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兴趣班参与动机研究
2024-01-03广东省广州市华美英语实验学校李闯
◎ 广东省广州市华美英语实验学校 李闯
◎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李盛兵 李龙娟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政策),明确提出“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在校内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在具体措施上,要求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为落实国家“双减”政策,各地学校结合地方和学校特色,开设了丰富多彩的校内课后服务兴趣班,促使小学生从校外回归校内、从繁重的学业补习回归到全面和个性发展。目前关于课后服务的整体研究较多,而关于校内课后服务兴趣班的专门研究较少,主要是一些学校对本校因校制宜开展不同类型兴趣班的经验,尚未有关于小学生参与课后服务、尤其是参与兴趣班的动机的研究。
基于此,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在“双减”背景下,小学生的背景信息特征如年级、性别等对其参与校内课后服务兴趣班的动机是否存在差异性影响,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教育建议。
一、调查方法与结果
1.调查方法
研究选取广州市某小学的320名2至6年级小学生为调查对象,旨在分析小学生参加校内课后服务兴趣班的动机类型与特点,为学校改进课后服务兴趣班提出针对性建议。样本情况如下:学校有学生近800人,兴趣班课程全员参与,种类多,学生选择较为广泛,课后服务家长满意度高。考虑到一年级学生年龄小,样本从2至6年级进行等额分配,每个年级64名,利用班会课时间填写问卷,回收率达到100%。
2.调查结果
(1)学生参加兴趣班动机总体情况分析。从表1学生参加兴趣班动机均值情况看,小学生参加校内兴趣班主要是出于内部动机(交往动机、兴趣动机、娱乐动机和成就动机),外部动机(从众动机和教师资源动机)相对较弱。可见,小学生参加校内兴趣班的动机较多,整体上动机较为明确,动机模糊不清的学生只占少数。学生参加兴趣班的内部动机大小排序依次是:兴趣动机、成就动机、娱乐动机、交往动机。其中,兴趣动机和成就动机最为强烈,说明小学生参加校内兴趣班主要是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期待在兴趣班中获得成就。
表1 小学生参加兴趣班动机的均值情况
为进一步了解不同特征学生参加兴趣班的动机差异,本研究从成绩、职务、父母学历和家庭经济情况四个维度探究小学生参加兴趣班动机的特点及差异。
(2)成绩与参加动机。不同成绩学生参与兴趣班的动机情况见表2。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不同成绩的学生在兴趣动机和成就动机中表现出显著差异,多重比较分析发现:在兴趣动机上,成绩优秀学生的兴趣动机水平显著高于成绩良好与中等学生的动机水平;在成就动机上,成绩优秀学生的动机水平显著高于成绩中等和较差学生的动机水平,成绩良好学生的动机水平显著高于成绩中等学生的动机水平。可见,成绩优秀的学生在参与兴趣班的兴趣动机和成就动机方面的表现优于其他学生。
表2 不同成绩水平各维度动机均值情况
(3)学生担任校/班职务与参加动机。不同职务学生参与兴趣班的动机情况见表3。独立样本检验发现,学生干部的成就动机要显著高于普通学生的成就动机。这符合班干部善于发挥才干,追求能力提升的形象特质,学生干部选择参加兴趣班更注重从兴趣班中收获技能和成功。
在学校、班级事物的管理中,校大队干部和班干部的参与必不可少,但前提是他们必须拥有一定的能力才能被老师和其他同学信任,让受管理的同学信服,这就促使校大队干部和班干部更具有上进心,在兴趣班中更渴望获得技能,提升自己,让自己变得更优秀。而校内兴趣班也是校大队干部和班干部展示才能的一个舞台,与普通学生相比,校大队干部和班干部的表现欲望会更强,希望在同学、老师面前展示自己的能力,以作为自己获得技能、有实力的体现。因此,校大队干部和班干部参加校内兴趣班更多会考虑成就因素。
表3 不同职务学生各维度动机均值情况
(4)父母学历与参加动机。学生父母亲学历具有共变性,本研究选择父亲学历为代表进行统计分析,见表4。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父亲学历不同的学生在各个维度参加动机中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父亲学历对学生参加兴趣班动机无显著差异影响。
表4 父亲具有不同学历的学生各维度动机均值情况
(5)家庭经济情况与参加动机。不同家庭经济情况的小学生参与动机见表5。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家庭经济情况在成就动机中存在显著差异。事后多重比较发现,富裕家庭学生的成就动机水平显著高于一般家庭和贫穷家庭。
富裕家庭从小就让孩子参加各种辅导班、兴趣班,孩子的自信心和成就欲望更强,所以富裕家庭的孩子的兴趣爱好被满足程度会更高。家庭经济一般和贫穷的家庭更趋向于让孩子按部就班发展,促进孩子获得成就体验方面的投入较少。因此,家庭经济富裕的孩子在考虑校内兴趣班时,更关注技能发展与成就体验的获得。
表5 不同家庭经济条件的学生各维度动机均值情况
二、问题分析
1.少数学生存在从众动机
调查结果表明,小学生参加校内兴趣班的从众动机较弱,但也有个别学生是出于从众而选择参加校内兴趣班。这种从众心理会影响到参与兴趣班的真实情况—看到同伴参与某种兴趣班,因此就想当然地认为“自己也需要”。这就出现了一些学生对自己参与兴趣班活动的目标不清。对于这部分学生,一旦他们对兴趣班的新鲜感淡化了,就会出现不想继续参加或者出现参与体验不佳的情况。
