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协同资助育人的构建路径

2024-01-02王云云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困难资助

王云云

(北京交通大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北京 10004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 “三全育人”理念是各高校汇集育人合力、整合育人资源、创新育人手段的时代产物,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时代进程中发出了强音,焕发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新的历史时期,资助育人在育人体系中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关系到每一个困难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回答好“谁来做”“做什么”“如何做”“做到什么程度”“如何评价”的问卷,着力提高受助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和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力量。

一、“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资助育人的内涵与特点

资助育人是高校十大育人体系①之一, 也是高校“三全育人”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三全育人”的提出为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思路,唯有切实将资助育人融入“三全育人”大格局中,不断强化资助育人理念、探索资助育人路径、提升资助育人质量,才能真正把资助工作做到保民生、暖民心。 在新时代,我们必须全面把握“三全育人”视域下资助育人的内涵和特点,才能写好高校教育的“奋进之笔”。

(一)传统“漫灌式”经济资助转变为“滴灌式”的精准资助育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通过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以多元化的资助方式,从经济上缓解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压力,使得他们能够享受到国家资助政策,得以完成学业。 高校资助工作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帮助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问题,更主要的是对其精神、情感、心理、能力等方面的激励、激发、疏导与培养。 近年来,除了在物质、经济方面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得到公平接受教育的机会,资助重点逐渐向如何建立科学有效的资助育人体系转移[2],其中关键点就在于由传统的“漫灌式”经济资助转变为“滴灌式”的精准资助育人。

(二)新时代要求资助育人工作由显性方式向隐性方式纵深渗透

学校制度对学校生活具有形塑和规范作用。 高校学生资助制度是高校人才培养制度的一部分,具有隐性的教育功能。 学生资助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隐性课程机制”,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大学生的品德塑造。 在以往,资助的主要目的是满足学生的经济需求, 往往采取形式单一的经济资助方式,但随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求日趋凸显,挖掘资助工作的隐性教育功能,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强化对学生的教育和帮扶,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日渐成为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新课题。

(三)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对资助育人工作的质量有更高的要求

教育部发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指出,要全面“构建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并提出构建“资助育人质量提升体系”,进一步凸显高校资助工作要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促进知识教育、 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进行有机结合,重视提升资助育人实效和工作质量[3]。 资助工作绝不能仅仅停留在经济保障上,要进一步拓展资助的内涵,探索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资助育人新路径,在每一个资助项目和每一个资助环节中融入育人要素,促进他们全面成长。

二、高校资助育人协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原则,将党的教育关爱政策直接落地于学生。 这就需要学校始终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基于“三全育人”的理念,健全学校、家庭、政府、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但在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资助”格局的过程中,尚存在以下问题。

(一)“上”位思考不够,顶层设计仍需加强

对接国家资助工作新要求和新形势,部分学校不能做到主动而为,提前谋划布局有待加强。 一方面, 学校的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建设处于起步阶段, 未能将资助育人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部门壁垒未得到有效破除,部门合作和育人合力需要进一步优化。 另一方面,学校尚未构建起全面的资助网格和资助评价体系,资助育人监督工作相对薄弱,法治理念规范资助行为稍显欠缺。 因此,需要加强资助工作的顶层设计,推动形成全员参与、全过程教育、全方位发展的良好育人格局。

(二)“下”扎到底不够,精准信息仍需强化

资助工作是直接面向学生的窗口工作,要实现精准高效,一方面要抓人,另一方面要抓技术,两手都要抓且两手都要硬,但现阶段高校纵向“下”扎到底的工作稍显不足。 首先是资助工作队伍的学习培训有待加强, 要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政治站位、思想认识和业务素质, 强化其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其次是推动建立集学业、奖惩、消费、实践锻炼、职业发展于一体的一站式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迫在眉睫,以便从受助前、中、后三方面应用资助数据分析统计,加强动态监控并适时干预。

(三)“左右”聚力不够,协同资源仍需调动

资助育人是将困难学生培养成有用之才的系统工程,需要调动多方资源,但目前资助在协同育人方面发挥的“粘合剂”作用尚有差距。 在高校内,资助部门既要站好位,也要补好台,主动去协调各部门,共同发力,在“经济资助、学业帮扶、教育关爱、心理援助、能力培养”等方面挖掘充分的资源支持学生健康成长。 同时,也要积极调动学生家庭、校友企业、公益组织各项资源,在资金保障支持、学生实践锻炼、 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等方面各显其能,努力使资助育人成为一种共同使命。

