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中学:百年实践铸精魂,踔厉奋发育新人
2024-01-03蒋美玲
◎ 本刊记者 蒋美玲
◎ 通讯员 张元元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必须以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以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重要使命,以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现代化为基本路径,以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为核心功能,最终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近日,海南中学迎来百年校庆,这是一所历经百年沉淀,见证海南教育蓬勃发展的学校。从1923年创办时的4个班级、200名学生,到如今拥有府城、美伦两个校区,初高中两个学部共125个教学班、5834名在读学生的海南教育标杆,海南中学一直秉承优良教育传统,积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以培养人才为己任,铸就了百年育人底蕴。
如何回望海南中学的百年教育成就?关键在“育人”。海南中学用百年的教育实践不断探索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三个问题,始终与祖国共命运、与时代同步伐,始终以追求卓越的精神躬耕在海南教育这片热土上,坚持办有梦想的学校,行有温度的教育,用“尚德、睿智、唯实、创新”的精神不断开拓进取,为党和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以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
尚德:立德树人育大家
“尚德”是海南中学对百年教育文化的精炼,包含“文”与“德”两个方面,即以立德树人为核心进行修文尚德,体现在行动上就是以红色文化教育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红色”是海南中学百年育人底蕴的底色,是学校办学的不竭动力。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创始人钟衍林先生抱着教育救国的理想创办了海南中学的前身—私立琼海中学,还积极参与我党革命早期的教育事业发展,创办于1938年的私立琼海中学琼西分校(今为琼西中学)曾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抗日战争和革命斗争急需的骨干力量。正是这份红色初心的传承与赓续,使得海南中学始终与党的教育事业同呼吸共命运,始终走在教育改革创新的道路上。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海南中学党委副书记柳海英作为海南教师代表去北京参加了庆祝大会,真切感受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祖国的繁荣富强。作为海南教育领域唯一的一位代表,柳海英认为这份荣誉并不属于她一个人,而是属于海南中学,是海南中学百年教育发展的一个鉴证,是海南中学一代又一代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
百年前海南中学的先辈们为了民族危亡兴办教育,百年后海南中学的师生们为了民族复兴而不懈奋斗。该校十分注重师生思想道德建设,是海南最早成立“青马班”的中学,依托“青马工程”培训平台,强化团员和学生骨干的思想政治引领和教育,进一步提升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政治修养。海南中学青马班自2020年5月成立以来,每学期开展1期主题培训,目前共进行了8期,参加培训的青马学员800余人,不仅有理论学习,还组织学员到马白山纪念园、琼崖一大会址等地参观学习,积极推进与海南师范大学合作开设“马克思主义的魅力”课程,引导师生体会真理的味道,开设海洋通识教育课程,学习更路簿等海南特色文化知识,带领学生认识海南、了解海南、读懂海南,打造海南教育特色印记。
坚持全面育人,延续百年教育荣光
海南中学在创办之初就非常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钟衍林先生曾说过:“学有科学,有哲学,有文学,有艺术之学,乃所以增进智识,敦励品行,娱乐情意,而充实人生,促进文明者也。”在琼海中学时期就已经开设西洋乐等艺术课程和用于劳动实践的工厂,奠定了海南中学全面育人的根基,也将五育并举的萌芽种在了一代又一代海中人的心中。
正是海南中学在立德树人上的大量探索和不懈努力,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经世致用的人才,如1998届校友,现为香港大学机械工程系讲席教授、系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香港青年科学院院士黄明欣发明了“超级钢”;2002届校友,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树徽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重大突破;2021届高考状元,现就读于清华大学的吴京泰立志成为未来中国芯片的破壁人,等等。
睿智:培根铸魂育新人
在知乎上有一篇“在海南中学就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的帖子,有网友总结“海南中学,能给予你的,是无限多的可能。”“海中并非培养学习机器的省重点,它给各种学生相对包容的成长空间。”“在海中活了6年最深刻的体验就是自由。”“这是一个太优秀的学校,优秀到你会将优秀习以为常。”“优秀、自由、无限可能”是所有人对海南中学的印象和评价。经过百年的探索实践,海南中学形成了系统成熟的育人理念,从不把成绩作为唯一教学目的和评判标准,而是注重融合课程、跨学科课程的建设,让所学有所用,促进深度学习。
