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妊娠剖宫产孕妇应用全覆盖式强化心理支持对母婴安全结局的影响
2024-01-04钤玉文
钤玉文
(聊城市妇幼保健院妇幼保健科,山东 聊城,252000)
高危妊娠主要指孕产妇及胎婴儿有较高危险性,可能导致难产或危及母婴生命安全,多包括妊娠期高血压、胎儿巨大、发育异常、胎位不正、羊水过少、胎盘早剥、过期妊娠、糖尿病以及其他内科疾病等[1]。由于高危妊娠可能会不利于产妇和婴儿的健康,甚至出现难产的情况,因此,需要在其整体产程中采取更优质的护理服务来降低母婴危险性,达到平安生产的目的。当前临床上对高危妊娠产妇多采取健康教育与基础护理等常规护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母婴安全,但由于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影响,新生儿、产妇不良结局发生率依然较高[2]。因此,采取何种有效护理措施,减少高危妊娠新生儿、产妇不良结局的发生,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内容[3]。研究发现,优质的产科护理是分娩安全性与产妇身心舒适度管理的重要方向,能够减轻产妇不良情绪,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全覆盖式强化心理支持护理是近年来产房应用比较多的一种助产护理方案,能够对产妇全程展开最大程度的心理支持,提升产妇依从性,从而提升院内护理服务质量,减少产妇应激反应[5]。因此,为了提升高危产妇护理质量,本研究旨在探讨高危妊娠剖宫产孕妇应用全覆盖式强化心理支持对母婴安全结局的影响,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 年1 月—2022 年12 月聊城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38 例高危妊娠剖宫产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孕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9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聊城市妇幼保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及家属对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n(%)/(±s)]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n(%)/(±s)]
妊娠期合并症初产 经产 妊高征 糖尿病 高龄孕妇 内科疾病观察组 69 33.25±2.54 34.42±2.54 28.23±3.55 21 48 12 18 25 14对照组 69 33.53±2.65 34.11±2.44 28.81±3.62 25 44 14 13 27 15 t/χ2 0.634 0.731 0.950 0.522 1.072 P 0.527 0.466 0.344 0.470 0.784组别 例数 年龄(岁) 孕周(周) 身体质量指数(kg/m2)产次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合并内科疾病、妊高征、糖尿病或高龄孕妇等,符合高危妊娠的诊断标准[6],且符合剖宫产手术指征;②孕周>28 周;③单胎妊娠。
排除标准:①合并精神类疾病者;②多胎妊娠者;③存在智力障碍或无法正常交流者;④合并妊娠期传染疾病者;⑤合并先天性疾病者。
1.3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与产妇进行常规交流,并指导产妇在妊娠期间调节情趣的方法,同时对患者进行基础健康教育,帮助患者了解高危妊娠和产后抑郁等基本知识,为患者进行常规的用药指导、生活护理、环境护理以及心理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全覆盖式强化心理支持。①建立教育团队小组。小组成员包括催乳师1 名、主任医师1 名、助产士1 名、护士长1 名和责任护士10 名。由催乳师和主任医师负责产后注意事项和营养方面的指导,助产士负责对产妇的个人指导和集体教育,由护士长负责协调整体护理措施。护理实施前需要对指导后责任护士掌握的内容进行考核,待考核通过后方可对患者进行护理。②产前。首先,责任护士要详细了解产妇选择的分娩方式、以往剖宫产史或手术方式、手术时间以及术后恢复情况,协助医生对产妇进行B超检查。其次,由责任护士与产妇进行一对一面谈,共同进行负面情绪类型确认和分析,并给予产妇对应的心理支持服务,如对高危妊娠相关治疗和剖宫产风险的担忧等,由责任护士为产妇讲解高危妊娠内科疾病、妊高征、糖尿病等的相关疾病知识,并强调生产的安全性和一定情况下剖宫产的必要性。最后,产妇在责任护士陪同下参与不同产前教育培训,了解分娩过程与注意事项,提升产妇依从性。为产妇与家属播放音乐、教育视频、分享成功案例等加强产妇及其家属的治疗信心,缓解产妇的不良情绪。