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身后,世界在前
2024-01-03窦伟伟彭如心
窦伟伟 彭如心
关键词:生涯规划;家庭因素;职业导航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4)01-0048-04
【活动背景】
对未来感到迷茫是初中生常见的发展性心理问题。《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在普通中小学引入“职业教育”概念。初中阶段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学段,大部分初中生将升入高中面临新高考,而部分学生可能无法接受高等教育进入职校进行专业学习,无论如何这个阶段都是职业发展定位和选择的起始阶段。因此,从初中开始开展生涯规划对学生的发展尤为重要。
【活动理念】
(一)相关文件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中提出,初中年级具体教育内容有:把握升学选择的方向,培养职业意识,树立早期职业发展目标。
本课将引导学生探究家庭的职业资源,感受家庭资源如何影响初步职业规划意识。
(二)相关理论
生涯发展学者舒伯指出了家庭对于个人职业选择类型的重要性。从众多因素中发现家庭影响的影子,家庭中成员的价值观、性格、文化程度以及营造的家庭氛围都会影响孩子个性、价值观、生活态度、受教育水平以及抗压力,影响其职业意向的形成与对职业的选择方式。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学生了解家人生涯信息对自己生涯规划的影响。
2.能力目标:学生探究家人对自己生涯成长的深度滋养,学会积极应对家庭资源的局限,并把资源转换成前行动力。
3.情感目标:学生乐于规划自己的未来,建立积极的生涯价值观,培养自主发展的核心素养。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探寻家庭对自己生涯成长的深度滋养。
活动难点:学会积极应对家庭资源的局限,并把资源转换成前行动力。
關于重点、难点突破:
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们去探寻家庭滋养,并通过分享和碰撞,让每个人都努力找到家庭带给自己的积极影响。
2.通过积极想象技术点亮自己,用形象的梦想车轮转起来活动激励学生们贴上实践宣言,唤起他们努力要从当下开始的意识。
【活动方法】
探究法、情景剧表演。
【活动对象分析】
(一)活动对象的发展特点
初中生心理发展阶段的任务是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初中生开始进入埃里克森心理发展理论中的第五阶段即“自我统合”与“角色混乱”期,个体开始思考“我是谁”“我在社会上应占什么样的地位”“我将来准备成为什么样的人”。初二阶段,初中会考首先唤起了他们对未来的紧张感,但同时还有一年多的时间能做更详尽的准备,所以较适合进行初步的职业规划唤醒。
(二)活动对象的学情需求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能力、兴趣、价值、人格特质、生活形态以及不同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判断能力。初二学生在初中会考的背景下开始第一次认真思考自己的未来,以后可能要走什么样的路,有些职业的萌芽,但是还不够清晰,在这种职业期待的迷茫中亟须导航。
【活动时长】
一课时
【活动过程】
一、导入阶段:选择大冒险
师:我们先来进行一个“选择大冒险”活动。
活动规则:每张图片背后藏着一个问题,抽中哪张图片后需要如实回答对应的那个问题。老师先从幸运盒子里抽选第一个幸运数字,30号。掌声有请30号。30号抽到的图片是躺椅,我们点开看看躺椅对应的是什么问题。“父母了解你的爱好吗?他们给予了你怎样的支持?”
生1:父母了解我的爱好,帮我报了学习班。
师:哦,给予了你经济支持和帮助。同时也请你帮忙抽取下一个号。
生1:抽到是37号。
师:来,我们有请37号幸运儿。
生2:抽到了手机。
师:手机图片背后的问题是“你和父母聊过你未来去哪个高中读书吗?”你和父母有没有聊过这个话题?
生2:聊过,父母让我全力以赴去考五中。
师:嗯,全力支持你去考梦想的高中。
师:同学们发现老师刚刚选择了30号,30号又选择了37号,某一个选择变动了,可能结果就不一样了。家庭对我们的影响也是这样,无形中影响我们的每一步发展。
设计意图:让学生们通过该活动了解到人生本就是一个个选择串起来的,刚刚A学生选择了B学生,才会有B学生选择C学生,某一个选择变动了,可能结果就不一样了。引导学生感受家庭对我们的影响也是这样潜移默化。这些潜移默化可能就是我们每个人职业选择的启蒙。由此过渡到探究生涯发展的家庭职业资源。
二、展开阶段:滋养我
师:接下来让我们走近一个探究活动——滋养我。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特殊的朋友——饼干人。大家从手里的作业单也可以看到这幅图(见图1),饼干人在拼命吸取家庭的职业因素营养,从自我认知到能力养成等八方面都有影响。想象我们是这个饼干人,我们分别被家庭哪些方面滋养了呢?在找我们自己的滋养源之前,老师先给同学们介绍一个人。
师:大家了解摘星妈妈王亚平吗?让我们通过一个小视频来了解一下她吧。从摘星妈妈王亚平的成长中发现,她的家庭对她的滋养主要在哪些方面呢?请同学来说一下。
生1:从小经常干农活,让她养成了吃苦耐劳的品质。
生2:她的性格乖巧懂事,也是家庭氛围影响的。
生3:从小在农村的艰苦生活让她有良好的体质,才能通过招飞。
师:是的,同学们,我们把家庭滋养她的方面都贴上小红心。那么,我们呢?我们可能没有她那样的特别,但是平凡如我们,也在默默接受家庭的滋养。让我们先通过一个小采访去感受一下身边同学得到的家庭滋养吧。
生4:老师,我的爸妈也给了我很多的滋养呢。
师:是的,同学们,伟大如飞天女神,平凡如身边的同学们,在职业启蒙路上都有家庭深深的滋养。那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家庭对自己的深度滋养吧。请同学们在你们的作业单上点亮你的小红心,找到家庭在哪些方面给了你滋养。完成后请小组代表来分享。并点亮你们的红心。
组1:我们小组汇总了一下感受到最多的家庭具体滋养,最多的是特长和性格。家人给我们报了很多兴趣班;家人的性格默默影响了我们。
组2:我们小组认为家庭培育了我们成长,也锻炼了我们各方面的能力,在能力养成方面给了我们很大的助力。
师:嗯,看这张饼干图的红心我们发现,家原来已经默默地在滋养着我们的职业方向。
设计意图:使学生直观感受家庭对我们的深度滋养,并且发现自己在哪方面的成长受到家庭滋养最多。感受家庭带给自己的支持和力量。家人对我们的职业影响不仅仅是看得见的具体职业,其实是渗透在每一天每一份气质当中。
三、深入阶段:激活我
师:但是家人对我们的爱有时候也有各自的局限性,当有局限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呢?下面我们先看一个由学生演的《爱的AB剧》
情景一:画画有什么用?读你的书去。
情景二:不好好学习,将来是没有出路的。
情景三:我做这些都是为你好。
师:同学们,看完A剧你们有什么感受?
