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构建辽宁“一体两翼”对外开放新格局

2024-01-01孟祥铭宋欢玉牛静

关键词:辽宁因子

摘" 要: 辽宁是东北亚开放的窗口和“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加快构建“一体两翼”对外开放新格局是辽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重要举措。从贸易开放、资金开放、技术开放、社会开放四个维度构建“一体两翼”对外开放效果评价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2021年我国内地31个省份对外开放度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辽宁对外开放度在全国处于较低水平,外贸外资因子、教育文化因子和旅游因子得分显著低于广东、上海和浙江,是影响辽宁对外开放水平的主要因素。从外资外贸、教育文化、旅游方面的主因子视角和对接国际高标准规则优化营商环境,加强区域合作开放平台建设,完善国际合作交通网络等政策方面,提出加快构建辽宁“一体两翼”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对策建议。

关" 键" 词: 一带一路; 营商环境; 一体两翼; 对外开放; 新格局; 因子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 F7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4-0823(2024)04-0387-07

①参见中国新闻网,中国已与152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http://www.chinanews.com.cn/gn/2023/07-18/10045260.shtml。

收稿日期: 2023-02-24

基金项目: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21BJY036)。

作者简介: 孟祥铭(1971—),男,辽宁沈阳人,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应用经济学、电子商务等方面的研究。

【国际竞争与产业安全】

DOI:10.7688/j.issn.1674-0823.2024.04.06

截至2023年6月,中国已与152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①。随着“新丝绸之路”的逐步形成,东北地区和欧亚大陆地区的联系将更加密切,这为东北地区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作为东北唯一的沿海省份,辽宁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把握好共建“一带一路”的历史机遇,有利于通过对外开放这个重要抓手不断推进辽宁高质量发展。

2018年8月,辽宁省委、省政府发布了《辽宁“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标志着辽宁“一带一路”建设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研究贸易、资金、技术等诸多层面的开放度对“一体两翼”对外开放新格局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献综述

目前,对外开放度的衡量方法尚未统一。李翀主张以投资、金融、贸易为基准来衡量对外开放度[1]。石立等主张以对外开放和对内省际交流水平来衡量经济开放程度[2]。赵娟等提出应将文化、社会、政策等因素纳入经济开放度评价指标体系中[3]。袁峰等提出通过贸易开放度、资本开放度、旅游开放度来衡量对外开放度[4]。

国内外学者在开放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方面有较大分歧。部分学者认为提高开放度对经济增长是有利的,并认为辅以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改革等措施能使提高开放度的效果更加显著[5-8]。魏巍等通过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对外开放区域差异,得出扩大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呈非线性关系的结论[9]。宋志秀等发现,对外开放水平对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但会抑制本地区发展[10]。李向阳等发现,贸易开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取决于市场一体化水平,当市场化水平大于等于门槛值时,提高开放水平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会更显著[11]。

如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是学者广泛关注的问题。邱菊等认为,可以通过充分挖掘RCEP政策红利、促进高附加值产品出口等打造发展新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12]。赵龙跃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伟大实践,为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3]。诸萍认为,只有坚持正确的战略方向,形成高水平的供需平衡,我国才能在对外开放中赢得主动地位,打造属于我国的新优势[14]。高新等认为,从“五通”角度推动“一带一路”发展是加快我国对

①参见智慧中国,辽宁以“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为载体展开“一体两翼”开放新格局,http://www.zhzgzz.com/html1/report/1908/1645-1.htm。

②参见新华网,辽宁中欧班列今年已开行162列同比增加17.4%,http://m.news.cn/ln/2022-07/05/c_1128804061.htm。

外开放的重要内容和手段[15]。庞德良等认为,东北地区可通过参与东北亚国家间合作、建设面向东北亚的跨境开放通道实现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16]。李敏等提出,只有完善基础设施、推进人才强市、均衡区域资金,才能进一步培育对外开放新优势[17]。

部分学者对辽宁对外开放问题进行了研究:盖叶萍认为,在“一体两翼”开放格局下,辽宁应大力发展跨境电商[18]。赵红娟认为,在“双循环”背景下,辽宁应利用自身优势与日本、韩国和俄罗斯开展密切合作,将国内市场基础与国际合作相结合[19]。吴云勇等提出,辽宁在加速构建“一带一路”高级开放平台进程中,应努力培育新的对外贸易竞争优势,完善市场体系、升级产业结构[20]。陈本昌等通过分析辽宁14个地级市人口流动与对外开放情况发现,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地区更有利于吸引人口流入[21]。王晓玲认为,自贸区建设有助于营造高水平开放环境[22]。刘巍等认为,辽宁积极对接RECP有利于释放对外贸易潜力,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23-25]。