聚焦核心素养的崇实课程教育体系
学校教育的根本是课程,因此海南中学以育人目标为导向,结合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及学校自身发展实际,聚焦核心素养,构建以实学课程群、实践课程群和实新课程群为核心的崇实课程体系,崇实课程体系构建包含国家基础课程、校本课程、大学先修课程、国际理解力课程在内的“大课程”,不断丰富课程内容和形式,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多选择和机会。
除国家课程外,海南中学还开设了多类立足海南建设与发展、聚焦大国崛起命题等内容的实践课程、体验课程、学科创新课程。这些课程不仅关注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以导师引导、组建团队、查阅资料、内容选择、活动设计、具身体验、复盘反思、迁移创造、分享总结等流程,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悟,实现知识的建构与重构。同时,海南中学在课程中注重学科跨界融合,引导学生在新情境中进行迁移创新应用,培养高阶思维能力,最终实现“基础宽厚、实践精进、艺体突出、创新见长”的育人目标。
“一体四驱”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11月22日,高二学生王咸越迎来了期盼已久的高二年级学生都要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在班主任洪艳祺的指导下,他和同学一起制定了“筑梦星辰大海科技行”实践方案,用3天时间去文昌科技馆、文昌航天超算中心、三亚中科院深海研究所、南繁基地等地进行实践,感受科学家精神及海南自由贸易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留下了难忘的学习经历。海南中学在办学之初就十分注重教学创新,不断探索开发实践课程,以学习者的经验、社会需要和问题为核心进行课程资源整合,让学生感受生活,发现和解决问题。
海南中学的实践活动课程始于1999年,由最初的社会实践活动周不断发展完善,最终形成了指向未来社会胜任力培养的“一体四驱”课程体系,包含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和劳动实践等课程,每类课程围绕特定主题自成体系,并充分结合海南地方实际和特色文化,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力、实践创新力和批判思维力。
经过3天的校外实践,王咸越用“既读万卷书,又行万里路”总结自己的感悟,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他不仅感受到了袁隆平等科学家的专业精神及祖国科技现代化发展的成就,还坚定了未来从事科学事业的信心。像王咸越一样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每年有3000多人次,近10年来这些学生已撰写10000多篇课题报告。目前,该校每个学期都会安排一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自己完成实践活动方案设计,深入工厂、农场、科研院所、高校等地体悟学习,学校因此荣获2022年海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形成“深度体验式”生涯教育课程体系
“全程、全员、全面又个性化”是海南中学党委副书记柳海英对该课程体系的概括,“全程”指从高一到高三的每个学生成长重要节点生涯教育团队都会跟进指导;“全员”指生涯教育课程面向所有高中学生,学生发展指导中心为每位学生制作成长手册,指导学生制定个人目标和学业精进计划,为后续指导和跟踪提供科学依据;“全面而又个性化”指学生可基于自身多样化需求自主选择8个大类97个模块发展指导课程,基于评估信息和个人档案就强基计划、志愿填报、人生规划、学习障碍、情感问题等进行一对一深入指导,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进行重点指导。
现就读于中山大学的曾奕然就是受益者之一,他曾在高二暑假时参加学校组织的凤凰卫视生涯体验活动,在记者老师的带领下深入一线采访,直面社会问题。“对于成绩一般的我来说,生涯体验课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和感悟。”曾奕然坦言通过这次活动,他不但对媒体行业有了了解,还找到了未来发展的方向。“就是那次生涯体验,在我心中种下了一粒种子,让我有勇气由不喜欢的材料专业转去了新闻学专业,努力成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像曾奕然一样在生涯体验课中重新认识社会和自我的学生还有很多。生涯体验课程聚焦新时代大海南发展,关注海南的大健康产业、农业现代化、生态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引导学生在日渐清晰的人生坐标中,形成更宽阔的视野和明确的定位,激发内驱力,发现自己感兴趣并且适合的职业方向。
唯实:躬耕海南教育热土
好的教学环境、教育实践及教学成果离不开优秀的教师队伍,离不开教学“名师”的培养。所谓“名师”就是要理论结合实践,在实践中形成理论,通过各种活动、项目形成个人教学主张和教学风格。海南中学大力搭建教育教学平台促进教师高效课堂探索,打造三大工程铸就时代名师,培养有风格有内涵的“教育家”。
三大工程打造名师优师
