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州油菜高效栽培与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
2024-01-02黎天马秀
●黎 天 马 秀
(1.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区州农业技术推广站 甘肃 甘南藏族自治州 747000;2.合作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甘肃 合作 747000)
1 绿色高效栽培
1.1 播种前准备
1.1.1 选种甘南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陇南山地的过渡带,海拔高,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在1~13℃,冬季气温最低,低温通常出现在1月,全州除舟曲﹑迭部县部分地区没有严寒期外,其余均长冬无夏,春秋短促,降雨分布极不均匀,而且暖季多,冷季少,雨热同季的特征十分明显。根据当地特殊的自然环境,可选择由青海农林科学院选育的“青杂7号”“青杂5号”“青杂9号”等优质甘蓝型不育三系杂交种,生育期112~142 d,平均单株有效角果数209~221个,每角粒数25~26个,是具有良好的抗寒﹑抗倒伏﹑抗病虫等优质性状的品种[1]。
1.1.2 精细整地种植春油菜地块的茬口应避免与十字花科作物重茬连作,可与小麦﹑马铃薯等进行合理轮作倒茬。油菜适应性较强,对土壤要求不高,适宜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地块上种植,中性或微酸性土壤相对合适,盐碱地块不适宜。由于油菜种子小,幼芽顶土能力弱,整地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油菜出苗和根系发育。在播种前要精细整地,保墒防旱,去除田中大石块﹑土块以及残破的农膜,保证出好苗﹑出全苗。
1.1.3 施足底肥油菜需肥量较多,要施足底肥,注意磷肥的施用量。底肥以腐熟农家肥为主,配合复合肥或化肥施用。一般情况下,施用腐熟农家肥2500~3500 kg/亩(约667 m2,下同),配合施用尿素15~25 kg/亩和过磷酸钙8~12 kg/亩。若前茬种植覆膜玉米,在种植玉米时就要一次性施入腐熟农家肥4000~5000 kg/亩,并配合施入过磷酸钙45~55 kg/亩以及尿素40~50 kg/亩。
1.1.4 种子处理播种前应对油菜种子进行精选﹑晾晒以及消毒处理。首先,在晴好天气,将种子放在席子上进行晾晒2~3 d,随后进行风选,将干瘪﹑比重小的种子和杂质剔除。随后用10%的盐水浸泡种子,捞出秕子,用55℃左右的温水烫种,加热水时按1个方向搅拌20 min左右;也可用福尔马林3000倍液浸种,然后将种子捞出,闷种2 h后用清水洗净晾干备用。最后拌入种肥,将20%的过磷酸钙﹑65%的肥土﹑15%的细炉灰混匀后包裹在种子外面,经过大粒化处理的种子,不仅有利于匀播省籽,还有明显的壮苗效果。
1.2 适时早播
油菜春季可适当早播,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在2~3℃以上时即可播种。通常在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同时,还要考虑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品种以及病虫害发生情况等因素。
1.3 播种量及栽植密度
合理密植有助于春播油菜充分利用土壤地力条件和光照条件,协调个体及群体间的矛盾。播种方式在传统撒播的基础上,通常采用精细条播和地膜覆盖(点播)的方式,行距25~30 cm,播种深度3~4 cm,用种量0∙35~0∙5 kg/亩,保苗1∙5万~2∙5万株/亩。与传统撒播相比,精细条播﹑覆膜点播既减少了用种量,便于种子发芽﹑出苗,又有利于田间管理,提高产量。
1.4 田间管理
1.4.1 间苗、定苗间苗﹑定苗是建立油菜合理群体结构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实现合理密植﹑促进幼苗均匀生长﹑改善幼苗营养条件﹑培育壮苗的关键技术。要把握早间苗﹑稀定苗的原则,间密留稀,去弱留强,合理调整植株间隙,保持均匀株距,促进平衡生长。在春油菜长至2~3片真叶时,结合中耕除草进行浅锄间苗,间苗过程中要注意保留纯苗﹑壮苗﹑大苗。当油菜长至4~5片真叶时进行及时定苗[2]。干旱时,可在幼苗长至4~5片真叶时,进行一次性间苗和定苗,对于出苗差﹑密度不足的地块要尽早进行人工移苗补栽,并浇透定植水,以免造成缺苗断垄现象。地下害虫发生严重的地区要适当推迟定苗;同时,要依据地力和种植密度确定合理的留苗密度。春油菜定苗要在5片真叶前结束,并加强后期肥水管理,确保全苗﹑壮苗。