综上可知,国内外关于对外开放水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外开放度衡量、对外开放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从全国来看如何推进对外开放等方面,而较少对辽宁对外开放程度及其在全国所处水平进行具体研究。本文通过因子分析法对我国内地31个省份对外开放效果进行评价,重点分析辽宁对外开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二、“一体两翼”对外开放新格局发展现状

《总体方案》中首次提出“一体两翼”对外开放新格局,该方案的实施将进一步加强辽宁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国际产能合作,进一步提升辽宁对外开放水平。其中,“一体”指的是辽宁“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两翼”是指向西建设中国—中东欧地区“17+1”经贸合作示范区,向东打造东北亚经贸合作先行区。加速构建“一体两翼”新格局,有利于辽宁与“一带一路”深度融合,形成“辽宁品牌”和“辽宁平台”,推动高质量发展。

1. “一体两翼”建设成效显著

一是“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建设全面推进。辽宁聚焦东北亚和中东欧国家,在“六廊六路多国多港”基础上,开展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国际合作,拟开展300个合作项目和6项重点试验任务①。

二是东北亚经贸合作先行区快速发展。辽宁与日本、韩国等就产业投资进行了多次洽谈,并推动同俄罗斯在跨境物流、农业、能源等领域的合作。2021年,辽宁对东北亚进出口总额达到278.86亿美元(见图1)。

图1" 2012—2021年辽宁对中东欧和东北亚进出口总额

数据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

三是中东欧“17+1”经贸合作示范区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我国同中东欧17个国家举行了多场高层互访活动,承办了第五次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省州长联合会工作组会议,并在辽宁设立中东欧展馆。截至2022年7月4日,辽宁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62列,同比增加24列,增幅达17.4%②。

2. 贸易规模较小、持续顺差

根据2017—2021年《中国“一带一路”贸易投资发展报告》,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2018年辽宁对“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出口总值为2006.65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0.9%。近五年,辽宁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之间的贸易额虽然出现了短暂上升,但整体上仍呈下滑态势。

2012—2021年,辽宁对16个中东欧国家和5个东北亚国家的进出口总额分别为194.86亿美元和2927.11亿美元。其中,辽宁对中东欧国家的进出口贸易缓慢增长,且增速下降;对东北亚各国的进出口贸易呈波动上升趋势,但整体上仍处于较低水平。此外,辽宁对中东欧16国的贸易逆差也显著增加:2018年进出口差额为75.7亿元,2021年达到156.5亿元,2022年虽略有好转,但也远远高于2018年的差额(见表1)。

①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2021年12月全国港口货物、集装箱吞吐量,https://xxgk.mot.gov.cn/2020/jigou/zhghs/202201/t20220119_3637308.html。

3. 进出口商品结构单一

2021年,辽宁对东北亚5国出口商品主要集中在HS商品编码第16类、第15类、第11类、第5类、第6类,这5类商品占出口总金额70%以上,其中第16类商品出口额为46.19亿美元,约占中国向东北亚地区出口总额的30%(见图2)。

2021年,辽宁对东北亚5国进口商品种类主要以HS编码第6、5、16类为主,这3类产品占进口总金额约71%,其中第6类产品占比达25.71%(见图3)。

4. 新业态发展滞后

辽宁部分服务业如金融、通信、航空和信息等属于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行业,但整体上还

不够强。《辽宁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21年辽宁省金融业实际利用外商投资额只有3150万美元,而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则更少,只有1524万美元。在新兴服务业中,外商直接投资水平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5. 港口城市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备

辽宁有6个港口,但由于运输能力薄弱、经济发展滞后等原因,港口的对外贸易货运量、集装箱吞吐量均远低于国内其他港口,即使是作为辽宁最大货运口岸的大连,货物吞吐量也不是很高。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大连对外货物吞吐量只有13861万吨,青岛对外货物吞吐量是其3.31倍;辽宁省6个港口的外贸货物吞吐总量也只有27254万吨,不到全国外贸货物吞吐量的1/17①。

三、辽宁对外开放效果评估

1. 对外开放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建立

目前学术界对开放程度的评估尚无统一标准,本文在选择指标时,遵循综合性、可行性的原则建立指标体系(见表2)。

2. 综合数据分析

(1) KMO和Bartlett检验

以主成分分析法为基础,使用SPSS软件进行KMO和Bartlett检验,结果显示KMO值超过0.6,且Bartlett球形检验P值小于0.01,说明可进行因子分析。

