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的构建思路
2024-01-03郭海琴
郭海琴
(中共汾阳市委党校,山西 汾阳 032200)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乡村产业发展,明确提出“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夯实乡村全面振兴的物质基础。2018 年3 月8 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在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强农业强国建设的背景下,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把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产业兴旺支撑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一、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支撑,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动能。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能让农民挑上“金扁担”,让农业插上“新引擎”。
第一,立足特色资源选准产业发展方向。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特定的文化和历史,有自己独特的环境和资源,特色意味稀缺,稀缺就有竞争优势。要立足产业基础、交通区位、自然人文等禀赋优势,制订科学的地区产业发展规划,提高特色产业发展的持续性和有效性。产业选择既要顺应市场规律,精准确定和细分目标市场规划产业布局,又要帮助农户了解市场、开拓市场、适应市场,让生产的产品能经得起市场的“检验”,以确保农产品有市场、售得出。事实证明,立足优势、突出特色,就能做大特色产业、延长产业链,把更多增值收益留在农村、留给农民。比如,山西大同黄花、江西赣州脐橙、陕西延安苹果等,都扎根乡土、凸显特色,成为知名度和辨识度高的乡村特色产业,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就业和增收,推动了地方发展。发展特色产业,一方面要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既要重视特色产业增加值,又要对品种产销对当地资源消耗情况加以关注、引导和监督。另一方面还要激活农民主体意识,将政府决策与农民期盼精准对接,唤醒农民的角色意识、自主意识,培育农民内生动力,真正发挥农民群众在特色产业生产经营中的主力军作用。
第二,以品牌引领现代乡村产业发展。发展乡村产业既要重视有形资产,也要重视无形资产。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农产品品牌建设已成为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高质量、特色化的品牌建设才是应对农业赛道竞争的根本。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要以健全品牌农产品体系为抓手,制定农产品品牌建设总体规划,使区域品牌、特色品牌、企业品牌之间相互促进,齐头并进,共同提升品牌核心竞争力;以打造品牌农产品产业链为重点,突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产品品牌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积极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品牌经营、资本运作、产业延伸等方式进行联合重组,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以提升品牌农产品质量为核心,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突出抓好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和农业标准推广体系建设;以促进品牌农产品推广为导向,借助新媒体宣传营销、开展促销活动、提供优质客户服务等,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实现从“卖产品”到“卖品牌”的转变,提升农业产业和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近年来,全国多地多措并举打造当地农产品品牌特色,形成了一套完整、有效的品牌发展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通过“品牌化”,引领“标准化”,带动“产业化”,助力乡村产业发展。
第三,着力解决产业发展初级化、同质化问题。从全国面上看,乡村产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一些地方产业同质化比较突出。产生乡村产业同质化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相邻区域内往往特色农产品、自然风光以及风土人情相似度较高,产业链低端、产业发展缺乏特色;另一方面受知识、视野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内外部因素制约,尤其是产业发展的联农带农利益机制不健全,不少农民对乡村特色产业认同感较低,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动力不足,无法使乡村的丰富资源充盈、流动、升级和整合,难以挖掘并聚力乡村产业的“特色”。区域乡村产业同质竞争,虽在短期能实现较快发展,但长期的市场风险是容易导致产量过剩、量增价降,甚至产品滞销,很难实现持续性增收。而要破解产业初级化、同质化问题,一方面需既面向市场又围绕需求、既学习借鉴又因地制宜,综合分析研判各种影响产业发展的主客观因素,择优制定中长期产业规划,着力提升规划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不断减少制约乡村产业健康、持续、有效发展的影响因子。同时要推动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领域不断应用、渗透,解决“小生产、大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推动农产品产销平衡,有效预防产业同质化恶性竞争。另一方面,对于产业同质化较强的乡村,要鼓励它们联合起来,打造跨村、跨乡、跨县域布局的产业集群,串点成线、连块成带、集群成链,打造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产业经济带,提升特色产业竞争力。
二、促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三产融合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之一。三产融合发展是创新生产方式、经营方式和资源利用方式,重点在于通过拓宽产业链实现“产业多元化”、通过拉长产业链实现“产业融合化”,促进农民增收,激发农村发展的新活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适应城乡居民消费需求,顺应产业发展规律,立足当地特色资源,拓展乡村多种功能,向广度深度进军,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近年来,各地三产融合主体大量涌现、融合业态多元呈现、融合载体丰富多样、融合活力越来越足。
第一,以农业产业为基础发展二三产业。乡村振兴必须着眼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农村一二三产业要以农业产业为基础,以农村为依托,实现三产融合发展。一要不断夯实农业现代化的物质基础。要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重点保护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等要素,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科技贡献率等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要加快农田设施和配套水利设施建设,优化农业生产条件,夯实农业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二要不断夯实农业现代化的社会服务基础。发掘乡村新价值,培育乡村新业态,打造乡村新模式,促进乡村产业结构提档升级。以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为节点,推动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实现农业从生产向生态、生活功能拓展。