1.4.2 施足苗肥根据油菜幼苗需肥量特点,遵循先淡后浓﹑先少后多的原则,以速效氮肥为主,苗期的施肥量约占整个生育期施用量的40%左右。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对于直播油菜,应在第一次间苗和定苗后各追施1次尿素,间苗时施入尿素5~6 kg/亩,并配合一定量的磷酸二铵,定苗后施入尿素7~8 kg/亩。苗期缺氮容易影响植株长势,导致植株矮小,叶片瘦小,降低产量。在花期也要进行追肥,施用磷酸二氢钾15~20 kg/亩,如果花期缺少磷元素,则会导致油菜叶面颜色变淡,缺乏光泽,严重时导致植株枯萎。另外苗期还应配合叶面喷肥,每亩喷施0∙1%~0∙2%硼砂水溶液100 kg左右,促进油菜的开花结实。
1.4.3 中耕除草中耕除草能够有效增加土壤透气性,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促进表层土壤疏松程度,提高地温,减少水分散失,有助于清除杂草和促进幼苗根系生长。春油菜整个生长季需进行2次中耕除草。第一次结合间苗进行,一定要浅锄,以免伤及幼苗根系;第二次在定苗后﹑封行前进行,中耕深度6~10 cm并培土,防止倒伏。
甘南地区主要杂草为阔叶类杂草和野燕麦,对于杂草严重的地块还可以借助化学药剂进行除草。播种前,用48%的氟乐灵乳油兑水后均匀喷施地表以防止阔叶类杂草的生长。对于野燕麦,在2~4片叶时,用适当浓度的“威霸”或高效盖草能进行防除。野油菜3~4片叶时,用菜王星25 g/亩进行防除。对于阔叶类杂草,可在3~4片叶时用40 g/亩高特克进行防治。
1.4.4 合理灌溉油菜喜水怕渍,灌溉时应掌握田间湿润﹑无积水为标准。通常按照“头水晚(拖至现蕾期),二水赶(赶至初花期),三水满(终花期多浇)”的原则,因地制宜把好灌溉关。第一次灌水应在间苗或定苗期进行,在油菜长至4~5片真叶时,结合间苗﹑追肥灌好苗水,注意灌水量不宜过大。薹花期至少要浇2次水,并且灌水量应逐渐加大。油菜的薹花期正值气温较高的时期,这时油菜生长旺盛,生长量大,是需水量最多也是最迫切的时期,应及时灌水。最后就是灌好角果水,现蕾后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都很旺盛,此时为分枝﹑开花﹑角果发育的关键时期,应及时灌水,有助于提高结果率﹑增加角果数,具有明显的增产﹑增收效用。
1.4.5 科学追肥开花后,油菜由营养生长转向旺盛生殖生长,此次追肥对最终产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追施7~8 kg/亩复合肥以促进现蕾抽薹。还可以在采取叶面追肥,在油菜抽薹期叶面喷施0∙2%的硼砂溶液,每亩用量50~60 kg;在花期喷施1%的尿素溶液或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每亩喷洒50~60 kg。叶面追肥选择在晴天的傍晚施用,每7 d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有利于增花﹑增角,提高结实率,提高产量和菜籽含油量。
1.4.6 适时采收油菜为无限花序,开花延续时间较长,角果成熟也不一致,最好的采收时间为距盛花期末30 d左右时,当70%~80%的植株变黄成熟﹑大部分角果呈黄绿色﹑角果内籽粒呈黄褐色至蜡黄色时,为最佳采收时间。采收时避免在晴天暴晒时进行,避免裂角脱粒,应选择早上露珠未干或阴天时进行,采收后堆放5~6 d,并做到单打﹑单收,防止品种混杂,避免影响商品性[3]。待籽粒成熟后进行脱粒晾晒,充分干燥水分低于9%后低温入库,可采用散装或袋装,做到颗粒归仓。
2 病虫害防控
油菜属十字花科作物,易染的病虫害较多。甘南地区主要虫害有黄条跳甲﹑菜蝽﹑蚜虫﹑小菜蛾等;主要病害有菌核病﹑霜霉病﹑白粉病等。
2.1 主要虫害
黄条跳甲俗称土跳蚤﹑蹦蹦虫,以成虫越冬,早春土壤解冻后,越冬成虫从土壤中爬出,在油菜出苗后大量发生,为害叶片,成虫将卵产在地里,孵化后的幼虫为害根部,严重时造成绝产绝收。生产中,当黄条跳甲成虫大量发生时,喷施速灭杀丁﹑敌杀死或氧化乐果。菜蝽的防治应控制在若虫3龄以前,喷施2000倍氧乐氰,防治效果较好。花期用40%的乐果或虱蚜净防治蚜虫危害。用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或2∙5%的功夫菊酯乳油15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花期潜叶蝇和小菜蛾。
2.2 主要病害
油菜菌核病发病时表现为叶片枯黄,蚀空茎髓,生产中可以通过合理轮作倒茬﹑加强肥水﹑增强植株抗性以及采用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全园喷雾的方式进行有效防控。用80%代森锰锌﹑40%乙磷铝﹑72%的霜霉威或70%的百菌清等防控霜霉病。用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30%恶霉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进行喷雾,可有效防治油菜猝倒病。用40%的多·硫悬浮剂500~600倍液﹑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40%的福星乳油8000~10000倍液等药剂防治油菜白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