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程思政”的核心内涵、实施原则和提质路径
2024-01-02徐伟
徐 伟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保卫部 江苏·常州 213164)
在高校持续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大背景下,“课程思政”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课程思政” 平衡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之间的关系,“体现了教育的本质”[1]。 简而言之,“课程思政”就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全面融入高校综合素养课程、专业技能课程,使它们承担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 ”[2]充分理解“课程思政”的核心内涵、实施原则与提质路径,既是高校优化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又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保障,也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必然选择。
一、诠释与定位:“课程思政”的核心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3]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指明了“课程思政”的原则和目标。 那么,何为“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有什么区别? 总体而言,“‘课程思政’是一种课程观,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 ”[4]“课程思政”就是以“知识探究”和“价值引领”为课程目标, 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全面融入课程教学,形成育人合力。
(一)功能诠释与定位:赋予专业课程教学立德树人新使命
“课程思政”是引导专业课程育人的理念和教学模式,必须将专业课程作为主要载体。 在培育学生综合素养的过程,专业课程教师要注重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坚守“全面思政教育、立体思政教育、创新思政教育”[5]的理念,充分融合思想政治教育的浸润作用和知识传授的主流价值引领功能,不断深化和拓展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课程思政”并不是机械地把“思政课堂”搬到“专业课堂”,而是引导授课教师充分挖掘、加工、优化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有机融合。 专业课教师需要在“课程思政”理念的指导下,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课程教学规律,完成课程设计、教材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教学环节,构建一个思想政治教育、通识教育、技术技能教育相辅相成的教育体系。 此外,为了提升“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教师要经常研究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特点,直面热点、难点问题,遵循课程建设的规律和逻辑,打造“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二)目标诠释与定位: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
“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既相辅相成,又有各自的界限。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不过受限于人才培养方式、课程体系的安排,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课程体系中占比较低[6],不能覆盖教育教学的全部过程。 这种现实状况就构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边界, 而这种边界势必会影响其育人动能的充分发挥。 “课程思政”理念有效地突破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边界, 将思想政治教育延伸至教育教学的全部过程。 新时代,中国在世界舞台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那么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要讲政治、讲立场,还要讲能力、讲智慧、讲德才兼备。 这就要求高校必须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和思维方式,从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而言,“课程思政”弥补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不足”。 因而,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可以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全覆盖。
(三)方法诠释与定位:善用隐性教育传递社会主流价值观
从教育教学过程和方法方面看,“课程思政”通常以隐性的形式渗透到专业课程的教学,向学生传递主流价值观念。 在实施“课程思政”的过程中,授课教师不仅要储备丰富的专业技术知识,而且要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授课教师要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技巧,促使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机结合,相互融通。 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授课教师要塑造广阔动态的课堂文化,时刻关注学生的情感反应,赋予知识传递更高的温度,引导学生完成行为和情感的双重体验。 授课教师要在与学生深度互动交流中,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7]。
二、权衡与结合:“课程思政”的实施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8]“课程思政”是全面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 在实施“课程思政”改革的过程中, 高校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尊重规律、遵循原则,实事求是、因事而化,切实提升“课程思政”的质量和水平。
(一)权衡整体与局部关系,坚持顶层设计和试点培育相结合
高校在推进“课程思政”改革的过程中,应充分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其一,学校层面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谋划,一体化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目标、原则、路径和保障措施。 其二,要充分发挥少数课程的示范作用和试验作用, 分批次遴选“课程思政”改革示范点,分步骤、分阶段有序推进“课程思政”改革。 其三,要充分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发挥各门课程的育人功能。 其四,要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强化他们的育人职责和意识,将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扩大到全体教职工。 其五,要营造推进“课程思政”改革的良好氛围。 “课程思政”理念能够强化全体教师的育人责任,促使专人思政转变为全员育人。
(二)权衡手段与目标关系,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
专业课程教师也要积极发挥价值引领功能,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在传授专业课程知识的时候,专业课教师要深入挖掘各类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知识传授中实现价值引领,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围绕思政元素的知识谱系,坚定协同育人的价值指向”[9]。 在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的大背景下,学校要深入理解“课程思政”的核心内涵、改革方向、创新路径,要让所有课程都能够发挥“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10]三位一体的教学功能,要全面压实所有授课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中的价值引领责任。 教学培养方案既要凸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显性的价值观引领功能,又要强化综合素养课程和专业课程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用、引领效用、示范效应,真正做到“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
(三)权衡坚守与变革关系,坚持遵循规律与改革创新相结合
