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营养护理联合个性化护理在血栓滤器植入术后溶栓中效果观察

2024-01-04丁瑞娟

中华养生保健 2023年24期
关键词:周径滤器溶栓

丁瑞娟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微创介入科,内蒙古 呼和浩特,010020)

1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是由于血液于下肢深静脉中发生凝结,导致静脉腔出现堵塞,最终使得静脉回流遭受阻碍[1]。该病主要临床表现为下肢疼痛、肿胀以及功能障碍等,一旦血栓脱落,患者易发生慢性肺动脉高压情况,危及生命健康,所以及时有效的治疗具有十分关键的意义[2-3]。既往临床治疗下肢DVT 常采用经外周予以溶栓药物、抗凝疗法等,可促使血栓溶解速度加快,确保深静脉通畅[4]。血栓滤器植入术是一种介入治疗手术,具有损伤低、出血量少以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可有效拦截血栓,在促进康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5]。据报道,血栓滤器植入术治疗过程中,适当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效果[6]。个性化护理是针对患者的具体状况实施针对性护理,使护理内容更加符合患者的真实需求,提高护理服务质量[7]。强化营养护理是根据患者营养状况为其提供营养支持,进而提升患者营养储备,提高整体健康水平[8]。对于个性化护理联合强化营养护理对血栓滤器植入术患者的干预效果鲜有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强化营养护理联合个性化护理在血栓滤器植入术后溶栓中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数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2022 年12 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收治的80 例接受血栓滤器植入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 例。对照组男17 例,女23 例;年龄32~70 岁,平均年龄(48.18±4.53)岁;患肢左侧21 例、右侧19 例;病程1~5 d,平均病程(2.42±0.58)d。观察组男18 例,女22 例;年龄33~70 岁,平均年龄(47.74±4.61)岁;患肢左侧23 例、右侧17 例;病程1~5 d,平均病程(2.50±0.49)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及家属对研究知情同意,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临床超声检查、静脉造影检查、D-二聚体筛查确诊为下肢DVT;②血栓部位位于单侧股静脉内或者髂静脉内;③首次发病且发病时间未超过5 d;④无溶栓治疗以及抗凝治疗禁忌。

排除标准:①双侧股静脉血栓或者双侧髂静脉血栓者;②入院时已经出现肺栓塞者;③存在心肌梗死、脑梗死、活动性溃疡、重度高血压、动脉瘤、颅脑外伤史或者器官、组织出血者;④处于哺乳期或者妊娠期的女性;⑤依从性差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血栓滤器植入术治疗,令患者保持仰卧位,对穿刺部位皮肤进行常规消毒,切开组织,将下腔静脉血栓滤器经一侧颈内静脉穿刺植入。在患者下肢股静脉、腘静脉以及髂静脉实施穿刺置管,待导管丝穿过血管栓塞部位时,置入溶栓导管,导管长度为25~45 cm,将导管埋于下肢深静脉血栓位置。在0.9%氯化钠溶液中溶于24~66 U 尿激酶,通过溶栓导管注入体内,2 次/d,连续治疗7 d;同时,给予患者患肢4 500 U/12 h 小分子肝素辅助治疗。溶栓治疗结束之后,依据患者病情,可给予华法林钠片(生产企业:上海福达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0993,规格:2.5 mg/片)配合抗凝治疗。整体治疗完成后,将滤器取出。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给予适当的健康教育,让患者清楚下肢DVT 发生原因、治疗方法、注意事项以及预后效果,提高患者疾病认知。同时给予患者用药指导、饮食指导以及适当的心理干预。

观察组接受强化营养护理联合个性化护理。(1)强化营养护理。①成立营养干预小组。组内成员学习DVT 知识以及营养干预相关知识,制订营养护理方案。②评估患者营养状况,分别为有营养风险、可能存在营养风险及无营养风险,其中有营养风险以及可能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需要进一步加强营养干预。③患者每日总热量为10 400~11 700 kJ/d,基础能量标准定为83~104 kJ/(kg·d),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脂肪40~50 g/d、蛋白质1.5~2.0 g/(kg·d)、碳水化合物350~450 g/d,并适当补充维生素B 以及维生素C。针对于重度营养不良的患者,多补充其氨基酸,如果无法进行肠道营养摄入,可则给予其支链氨基酸;针对于消化不良的患者,需要适当给予其促胃动力药干预。总之,针对于不同营养状况的患者,制订针对性的营养食谱,护理人员加强对患者营养状况的监督。(2)个性化护理。①护理念传达。将个性化护理理念传达给患者,帮助患者了解该护理模式的具体优势,便于患者在后续护理过程中积极配合。②健康教育。为患者讲述疾病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下肢DVT 的认识,同时指导患者掌握简单的自我护理技巧,提高患者自信心。③心理护理。患者生病之后会经历比较复杂的心路历程,产生明显的心理障碍,与患者进行耐心、多次的沟通,了解患者真实想法,基于患者内心需求实施心理疏导,尽量排除患者心理障碍。④用药指导。对于患者药物的用法、用量,护理人员进行严格控制,并根据凝血的变化情况随时进行调整,因溶栓药物易引发出血倾向,所以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皮肤以及黏膜部位是否有出血状况,同时密切关注患肢色泽、水肿和周径情况。此外,术后当天指导患者大量饮水,总量1 000~1 500 mL/d,确保大便通畅。⑤预防感染。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置入滤器后的变化情况,针对异常情况,如温度升高、肿胀、颜色变化等,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预防发生感染。术后使用弹力绷带加压24 h,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呼吸困难、出血、血肿等。术后用创可贴敷于穿刺点处,避免发生溃疡,促进穿刺点愈合。⑥改善活动能力。患者卧床休息期间,将患者患肢抬高30°~40°,便于静脉快速回流,避免发生静脉压增高或者腹内压增高的情况。告知患者坐着时尽量避免过长时间的双腿交叉,避免肢体受到压迫而引发静脉回流受阻。待病情逐渐趋于稳定,指导患者进行简单的肢体功能锻炼,穿医用弹力袜下床活动,活动强度根据患者自身状况而定,当生活和工作均恢复正常之后,也需要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