第二,积极探索多元化农业产业融合模式。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需要结合当地资源禀赋、风土人情等实际情况进行研判分析,创新发展模式,推动农业产业多元化、融合化、链条化发展。从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实践来看,目前农业内部融合型发展模式比较普遍,就是在农业产业内部如种植业、养殖业、水产业等各子产业之间的融合,建立起上下游之间的有机联系,有效地整合各类资源,推动农业产业内部各子产业间的融合发展,达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促进农民增收的目的。此外,一些地方还大力拓展产加销“纵向”融合,以加工流通带动产业链融合;不断推进农文旅“横向”融合,以功能拓展带动多业态融合;推动新技术渗透“逆向”融合,以信息技术带动产业升级融合;搭建产业载体“多向融合”,以产业园带动集聚融合;创新推进农业与各产业“多元融合”,以多产业带动全方位融合;等等。由于各地资源禀赋差异大,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同时具体的农业产业在和二三产业融合过程中存在着产业链关键节点、规模经济、风险特征等诸多方面的不同,所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存在统一模式,要分地区分产业来推进。
第三,切实保障农民权益。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一方面,要注重把产业链增值收益更多留在产地、留给农民。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关键是要通过推进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和多类型规模经营,建立以农民合作组织为核心的多元化农业服务体系,构建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并能分享整个农业产业链的价值和收益。另一方面,要确保农民的利益不受损。在大力鼓励引导社会资本下乡的同时,也要在引入、使用、退出等方面对下乡的社会资本进行全过程监管,防止资本下乡“圈地”,造成耕地被荒废、闲置,或因盲目下乡和缺乏监管造成“跑路烂尾”,以确保农民的利益不受损。保障农民权益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成败的关键,也是其本质特征。
三、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现代农业产业园是以平台构建、功能完善、政策落实为抓手,形成多主体参与、多要素发力、多业态打造、多模式推进、多利益链接的融合发展新格局。
第一,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是推进乡村产业兴旺的重要载体。一要提高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水平,在省级层面统筹县域产业园发展规划,找准园区产业发展定位和发展功能,避免各地园区同质化发展、无序化竞争。围绕规模大、链条长的优势产业布局工业园区,深化延链强链补链,加强辐射带动,形成集聚效应。二要坚持因地制宜、突出产业特色,突出龙头企业带动、现代生产要素集聚,探索农民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的体制机制,打造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引擎。三要建立和完善农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长效机制,实现生产绿色化和标准化、经营品牌化、质量有保障、绿色食品认证比重高的发展格局。四要依托园区特色主导产业,主动加强与农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合作交流,引进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新机具,积极开展自主创新,示范带动农业科技支撑水平提升。五要完善园区产业扶持政策,构建产业园政策协同支持体系,为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依据和支持。
第二,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有助于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聚焦农民就业增收,突出优势产业带动,创新体制机制促动,加快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聚力打造县域经济增长高地;聚焦产业链条延伸,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加快布局和建设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设施,不断延伸特色产业链条,聚力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高地;聚焦创新驱动,搭建科技、人才、装备等要素支撑平台,强化科技服务示范推广应用,推进现代化、自动化、智能化农业发展,聚力打造科技创新高地;聚焦绿色生态,推进循环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利用,加强“区域公用品牌+行业品牌+企业品牌”品牌培育,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聚力打造绿色发展高地;聚焦服务保障,强化政策支持,创新经营体系,创新投入机制,创新园区管理,聚力打造改革创新高地。近年来,一些地方以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为契机,高度重视产业园建设,加强统筹协调,强化政策扶持,依托区域资源优势,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锚定农业高产、高效、优质、绿色发展方向,形成了特色鲜明、功能互补、活力充足的现代农业产业园体系,走出一条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受益,经济增长与乡村高质量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
四、加快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
近年来,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发展数量稳步增长,发展质量不断提升,示范带动作用明显,成为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引领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进一步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质量,要着力于以下几点。
第一,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质量提升。“十四五”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业经营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程度,推动经营主体从数量增长向量质并举转变、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在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质量提升行动中,要坚持市场导向原则,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经营规模、运行模式等方面遵循市场规律,尊重各类经营主体和农民群众的意愿,把建设的主舞台留给广大经营主体和农民群众,政府要发挥好撬动资本、激活要素资源等方面的作用。
第二,构建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在安排农田基本建设、农技推广、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等建设项目时,优先选择符合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进行项目建设,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扶持,对符合贷款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综合采用贴息贷款、信贷担保、以奖代补、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等方式为它们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同时,要大力开展现代青年农场主、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提升他们的带动能力。针对不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不同发展需求,地方政府既需要制定普适性的培育政策,又需要分类建立专门的培育政策,还要注重细化培育政策的具体实施方案,加大政策的宣传和普及力度,避免政策导向被扭曲,提高政策实施的精准性。