(2) 公因子提取

提取3个公因子后,其特征值均大于1,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5.787%(见表3),且在第3个公因子处出现拐点,说明将前3个因子作为主因子是合适的。

(3) 旋转因子及指标分类

为了使变量在较少的因子上拥有较高的载荷,使用最大方差正交旋转法,结果显示旋转前后前3个主因子贡献率有一定变化,但累计贡献率并没有损失(见表3)。

由旋转前后因子载荷(表4)可以发现,旋转后公因子F1与X1~X7显著正相关,这7个指标反映了外贸、外资领域的对外开放度,因此可将公因子F1定义为外贸外资因子。同理,公因子F2与X8~X11显著正相关,因此将公因子F2定义为教育文化因子;公因子F3在X12上有较大载荷,反映了各地旅游业与区域开放的关系,可将其定义为旅游因子。

(4) 综合得分及排名

利用SPSS软件求出相应的因子得分系数矩阵(见表5),限于篇幅,原始数据未列出。

各公因子表达式为:

F1=0.143X1-0.103X2+0.192X3+0.259X4+

0.244X5+0.219X6-0.007X7+0.191X8-

0.169X9+0.150X10-0.071X11-0.228X12(1)

F2=-0.062X1+0.327X2-0.036X3-0.165X4-

0.153X5-0.109X6+0.172X7-0.040X8+

0.401X9+0.103X10-0.049X11+0.447X12(2)

F3=0.227X1-0.114X2-0.115X3-0.175X4+

0.109X5+0.014X6+0.089X7-0.077X8-

0.077X9-0.050X10+0.823X11+0.042X12(3)

据此建立综合得分模型,如式(4)所示:

F=44.719%F1+30.386%F2+10.682%F385.787%(4)

3. 辽宁对外开放效果比较分析

我国内地31个省份对外开放效果因子得分及位次如表6所示。

从综合因子得分和位次来看,我国内地31个省份对外开放度可以划分为3个层次:

第一层次为广东、上海和江苏3个省份,其综合得分都在1以上,对外开放度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原因可能是3省(直辖市)所处地理位置独特,在国家对外开放中起着重要作用:上海、江苏处于沿海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港口条件,对外贸易规模与外资比例相对较高;广东对外经济活动起步早,始终处于对外开放的前沿。

第二层次为浙江、山东、北京、天津、海南和四川6个省份,综合得分为0~1,其区位条件、资源条件具有较明显优势,例如:北京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对外交流中心和教育高地;浙江位于长江三角洲,拥有丰富的水资源、矿产和旅游资源;山东地处渤海沿岸,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水资源、动植物资源和能源。

第三层次为其他省份,其综合得分均为负值,原因可能是这些省份大多位于我国中西部地区,在对外开放方面起步比较晚,与国际经济接轨的水平相对较低。

总体来说,辽宁对外开放效果因子的得分在全国处于中等水平。从三个主因子来看:辽宁的外贸外资因子得分位于全国下游,与位居第一的广东相差较大,只略高于甘肃省。这可能是由于辽宁省外贸出口地主要以美国、韩国和新加坡为主,出口市场相对集中使辽宁面临的外贸和外资风险增加。辽宁的教育文化因子得分虽然与上海、北京相比有一定差距,但是总体位次较为靠前,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对外开放水平。辽宁作为城市化、工业化较早的省份,双职工家庭占比较高,且普遍是独生子女家庭,这也使当地受教育水平较高。辽宁的旅游因子得分位次靠后,是因为长期以来把重工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而旅游业发展模式与重工业有较大差别,经营模式与发展需要之间的矛盾影响了旅游业发展。

综上所述,辽宁在外贸外资、教育文化和旅游等主因子方面尚有较大发展空间,加快三者的发展有利于推动辽宁“一体两翼”建设进程。

四、构建辽宁“一体两翼”新格局的建议

1. 主因子视角

从主因子视角来看,政府应通过提升核心指标推进对外开放,即通过发展外贸外资、教育文化和旅游来加快辽宁“一体两翼”发展进程。

(1) 外贸外资方面

外贸企业可将资源开发与基础设施建设结合起来。辽宁具有装备制造、电力和矿产开发等方面的优势,应引导本土企业积极参与东北亚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辽宁企业应加强与欧美、日韩等在装备制造领域的合作,建设国外销售网络,以增强自主创新和市场开发能力。在进行对外贸易时,辽宁应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同时挖掘农业潜力,发展特色农业,加大对丹东草莓、大连樱桃、盘锦大米等农业品牌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组织相关负责人参加“一带一路”特色产品交易会,帮助辽宁产品走出国门。辽宁还应大力发展高新产业,加强沈阳、阜新和锦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形成辽西北高科技产业园区,着力培育年销售额突破百亿元的高科技企业。

