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生态伦理视野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进路
2024-01-03罗志平
罗志平
(山西警察学院,太原 030400)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围绕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等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了总体布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了向系统治理、主动作为、科学引领的重大转变,取得了巨大成就。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但同时生态文明建设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生态环境治理呈现问题点多面广、矛盾新旧交织、压力累积叠加的特点,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依然艰巨。
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科学论述了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人类生态问题和生态伦理困境的解决提供了理论原则和方法,指引当代人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思想与生态伦理观,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思想基础。同时,运用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来认识和解决当前人类发展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以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可以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文化沁润四个方面着力破解当前的生态环境问题,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一、内化于心:强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
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对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进行了详细论述。一方面,自然及其规律具有客观性和先在性,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自然,自然界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的资料来源,人因自然而生;另一方面,人在自然面前并不是完全被动的,人类在自然界中根据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实施一系列实践活动,在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又不断形成和塑造着自身的社会关系,把自然转化为人的本质力量,逐步生成为“人化自然”。人与自然的对立和统一要求我们必须爱护自然,并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第一,坚持深学笃行,强化思想引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国家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围绕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背景与实践问题,创造性提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与路径选择。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思想结合中国国情发展出的理论成果,对于指导中国实践具有重大价值。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的“两化”道路,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坚持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武装头脑,在各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深入贯彻执行,坚决落到实处。
第二,坚持统筹兼顾,压实主体责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合理规划引导。政府有关部门要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有关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决策部署,做好“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进一步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位与政治责任,进一步压实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确保党中央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第三,坚持舆论引导,营造良好氛围。环境保护需要公众的广泛参与,而唤醒公众的环保意识,有助于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发挥公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公众成为环境保护的主力军。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挥社会组织的力量,通过线下印制发放宣传资料、张贴宣传横幅、举办公益讲座等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环保宣传活动,对蓝天保卫攻坚、绿色低碳生活、节能减排等主题内容,以及环境保护、耕地保护等相关知识与法律法规进行系统全面的宣传。政府部门、社会组织还可以利用新媒体,通过制作微视频、发布公众号等形式引导生态热点,大力倡导人们生活方式节约适度、绿色低碳,增强宣传教育的时效性、权威性、公信力和影响力。与此同时,要将生态道德教育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与社会、企业、学校、家庭协作,尤其是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资源和环境国情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做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参与者和贡献者。
二、外化于行:构建绿色低碳发展新格局
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坚持自然界的客观性,认为在人与自然的现实统一过程中自然界始终具有优先地位,“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甚至人创造物质的这种或那种生产能力,也只是在物质预先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1〕60。随着生产力水平及科学技术的提高,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类可以随意破坏自然、违背自然规律、忽视自然法则。恩格斯也曾对此作过经典论述,“我们不要过于得意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我们的每一次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的这种胜利,第一步我们确实达到预期的结果,但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意想不到的结果,常常正好把那第一个结果的意义又取消了”〔2〕383。由此可见,人类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是不可取的,必须实现发展转型,走可持续的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第一,持续促进经济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样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3〕据此,我们必须统筹生态保护与经济增长,将生态保护效益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这就要求坚决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增长模式,完整准确全面贯彻党中央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地推进绿色经济健康发展,解决好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的不和谐问题。其中,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是促进经济全面转型的重要工作。各地应结合实际情况,重点抓好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在能源产业中的提升,自觉把储能产业放到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大局中去谋划,从科学和整体上去推进加快发展高质量的能源产业,推动能源革命和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统筹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结构与清洁低碳的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统一。
