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音乐素养 构建“动静”课堂
2024-01-01陈帅妮
陈帅妮
孟子曾曰:“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就赏析来说,音乐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仅仅通过讲解去赏析是远远不够的,应打造一种“内外兼修”的理想赏析状态,将表演、创作融入理解之中,形成动静皆宜的有效课堂模式,从而让学生达到音乐审美的自我体现。笔者选择中小学课程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一些欣赏曲目作为研究对象,亦希望通过一些课例的研究,提高学生音乐欣赏课堂的参与度、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
纵观传统音乐欣赏课堂,教师“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比比皆是,也有课堂中侧重技能或侧重讲解的设计,学生对音乐体验感不足,导致对作品的理解不到位。笔者在课堂中也出现过类似的情况,也经常反思和总结,力求找到一种新型的课堂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理解力。笔者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低段学生好动、好玩,抓住这样的心理特点,在课堂中找到一个“动静交替”的平衡点,可以将情感体验和音乐体验有效融合,从而提高音乐作品赏析完整度。
一、什么是“动静交替”模式
《毛诗序》有载:“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意思是说当言语和歌唱都没办法表达内心情感的时候,人往往会通过手舞足蹈的方式来表达情感。“动”即通过“静”的欣赏而产生的一种外在表现和再次深化理解的动作,简单来说就是“身体律动导入—划唱学习乐段—器乐深化主题”;“静”即通过学习习惯的培养而表现出安静聆听的状态。
音乐是审美和情感表达的艺术,音乐欣赏是音乐综合能力的体现,笔者所认为的“动静交替”模式指的是在传统“听、唱、赏”的模式下,更加注重“聆听、体验、感悟”的新型模式,将音乐作品融于音乐活动中,通过身体律动、双手划唱、乐器演奏的方式让学生真正乐享律动、静在其中,找到两者的平衡点,从而达到“会赏析”的目的。
二、“动静交替”模式的设计与实践探索
新课标中将音乐“鉴赏”改為“欣赏”,意希望在教学中更关注聆听与讲解、聆听与体验、聆听与表达的关系。“动静交替”模式是建立在“听、唱、赏”模式下的一种新型课堂模式。通过“身体律动导入—划唱学习乐段—器乐深化主题”融入“教师讲解—学生聆听—教学反馈”而形成的模式。在教学设计中,“动静交替”模式以“阶梯式”上升,如下图:
“动静交替”模式是一种思想上独立、体态中融合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中呈现出阶梯上升发展。具体操作流程图如图2:
(一)“动静交替”模式的优势
与传统课堂模式相比,“动静交替”模式具有独特的优势。以小学、初中的两个课例为例:(见表1)
从两个课例的对比中,我们发现“动静交替”模式有以下优势:
1.增强音乐的体验感和理解能力
在一年级《鸭子拌嘴》一课中,教师可用以《数鸭子》进行课前律动导入,既给学生创设情境,又成功引出欣赏曲目的主角——小鸭子。讲解小鸭子的故事,成功激发了学生聆听音乐的兴趣。初次聆听,以故事线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小鸭子“出门的喜悦—玩耍的热闹—拌嘴的嘈杂—安静地远去”的故事情节中节奏性的变化。在聆听的过程中,低段的学生会和着音乐做出相应的反应。在巩固X XX节奏型的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节奏创编,用响板与其他小鸭子合作,模仿小鸭子的“拌嘴”,完成表演鸭子拌嘴环节。通过分组、分左右手等方式提升学生的体验和理解能力。这个活动的设计,不仅能使学生在X XX的基础上创编不同的节奏进行“拌嘴”,还能使其从中感受到节奏创编的快乐。
2.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
“音乐的本质与价值就在于激发人的创造力”。音乐教学应当引爆学生创新的火花。音乐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新观念,勇于创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为学生创建一个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音乐课堂,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教育、审美教育,充分调动、发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潜能,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例如,八年级音乐欣赏课《伏尔塔瓦河》主题乐段的学习中,在初次聆听的基础上,采用“划唱律动”的方式,加深学生对主题乐段旋律的感知和情感体验。(见图3)
作品“第一源头”的主题中,两支长笛通过波动演奏,将源头主题不断向前行进,通过手指波浪式前进滑动,更加形象地让学生理解音乐情境,体验“第一源头”中长笛音色所塑造出的泉流涌动向前的效果,这比干巴巴的讲解来得更为生动和形象。由此,学生在作品后断段聆听中能主动地将“划唱律动”融入音乐中,产生如下律动效果。(见图4)
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发现美、创造美。
(二)“动静交替”模式的实际运用——以《溜冰圆舞曲》第一课时为例
1.课前准备
(1)U型座位围坐(适合律动)
(2)擦、串铃(用于主题乐段巩固环节)
2.课堂教学过程(体现“动静交替”模式的简案)(见表2)
上文中提到,“动静交替”模式在课堂运用过程中有两大优势:能够增强音乐的体验感和理解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在《溜冰圆舞曲》第一课时中,教师更多地引领学生“如何律动”“如何安静聆听”“如何融入音乐”。在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剩余教学内容“第四圆舞曲”为内容,让学生在感受音乐的过程中,通过肢体语言、小乐器伴奏等多种方式,主动去聆听、去融入和表现音乐,这样达到的效果会事半功倍。
(三)“动静交替”模式运用中的注意点
1.安静聆听和思考
要培养学生安静聆听和思考的习惯。很多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脑袋是处于“空白”状态的,导致欣赏完音乐后,得到的感知回馈甚少。因此要避免盲目聆听,在聆听的过程中要带着问题去听。
2.律动设计要精准
音乐律动的设计要紧扣音乐内容,避免“为了律动而律动”的情况。律动要服务音乐本体,要做到精简、高效。
3.律动要适时适度
学生往往会因为律动环节的有趣而出现“忘我律动”的情况。这样不仅影响课堂纪律,还影响课堂效率,导致学习效果适得其反。教师要使课堂井然有序,动静相宜,要适时适度,恰如其分。
4.“动静交替”后的创造
“动静交替”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程度。在教学设计中,除了安静聆听音乐律动,还可以将直观感受转化为创造动力,学以致用,分析音乐元素。
长期的实践表明,“动静交替”模式的教学成果是十分显著的。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欣赏课的模式,让欣赏课“活”了起来。将“听”与“动”结合,远离只“听”不“动”的教学模式。
“音乐是上天给人类最伟大的礼物。当我们拥有这份礼物时,如果没有用合适的方法打开它,那将无法感受到礼物的伟大。”“动静交替”模式的实践和应用,成了打开礼物的钥匙,将抽象的音乐具象化,增强学生的体验感,开发学生的创造力,从而真正达到音乐美育的目的。
总而言之,“动静交替”教学模式要紧扣音乐,要以学生为主体、以音乐为主线,鼓励学生体验并感受音乐,从而创造音乐。教师应让学生在律动中探索和创造,使其养成欣赏音乐的习惯,积累欣赏音乐的经验,最终提升音乐欣赏能力。
(作者单位:嘉兴经开实验教育集团)
编辑:赵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