三、高校协同资助育人的构建路径

(一)画好同心圆,激发全员资助育人的动力

资助育人是系统工程, 需要各方通力合作,共同发力,同向同行,这既有赖于全员主动投身育人工作的职业自觉,也要通过完善相应的资助育人配套机制。 高校应主动将资助育人纳入其工作范畴及考核范围,打造“一点四线”的资助工作队伍,让资助成为一种共识和传承,让全员资助育人具有坚实保障。

一是加强“专人专职”的资助中心点建设。 资助中心实行专人专职,通过着力抓好政策落实、着力抓好精准资助、着力抓好资助育人、着力抓好规范管理、着力抓好资助宣传、着力抓好信息化建设等6个方面, 具体负责学校日常资助工作的总体运行,全面为受助学生的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二是完善“专人专项”的学院资助队伍工作线。学校各个学院均应安排专职辅导员专项负责所在学院的资助日常工作。 全体辅导员作为“年级第一人”完成所带年级学生资助的推进,同时将班主任定位为班级资助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承担困难认定、能力培养、学业指导等育人任务,引导班级困难学生全面发展。

三是构建“全员覆盖”的学校教职工工作线。 从专家教授到普通教师, 从中层干部到一线工作人员、后勤服务人员,人人皆有资助育人之责。 例如: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单位均设立勤工助学岗位,配备专门的岗位指导教师,承担上岗学生相应的教育指导任务,在勤工助学的过程中关心学生的成长成才。 相关基础课教学单位和老师,面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基础课程开展辅导,帮助困难学生尽快缩小知识起点的差距。

四是搭建“补充配合”的学生骨干队伍工作线。以校院两级资助办公室学生助理和自强社骨干为抓手,努力培养一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的干部骨干力量, 组织开展各类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活动,努力实现学生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五是打造“薪火相传”的校内外筹资队伍工作线。 资助资金不仅来源于国家拨款,也来自学校投入、社会捐赠和全校师生的爱心。 学校要充分发动校友、社会的力量,积极筹措对困难学生的资助资金,为困难学生提供实习实践基地。 学校内部财务、学生处、后勤、人事等多部门联动,合力对涉及困难学生的各类事项搭建绿色通道优先办理。 学校师生每年自发向临时困难补助基金捐献爱心,用于解决学生各种急难险重的资金需求。

(二)打好主动仗,贯通全过程资助育人的活力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理应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动实践, 在助力学生学习发展的全过程中,应“大有可为”,也能“大有作为”。 国家资助政策落实有事实有数据,谈理想信念、谈爱国情怀,他们真听真信、入脑入心;励志成才典型是身边人身边事,加强品德修养、培养奋斗精神,他们感同身受、可比可学。 高校要用好这些教育资源,做足文章,注重通过不同项目和环节实现全过程融通,努力扩大资助工作的教育影响力。

一是从学校门到职场门, 把困难学生育起来。将工作关口前移至录取阶段, 丰富录取通知书内容,确保新生政策早知晓、顾虑早消除、成才早准备;利用新生教育阶段,面向全体学生开设“资助课堂”, 确保困难学生从入校到离校各项资助政策和育人活动应知应会;依托奖学金和助学金评选发放环节,培养学生争先创优的拼搏精神,深入开展励志感恩教育;在国家助学贷款办理过程中,大力强化诚信教育和金融常识教育;在勤工助学活动开展中, 着力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自强自立精神;基于基层就业、服兵役补偿代偿工作,坚持“扶上马、送一程”的教育方式,鼓励更多的毕业生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培育树立学生正确的成才观、就业观和价值观。 从入学到毕业,教育培养不断线,关怀引导不缺席。

二是从第一课堂到第二课堂,把困难学生练起来。 由于成长环境、家庭背景等因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综合素质与能力方面往往存在着差距与短板,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要努力把提升困难学生的自身综合实力和未来发展核心竞争力纳入工作重点,为他们的成长装上“助推器”。 因此,要密切结合学生的特点变化和发展需求,努力加快推动“发展型”资助,基于第一课堂延伸至第二课堂,创新设计适合学生多元发展的成才型资助项目。