第二,发挥科技创新在绿色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背景下,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等治理目标的实现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技术、方法和路径提出了更高要求,迫切需要依靠科技创新破解绿色发展难题,全力推动科技降本增效。一方面,要聚焦关键领域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健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技术支撑体系。针对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开展成因机理与演变规律的基础研究、对策研究,组建专门从事技术研发与转化、技术装备开发和咨询服务的机构和队伍,落实好科学治污、精准治污和依法治污。另一方面,要加快绿色低碳技术推广,不断完善和运行好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通过搭建协同式创新服务平台与开放式科技成果信息共享平台,连接全国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汇聚海量的资本、技术、人才、服务等高端科技创新要素,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加快绿色、低碳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升解决生态环境实际问题的水平。
第三,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法律法规。加快生态环境监管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政策与制度的修订,建立生态环境风险防控的科技基础体系。当前,不仅要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还需要依靠法治保障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问题。要加快推进危险废弃物、有毒有害化学物、污染物的风险评估与复合污染生态效应,建立健全相关的国家环境基准体系,以及环境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和控制技术体系,强化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生态环境应对,不断提升生态环境监管和健康风险防范能力。
三、固化于制: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始终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保持常态化外部压力,同时要激发起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4〕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同样强调一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因此,需要逐步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必须建立起产权主体清晰、多元力量参与、奖惩措施并举、系统结构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第一,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所蕴含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能够在实践中运用,需要一定的制度体系作为保障,需要健全生态制度体系,这是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的内在要求。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机制,要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具体内容、保护措施、功能定位、发展方向、保护成效等方面进行有机结合,各要素在制度建设上做到有机统一。事物总在运动与变化之中,这同样适用于生态环境的现实和生态环境的系统结构,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性建设也应当是动态与变化的。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必须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与讲话精神,必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指导方针,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为主要内容。
第二,进一步健全行政管理体制。在转型发展进程中仍需继续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防范环境安全风险。首先,要加强区域内制度建设,在保证区域经济活力的基础上,促进产业技术创新,让各级市场自由、公平地参与竞争。其次,要加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监督力度,加大环境信息公开力度,提高公众参与度,切实做到政府信息“两不误、两促进”,纠正政府办事不到位、决策不到位的问题。再次,要根据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信息、不同的污染类型和污染过程,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进行应急响应协调联动。采取一、二、三级和特定区域局部污染应急响应,调动各区、各部门发挥各自管理力量,严格执行设定的管理措施,确保污染源排放得到控制。最后,要调整城乡环保投入结构,加大农村环保投入力度,推进农村环保投入多元化,建立镇村环境污染治理专项资金制度,合理引导农村环境保护投资,实现镇村两级污染治理取得实效。
第三,进一步协调完善多方共治的制度体系。通过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提高公众参与度,纠正政府办事不到位、决策缺位等问题。涉及政府、企业、民众三方的环境信息公开体系,在不同的环境决策、执行和监督领域,都应该做到获取的信息对称。对环境权益不公平造成的管制失灵,如政府决策不透明等,需要充分发挥企业、民众的重要作用。通过健全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广泛开展财政补贴等措施,保障社会各群体的环境权益。把减少环境权益在社会群体间的不平等作为实现社会公平政策的重要施政目标,通过社会集资、财政补贴、环境津贴、减免投资税收等措施改善企业生态治理环境。
四、文化沁润:培育生态文明社会风尚
从目前的生态环境状况来看,虽然近年来污染防治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依然较为严重。不管城市还是农村,人们对身体健康的关注、所追求的清洁环境、所享有的环境权利是相同的。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及其新发展强调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迫切需要在文化方面营造良好的生态文明社会风尚。
第一,加强生态伦理道德制约,有效发挥生态伦理道德的重要作用。从马克思生态伦理的角度看,生态伦理道德是根据经济生活主体的道德需要而产生的,人类在有限的人类实践能力和自然资源基础上为了满足自身生产生活的现实需求,把伦理道德的范围从人类社会延伸到自然界。为了减少深层次生态结构性矛盾的负面影响,在生态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更加合理规范地发挥生态伦理道德的重要作用。在文化生活行为规范中,可通过生态伦理道德力量来维护和支配,如社会舆论、风俗习惯、思想熏陶和榜样感化等,从而使之内化于民众的自觉之中。由于法律调整经济行为和行政干预的成本更高,可以在生态伦理道德规范上更多地使用类似成本更低的手段。在文化发展模式转型的过程中,再加上一些新的文化活动的运行,生态伦理道德制约人们文化生活行为的规范和准则作用应更加突出。
第二,建立公平公正的环境保护新秩序,树立正确的环境公平价值观。增强社会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环境公平又是一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多个方面的复杂系统工程。无论如何,都希望越来越多的人来关注与之相关的城乡环境不公平问题。公平公正的环境保护新秩序,使城镇环境有机地与乡村环境融为一体。为使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享受相近的环境质量,在统筹城乡环境方面,要从城乡环境规划、环境投资、环境管理和立法等方面统筹考虑。把环境保护与城乡经济建设同规划、同落实,使城乡环境保护与城乡经济建设协调推进。
第三,营造爱护生态环境良好风气,让生态环保理念永续相传。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首先必须进一步提升全员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引导全社会树立和深入践行人与自然生命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充分发挥文化沁润作用,需要认真学习领会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打造公平公正的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快形成良好社会风尚,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牢记领袖嘱托,尊重群众首创精神,迎难而上、科学施策,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凝聚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