根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 教育目标、教育环境、教育客体、教育主体都在不断地变化,因此,“课程思政”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 “课程思政”的改革创新要处理好八组关系,即“统筹兼顾政治性和学理性、价值性和知识性、建设性和批判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统一性和多样性、主导性和主体性、灌输性和启发性、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11]此外,在不断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创新的过程中, 高校要严格遵循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遵循大学生成长发展的规律,“深刻把握人才培养逻辑和专业建设逻辑”[12],做好统筹规划、路径设计、效果评估,不断总结改革创新经验,确保“课程思政”改革不走偏、不变样,不断取得扎实成效。 深化“课程思政”改革,要抓住教材、教学和教师这三个核心要素,不断创新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
(四)权衡主体与客体关系,坚持教师引领与学生参与相结合
在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过程中,全体教师要以德立学、以德施教,面向大学生开展政治引领和思想教育。 其一,全面提升专业课教师的德育意识和育德能力,将德育意识和育德能力纳入教师培训体系,协调校内外各类资源,常态化长效化举办专项技能培训。 其二,完善教学业绩的考评和激励机制。 对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和授课教师的德育实效开展绩效评价,并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重要参考项,纳入教师综合考核体系。 其三,梳理优秀典型,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回应社会关注。 其四,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 积极回应他们的发展需求,满足他们的心理期待,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增强“课程思政”工作的亲和力、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引导与培育:“课程思政”的提质路径
“课程思政”是一体化的课程观。 “课程思政”“不拘泥于各科专业知识的学习, 而是将思政教育的目标贯穿各门课程,形成一个完整的课程育人体系。”[13]“课程思政”有利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通过提升“课程思政”的质量,助推“三全育人”工作。[14]具体来说,应从五个方面下功夫,全面提升“课程思政”的质量。
(一)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培育社会主义之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培育高尚品格,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同亿万人民一道,在矢志奋斗中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15]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既指明了青年大学生的发展和奋斗目标,也是各门课程的核心教学任务之一。 在完成这项艰巨任务的过程中,各门课程承担着不同角色,其中“思政课程”重在阐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核心内容、原则要求、精神特质、实践路径、发展目标;重在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增强为理想信念奋斗的自觉性。 而综合素养课程注重从历史、文化、社会、生态等不同层面阐释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主义理想的优越性与先进性。 专业课程要结合学科、专业和课程的特色,引导学生不断提升专业知识素养,把个人成长发展与国家的繁荣强大统一起来,在各自岗位上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思政课程、综合素养课程与专业课程互相融通,目标一致,同向发力,共同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引导学生厚植爱国情怀,培育民族复兴之才
爱国是每个公民的基本素养,也是每位大学生必须具备的情怀。 各门课程要分工协作,让每一位大学生成为胸怀理想、热爱祖国、忠于国家的新时代青年。 其中,“思政课程”重在阐释爱国主义的理论内涵、历史意义、当代价值,要利用典型案例、历史故事等形式,教育引导大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 综合素养课程要从历史、文化、社会、生态等学科背景出发,为爱国主义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撑, 要结合大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刻剖析各种社会现象,给学生提供科学合理的答案。 专业课程要以技术技能教育为依托,鼓励学生们积极投身专业实践,助力国内产业升级改造,打破国外技术壁垒。 比如,针对“芯片”卡脖子问题,在软件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中,授课教师就可以从芯片技术的发展、 我国芯片产业的瓶颈、中美贸易战中的危机与挑战等方面入手,激发学生们的爱国热情,投身芯片技术产业的激情。[16]
(三)引导学生增长知识见识,培育时代前沿之才
21 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而见识与才智是人才竞争力的核心。 各门课程要“教育引导学生珍惜学习时光,心无旁骛求知问学,增长见识”[17]。 其中,“思政课程”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趋势和中国发展态势、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远大理想和现实路径。 “思政课程”要引导学生紧扣时代特征,用世界眼光客观地看待中国发展,理性地分析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 “思政课程”要让大学生深刻理解知识储备对个人发展和国家进步的重要意义,增强大学生获取知识的自觉性和自主性。[18]而综合素养课程,要努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协调全校人财物资源,加强不同学科间的协同与交叉,让理工科学生增加人文社科知识, 让人文社科学生接触理工知识,力争实现文理交融、医工交叉,并适当增加实验实践环节,拓宽学生视野,提升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专业课程要以传授学生技术技能型知识为首要任务,要发挥名家、大师的育人效应,让名家、大师常态化走进一线课堂,让学生学习、掌握、运用最前沿的专业知识。 专业课程的授课教师要切实提高教学水平,激发大学生学习知识的热情,引导学生扎实掌握专业知识,努力做到“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飞扬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力”[8]。
(四)引导学生加强品德修养,培育德技并修之才
立德树人是中国教育的根本任务。 培养品德修养高尚的人才是高校教育教学的中心任务。 各门课程要积极引导学生理解品德修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青年。 其中,“思政课程”重在阐释品德修养的重要内涵和意义, 要根据不同时代的主题和形势,教育学生把握品德修养的要求、践行路径。 综合素养课程要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详细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渊源、核心内容、表现形态、价值追求、实践要求。 专业课程要围绕专业特性, 挖掘专业知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结合点。 比如,在“大学英语”的课程教学中,可以利用精读短文, 讲述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内容,[19]由此,学生不仅可以掌握专业知识,而且可以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要义,不断提升个人品德修养水平。
(五)引导学生坚定斗争意志,培育艰苦奋斗之才
幸福要依靠奋斗,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精神和创新精神必不可少。 高校各门课程要教育大学生敢于担当、不懈奋斗、勇于斗争、乐观向上、积极进取。 其中,“思政课程”要阐释“奋斗精神”的内涵,重在阐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任务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担当,要全面梳理四个重要历史时期的伟大成就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可以通过“两万五千里长征”“南泥湾精神”“铁人王进喜精神”“深圳特区建设”“浦东大开发”等案例教学,让学生深刻理解“奋斗精神”的实质。 综合素养课程要注重奋斗情怀教育,选取古今中外典型案例与经典故事,把奋斗精神、乐观主义、爱国主义教育融为一体,形成立体化、贯通式教育。 专业课程要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体现奋斗精神,引导大学生立志成为技术技能型或者科学研究型人才,为国家繁荣富强做贡献。
结 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17]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使其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这是中国教育的重要使命,也是高校各门课程的根本任务。 其中,思政课程重在培养 “德”; 综合素养课程重在培养 “体美劳”,引导学生增强体质,提高审美,崇尚劳动;专业课程重在增长“智”,让学生练就一身本领。 在这个过程中,“课程思政”可以充分发挥育人功能,有效助力人才培养。 高校应继续研究“课程思政”的创新方法,不断提升“课程思政”的有效性、针对性和时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