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政校企协同的产教融合育人机制建构

2024-01-02

机械职业教育 2023年9期
关键词:产教职业院校校企

王 镇

(淄博理工学校,山东 淄博 255100)

“产教融合”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2007年施也频等撰写的《产教融合 特色办学》一文中。2013年,“产教融合”首次出现在官方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2015年,教育部颁布《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1],将产教融合解释为理念、机制、路径,并指出其目标是提升育人质量,激发办学活力。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件,《意见》将产教融合上升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重大制度安排,成为推动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有效对接的基本路径。之后,“产教融合”一词频繁见诸国家有关文件中。2019年1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方案》颁布实施,将“产教融合”列为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任务,同年出台的《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指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引领发展、产业创新发展的战略性举措”,“产教融合”这一概念的内涵得到进一步的明晰和深化。2022年是产教融合发展的关键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产教融合”一词共出现了9次,散见于8个条目中,贯穿职业教育的全过程。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更是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打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这三份文件的颁布实施,标志着产教融合已经成为新时代我国职业教育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任务,成为教育、产业、人才领域综合性改革的重大举措。

一、产教融合的理论内涵

“产教融合”这一概念出现以前,中国官方文件中有个词叫“产教结合”,比如1991年10月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中就有“产教结合、工学结合”这一提法。这里的“产”主要是指生产,“教”主要指教学,是基于学校与企业结合层面的“产”与“教”。此后,还出现了产学结合、工学结合等类似提法。施也频等在《产教融合 特色办学》一文中阐述的“产教融合”也是指在校企合作条件下生产与教学的结合,是一个微观概念。因此,从微观上讲,“产教融合”就是企业生产过程与院校教学过程融合[2],通过校企双向互动,在专业教学中嵌入生产任务,在企业生产中达成教学目标。

从2013年开始,无论是学术文章还是官方文件,“产教融合”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宏观概念,“产”主要指产业,“教”主要指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是基于国家层面的“产”与“教”;“融合”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成为一体。因此,“产教融合”就是将产业发展与教育发展相融合,通过以教促产、以产助教、产教融合、产学合作,延伸教育链、服务产业链、支撑供应链、打造人才链、提升价值链。产教融合的实现,离不开政府、企业、院校这三方主体。首先,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产”与“教”融合,没有政府的参与是不可能实现的,政府在产教融合中要发挥主导作用,通过政策引导、机制保障、环境优化等为产教融合发展创设条件。其次,近年来,国家以文件、法律制度的形式确立了企业在产教融合中的主体地位,明确提出鼓励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把发挥企业的作用作为产教融合的关键环节。最后,职业院校是产教融合的当然主体,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主要实施方,要切实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多样性的产教融合形式。因此,“产教融合”就是一种以政府为主导,以政府、院校与企业多方合作共赢为动力,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通过对各主体资源的整合优化、人员的渗透合作、基地的共建共享,实现多元协同育人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3]。从这个意义上说,“产教融合”既具有宏观理念层面的含义,也具有微观实践层面的含义。

二、影响“产教融合”制度落实的堵点

(一)政府层面上,推动产教系统性融合的整体机制尚未形成

《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第二部分明确规定政府在推进产教融合过程中应当承担的五大责任,但多数地方政府没有落实或没有完全落实。地方政府在推动产教融合过程中往往雷声大、雨点小,有的甚至只炒作概念,赚取噱头,缺乏实质性举措。原因有三个方面:第一,尽管国家出台了很多支持产教融合的文件,提出了建立诸如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机制、现代学徒人才培养机制、技术技能积累机制等,但这些都是概括性的、纲领性的,至今仍然没有具体可操作的开展产教融合的指导性文件,制度的缺失影响了产教融合长效机制的建立。第二,产教融合的效益周期比较长,地方政府总是优先考虑那些周期短、见效快的项目,对产教融合这种长周期项目的规划与部署缺乏积极性,甚至是被动应付。第三,长期以来,行业协会一直是政府的附属机构,由于法律地位不明确、职能不明确、组织人事关系不清晰、资金来源匮乏,一直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在产教融合中缺乏话语权,很难发挥指导或协调作用。