2.成绩不优秀影响兴趣发展,个性化发展困难
根据表2数据分析,相比成绩优秀的学生,其他学生参与课后兴趣班的兴趣动机和成就动机更低。已有研究表明兴趣能使学生主动学习,更容易产生成就感。成绩优秀的学生不仅在学业上表现突出,由于其参与课后兴趣班的兴趣动机和成就动机强,在兴趣特长个性化发展方面也更容易取得成就。成绩不优秀的学生参与兴趣班的内在动机(兴趣动机和成就动机)不足,会影响其在兴趣特长方面取得成绩。加上校内课程以学科教学为主,课后兴趣班时长较短,成绩不优秀的学生即便在兴趣方面想超常发展,训练时间不够,个性化突出发展也较难。学生之间各方面的发展差距会不断拉大,这与学校“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目标不符。
3.干部岗位数量有限,未担任干部的学生成就动机不如担任干部的学生
根据表3,担任校级或班级干部的学生的成就动机优于未担任干部的学生。学校干部岗位数量较少,许多学生没有担任干部的机会。除个别学生因身体原因可能不适合担任干部外,其他许多学生没有获得当干部锻炼自己的机会。这致使出现担任过干部的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发展,而没有机会担任干部的学生则有发展不充分的问题,甚至会导致一些学生因积极参与竞选学生干部失败而产生自我怀疑、自卑等心理问题。
4.不富裕家庭学生成就动机较富裕家庭的低
根据表5,家庭经济条件影响成就动机水平,富裕家庭的学生参与课后兴趣班的成就动机高于一般家庭和贫穷家庭的学生。即富裕家庭的学生在兴趣特长发展方面更容易取得成绩,更能获得全面和个性化发展。而一般家庭和贫穷家庭的学生成就动机相对更低,成就动机低会影响其实际在兴趣班的表现和在兴趣特长方面的发展,进而影响未来的发展。
三、对策建议
1.引导学生科学参与,建立内部动机
小学是一个孩子不断认识自我,独立自主意识逐渐觉醒的重要阶段。在孩子选择校内兴趣班的过程中,学校应要求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想清楚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要学习、参与的内容,树立科学的校内兴趣班参加动机,明确自己的动机,而不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否则,因从众心理而参加校内兴趣班的学生很难坚持参加下去,最终也会一无所获。
2.关注成绩不优秀的学生,激发其内在动机
相比成绩优秀的学生,其他学生平常受到老师的关注、赞许较少。为帮助成绩不优秀的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和信心,兴趣班的教师应多关注成绩不优秀学生的课堂表现,给他们课堂展现的机会,对他们的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如采用“当小老师”的方式邀请已经掌握所教技能但成绩不优秀的学生当小老师,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教会其他同学,给他们展示机会的同时,能够帮助他们收获赞许和信心;又如教师完成教授或者动作演示之后,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分成小组分工合作、交流讨论,活跃课堂氛围,增进学生间的交流,使优秀学生的兴趣动机和成就动机能够在交流中潜移默化地传递给成绩不优秀的学生,从而提高成绩不优秀学生参与兴趣班的内在动机(兴趣动机和成就动机)。
3.建立全员干部管理模式,提高成就动机
由于担任过班干部的学生参与兴趣班的成就动机更强,因此学校有必要建立全员干部管理模式。对于小学生而言,积极参与学校或班级的管理不仅可以锻炼自我管理能力,促进自身全面发展,还能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学校或班级自主管理中,有助于提高教师管理班级的效率,有助于提高班级自主管理效能,增强班级凝聚力。从学生心理发展的视角看,小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和班级的各种职务活动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信、社会情绪能力,而且在担任不同职务的角色中可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合理动机。班主任应把班级的事务分给班里每个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是班干部、都有管理职责。如设置黑板管理员、窗户管理员等,隔段时间进行轮换,让所有学生公平参与班级管理和能力培养。
4.降低家庭条件的影响,提高成就动机
家庭经济一般甚至贫困的学生更需要有一技之长,才能在社会上立足。课后兴趣班是帮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改变生活的重要途径。因此,学校应重视提高家庭经济不富裕学生参加兴趣班的成就动机,帮助学生成才。根据公共产品理论,课后兴趣班具有准公共产品的属性,不可能完全依赖市场定价和监督。学校作为教育主体,应引入更多普惠优质的教育资源,不给学生家庭增加经济负担。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学校应给予助学金支持或勤工助学帮助。经常谈心谈话,开展立志、品德教育,帮助家庭不富裕的学生树立远大志向,提高其成就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