高校可以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配备第一课堂的导师,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业规划,做好学业指导和学业帮扶工作, 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业观。 同时根据学生特质激发学习研究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材施教进行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学科竞赛、实习实训、科研课题等指导,培养他们专业研究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在此基础上,学校可以面向困难学生推出“能力建设工程”,设立专门培养积分,通过开设培训课程、能力提升项目、综合素质活动和勤工助学平台,重点聚焦困难学生的能力素质培养。 针对困难学生开拓国际视野和交流实践的高层次需求,设立专项实践项目交流基金和国际交流基金,资助困难学生通过实践项目、出国交流提升综合素质与能力。 同时加强对困难学生的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教育,提高学生就业和择业的能力。

三是从受助到助人,把困难学生立起来。 国家资助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物质上解实困、精神上得实惠,深化自强之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校园巡讲、少数民族学生成长论坛、退伍大学生士兵事迹报告会等活动,深入挖掘、大力宣传受助学生典型, 以此激励引导更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立自强,传播资助“好声音”,传递资助“正能量”,强化资助育人成效。

但“输血”不如“造血”,高校还应积极设计“造血型”资助项目,通过打造完善集“实习实训、就业创业、实践锻炼、能力提升”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以职业规划、科研指导、社会实践、心理辅导、创新引领、项目驱动等方式,促进受助学生向美而行,积极从“受助者”向勇担社会使命的“助人者”转变,推动实现“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反哺体系。

(三)打好“组合拳”,实现全方位资助育人的聚力

高校应将物质资助延伸到精神资助和能力资助,对标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促进学生智德体美劳全面发展,对受助学生进行德育、体育、美育和劳育等全方位帮扶,鼓励他们树立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阳光心态,激发他们勇毅笃行、昂扬向上的人生斗志[4]。

一是实施德育塑造行动,加强品德修养。 科学设计学生德育培养体系[5],客观记录学生品行日常表现和突出表现,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公民素养教育、科学道德和学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以学党史、辩论赛、情景剧、微党课等系列活动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养成良好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 同时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厚植家国情怀,培养受助学生的人文情怀,推动文化浸润育人。

二是实施体育突破行动,强化健康管理。 目前学校都很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素质,然而他们的身体素质也更要关注,因为大病医疗的经济负担对家庭造成的创伤更为明显。 学校可以尝试将课外体育锻炼与课内体育教学有效融合,构建含校医院、校体育部、校饮食中心等多方参与的导师团队,为困难学生提供体育锻炼、身体检查、合理饮食、健康护理等多维度的健康知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从源头加强学生的健康管理,强化健康扶贫,锤炼坚强意志。

三是实施美育升级行动,提升艺术素养。 学校可开设包括演讲口才、心灵瑜伽、宣传运营、化妆礼仪、红酒鉴赏、摄影摄像、吉他口琴等丰富课程,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加的学科竞赛、 专业认证考试、外语能力考试、各类人文素质培养、专业技能培养、就业能力提升等方面进行艺术赋能,培养“内在”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他人、回报社会的感恩意识,提升“外在”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精准帮助学生“入好门、走好路、学好业、成好才”。

四是实施劳动攻坚行动,培养奋斗精神。 探索建立含勤工助学、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在内的劳动清单制度,鼓励困难学生参加多种形式的社会志愿服务与专项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组织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发展”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必备的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 选聘国家奖助学金获受助奖学生为资助宣传大使,利用寒暑假回到家乡开展学生资助政策宣讲;设立食堂文明就餐岗、学生公寓秩序岗、安全文明出行岗等,鼓励受助学生加入“中国学生资助志愿者服务联盟”,组织受助学生开展各种志愿者活动,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

结 语

“三全育人”就是要发挥不同育人主体的作用,把各类资助育人要素集聚起来,通过融入经常、渗入日常的办法,给学生以人生启迪、智慧光芒、精神力量。 通过科学化、法治化、内涵式建设,广泛传播中国“学生资助”声音,既能与世界一流大学接轨、又体现社会主义教育特色与优势的中国高校资助工作体系一定能建设成为一项校园文化的亮点工程。

注释:

①高校十大育人体系指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育人。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困难资助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选择困难症
构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三全育人”新格局研究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