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学特色实践作业设计

2024-01-03海南省临高县西南大学临高实验中学符春丁

新教育 2023年34期
关键词:绿豆观念生命

◎ 海南省临高县西南大学临高实验中学 符春丁

学科作业是有效诊断、反馈和调控教学效果的重要评价,也是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当前书面作业和识记作业已成为生物学科的主流传统作业,形式较为单一,缺乏创意性,主要表现为重知识记忆,轻素养培养,无法有效地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教师在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也要优化作业布置,基于核心素养创新性开发特色实践作业,深化落实新课标的育人理念。

一、融合情感升华,深化生命观念

生命观念是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主要包括结构与功能观,物质与能量观、生态观,进化与适应观。生命观念是对生物学相关知识的解释和抽象,是对于生物学知识的意识、观念、思想方法的总结。建立生命观念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通过将知识传递给学生的方式,使学生理解、掌握有关概念,树立热爱生命、敬畏生命的意识,从而深化生命观念。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重视作业的优化设计,渗透生命情感,提高学生的生命认知,逐步形成生命观念。

教学“人的生殖和发育”这一课,教师可以“我们是怎样来到人间的?又是怎样生长发育的?”作为课文的导入,通过问题串的设计,触发学生产生“我们从哪里来”的探究欲望,接着紧扣主题设计以下实践作业来渗透生命情感教育,深化生命观念:通过采访父母了解自己的出生和成长过程、网上查阅资料了解人的生殖和发育知识等。学生在深入了解自己出生和发育的过程中,不仅能掌握人的生殖系统的结构特点,了解生命的由来及发育过程,也能够理解母亲在十月怀胎以及分娩过程中的辛苦与不易,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情。整个探究过程由理论知识延伸到情感的认知升华,让学生进一步深化知识掌握,进而形成生命观念,更好地珍爱生命和感恩父母。此外,教学以下相关专题内容时,可通过设计趣味作业落实和深化生命观念(表1)。

表1 深化“生命观念 ”的作业

二、尝试美食制作,发展科学思维

科学思维的核心是理性思维,尊重事实证据,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多角度的理性科学分析,将学科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进而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发展科学思维。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和“发酵技术”两节内容介绍了细菌和真菌是如何广泛应用于食品生产中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获得直观体验,在生活实际中学会利用所学知识,理性、辩证地思考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周末时间结合发酵原理在家完成“舌尖上的生物学”创意实践作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主选择制作馒头、泡菜、酸奶或发酵米酒,并将自制的美食与实际生产中所食用的现成美食进行对比。结果发现有的同学制作馒头口感比较结实,没有蓬松感;有的学生制作的酸奶掺杂水状液体;有的同学制作的泡菜不够脆,存在颜色较暗等问题。学生通过讨论和学习,了解美食制作不成功的原因可能是与酵母菌的发酵所需的温度和时间有关,或与制作米酒的过程中没有严格密封保存有关。学生在相互交流分享和多次的对比实践中,深度理解了发酵原理等知识,在运用科学知识中进一步掌握了探究实验的科学思维,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提升学生理论与实际结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设计家庭实验,助力探究实践

探究实践主要来源于学生对自然的好奇和探索,能够推动学生形成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探究实践活动主要分为两种,即探究科学和跨学科探究。初中生物学是一门以探究实验为主,旨在帮助学生解决真实情境问题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和跨学科实践探究能力。如在“家居环境与健康”的学习活动设计中,摒弃传统教材的“唯教科书”式的课程理念,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下让学生自主选择房子、装修方案、烹饪方式、装修材料,选择绿植等,为自己设计一个理想的“家”,整个过程需要学生去了解相关学科的知识才能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

此外,笔者就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教材的相关内容,设计如下家庭创意实践作业,助力学生探究实践能力的提升(表2)。

表2 家庭创意实践作业

探究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由于课堂时间不足和实验器材缺乏等方面原因,开展探究活动时,教师要紧紧围绕活动目标,结合相关实验专题的特点进行系统性、创造性地开发设计系列课后家庭实践作业,培养学生实践探究的兴趣和创新意识。

四、体验种植乐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责任意识

科学态度与责任意识指的是学生在社会、在进行科学研究等活动时的自我要求和责任担当。责任不仅体现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也能展现学科的育人价值。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应设计丰富且有特色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种植中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社会责任意识。如组织学生探究完绿豆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后,将生长良好的绿豆苗移栽到土壤中去种植,学生在体验种植绿豆的过程中,观察到了绿豆从种子萌发成幼苗,到进一步生长为成熟的植株、开花结果的变化,整个过程涉及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物质和条件、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有关结构对应生长发育的变化情况,并在此过程中进行对照实验的设计和观察,深入理解光照对绿色植物生活的影响。此外,整个绿豆移栽和生长过程中还涉及到蒸腾、光合作用等原理,提高绿豆的成活率和产量等知识应用。学生在体验绿豆的种植过程中进一步掌握了绿豆的结构特点、生长环境、生长所需的物质等理论知识,丰富了学生的实践经验,形成了科学的态度。更重要的是,在种植过程中,通过对植物的每个阶段的培育、观察和记录,学生能发现植物的美,了解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变化,进一步掌握了生命活动的规律,进而增强了“关爱生命”的社会责任意识。

很多教学实践活动并不是单一地只培养学生的某种能力或学科素养,因此,教师应通过有侧重性地设计基于核心素养的特色实践作业,让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中发现并尝试解决实际问题,学与玩有效结合,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生物学带来的成功体验和兴趣,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树立生命观念、提升科学思维、增强科学探究的能力、提升科学探究水平,促进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形成。

猜你喜欢

绿豆观念生命
维生素的新观念
小绿豆变身记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清热解毒绿豆香
绿豆
健康观念治疗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绿豆成长记
即兴表演的观念阐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