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归语文本体?构建生命课堂

2024-01-02郭仁超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23年12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新课标教学

郭仁超

摘 要 曹明海教授的《语文课程根与本》从语文本体出发,抓住语文课程根本,明晰语文教学方式,阐明语文教学目标,倡导语文教学立足文本,关注学生,真正实现学生主体思维、审美、文化等能力与素养的提升与发展。这本书在新课标颁布后不久出版,既是对当下语文现实的回应,也是帮助施教者真正理解语文课程的核心本质。

关键词 语文课程  语文本体  教学  新课标

一、探源析本 廓清概念

曹明海教授的《语文课程的根与本》,探究的是语文课程的本质。而厘清语文课程的本质,也是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的第一步。曹明海教授看到了语文教学有游离在教学本质之外的现象,语文课程所特有的诗意的一面、蕴含着民族文化世界的一面被遮蔽,因此大力倡导语文本体性的回归,即语用的回归。在曹明海教授看来,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语用教学,语用教学指向的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中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这是语文课程教学活动与教学设计的核心指向与基本立足点。与以往对语文的相对单一界定不同,曹明海教授认为语文的概念是复合性的,具有文章的、文学的、文化的、语体的、文言的等多重内涵。复合性下的语文概念是丰富的,具有不同层次与角度,但基质是语言文字,语言文字是构成文章、文学、文化的最基本元素。这样的做法厘清了语用或者说语文的概念。语文不再是各种观点交锋的角斗场,而是以语言文字为基质的复合性概念。对施教者来说,如果说语文概念的界定是“从哪里来”,那么由此出发明确的教学目标则是“到哪里去”。

曹明海教授创造性地将语文课程目标分成两方面:一是语用能力目标;二是语用素养目标。语用能力目标指向的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包括语用基本能力、语用思维能力、语用审美能力。语用素养目标指向的是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素养,包括语用知识素养、实用文章素养、文学艺术修养、语言文化素养等。[1]能力目标是基础性的,而素养目标是基础之上的发展与升华。“能力—素养”两种层次教学目标的制定,回应了仅仅将语文教学目标界定为识文断字的“工具性”的观点;将素养目标概括为语用知识、实用文章、文学艺术、语言文化素养,是从语文是语言文字的本体论出发,剔除“非语文”的教学目标,划定语文“人文性”的边界,防止将语文教学目标泛化,让语文教学真正具有“语文味”。

由本体出发,最终达到的目的是生命化的语文教学,将语文作为主体生命形式来把握,是曹明海教授对于语文本体重要的价值探索。在他看来,语文教学要走向诗性、陶冶与人文,让学生真正能够在语言的世界里展现和延续自身的生命。这是以一种宏观的视野,超越语言文字本身,是对语文课程目标的审视。诗性是语文课程一以贯之的求得智识的态度。陶冶区别于其他课程,是语文独有的实现教育的方式。陶冶与诗性是一脉相承的。语文的诗性特质,能让学生在对文本的涵泳中,实现自我品性、气质、人生境界的提高。人文,即人文素养,“不是语文教学的泛化,而是语文本体构成的功能最大化”[2]。换句话说,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是语文课程最大的价值追求。

语文的概念是复杂的。何为语文本体?语文教学目标要去向何处?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到达?这些问题,是施教者在打开语文教材前必须要思考清楚的。曹明海教授在书中对语文本体的思考、对课程目标的分析、对教学手段的把握,让施教者更加清醒地前行。

二、纲举目张 条分缕析

如果说对语文本体、课程目标、教学手段的思考是宏观的,那么对于文本解读方法与不同文体特征的辨析,则是指向文本的具体思考。探索教学文本解读方法是该书的重要一环,主要包含文本、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关系、文体三方面内容。

1.立足文本

在曹明海教授看来,语文教学文本应以教材中的文本资源为范例,将一切的教学活动建立在教材的文本基础之上,对教材中文本资源的解读是确立教学内容的关键。教材文本是一个“多层次结构”,包含形式层、再现层与表现层。形式层是文本的语体层,包含了语音、语段、句段、结构及整体营构的秩序与形态;再现层是文本的语象”,指的是教材文本语言构出的物象与事象、场景与画面、气象与景境等;表现层是文本的语义层,即文本负载的情感与理思、精神与思想、灵魂与生命,是教材文本的深层意蕴。[3]对教材文本的多层次的理解,厘清了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施教者在教材文本解读过程中,不仅要看到文本的语音、语段,也要看到教材文本所具有的景境、情节,以及背后的情感、思想与意义。施教者不能只重视作品思想内容的把握,也不能只注重对语言语体层的解析,而是要从文本出发,不断发掘教材文本的深层语义内蕴,由浅入深,入乎其内,出乎其外,让教材文本解读有层次,也让教学内容更富有层次。