③产中。由责任护士陪同产妇到手术室或产房,向产妇介绍手术室相关设施,增强产妇治疗信心。并由责任护士向产妇进行个体化心理支持,对于心理负荷过重或情绪敏感的产妇进行重点交接,提醒手术室护理人员给予其重点支持与关注,还可应用助产预案,为产妇提供针对性助产服务。在宫缩初期,助产士要为产妇进行正确的呼吸指导,缓解产妇疼痛,指导产妇饮食,确保能量供应。并告知产妇可以进行行走、站立或保持坐位等,还可以借助分娩球指导产妇进行适当活动,缩短产程。密切监测产妇的体征情况,一旦发现异常需要及时报告医生。观察产妇的疼痛情况,可以在室内播放一些轻音乐,在腹痛期间鼓励产妇进食,维持分娩体力。④产后。由责任护士将产妇迎接到病房,安置病床后,给予产妇肯定与鼓励。对于术后疼痛的产妇,实施心理建设干预,告知术后镇痛措施,可应用音乐疗法等让产妇放松,转移注意力来缓解疼痛,并指导产妇家属如何正确照护产妇与新生儿。
两组产妇均从入院后展开护理,直至产妇出院为止。
1.4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情绪评分。应用简明心境量表(Concise Mood Scale,POMS-SF)进行评估,包括迷惑、敌意、抑郁、焦虑、迟纯和活力6 个方面,共30 个条目,各条目采用0~4 级评分法计分,条目的分值相加结果即为量表总分,分值0~20分,活力维度用来测量正性情绪,得分越高表示情绪状况越好;其余5个维度用来测量负性情绪,得分越高表示情绪状况越不好[7]。
②比较两组手术室应激反应指标变化。指标包括入室时的基础值(T1)、手术开始即刻(T2)、手术开始后20 min(T3)、手术结束即刻(T4)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水平。
③比较两组新生儿不良结局和产妇不良结局发生情况。新生儿不良结局包括畸形死亡、巨大儿、早产儿、新生儿窒息等。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畸形或死亡+巨大儿+早产儿+窒息)例数/总例数×100%;产妇不良结局包括产后出血、产后感染、切口疼痛、切口愈合不良等情况。产妇不良结局发生率=(产后出血+产后感染+切口疼痛+切口愈合不良)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不良情绪变化比较
护理前,两组迷惑、敌意、抑郁、焦虑、迟纯和活力等POMS-SF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后,两组迷惑、敌意、抑郁、焦虑及迟纯5 个方面的POMS-SF 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活力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情绪变化比较 (±s,分)
表2 两组不良情绪变化比较 (±s,分)
迷惑组别 例数敌意抑郁护理前 分娩后 护理前 分娩后 护理前 分娩后观察组 69 6.52±1.95 3.65±1.54* 7.45±1.02 3.50±1.14* 8.27±3.75 4.30±1.28*对照组 69 6.67±1.02 4.75±1.23* 7.25±1.95 5.60±1.86* 8.68±2.62 6.20±1.05*t 0.566 4.636 0.755 7.996 0.744 9.533 P 0.572 <0.001 0.452 <0.001 0.458 <0.001
续表2 两组不良情绪变化比较 (±s,分)
注:与同组护理前比较,*P<0.05。
活力护理前 分娩后 护理前 分娩后 护理前 分娩后观察组 69 7.40±5.05 4.60±1.72* 11.53±3.04 4.25±1.13* 8.53±2.12 15.50±3.54*对照组 69 7.80±6.41 6.90±1.69* 11.45±3.25 6.16±1.32* 8.55±2.15 11.85±3.65*t 0.407 7.923 0.149 9.131 0.055 5.963 P 0.685 <0.001 0.882 <0.001 0.956 <0.001组别 例数焦虑迟纯
2.2 两组手术室应激反应指标比较
T1和T4时,两组HR、MAP、DBP、SBP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和T3时,观察组HR、MAP、DBP、SB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手术室应激反应指标比较 (±s)
表3 两组手术室应激反应指标比较 (±s)
组别 例数HR(次/min)MAP(mm Hg)T1 T2 T3 T4 T1 T2 T3 T4观察组 69 84.46±10.12 84.36±9.27 85.18±11.37 84.37±12.35 93.46±11.22 93.38±10.17 93.26±12.11 94.94±11.29对照组 69 83.22±11.84 105.28±10.22a 94.13±12.94ab 83.26±11.74bc 93.29±10.88 115.44±7.94a 98.74±11.21ab 93.18±11.32bc t 0.661 12.594 4.316 0.541 0.090 14.202 2.754 0.914 P 0.510 <0.001 <0.001 0.589 0.928 <0.001 0.007 0.362