(2) 教育文化方面

首先,辽宁应充分发挥“双一流”大学的学科优势和新技术教学资源效能,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与综合性大学结成优势学府链,助推辽宁科技工业发展;利用开设外语类专业较多的大学语言专业优势,为辽宁开辟一条“走出去”的新道路。其次,培养人才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任务,政府和企业应把培养人才当作长期任务来抓,不盲目扩大招生规模,致力于创新发展,在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及布局的基础上,根据“数字辽宁、智造强省”要求,增设产业开发相关专业,增强对区域经济的带动能力。最后,辽宁还应加强科研基地建设,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紧抓科研院所创新工作,为科研院所提供更好的转化环境;对高校经费配置模式进行改革,以高校的科研成果产出、毕业生就业率等指标为依据,灵活地确定当年经费投入,鼓励高校完善科研管理体系,为科技创新提供有力保障。

(3) 旅游方面

辽宁的自然风光和多民族文化底蕴,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首先,辽宁可根据旅游资源特点,在不同区域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发展策略。例如,辽宁东部地区有许多抗联遗址,可通过在相关区域开展体验式旅游让游客了解抗联的历史,使红色旅游资源更好地发挥作用。其次,相关部门应针对不同的群体,制定科学合理的红色文化观光计划,并做好详细的导览工作。再次,辽宁应整合“六地”红色文化和旅游资源,开发红色旅游产品,通过“着红装,唱红歌”等方式强化红色旅游体验,并利用年轻人所熟知的VR技术生动地展现红色旅游文化。最后,政府可成立红色旅游领导小组,积极发挥旅游企业的传播媒介作用,利用多种传播手段扩大辽宁“六地”红色文化传播范围。

2. 政策视角

省市两级应从对接国际高标准规则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区域合作开放平台、完善国际合作交通网络等方面入手,协力通过政策引导加快构建辽宁“一体两翼”对外开放新格局。

(1) 对接国际高标准规则优化营商环境

以RCEP正式生效为契机,辽宁可率先与RCEP成员进行规则对接,探索形成有竞争力的制度创新成果,如牢牢把握沈抚示范区功能定位,奋力打造数字辽宁“样板间”等。政府可考虑建立“管委会+经营企业”的双重管理模式,由管委会负责日常管理和政策争取,由经营企业承担示范区土地开发整理、招商引资等工作;建设示范区金融服务中心,与有关银行及金融组织共同组建东北亚、“17+1”经贸合作基金,设置专项投资资金,重点扶持民营中小型企业到中东欧和东北亚地区投资;建立示范区法律服务委员会,完善境外经贸纠纷处理机制。

(2) 加强区域合作开放平台建设

辽宁应规划核心商务集聚区和产业集聚区:在沈阳市和平区、沈河区重点建设中国—中东欧投资贸易博览会和国际高端会议论坛;在大连市中山区启动商务区功能,设置具备东北亚各国特色的政府代表处(具有领事馆功能),为其提供办公、商务所需要的配套设施。辽宁应充分发挥跨境电商优势,加快ODR(在线消费纠纷解决)跨境电商售后服务平台建设,并延伸国际投资与贸易中心(辽宁电子口岸服务中心)的对外经贸功能。

(3) 持续完善国际合作交通网络

政府相关政策应向港口、铁路、航空等基础设施倾斜。辽宁应加强与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家港口企业的合作,尽快把大连港建成联接南海、印尼和南太平洋的海运通道枢纽;把营口港打造成辽宁经俄罗斯到达欧洲的重要物流枢纽。辽宁应积极建设北、西高铁,联通蒙古国和欧洲,建设集装箱运输枢纽,与俄罗斯保持良好合作关系;全力保障中欧与东北地区的物流畅通,通过其运送轻工业和高科技产品;加快国际机场建设,如在阜新建设国际机场,以实现高科技产品的高效外销。

参考文献:

[1]李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度量与比较 [J].经济研究,1998,33(1):26-29.

[2]石立,林海明.经济开放程度的统计评价与实证——以广东省为例 [J].统计与决策,2020,36(24):89-93.

[3]赵娟,石培基,朱国锋.西部地区对外开放度的测算与比较研究 [J].世界地理研究,2016,25(4):93-101.

[4]袁峰,许凌珠,邵祥理.对外开放、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研究 [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15(2):167-178.