2.学生主体

如果说对教材文本的分析是着眼于文本,解读教材文本后教学内容的确立是着眼于施教者,那么,分析读者接受文本的心理以及对读者与文本关系的探讨,则是着眼于学生。在文本解读过程中,曹明海教授创造性地将教材文本与学生之间的“不对称关系”进行了修正和说明,认为文本具有未定性和空白,在向读者发出召唤,读者应积极填充空白,从而实现积极交流,这使学生在文本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肯定。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教材文本的内涵,而是通过不同的方式,对教材文本进行创造性的分析与解读,成为文本的建构者。这样看来,曹明海教授将施教者与学生均作为平等的读者看待。施教者在备课阶段实现深悟,在课堂上,则是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初感”出发,以诗性的方式实现读者与读者思想上的碰撞,从而促使学生深悟,实现语文课程价值。

3.审识文体

曹明海教授在书中着重分析了诗歌、散文、小说、戏剧这四种文体的特征,并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以发现不同文体解读的具体问题,指明具体对策,实操性相当强。他对文体教学的重视,也是在回应近些年语文教学活动表现出来的现象——文体意识模糊、文体“淡化”,各类文體呈现出类似的教学思路、教学设计和教学模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文体意识的确立具有重要的意义。文体意识能够帮助施教者明晰各文体的主要特征,即各文体最鲜明、最有意味的地方。只有这样,施教者才能真正把握“这一篇”的精髓并进入文本解读。

曹明海教授的教材文本解读观,从文本的基本层次出发确立教学内容,在整体观照的视野下,分析教材文本中的各项元素及其与整体的关系,在教学解读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将教学活动中的“教师—文本—学生”三者有机联系起来,富有创见性,对于一线教师实施教学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史观视野 回应现实

曹明海教授在我国语文教育史的视野下把握语文课程本质,书中对于语文本体的分析是基于长期以来语言学争论的问题。但他没有囿于争论本身,而是看到了语言与本体之间的密切关系,得出语言文字是语文本体的结论。语言文字运用并不是近些年的提法,我国基础教育的先行者、奠基者叶圣陶已对此有过深入的探讨。叶圣陶在《略谈学习国文》中提到,“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能够达到‘行的地步才算具有这种生活的能力”[4],由此明确了“知”与“行”的关系,以及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知而后行。学生是“知”的主体,也是“行”的真正实践者,教材文本就是学生获取“知”的重要来源。因此,曹明海教授对于语文本体的呼吁,对于学生主体的强调,以及对教材文本多层次、深入的分析,正是在宏观的语文教育史视野下,对前辈学人的继承与发展和对语文本质的把握。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新课标从学科本体出发,确立了较为具体的课程目标,形成了以学习任务群为主体的课程组织形式,推动了包括任务群、情境化、项目化在内的教学方式的变革。教学方式的变革是基于时代发展的新形势,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学基础内容的偏移,也不会造成语文课程基本内核的缺失以及“泛语文”“非语文”“假语文”等教学现象的形成。施教者立足于新时代教学方式的变革,必须突出学生语文素养本位。曹明海教授在书中对教学文本的多层次分析,对学生主体的确立,以及更为细部的文体分析,正是回应了当下语文教育中出现的一些偏差。语文课堂“语文味”的疏离,是施教者没有认清语文课程的核心本质,对以语言文字为基质的教学文本没有深入的思索,背离了对传统语文陶冶性的追求;施教者更看重图像表达,而忽视了最为基本的语言文字的涵泳,学生成为知识接受的客体,却没有真正参与教学文本的构建。这些现象的出现,无不引起包括曹明海教授在内的老一辈学人的忧虑。

新课标总结了语文课程的特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5],并进一步强调了以学生为主的理念和学生自主学习实践活动,明确了具有完整结构的学习任务群是语文课程组织形式。学习任务群承载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课程构架的核心元素。学习任务群的建立,就是要引领教学方式的变革,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呈现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可见,曹明海教授强调学生主体,并将学生视为文本的建构者,与新课标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

总而言之,曹明海教授的《语文课程的根与本》可以说是一本结构严谨的书,一本有温度的书。全书具有高度的理论视野,能够从语文本体出发,通过分析语文的本体、语文的特质,形成较为科学的教学目标;能够在教学方法论上结合西方接受美学、解释学等相关理论,对文本、文本与学生关系、文体等相关内容进行细致的分析,真正解答施教者该如何做的问题。同时,曹明海教授对于诗意、语文味、生命语文的倡导,不仅呈现了一个有温度的语文教学,还展现了一个有温度的学者形象。正如书的《后记》中说的一样:“那是一些纯真的人,纯真的事,纯真的感情,纯真的思维,纯真的气场,纯真的环境,纯真的交往,这些给我的‘解读学融注了纯真的性格。”纯真是难得的态度,以纯真待语文,才能真正回归语文本体。

[本文系中国教育学会2022年度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基于学生认知背景差异化发展的语文教学解读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2231000202B)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2][3]曹明海.语文课程的根与本[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21:31,75,196.

[4]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2.

[5]中华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1:1.

[作者通联:上海市川沙中学]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新课标教学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初探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听力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