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多媒体 鲜活教学设计
2024-01-01周小晖
周小晖
一、背景说明
《慈母情深》描写了在艰难的生活条件下,母亲省吃俭用鼓励“我”买课外书、读课外书的感人往事,着力表现母亲赚钱不易却依然为“我”毫无怨言地付出的无私深情,以及“我”对母亲的敬爱与感恩。文章语言质朴,感人至深。但是,由于文章所描绘的20世纪60年代社会背景与现在差异显著,学生阅读文章时难免对一些细节描写与情感反映把握不准,成为本课的学习难点所在。
二、问题提出
为了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文章描写细节及其背后蕴藏的情感,开展教学活动前设计一个情境问题:用一元钱可以买到哪些东西?假设我们现在身处20世纪60年代,一元钱又可以买到哪些东西?此问题一经提出,不少学生热烈讨论。一部分学生认为:一元钱现在很难买到什么完整的东西,就算回到20世纪60年代,我猜也只是能买一支铅笔或者一个块面包。对此,根据学生发言可以顺势追问:那为什么文章中因为一元五角的罐头,主人公就被自己的母亲狠狠责备呢?由此通过具有一定“代入感”的问题为多媒体教学指导做好基本铺垫。
三、教法研究
《慈母情深》以抒情对话为主,字里行间尽显动人亲情。在本课阅读教学环节,教师使用爬梯朗读软件辅助教学,将课文以“文字+音频”的形式呈现,让学生一边看屏幕中的文字内容,一边跟着音频指导出声朗读,在朗读中理解母爱的伟大,从而提升阅读能力。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全方位应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压缩传统的板书教学时间,一方面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增加文本教学的信息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重难点知识,打破传统学习模式的弊端,减少学生“被动学习”的负担;另一方面可以适当补充教材未涉及的知識内容,鼓励学生延伸思考,让学生在多媒体课件的点拨下,联想文章描写的具体画面,由表及里地解读文章表达内涵,真正通过不同时代一元五角的价值比较,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深刻领会文章含义。
四、课例呈现
(一)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我”一直想买《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 。
“我”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那里的噪声 。
母亲用 的手将钱塞给“我”。
(二)新课导入,初步释疑
1.读到“慈母”一词你会想到什么?
2.使用“鼻子一酸、龟裂、震耳欲聋”等词语讲一讲文章主要描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3.你认为“鼻子一酸”背后表现的是什么感情?为什么“我”终于有钱可以买自己想看的书了却无法感到高兴,反而会“鼻子一酸”?
4.一元五角对于“我”算不算多?从哪里看出?母亲将一元五角给“我”意味着什么?
(以上内容使用多媒体课件配图展示。教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将自己的阅读感受用一句话概括。然后通过上述四个问题层层递进,引导学生不断强化“一元五角在20世纪60年代究竟可以买什么”的思考。)
学生结合多媒体呈现的动态画面——“我”来到母亲工作的工厂,缝纫机不停歇地运转并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自学课文,解答下列问题。
(1)震耳欲聋在文中是如何表现的?你在现实生活中听到过类似的声音吗?有哪些感受?
(2)代入作者想一想若是你的母亲日复一日地在这样震耳欲聋的声音环境中工作会有何感受?与仅阅读课文,将此事视作他人的事的心理情感又有何差异?
学生细读文章,边读边想象具体场景。教师根据学生的阅读表现与状态,趁势介绍文章创作背景与作者生平等,并借助多媒体为学生直观展示一元五角在20世纪60年代等于40根冰激凌、30场电影、一袋5公斤的大米等,学生一个个皆感到意外并震惊。
(三)精读课文,深入研究
1.哪些细节让“我”鼻子一酸?(引导学生对重点段落、对话反复品读。)
2.学生初步交流阅读体会。
(1)不足二百平米的厂房……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展现母亲什么样的工作环境?着重描写此画面有何作用?)
(2)褐色的口罩上方……用龟裂的手指数着。(应用爬梯朗读软件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3)母亲说完……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连续使用四个立刻有什么作用?为什么?)
接下来教师主要提出一些可供交流、反思的问题,让学生代入文章人物,分角色地阅读、朗读体验,以减少学习疑惑,体会深层情感。
3.联系上下文思考:“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的言外之意。
预设:“我”由此句加深的愧疚感让“我”对自己要钱行为的懊恼与母亲无私支持行为之间的情感对比,将“鼻子一酸”的情感具体化、生动化。
追问:“同学们认为龟裂的手应该长什么样?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同学见过龟裂的手?触摸过吗?龟裂的手摸上去是什么感觉?”
分析:作者在文中描写母亲给他钱时的动作用的是“塞”,你认为什么样的动作算得上“塞”,为什么?这个动作词背后有何深意?(突出“塞”字的画龙点睛之效,使学生理解母爱的深沉,以及塞在“我”手里的不仅是钱,更是沉甸甸的爱,点出主题慈母情深。)
文章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将一幅幅充满生活真实感的画面描写出来,辅以教师提前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打破“灌输式”教学模式的制约,使学生从“被动听讲”转为“主动学习”,既符合“双减”要求,又能唤醒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让学生主动感知文本魅力,将学习语文知识视作有画面感、有趣味性地剖析与内化,甚至还可以为学生积极参与课内外拓展练习奠基。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补充展示梁晓声生平简介以及其他代表作品,如《雪城》《那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母亲》等,让学生在呈现上述作品的重点语段中感受母亲对其艺术创作的终身影响。
2.让学生试录朗读作品。
3.学生按要求完成《慈母情深》的情境任务单。
4.教师引导学生对主要语句进行仿写练笔,在不增加学生写作负担的情况下,帮助学生写有可写,读写结合,深入理解文章情感表达主题。如此,明确练笔具体要求——用自己的话写一写“鼻子一酸”的真实经历。一方面,学生能根据文章写作结构、表现手法,写出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不偏题”的作品;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加深对母爱深沉的进一步探究与思考,掌握和作者一样的通过细节表达感情的手段与方法,进而找到适合自己的读写策略,发散思维,获得语文学习成就感与愉悦感,真正意义上享受语文学习的过程。
5.“心灵”对话。留出2~3分钟时间,鼓励学生匿名在班级的线上“树洞”留言自己想要对母亲说的话,以此引导学生大胆迈出感恩父母的第一步。
(五)小组合作,品味细节
1.出示课件,引出拓展学习任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场景作为表演场景,通过表演体现自己对文章主题思想的领悟与体会。
2.小组讨论,教师仅作为“旁观者”与“点拨者”角色存在,在巡视过程中对学生适时引导。
(1)出示“我”找母亲的场景画面。(文章第16~19自然段)
师:是谁将脊背直了起来?是谁将身子转了过来?又是谁用疲惫意外的眼神看向“我”?
(对比原文与疑问句,引导学生比较二者有何不同,以及在表达效果上可以带来哪些明显区别?)
师:请同学们调转视线,观察教材上的插图,讲一讲看插图与看多媒体图片有何不同的视觉感受?为什么?
(2)出示“我”向母亲要钱的场景画面。(点名一个小组慢动作无声演绎,一个小组分角色朗读配音。)
教师根据学生小组表演提问其他学生:“你们从该表演中‘看出了什么?‘听出了什么?”
(3)出示母亲将一元五角塞给“我”的场景画面。(文章第31~34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