(二)企业层面上,缺少参与开展产教融合的动力

长期以来,我国多数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程度低、层次浅,主体作用不突出[4],对参与产教融合缺乏内在动力。究其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是企业在产教融合中的责、权、利关系不清。产教融合涉及多主体之间的资源整合,这必然涉及复杂的责、权、利关系[5],但目前企业参与产教融合能享受到哪些权利,需要承担哪些义务等重大问题均没有解决,这些都需要通过制度、法律的形式厘清。二是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成本风险具有不确定性。从表面上看,产教融合是企业获得技能人才的最佳途径,但实际上,绝大多数企业很少会将人才培养纳入企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校企合作成为人情关系的维系。产教融合的实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而通过产教融合培养的人才能否顺利进入企业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增加了企业的机会成本。相比之下,企业更愿意将资金用在现有员工的技能提升上。就大企业而言,他们一般都有成熟的人才培训体系,有的甚至有自己的职业院校或培训学校,没有必要参与产教融合;而小企业只考虑短期经济效益,用人也是现用现招,对产教融合这种长周期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感兴趣。三是顶岗实习不能为企业带来稳定的经济效益。尽管顶岗实习可以短时间解决企业人力资源短缺问题,但由于学生所学技能与企业岗位需求之间有较大差距,加上教育部对学生顶岗实习的要求越来越规范,顶岗实习并不能为企业带来确定的经济效益,反而会因实习安全问题产生负效益。因此,对多数企业来说,产教融合成为搭学校便车的权宜之举。四是企业与院校之间的理念差异导致的冲突难以弥合。资本的逐利属性决定了企业的经营目标是利润最大化,而学校从事的教育事业是一种公益活动,不追求办学利润,也不以短期内的教学成绩衡量成败,因此,缺乏竞争意识和效益意识。两种理念的不同使双方在行为模式上有较大差异,产教融合在实际操作层面矛盾重重,校企一体化育人难以实现。

(三)院校层面上,缺乏产教融合的创新动力

一是政策落实不到位。国家政策虽然赋予职业院校很多自主权,但是这些权利都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政府绝对权威与学校话语权式微的治理模式没有改变,学校所有的资金投入与使用都是政府说了算,参与产教融合所得的收入不能自由支配,要接受纪检、审计、财务部门的监督。职业院校,特别是国办中职学校,没有用人自主权,想用的教师招不进来,人社部门招进来的教师学校没法用。学校对绩效工资分配没有自主权,干多干少都一样,由于缺乏激励政策,院校教学改革步履缓慢,跟不上产业发展,无法满足企业的岗位用工需求。二是专业对接产业难实现。新专业的开设不仅要有师资、实训设备及场地,而且要有与产业对接的课程、教材以及相应的教学标准,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这些都无法在短时间内实现。由于专业师资缺乏、实训条件不足,学校不愿主动调整专业设置,现有专业与当地产业的契合度不高,难以实现专业与产业的有效对接。三是职业院校教师自身水平不高。职业院校教师由于专业水平的限制,很难真正参与企业的管理、生产与研发工作,对企业的支持少之又少,难以吸引企业参与产教融合。四是院校的实训条件也难以生产出符合企业质量要求的产品。

(四)经费层面上,产教融合所需经费难以保障,优惠政策难以落实

产教融合是涉及多方主体的系统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2014年,国家就提出地方教育附加费用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但是在很多地方没有得到有效落实,且没有相应的监管机制。有的地方生均经费拨付不到位,有的地方甚至以院校自身的服务收费代替生均拨款经费。由于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联动机制,那些长期参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企业,也无法享受到政府所承诺的项目补贴、税收优惠或信贷优惠,伤害了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而院校本身是非营利性单位,办学经费以政府拨款为主,根本没有多余资金进行产教融合项目建设,导致院校在产教融合中的投入捉襟见肘。

三、政校企协同下“产教融合”育人体制机制的建构路径

(一)建立产教融合宏观调控机制

产教融合需要政府对产业发展与教育发展同步规划、统筹安排,没有政府的强力推动,产教融合是难以实现的。一是由政府牵头,成立由政府相关部门、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共同参与的产教融合决策机构,开展宏观决策,制定发展规划,从政治上、政策上加强对产教融合工作的引领和指导,统筹地区职业教育与产业协调发展。二是建立产教融合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吸纳教育、经贸、税务、工商等部门参与,使其成为产教融合的组织载体,通过多方联动,及时协调解决产教融合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三是建立产教融合监督管理机制[6],在人大相关工作部门成立专门的监督机构负责监测与评估产教融合的实施情况并及时向产教融合各参与主体、相关部门进行反馈并及时纠错,同时,也对各方工作起到督促作用,保证产教融合的顺利实施。四是地方政府在国家法律、政策框架下,制定具体的、可操作性的产教融合实施细则或规范性文件,为产教融合各参与主体和相关部门提供现实依据。

