鱼城》音乐的戏剧性展开架设了一个因战争主题与和平主题强烈并置和冲突性对峙而形成的巨大张力场。他对节奏和旋律的处理恰到好处,让观众们在观赏戏剧的同时,感受到音乐的震撼。这种音乐与戏剧相互交织、相辅相成的表现手法,为整个剧目增色不少,让观众们在观看戏剧的同时,也享受到了音乐的魅力。《钓鱼城》音乐的戏剧性展开在徐占海精心策划和巧妙安排下,成功地形成了一种巨大的张力,为观众们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这种强烈的戏剧张力使得整部剧目更具观赏价值,也让观众们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更加深入地思考战争与和平的主题。全剧在美感表现上均较《苍原》有较大的发展,无论是音乐素材的处理、音乐语言与风格定位、还是各种歌剧音乐体裁和场面的运用与转换,以及人物音乐主题设计及其形象刻画,都显得更加丰富多样,具有史实级的恢弘气质。
《钓鱼城》所表现出来的音乐语言多元化的表达方式,音乐风格创新融合的探索精神,以及音响灵活运用的丰富技巧,都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作曲家是如何根据自己民族的文化特性,有选择地借鉴西方的作曲技巧,巧妙地融合并灵活地进行创作。通过这部歌剧,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作曲家对于民族文化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西方音乐技巧的巧妙运用,这种创作思路和精神,无疑对于我们后来的民族歌剧的发展,提供了极具参考和借鉴意义的指导和启示。
结语
通过对徐占海两部最知名的歌剧《苍原》和《钓鱼城》的解析,我们发现他在创作时的审美观念发生了显著的变迁。在创作《苍原》时,徐占海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呈现在歌剧中,他大胆地尝试将西方文化与中国音乐、文化深度融合,形成了一部充满激情和力量的歌剧。然而,在创作《钓鱼城》时,他的创作风格和审美观念均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他在创作中不再过分宣泄情感,而是更关注故事情节的发展以及歌剧整体的氛围,并放弃了过去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表现手法,开始更重视故事情节的构建和人物塑造。在《钓鱼城》中,他将技巧和感情巧妙地结合起来,塑造了一个个生动的人物,创造了一种史诗般的、壮丽的音乐风格。
他紧扣“民族大一统”这一主题,突破了中国传统乐曲的地域局限,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乐曲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赋予了乐曲丰富的表现力。他还在歌剧中努力营造出细腻且生动的氛围,希望观众能够融入到故事情节中,共同感受到歌剧所传达的情感和内涵。这种转变对于徐占海的歌剧创作而言,无疑是一种进步,使他的作品更具现代感和真实性。徐占海的这种创作观念的转变,无疑是他对艺术追求的一种升华。他在创作过程中,不断地拓宽自己的艺术视野,勇于尝试和创新,使他的作品充满了活力和生命力。这种变化,对于徐占海本人和整个音乐界来说,都是一个值得关注和学习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