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意法”论视域下自读名著“大概念”教学路径探究

2024-01-01顾晔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3年10期
关键词:意法大概念

顾晔

摘要:以文学批评“意法”理论为锚点,从形式、文字和意义三條路径弥补自读名著“大概念”教学过于抽象化、过场化弊病,助力学生深度阅读,在阅读中开拓审美视野,培养核心素养能力。

关键词:“意法”论 自读名著 大概念

统编教材中的初中名篇作品,以必读与自读组合形式呈现。必读篇目以阅读方法指导和专题探究活动组织教学;而自读作品,仅作为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素材,是名著教学的一大“盲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当下语文教学要“‘着力培养核心素养,强调‘优化课程内容结构与‘加强学段衔接”。[1]基于此要求,教师以高中语文课标中核心“大概念”理念为抓手,以深度理解与持续建构学科知识体系为目标,通过分析作品内容,提炼核心“大概念”,以剖析、理解、运用和思辨的方式培养学生深度阅读习惯,形成“知识—技能—概念”的立体化阅读模式,促进核心素养能力的提升,以弥补自读名著阅读教学“形式化”短板。以《唐诗三百首》为例,诗歌是由文体、语言和情感诸因素作用下具有独特“意境”的文学形式,从中提取“意境”作为核心“大概念”组织阅读教学。

一、阅读“抽象化”“过场化”成因分析

尽管不少老师试图用核心“大概念”来组织自读名著阅读,但在教学中却因“概念偏离”出现“抽象化”“过场化”问题,教学实践中依然存在诸多困境:

教师确定“意境”作为核心“大概念”,但由于表述抽象且概括,需要老师搭设“脚手架”帮助学生理解领会,而现实教学中教师被应试裹挟,认为考点学习即为核心“大概念”教学,学习活动“过场化”且枯燥,学生收获了了。

诗歌作品集从五言到古体,涵盖唐代文学发展整个阶段,内容庞杂,课堂教学中,教师难以选择教学内容且没有明确阅读方向,往往随意选择,教学过程缺乏逻辑性。

诗歌极具文学性和欣赏性,极富文学张力,对于培养学生语言文字品读能力,涵养学生性情,培育审美能力以及高级思维发展,极具阅读价值。但自读名著缺乏明确学习要求,教学活动以学生自由朗读为主,不需要学生调动复杂性思维与高阶认知便能解决,对诗歌体验集中于文字层面,学习认知过程始终在作品表面“滑行”,无法深入理解诗歌“意境”这一核心“大概念”,学习过程较为低阶。

《唐诗三百首》这部自读名著,由于很多作品在教材诵读欣赏板块出现,所以诗集仅作为丰富学生阅读活动,扩充知识面的价值存在。在应试教育压力下,阅读空间一再压缩,阅读时间一再减少,整体阅读鉴赏价值大大弱化。

针对以上教学困境,亟待引入全新模式,帮助教师从核心“大概念”高度重新审视自读作品,帮助学生从核心“大概念”角度重新阅读作品,提升教学与阅读实效。此时不妨以文学批评“意法”理论为新方向,为自读名著核心“大概念”铺设新路径,深入作品,打开教学新视野。

二、基于“意法”论的备教路径

“意法”作为一种文学批评理论,强调文学是由形式和文字组成的表达深刻“意义”的语言世界。归有光在《文章指南》中所言:“文章贵在‘意法尤觉整齐”[2]。基于“意法”理论,可从形式、文字和意义三条路径对文学作品作深度阅读,完成个体认知。基于此,自读名著教学也须以此方向出发,步步深入,帮助学生接近并理解核心“大概念”,形成自主阅读范式,提升阅读实效,发展核心素养能力。

以《唐诗三百首》为例,可以“意境”这一核心“大概念”为教学方向,从形式、文字和意义三条路径实现深度阅读。改变常态课堂从作品语言、意象或情感等分散知识点入手,避免完整作品被人为“分割”,使阅读活动碎片化、无序化。

三、自读名著的教学路径

作家出于不同寻常的思维敏感,形成独特的文字样式,教师也应有对作品文本的敏感和因体而教的自觉。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对于陌生事物的感觉往往从直观外在表现开始,因此从作品形式切入,符合作家写作原点,亦是学生阅读起点。

(一)立足形式:构建结构化知识体系

日常教学中,老师很少让学生深入了解关于诗歌形式的知识。缺乏此理解基础,学生对于作品语言特色和情感认知的感悟是浅显的,表面化的,对“意境”这一核心“大概念”的学习会大打折扣。只有从形式入手,从单篇“个性”阅读切入,以“个体”带动“全体”,形成对诗歌形式的“共性”认识,这样的阅读才有价值,后续对“意境”核心“大概念”理解才能深刻透彻。

以《唐诗三百首》为例,笔者让学生先将古典诗歌和其他文体对比,感受诗歌文体的独特结构,然后再以单篇五言律诗切入,通过朗读法使学生体验诗歌文体形式对于内容表达、情感抒发的作用。