(二)建立产教融合创新发展机制

一是由行业主管部门牵头,会同工会、中华职教社等群团组织、行业组织成立产教融合服务机构,落实新职业教育法赋予的法定职责,为产教融合赋能。二是建立产教融合研究机构,开展产教融合的理论、政策和战略性问题研究,引导地区产教融合理论和实践创新,建立区域产教融合信息共享平台,为产教融合发展提供信息交换通道。三是健全独立于政府之外的行业协会组织,建立行业参与产教融合的长效机制,保证行业协会独立行使职能,鼓励行业协会参与产业发展规划,指导院校专业建设,提升行业协会在职业教育中的话语权。四是建立产教融合发展示范区域,依托实体项目,遴选专业与产业匹配的学校和企业入驻产教融合示范区,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供实体平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五是由政府投资建设高水平、专业化、开放共享型的产教融合实习实训基地,为本地区职业院校、培训机构、行业企业提供一体化实习实训和职业培训场所。

(三)建立产教融合资金投入保障机制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是高投入教育,因此,更需要政府出台强有力的措施保障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资金投入。一是地方政府要在预算中明确每年职业教育投入资金的比例和年度增长的比例,督促落实教育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同时设立市、区级产教融合发展基金,保证产教融合项目的持续深入开展[7]。二是建立职业教育办学经费分摊机制,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上级政府要根据下级政府的财政状况合理制定各级政府的经费分摊比例,确保职业教育经费足额落实;对规模以上企业提出具体的职业教育经费分摊比例,对其他社会资本参与职业教育规定具体的投资规模,建立起以政府投资为主、产业资本为辅、其他社会资本为补充的多元化经费分摊机制。三是建立产教融合融资机制,地方政府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可借助金融资本作为推动产教融合的催化剂,吸引企业参与产教融合,通过PPP模式、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模式等推动产教融合模式创新。

(四)建立产教融合政策激励机制

企业是产教融合的重要主体,如何调动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成为产教融合能否落实的关键一环。一是从国家和省级政府层面,会同教育、人社、财政、金融等部门实施产教融合专项经费投入,以产教融合型城市、产教融合型行业和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为抓手[8],通过财政、土地、金融、信用等组合式激励手段,推动国家宏观政策落地落实。二是地方政府要制定具体的政策激励和补偿机制,对投资产教融合项目的企业按一定的比例给予适当补偿,对产教融合做出重要贡献的企业给予奖励,对参与学徒制的企业给予适当补贴;落实国家规定的企业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减免及其他税费优惠政策,通过政策激励调动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让企业真正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主体。三是建立对职业院校的激励机制,落实职业院校办学自主权,特别是用人自主权、绩效工资决定权、专业教师在校企合作企业兼职取酬权和对外服务收费的支配权,推进职业院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激发职业院校办学活力;在专业动态调整方面给予政策、资金和人才支持,真正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紧密对接。

(五)建立职业院校与企业的长效融合机制

校企双方属于不同的利益主体,要想实现长期稳定的合作,就需要成立校企合作的专门机构,建立校企定期沟通机制,并遵循平等互利的原则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秉承利他思想,以互利共赢为目标,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企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实现校企融合发展。一是校企理念的融合。校企融合的核心是校企理念的融合,只有校企双方遵循共同的理念,才能使培养的学生对企业认同,对企业产生责任感与使命感。二是价值取向的融合。企业追求的是利润,人的因素是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关键因素,只有培养出一流的技术技能人才,才能帮助企业实现利润的最大化[9],从而赢得企业的信任。三是育人过程的融合。育人是一个复杂的渐进的历史过程,要培养出符合企业岗位需求的技能人才,就需要企业全程参与学校的育人过程,在专业的动态调整、专业课程和实训课程的设置、校本教材的编写、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教学标准的开发、实训基地的建设、师资队伍的培养等方面建立一整套校企合作育人标准,通过育人过程的全方位融合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

猜你喜欢

产教职业院校校企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