第三,培育和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按市场规律配置资源,通过优化土地有序流转、资金有效流动、人才资源共享、信息技术协作和品牌共建共享等在联合体内自由流动,促进农业资源要素更好融合、更优配置,成为引领一二三产业融合和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力量。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一方面要处理好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各成员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通过行之有效的制度约束,构建稳定高效的利益分配、风险补偿和诚信共建机制,促进长期稳定合作。另一方面要处理好联合体与普通农户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建立健全联合体与普通农户之间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全产业链增值增效,使农民有更多获得感。
五、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科技快速进步,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突破60%,充分体现了“凡是乡村振兴,必有科技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明确了科技创新体系在新阶段的使命任务,也对提升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把农业科技摆在突出重要位置,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持续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不断注入创新动力,提供更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第一,全力推进种业振兴行动。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在实践中,要加强作物种质资源库建设,实现种质资源保存和活体保护全覆盖;围绕区域优势特色物种加大生物育种和育种信息化研发及应用,加快以分子育种为代表的种业创新技术研发步伐;扶持优势种业企业,建成一批具有种业自主品牌、拥有核心研发创新能力、产业带动引领能力、较强市场竞争能力的现代种业企业;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基地建设,加大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力度,不断提升基地建设水平,增强良种稳产供应能力。
第二,加快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一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形成综合竞争优势。加快培育壮大一批农业科技领军企业,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牵头组建体系化、任务型创新联合体,支持企业参与农业科技重大项目和平台建设。二要建设集研究孵化、集成转化、试验熟化、推广应用为一体的科研示范推广基地,立体推进全要素、全过程、全链条重大关键技术集成,让最新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三要构建多元化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探索政府扶持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农技推广模式,建设网络推广平台,打造农业专家推广服务系统。四要积极引导社会科技力量下乡,通过技术咨询服务推动先进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
第三,强化农业科技投入力度。一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在国家层面,要进一步完善、稳定粮食主产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力度,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产业链拓展延伸、提质增效,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在地方层面,要加大公共财政对公益性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确保各级政府对农业科技投入的增幅高于农业GDP 增幅;积极统筹各类涉农资金,将存量和新增资金向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的科技服务领域倾斜。二要拓宽融资渠道。开拓农业科技的金融投资渠道,增加对农业科技项目的信贷投放,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风险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融资制度和保险制度,完善农业科研成果商品化担保机制,争取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和农民投入农业科技,通过合作、参股、联营等多种形式,吸引和鼓励企业特别是一些以农产品开发为主的新兴科技企业投资农业科技开发和应用。同时还要进一步优化农业科技投入结构和环节,构建需求导向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
六、强化人才要素保障,夯实乡村产业发展人才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大量的人才和优质劳动力。为此,要坚持立足产业、面向产业、融入产业、服务产业的原则,着力在引才、育才和留才上下功夫。
第一,广开门路“引人才”。农村发展空间巨大,潜力无限,人才实现自我价值正需要农村这样广袤的大平台,因此要为人才营造一个施展拳脚、一展宏图的发展条件和市场空间。一要按照“缺什么引什么”的需求导向,立足本地急需人才、短板人才,因地制宜,精准引进与特色产业、乡村振兴相适应的对口人才。二要通过落实一系列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在培育引导、要素保障、金融服务、财政支持、项目评定、基地建设、人才评价等方面给予乡村人才有力保障和支持,建成人才孵化基地,全面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
第二,多管齐下“育人才”。在乡村产业发展中,要同步实现以追求效率为特征带来的收入效应和以追求吸纳劳动力为特征的就业效应,就要求进一步做好农村劳动力培育工作。一要重点培育家庭农场、农业企业、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类别的带头人,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提升带强产业发展、带领群众致富的带动能力;二要依托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农高素质农民培训工程等多种渠道和形式,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力度,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作为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的重要途径。
第三,要用心用情“留人才”。乡土情结是中国人与生俱来的文化情怀。培育本土人才要打好“乡愁”这张感情牌,鼓励外出务工、经商、求学人员复员退伍人员返乡创业,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使他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大力发展乡村优势产业,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筑牢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基石,努力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