而后开展个体朗读环节,学生渐渐发现五言律诗独特的形式特征:文本讲究押韵;颈联、颔联对仗工整。随即继续深入学习:“小组合作探究,说说押韵、对仗和格律的朗读体验。二次朗读中,学生发现押韵后的诗歌读来特别流畅,有音乐感;格律让文字的律动感特别强。此时顺势介绍格律相关知识:格律是律诗基础,格律变化加之押韵配合让诗歌有了音乐感,使诗歌呈现艺术性,这也是诗歌区别于其他文学体式的典型特征。为强化学生多感官体验,笔者让学生再听范读,想象作品画面:“随着起伏变化的音调和对仗回环的文字,文字画面‘呼之欲出,情感‘肆意流淌,这一切似乎组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字场域(意境)。”最后师生共同总结五言律诗的独特形式特征:讲究押韵,注重格律,善用对仗;文字具有律动感,可通过音调变化初步感受文字画面与作者情感。以此类推,学生对其他诗歌文体形式特点进行自主学习归纳,形成对诗歌文体特点的系统化认识,为后续从文字、意义角度的诗歌阅读作好准备,从诗歌直观表象上初步认识核心“大概念”——“意境”。

(二)关注文字:拓宽审美性活动边界

通过对作品形式的多维解析,实现了诗歌结构化知识体系的构建。随后引入更多学习平台,帮助学生架构诗歌鉴赏由形式到文字的路径,逐步走向文本深处。

诗歌的文字表达,极具技巧性,艺术的表达,是独特意境的美学表征。从审美角度而言,诗歌和其他的艺术如绘画、音乐、书法有着诸多共同之处。跨学科审美体验,是诗歌文字鉴赏路径的全新尝试,丰富了学生多维感官体验,也有利于对“意境”这一核心“大概念”的进一步体悟。因此在专题阅读活动“王维诗歌品鉴”课堂中,笔者设计了如下探究活动:

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这样评价王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可见作为画家的王维,擅用画意烘染诗情。诗歌和绘画在视角、线条、空间和色调等多层面都有共通之处,这为诗画互鉴提供了可能性。请从绘画角度自由选择作品集中王维富有“画意”的诗句进行探究鉴赏。

角度提示:

①视角:平远、高远、深远

②线条:曲线、直线

③空间:深、浅;窄、阔

④色调:冷、暖、明、暗

此环节的学习活动,借助绘画理论,将诗歌和绘画打通,以此为学习活动,学生在鉴赏中不断深入文本,透过“形式”对“文字”的不断“揉捻”,思维被引向深处。如学生从视角方面鉴赏《终南山》一文,部分实录如下:

生:首联前半句“近天都”,从纵向维度描绘出终南山的高峻、巍峨,形成“高远”的视觉效果。

师:这种构图给你什么感觉?

生:人显得特别渺小。“近天都”的终南山,将山的高峻写到极致,人在自然景物如“沧海一粟”,更有内心的震撼。

师:天地之间,峰冲云霄,人如尘埃,确实震撼!请继续分析。

生:后半句“接海隅”,则以“平远”的视角描写终南山与群山相连,绵延到海,从横向维度展现山脉之多、之长远。

师:这样“高远”“平远”的叠加画面,空间异常开阔。还有别的角度吗?

生:随后的颔联,写王维行至山中,“白云青蔼”,开合不定,变化无常,景色奇异;接着颈联则写了王维到达山顶后俯瞰千山万壑,重峦叠嶂,给人“深远”的感觉。

师:三句诗,从不同的时空和构图视角,展现了终南山的独特景致,体现作者独特的审美意趣,这就是王维诗歌的魅力。

以上课堂片段,摆脱了修辞分析和移情于景的常规鉴赏思路,从审美视角来欣赏诗歌,对文字体验不断加深,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语言感知能力,情感体悟能力都得以训练,审美素养得以不断提升。当然,直观的言语描写容易把握,而隐含的言语表征则容易忽略,此时则需要老师步步引导,带领学生不断走进文字深处。在《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一文对“渭水自萦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一句,笔者带领学生进行“隐言”探究赏析,部分实录如下:

生:我从线条角度来谈感受。首联写了眺望所见的景象:渭水曲折流经秦地,黄山盘旋在汉代宫阙之下。“萦”“绕”两字,写出了眼前的山水都是曲线,凸显渭水、黄山的延绵不绝,给人开阔的空间感。

师:体悟深刻!大家能否结合写作背景,从其他角度再作欣赏呢?

生:我想从空间角度来说。题目“奉和圣制”“应制”都说明这是一首为皇帝而写的作品。所以首联写的“秦塞”“汉宫”是为了和唐都城长安相呼应,或者说是陪衬或背景,这里的秦汉不但增强了时空感,还暗示唐朝比他们还要强盛。

师:你很敏锐,看出了被人容易忽略的方面,说得很好。这里其实就是作者的一处“隐言”,这样可以充分调动读者的想象和联想,使得画面丰富,情感相连,空间相通。四个角度提示就剩下色调了,谁来试试?

生:这句话没有颜色的词语啊。

师:真的没有吗?请同学们再看题目,中间“春”字作者反复使用,大家想想是为什么?