[5]ROBERTO C,LINDA K,NORMAN V L.Openness can be good for growth:the role of policy complementarities [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09,90(1):33-49.

[6]MERALEF V,LULJETA S,MIHAIL P.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trade openness on economic growth:an evidence for Southeast European countries [J].Procedia Economics and Finance,2015,19(1):17-26.

[7]POLAT A,SHAHBAZ M,REHMAN L U,et al.Revisiting linkages between financial development,trade openness and economic growth in South Africa:fresh evidence from combined cointegration test [J].Quality & Quantit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thodology,2015,49(2):785-803.

[8]陈祎.福建省对外开放水平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J].中国集体经济,2022(22):26-29.

[9]魏巍,金千秋,戚君蕊.粤港澳大湾区对外开放区域差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J].东北亚经济研究,2023,7(4):78-94.

[10]宋志秀,葛翔宇.金融集聚、政府干预、对外开放与地区经济发展 [J].统计与决策,2022,38(19):150-153.

[11]李向阳,赵永辉,柯稚晖.贸易开放与地区经济增长:基于市场一体化的门槛效应考察 [J].科学决策,2022(6):16-33.

[12]邱菊,朱瑞雪,杜昭凝.RCEP背景下吉林省对外贸易发展对策研究 [J].商业经济,2023(10):91-93.

[13]赵龙跃.协同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J].当代世界,2023(9):23-27.

[14]诸萍.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意义、核心议题及路径选择[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17(3):281-288.

[15]高新,樊海潮,胡冬敏.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动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 [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3(5):79-84.

[16]庞德良,于明君,王婧美.新发展格局下东北地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研究 [J].当代经济研究,2022(11):83-92.

[17]李敏,李小愉.“一带一路”倡议下加快中部城市对外开放新优势培育——以河南省新乡市为例 [J].产业创新研究,2022(17):51-53.

[18]盖叶萍.“一体两翼”对外开放新格局背景下辽宁省跨境电商生态圈适应性要求与对策分析 [J].商场现代化,2022(4):48-50.

[19]赵红娟.新发展格局下辽宁省深度融入东北亚经贸合作研究 [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22,24(4):54-59.

[20]吴云勇,马瑞莉.辽宁省构建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路径研究 [J].北方经济,2021(1):59-61.

[21]陈本昌,张旋.经济开放、人口流动与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基于辽宁省经济增长率波动的分析 [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4(5):435-443.

[22]王晓玲.以自由贸易试验区引领辽宁高水平对外开放研究 [J].城市,2022(4):19-29.

[23]刘巍,贺苗.关于辽宁主动对接RCEP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思考 [J].党政干部学刊,2021(4):43-48.

[24]孟月明.抢抓RCEP生效契机推动辽宁扩大对外开放 [J].辽宁经济,2022(6):17-18.

[25]孙丽,关英辉,图古勒.RCEP对辽宁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的影响及对策 [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9(6):160-172.

Acceleraing construction of new pattern of opening up of “One Body and Two Wings” in Liaoning Province

MENG Xiangming, SONG Huanyu, NIU Jing

(School of Economics, 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henyang, Liaoning 110870, China)

Abstract: Liaoning is the window of opening up in Northeast Asia and the important nod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elt and Road”. Accelerating the new pattern of opening up of “One Body and Two Wings”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for Liaoning to deepen reform, expand opening up, achiev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and comprehensive revitalization and all-round revitalization. A “One Body and Two Wings” evaluation system for the effectiveness of opening up is constructed from four dimensions of trade openness, capital openness, technology openness, and social openness. Factor analysis is applied to evaluate the degree of opening up of 31 provinces in China′s mainland in 2021.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gree of opening up in Liaoning is at a relatively low level in China, with significantly lower scores for foreign trade and investment factor, education and culture factor and tourism factor compared with Guangdong, Shanghai, and Zhejiang, which is the main factor affecting the level of opening up in Liaon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f acceleraing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pattern of opening up of “One Body and Two Wings” in Liaoning Province are propos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in factors of foreign trade and investment, education and culture, and tourism, as well as the policies such as aligning with high standard international rules to optimize the business environment, strengthening the opening up platform construction of regional cooperation, and improving the international cooperative transportation network, etc.

Key words: Belt and Road; business environment; One Body and Two Wings; opening up; new pattern; factor analysis

(责任编辑:郭晓亮)

猜你喜欢

辽宁因子
辽宁之光
因子von Neumann代数上的非线性ξ-Jordan*-三重可导映射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读辽宁 爱辽宁
读辽宁 爱辽宁
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
辽宁舰
我的健康和长寿因子
01海上辽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