续表3 两组手术室应激反应指标比较 (±s)
表3 两组手术室应激反应指标比较 (±s)
注:与T1 比较,aP<0.05;与T2 比较,bP<0.05;与T3 比较,cP<0.05;1 mm Hg≈0.133 kPa。
SBP(mm Hg)T1 T2 T3 T4 T1 T2 T3 T4观察组 69 68.64±11.83 67.22±13.38 68.29±12.33 68.74±11.26 122.54±14.21 121.94±13.26 123.37±12.52 120.39±15.18对照组 69 69.35±10.22 78.84±9.29a 76.24±8.38ab 68.85±10.20bc 121.36±11.38 138.33±11.85a 136.21±12.42ab 120.72±11.22bc t 0.377 5.926 4.430 0.060 0.538 7.656 6.048 0.145 P 0.707 <0.001 <0.001 0.952 0.591 <0.001 <0.001 0.885 DBP(mm Hg)组别 例数
2.3 两组母婴不良结局比较
观察组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及孕妇不良结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母婴不良结局比较 [n(%)]
3 讨论
3.1 全覆盖式强化心理支持对孕妇情绪变化影响
高危妊娠对于产妇的新生儿喂养、社会关系、家庭关系、婚姻状况以及身体健康均有明显影响[8]。研究发现,高危妊娠产妇在生产过程中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出现功能紊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外界对产妇的刺激,增大产妇产程中的疼痛程度[9]。本研究结果表明,分娩后,两组迷惑、敌意、抑郁、焦虑及迟纯5 个方面的POMSSF 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活力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采取全覆盖式强化心理支持护理能够减轻产妇的不良情绪。分析原因为,当前常规护理中对于高危产妇仅为生产过程中的相关指导与心理护理,缺乏对生产全程的护理和心理支持。因此,高危产妇会对生产产生大量负面情绪,增强其生产应激反应,不利于产后恢复[10]。而本研究采取全覆盖式强化心理支持,能够从产前、产中和产后三个阶段展开一对一护理,其中产前能够对高危妊娠产妇进行针对性健康指导,与产妇保持积极的沟通,及时回答产妇提出的问题,提升产妇分娩信心[11-12]。同时能够在生产时密切监测产妇的实际情况,为产妇提供呼吸指导、疼痛护理以及腰腹部按摩护理等,转移产妇注意力,进而减轻产妇不良情绪[13]。
3.2 全覆盖式强化心理支持对孕妇手术应激反应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T1和T4时,两组HR、MAP、DBP、S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和T3时,观察组HR、MAP、DBP、SBP 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应用全覆盖式强化心理支持能够减轻产妇应激反应。研究发现,高危产妇在分娩时,由于自身恐惧情绪与产痛的影响,会导致产妇呼吸紊乱,增加体内皮质醇与茶酚胺分泌,对高危产妇的运动与宫缩产生影响,增大分娩风险[14]。而应用了全覆盖式强化心理支持护理后强化了对产妇的心理支持,对产妇生产全程进行连续性心理干预,可缓解产妇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升产妇配合程度,进一步减少生产的应激反应[2]。
3.3 全覆盖式强化心理支持对母婴安全结局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及孕妇不良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发现,利用全覆盖式强化心理支持模式,能够降低初产剖宫产产妇的负面心理对产后恢复带来的影响,但对于高危产妇的母婴安全结局是否具有明显改善尚无明确定论[15]。而本研究发现,采取全覆盖式强化心理支持可提升剖宫产产妇母婴安全性。这主要是因为,全覆盖式强化心理支持模式主要实现心理支持覆盖整个生产全程,并对于不同时期的心理支持内容进行强化,对产妇出现的不良负面情绪进行全程干预,缓解产妇焦虑、抑郁情绪,进一步减少由剖宫产手术带来的应激反应,提升母婴安全[16]。
综上所述,对高危妊娠剖宫产孕妇采取全覆盖式强化心理支持能够改善孕妇负面情绪,降低由剖宫产带来的应激反应,提升母婴安全,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