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住院患者衰弱与骨质疏松的关系研究

2024-01-04程露杜艳华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34期
关键词:患病率骨密度骨质

程露,杜艳华

1.江汉大学医学院,湖北武汉 430056;2.武汉市第四医院老年医学科,湖北武汉 430030

衰弱与骨质疏松是常见的老年综合征,也是老年医学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衰弱是老年综合征的核心,是指机体出现渐进性的生理性衰退,主要特征为机体力量和耐力减退、生理储备下降、需要照护和死亡率增加[1]。骨质疏松是最为常见的骨骼疾病,以骨骼矿物质减少、骨组织微结构遭破坏进而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全身性骨折为特征[2]。由于目前各研究中所使用的衰弱评估方法不尽相同,因此衰弱的流行病学特点尚存在较大差异。研究表明,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骨质疏松患病率为37.7%[3]。当前全球骨质疏松患者已超过2亿,未来50年这一数字还会增加3倍以上[4]。衰弱与骨质疏松虽然是两种独立的疾病,但存在一些共同的危险因素[5]。本研究通过对老年住院患者进行衰弱与骨质疏松的相关调查,探讨二者的关系,为衰弱和骨质疏松的预防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横断面调查、便利取样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1月于武汉市第四医院住院的163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60岁;②意识清楚,具有语言沟通和理解能力;③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①有骨密度检查禁忌证者;②不能配合研究者;③有极其严重的躯体功能疾病。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武汉市第四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伦理审批号:KY2022-055-02)。

1.2 研究方法

患者入院72h内进行调查,指导患者填写问卷及进行画钟实验和起立行走试验。

1.2.1 一般资料调查问卷 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婚姻情况、文化程度、合并症、是否独居、是否失眠、是否锻炼、吸烟、饮酒、是否喝牛奶。其中,失眠≥3次/周,持续6个月及以上;锻炼≥3次/周,每次运动时间≥30min,持续6个月及以上;吸烟≥1次/周,持续6个月及以上;饮酒≥1次/周,持续6个月及以上;喝牛奶≥3次/周,持续6个月及以上。

1.2.2 衰弱的评估 采用埃德蒙顿衰弱评估量表(Edmonton frail scale,EFS)评估衰弱[6]。该量表包括11项,从认知能力、一般健康状态、功能活动独立性、社会支持、药物使用、营养、情绪、尿失禁、功能测试9个维度进行测量,总分0~17分,0~4分为非衰弱,≥5分为衰弱,得分越高,衰弱程度越重。

1.2.3 骨密度分析 采用诺兰德公司的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XR-800,检测部位为腰椎正位(L1~L4)及股骨颈。骨密度用T值表示,T值=(实际测量值–同种族同性别正常青年人峰值骨密度)/同种族同性别正常青年人峰值骨密度的标准差。参考《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7)》[7]相关诊断标准,将骨密度结果分为骨量正常(T值≥–1)、骨量减少(–1>T值>–2.5)和骨质疏松(T值≤–2.5)。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的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率)[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老年人衰弱情况与骨质疏松的关系,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衰弱的影响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共纳入163例患者,年龄60~88岁,平均(69.95±6.74)岁,男43例,女120例。其中衰弱患者142例,纳入衰弱组,非衰弱患者21例,纳入非衰弱组;两组患者的性别、BMI、婚姻情况、文化程度、是否独居、是否失眠、是否吸烟、是否饮酒、是否喝牛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衰弱组患者的年龄、合并症种类均高于非衰弱组,身高、体质量、锻炼比例均低于非衰弱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患者的骨密度情况比较

衰弱组患者的骨质疏松患病率显著高于非衰弱组(P<0.05),见表2。不同骨密度患者的EF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010,P<0.001),且骨质疏松者>骨量减少者>骨量正常者。

表2 两组患者的骨密度情况比较[n(%)]

2.3 衰弱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

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椎骨骨密度、右侧股骨骨密度、左侧股骨骨密度与EFS评分均呈负相关(r=–0.426、–0.353、–0.424,P<0.01)。

2.4 老年住院患者衰弱的影响因素分析

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合并症多、骨质疏松均是发生衰弱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3、表4。

表3 自变量赋值表

表4 老年住院患者衰弱的影响因素分析

3 讨论

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且近20年来老龄化逐渐加剧,这给医疗服务带来巨大挑战[8]。多项研究显示,高龄是老年人衰弱的危险因素,且年龄越大,出现衰弱的风险越高[9-12]。研究表明,我国年龄>65岁老年人的衰弱患病率为12.2%,年龄>80岁老年人的衰弱患病率可达46.8%,而住院及养老机构的老年人的衰弱患病率明显高于社区[13]。衰弱老年人即便经历外界较小刺激也可导致一系列临床负性事件[9,14]。提示我们要提高对老年住院患者和养老机构老年人的重视,也应注重社区老年人的衰弱筛查。

本研究使用EFS进行衰弱评估,尽管此量表目前在国内的认知度不高,但相比其他的单纯评估躯体功能的衰弱评估量表更加全面,可多维度反映老年人的健康功能状况,在兼顾简单、方便的同时,仍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衰弱与骨质疏松虽然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但两者具有某些共同的危险因素,如高龄、多种基础疾病和多重用药等[5]。本研究表明,衰弱患者的骨质疏松患病率明显高于非衰弱患者,且不同骨密度分层患者的EFS评分有统计学意义,这与Liu等[15]的横断面研究结果不谋而合。Dent等[16]研究发现,老年人在出现骨质疏松性骨折后衰弱程度加重,提示衰弱可增加骨质疏松的患病风险,骨质疏松同样增加衰弱的患病风险。但二者之间是否存在明确的因果关系仍然未知,需要更多的研究证据来阐明二者的相关性。

此外,本研究还发现骨密度与EFS评分呈负相关,即骨密度越低,EFS评分越高,出现衰弱的风险越高。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骨质疏松是衰弱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其原因:骨质疏松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的常见并发症,且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存在较高的跌倒风险[17],这导致老年人户外活动能力减退,日常锻炼减少,从而加重衰弱程度;多项研究表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营养状况不佳,而营养缺乏是导致衰弱的重要因素之一[5,18-19]。此外,还有研究表明骨质状况对肌肉含量有影响,骨质疏松是肌少症的危险因素[20];而肌肉含量减少又是衰弱引起机体成分改变的重要特征之一。

综上所述,衰弱与骨质疏松之间存在明显关联,骨质疏松是衰弱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应密切关注老年人骨质疏松的患病情况,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护理,采取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延缓老年人衰弱的发生,降低不良健康结局的风险,减轻家庭与社会的双重负担。

猜你喜欢

患病率骨密度骨质
预防骨质疏松,运动提高骨密度
2020年安图县学生龋齿患病率分析
骨质疏松知多少
关注健康 远离骨质疏松
天天喝牛奶,为什么骨密度还偏低
昆明市3~5岁儿童乳牙列错畸形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中老年骨质疏松无声息的流行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不要轻易给儿童做骨密度检查
428例门诊早泄就诊者中抑郁焦虑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