生1:深有同感,因为我妈妈也经常说那样的话,觉得我不学习就没有出路。
生2:我妈妈也经常说做啥都是为我好。
师:嗯嗯,同学们,我们发现父母对我们的爱里有时候藏着尖尖的刺,那我们再来看他们续演的B剧。
师:同学们,看完B剧你们有什么感受?
生3:我们发现父母的唠叨里其实藏着对我们未来的担忧,如果我们好好说话,也是可以把他们的担忧变成动力的。
师:通过《爱的AB剧》可以感受到:面对父母有偏差的期待或者表达,我们可以换一种表达,换一种理解,发现偏差和局限对自己的激活,让我们清晰自己,走向更好的自己。因为未来生活的主导是我们自己,自己的职业路自己做主。
设计意图:家人的支持有时也会含有恨铁不成钢的偏差,但是爱我们的心是不变的,只是表达让我们不舒服。试着去接纳和转化家庭的局限性,发现偏差和局限对自己的激活,能更清晰自己,让自己朝向更好的未来。
四、总结与升华:点亮我
师:无论是滋养还是激活,我们都在接受着家的影响,默默走近我们的未来。现在,请大家闭眼想象一下你的2042年,假设那时候的你活成了自己期待的样子,你的职业名片是什么?你会怎样跟别人介绍自己?
生1:那时候的我成为了一名律师。我会说:“你好呀,我是某律所的陈律师。”
生2:2042年的我成为了一名设计师。我会跟别人介绍:“你好呀,我是一名室内设计师。”
师:那2042年的自己希望现在的自己能做些什么呢?
生1:“我希望你现在多多積累知识,让自己更博学,如果可以的话以后考个政法大学。”
生2:“我希望你在繁重的课业外好好画画,这是以后设计的基础。”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棒。请记住2042年的自己跟现在自己说的话,并把自己的想法落实在每个阶段,每一天,把你接下来要实施的行动写在便利贴上。贴到我们梦想车轮的轮子上,让梦想转起来吧。梦想的路有点儿远,家,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我们,让我们带着家长的寄语努力前行吧。
学生去粘贴自己的梦想车轮。
设计意图:利用好家庭资源,让梦想车轮带领我们梦想启程。把生涯规划的想法一步步付诸实践,积极活在当下,唤起自己的努力,朝向更好更远的未来。
【活动反思】
(一)活动亮点
1.选用了来自学生的家庭生涯人物采访视频素材,对他们更有触动和影响力;
2.课堂使用了情景AB剧技术,通过呈现家庭资源的消极影响引导他们形成积极资源取向,并能激活自己;
3.使用了形象的作业单,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饼干人图里去发掘家庭资源对自己的深度滋养;
4.运用了积极想象技术,设想20年后的职业名片,并用想象激发现在的自己;
5.通过梦想车轮转起来活动激励学生们实践宣言,唤起他们当下的努力,引导他们从职业梦回归到积极行动。
6.收集了父母寄语,伴随着梦想车轮活动在最后滚动播放,是反馈也是力量,引领学生们带着勇气前行。
(二)可改进处
1.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内容充实但有些太满,时间有些紧张,改进想法是:可以减少访谈视频的播放,有个启发即可,可以课下给他们自行选看。
2.作为一节职业意识唤醒的课,可能走得快了些,改进建议是:应该给他们一些时间去消化,之后再让他们细化自己的职业梦想和实践宣言。
3.如果时间允许拓展成两节课,可以探究得更深入,收获和成长也更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郭新美.新高考背景下初中生涯规划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33):40-41,44.
[3]俞国良.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参考(初中)[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4]邓淑英,黄嘉仪,李洁卿,等.高级玩家如何上心理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
[5]文艳萍.我家的生涯展览:家庭因素探索[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1(2):53-55.
[6]任卓.初中生生涯规划课程设计研究[D].长沙:湖南科技大学,2012.
[7]冯晓波.中职生职业意向的家庭因素分析[D].重庆:西南大学,2012.
[8]吕雪皎.职业同一性及其与家庭环境的关系[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9]张玲玲.青少年未来取向的发展与家庭、同伴因素的关系[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
编辑/卫 虹 终校/孙雅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