生:(思考)春天,渭水应是绿波荡漾,黄山是满眼青葱的。

师:那作者为什么不明写呢?請你再思考。

生:(思考)一方面应该是律诗篇幅有限,不能字字落实;而且也不需要写明,这样可以给读者想象空间,同时还暗含点题的效果。

师:说得很好,从构图到文本,你打通了绘画和诗文,和作者来了一次心灵对话。王维不但擅长从“显言”角度为景物着色,更能从“隐言”角度去唤醒读者记忆,构筑和谐生动的画面,展现出作者营造的美术空间,真不愧为写景圣手!

通过以上方法,引导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深处,完成了从形式到文字的阅读路径跨越,而不是停留在“诗中有画”的理论记忆上,对诗人独特“画意”表达、个性理解印象深刻。学生渐渐明白,诗人的雅致情趣,是以文字进行表现,有直观、有隐含。文字交织的空间(意境)是复杂的,需要层层剖析才能体悟。发现式的学习过程是自主阅读的教学旨归,也是“大概念”教学的核心要义。

(三)聚焦意义:促进高阶式思维发展

“大概念”名著阅读活动亦是审美活动,须以“渐进式”阅读帮助学生由表象的形式、文字层面向抽象的意义角度延展。可从对不同时代作品对比思辨角度设计阅读活动,完成对核心“大概念”的深度学习,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发展,提升核心素养能力。

在《唐诗三百首》专题阅读活动“唐代爱国诗歌鉴赏”课堂中,在分析杜甫五言律诗《登  岳阳楼》时,笔者以范仲淹边塞词《渔家傲·秋思》作为对比脚本,提示学生从文字、背景、情感角度展开对比鉴赏,逐步向作品“意义”层面延伸,感受同样是爱国题材,唐宋两朝迥然不同的精神风貌。部分实录内容如下:

生:从色调角度看,两首作品都有些沉闷,色调灰暗且冰冷,可能是他们都处于人生低谷时而所写。

师:他们当时的心境和性情一样吗?

生:(思考)不同。杜甫过着“凭轩涕泗流”的困顿生活,但他依然有着“戎马关山北”的一腔热血,从未放弃对国家人民的热爱关切;范仲淹词表现边塞“四面边声连角起”无尽战事,心境极度压抑低沉,甚至有“燕然未勒归无计”的绝望,对未来一片迷惘。

师:说得不错,那不同的心境和性情是如何表现的呢?

生:从意象选择看,“霜”“浊酒”“羌管”整体上构成压抑低沉的氛围,让人感到作者内心的无奈和痛苦;而以“吴楚”“乾坤”勾勒的“洞庭”整体上却极为开阔。从空间上看一个低沉压抑,一个开阔辽远。也都透露出诗人心境不同。

师:诗歌是诗人情感的流露,同为失意之作,为何给人感觉差异为如此之大?

生:可能是写作的环境不同吧。

师:说得好。大家联系两个王朝的特点再作思考,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

生:(思考)强大的盛唐,杜甫虽已年老体衰,无法再助力国事,但依然体恤百姓,對生活抱有热情;孱弱宋朝接连的战争失败,让范仲淹陷入绝望,面对守边的苦楚,再也无法豪迈了!

师:文学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其中展现出来的文人精神和气质蕴含时代精神内核。两首作品,代表了不同时代作家的独有心境,代表了不同时代作品的独特意境。

深度高效的自读名著教学,不能仅停留在形式和文字层面,必须通过阅读活动上升到作品意义层面,去感受诗人独特的精神气魄,对时代“精气神”进行理性思考和追溯,沟通文史哲范畴,达成对“意境”这一核心“大概念”的全面认识。同时阅读活动逐步走向文学鉴赏的深水区,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得以充分发展:于形式、文字细微处进行辨析对比、理性思辨,读懂诗歌“意境”真谛——深厚的时代精神。

可以说,“意法”理论重塑了自读名著“大概念”阅读教学过程,达成深度学习,帮助学生“研磨”作品形式;“揉捻”作品文字;“探寻”作品意义。教学过程从“碎片化”走向“结构化”,从单纯阅读向跨学科、跨时代的思辨鉴赏发展。阅读过程不断提升学生审美能力,不断激活学生思维深度,从而实现从传授知识向研习“概念”的教学目标转变,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归有光.文章指南[M].济南:齐鲁书社,1997:315册,703.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立项课题“以学科大概念整合初中名著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D/2021/02/353)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意法大概念
围绕“大概念”设计STEM课程
以“大概念”主题开展科学教师参与式培训
基于大概念的中高年级现代诗歌教学策略的研究
以大概念的理念引领高中物理教学
意法半导体(ST)推出配置简易的控制器,有效简化数字功率转换设计
意法半导体(ST)推出新款BLUENRG-MS BLUETOOTH? 4.1网络处理器,加快超低功耗应用的创新
意法半导体(ST)与米兰理工大学通过PFGA合作开发FASTER 3D图形应用系统
意法半导体与物联网
意法半导体(ST)推出世界首款基于ARM Cortex-M7的STM32 F7系列微控制器
意法半导体(ST)新款100V晶体管提高汽车应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