通过实施“铸魂”“活水”“引领”三大工程,即“铸魂”工程引导教师崇德向善,“活水”工程成就种子教师,“引领”工程成就专家型教师,打磨情怀深厚、能力卓越、视野开阔的专家教师队伍。目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447名,其中,海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13名、特级教师19名、正高级教师16名、省级骨干教师21名、省级学科带头人11名、获得高级任职资质教师200名。其中,柳海英、唐盛彪荣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屈韬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学校于2017年荣获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2018年和2022年两次荣获全国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学校还非常重视新教师的培养和成长,成立全省第一个班主任工作室—屈韬中学卓越班主任工作室,在班主任专业化发展上下功夫,邀请省外专家讲座,组织省外学习活动并在省内建立交流学习平台,促进本校乃至全省班主任快速成长。“学校注重课堂的开放性与民主性,所以对教师的要求也比较高。”该工作室创立者屈韬谈起海南中学的教师培养工作最大的感受就是高效课堂对教师的高要求,只有不断地学习成长才能成为符合教育发展、学校发展和时代发展的教师。通过名师引领,师徒结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内核得到了传承,教师得到了不断的成长,形成了海南中学特有的教育生态。
以优质资源带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近年来,在海南省教育厅的统筹规划下,海南中学先后与海南多所学校开展帮扶交流活动,以优质资源带动海南基础教育均衡发展。2017年托管三亚实验中学,2021年海南中学美伦校区正式招生,2022年托管白沙中学,逐步形成“一校两区两翼”的一体化集团办学模式,以资源共享、师资互换、课程共建等多种合作形式,打破校级壁垒,促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如2022年海南中学正式托管白沙中学后,以“海白学科导师联盟”形式,引导白沙中学学生树立远大理想、追求卓越人生,帮助白沙中学高三教师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分享教学、教研、管理等经验。2023年,白沙学校回流学生45人,高考本科率达53.5%,实现了学生被重庆大学、东北大学等名校录取的零突破。
同时,海南中学还与定安中学、屯昌中学等学校确立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校建设帮扶,通过学校成立的教育部或省级卓越工作室,如教育部“国培计划”名师名校长领航工程吴爱姣工作室、柳海英中学英语卓越工作室、王连诚中学信息技术卓越工作室等,与县域学校联动,赴定安、乐东、东方、万宁等市县送教送研,成功“孵化”出上百名县域教学骨干,让数以千计的教师受益,带动引领教育薄弱地区学校发展。
创新:乘风破浪新百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搞得越扎实,教育强国步伐就越稳、后劲就越足。站在新百年的起点上海南中学有更多新的思考,将继续秉持守正创新,加大对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育,努力答好“教育强国,海中何为”的时代考卷。
成立三大书院,明确“为谁培养人”
面对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不断深化,对外开放的步子不断加大,越来越国际化的海南如何教育学生永远跟党走、听党话、感党恩,回答好“为谁培养人”是前提,为此海南中学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使命,创立尚德、凤栖、衍林三大书院,尚德书院培思想,凤栖书院育人文,衍林书院强科创,面向未来,放眼世界,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符合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需要的人才。
集团化办学,国际化发展
面向未来,柳海英表示将在强化品牌意识、开发国际一流课程、提升教师队伍国际化素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上发力,通过集团化办学为海南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学校将继续加大在全省各市县送教送研、区域教育教学联动工作力度,让优质教育资源和成熟教育理念持续带动教育薄弱地区发展,惠及更多学校。
同时,学校将逐步加大国际化发展步伐,通过开展国际交流活动、引入多元文化教育课程等途径进一步深化生涯教育课程,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和竞争力,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读懂海南、读懂自贸港、读懂中国、读懂世界。
用科技引领学校未来
海南中学也将目光投向未来全球教育发展趋势,聚焦科技教育主流化、跨文化教育普及化、学习实践个性化和定制化,将积极引入数字化教学平台、人工智能技术和虚拟现实工具等,将科技教育融入日常教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进一步提高教学智能化和个性化水平。
在新百年征程中,柳海英副书记表示,海南中学将培养更多拥有心灵自由、学习自主、行为自觉的学生,也将培养更多学业导师、生涯导师和心灵导师的“三师型”教师;将是更科学、更专业、更有温度的学校,将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做出自己更大的贡献,以百年精神为根基,迎接新挑战,成就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