1.4 观察指标

①临床效果。通过血管超声波检查以及患者临床症状判断临床效果[9]。血管畅通无阻塞,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为优;血管堵塞疏通效果良好,剩余血栓不足50%,需要继续接受治疗,下肢青紫、疼痛以及肿胀等症状得以明显缓解为良;血栓检查无明显变化,剩余血栓超过50%,临床症状稍有改善为差。效果优良率=(优+良)例数/总例数×100%。

②健患周径差及下肢消肿率。分别于护理前、护理后测量患肢周径变化,选取患者健侧和患侧髌骨上缘10 cm 的位置测量大腿周径,同时选择两侧胫骨结节下方10 cm 的位置测量小腿周径,计算护理前后周径差。下肢消肿率=治疗前下肢周径差-治疗后下肢周径差/治疗前下肢周径×100%。

③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溶栓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发热、血尿、穿刺点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发热+血尿+穿刺点出血)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采取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效果优良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效果优良率比较 [n(%)]

2.2 两组健患周径差及下肢消肿率比较

护理前,两组大腿周径差、小腿周径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预后,两组大腿周径差、小腿周径差均明显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大腿消肿率和小腿消肿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健患周径差及下肢消肿率比较 (±s)

表2 两组健患周径差及下肢消肿率比较 (±s)

组别 例数 大腿周径差(cm) 大腿消肿率(%)护理前 护理后 t P观察组 40 6.25±1.09 1.46±0.28 26.919 <0.001 81.47±8.36对照组 40 6.32±1.23 1.92±0.37 21.665 <0.001 76.48±7.63 t 0.269 6.270 2.788 P 0.788 <0.001 0.007

续表2 两组健患周径差及下肢消肿率比较 (±s)

表2 两组健患周径差及下肢消肿率比较 (±s)

组别 例数 小腿周径差(cm) 小腿消肿率(%)护理前 护理后 t P观察组 40 3.85±1.03 0.94±0.26 17.325 <0.001 79.85±5.36对照组 40 3.78±1.12 1.18±0.33 14.083 <0.001 75.57±6.53 t 0.291 3.613 3.204 P 0.772 0.001 0.002

2.3 两组溶栓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溶栓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溶栓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n(%)]

3 讨论

下肢DVT 是临床比较常见的血管病,其发生主要与缺乏运动、长期卧床、产后卧床或者外科手术等因素有关,近年来该病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10]。由于下肢DVT 发病之后,血管出现阻塞,进而引发皮肤青紫、剧烈疼痛以及下肢肿胀等现象,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因此,需要及时接受对症治疗,避免发生危及生命健康的不良事件[11-12]。临床治疗下肢DVT 的主要方法是手术取栓、抗凝或者溶栓与术后抗凝联合治疗,但是在溶栓期间乃至取栓期间,很容易出现血栓脱落或者松动的现象,导致肺动脉栓塞风险增加,甚至发生肺梗死,直接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3-14]。基于此,针对下肢DVT 疾病除常规对症治疗外,还需要配合适当的护理措施,以提升溶栓和取栓治疗的效果以及安全性,降低肺梗死发生风险。据报道,下肢深静脉血栓导管溶栓患者接受路径式护理干预,患者康复效果得到有效提升,机体凝血功能得到有效改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15]。另据相关研究指出,无缝隙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术后恢复[16]。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强化营养护理联合个性化护理给予患者全面、系统的护理服务,合理安排各项护理措施,提高护理服务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减少护理服务的盲目性,提高患者配合度,进而提高治疗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护理前大腿周径差、小腿周径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接受护理干预后,大腿周径差、小腿周径差均明显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大腿消肿率和小腿消肿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营养护理为患者进行科学的饮食指导,促使患者获得均衡的营养,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升身体素质,利于术后恢复,同时多摄入杂粮和多饮水可减少便秘情况,避免由于便秘导致腹腔压力增高,进而影响下肢静脉血液回流。个性化护理给予患者身体、心理两方面护理干预,并给予患者术前、术后规范化护理干预,有效提升患者健康意识以及疾病知识掌握水平,促使患者自主投入到治疗和护理当中,实现被动护理向主动护理的转化,进而改善预后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溶栓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营养护理联合个性化护理实施过程中,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流程具有规范性和可行性,针对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综上所述,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血栓滤器植入术围术期接受强化营养护理联合个性化护理干预,治疗优良率明显提升,患者下肢肿胀情况得到明显改善,溶栓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明显降低,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周径滤器溶栓
止血带个性化压力值在下肢手术中的探讨
Denali和Celect下腔静脉滤器回收单中心经验
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膝关节容积率与术后早期膝关节活动度的关系研究
两种工况下8 种腔静脉滤器疲劳强度的对比研究
桃红四物汤在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价值
介入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
花粉过滤器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