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心树与两种常用阔叶树造林成效对比

2024-01-01张天云

南方农业 2023年20期
关键词:红锥含沙量保存率

张天云,黎 竟

(广东省郁南林场,广东云浮 527132)

黄心树(Machilus gamblei),俗名芳槁润楠,属樟科润楠属常绿大乔木,树高可达25 m,胸径可达40 cm[1]。黄心树在广东省分布广泛,但由于人工造林的影响,其种植资源受到破坏,总体呈碎片化点状分布[2]。黄心树因其芯材呈黄色,纹理美丽,木材质地坚硬的特性,非常受木材家具厂的欢迎,是制造高端家具和各类木制工艺品的理想材料。同时有研究表明,黄心树含有抗肿瘤化合物[3]。但黄心树在造林成效方面的研究和报道十分有限,鉴于此,本试验对黄心树的造林成效进行初步研究。试验中,选取2 种土壤种植地,2 种常见阔叶树种作为对比,对不同含沙量土壤下其胸径增长量、树高增长量、自然整枝情况进行了测量。

1 材料与方法

1.1 苗木来源

实验用黄心树苗木取自广东省郁南林场通门管护站金菊工区,为更好地体现黄心树的造林成效,选择广东省最常用的造林阔叶树红锥和火力楠作为对照。红锥、火力楠苗木通过购买获得,均为实生苗。每个品种选取长势、高度基本一致的苗木120 株。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广东省郁南林场通门管护站红旗工区8 班下坡位,土壤类型为赤红壤。选取靠近坑底、含沙量高达65%的土壤及正常土壤作为试验用土。

1.3 实验设计

在含沙量65%的土壤(土壤A)和正常土壤(土壤B)上分别种植黄心树、红锥、火力楠各30 株。不同树种沿坡面列状种植。于2014 年4 月雨后种植时量取高度,以后每年量取胸径、高度,第4 年开始每年记录自然整枝情况。实验从2014 年4 月开始,至2023 年4 月结束。

1.4 种植技术措施

采用带状清理方式,沿山体同一水平等高线布置行带,将带上杂草全部劈除,清理归带,宽度1.5 m。明穴方式整地,种植穴规格为60 cm×50 cm×40 cm,按照株距要求布置种植穴。将挖出的土壤置于穴的两侧,让其自然风化后配合施基肥回穴。每穴施放0.5 kg基肥,先将表土回至半穴,然后施放基肥并与回穴的表土充分拌匀,最后将表土回至满穴。本试验于2014年4 月雨后种植穴充分湿透后开始造林,种植完成后的营林措施如表1。

表1 营林技术措施

1.5 指标选择

选取胸径、树高和保存率(存活率)作为测量指标,以直观反映树木生长情况。自然整枝程度的高低是影响树木能否成为无节良材的重要因素,因此增加自然整枝高度这一指标[4]。各指标测量方式如下。

胸径:在植株上坡位离地1.3 m 处量取植株的直径,单位为cm。树高:在植株上坡位量取植株的高度,单位为m。自然整枝高度:在植株上坡位量取地面至整枝完成部位高度,单位为m。保存率(存活率)计算公式:

式中,p为存活率(保存率),%;m为存活株数,株;n为总株数,株。

2 结果与分析

2.1 树高

由表2 和表3 可知,黄心树在土壤A 中的树高生长量为8.75 m,明显高于红锥7.80 m 和火力楠7.22 m的生长量。在土壤B中,黄心树的树高生长量为12.55 m,略优于红锥的12.10 m,明显优于火力楠的10.82 m。说明黄心树树高生长量比红锥、火力楠高,且在高含沙量的土壤中表现出更好的高生长优势。

表2 土壤A 各项指标测量结果

表3 土壤B 各项指标测量结果

2.2 胸径

从表2 和表3 可知,到2023 年,黄心树在土壤A 中的胸径为13.0 cm,与红锥12.8 cm 的胸径接近,优于火力楠11.3 cm 的胸径。在土壤B 中,黄心树的胸径为16.1 cm,略低于红锥的16.6 cm,略优于火力楠的15.7 cm。说明黄心树胸径生长能力与红锥、火力楠接近。

2.3 自然整枝高度

从表2 和表3 可知,在土壤A 和土壤B 中,黄心树均从第4 年开始自然整枝,整枝高度逐年递增,到第10 年分别达到5.3 m 和7.6 m。整枝程度(整枝高度占树高的百分比)分别达到57.6%和56.2%。红锥和火力楠前6 年均未见明显整枝,第10 年整枝高度最高才达到0.5 m,整枝程度均低于4.5%。说明在高含沙量土壤与正常土壤中,黄心树的整枝程度基本一致,均在56%以上;红锥和火力楠整枝程度极低,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2.4 保存率(存活率)

表2 和表3 详细展示了3 种树种在不同土壤条件下随林龄增长的保存率变化趋势。这种变化呈现一个明显的规律,即随着林龄的逐年增长,各树种的存活率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低。这种生长趋势是大部分树种在生长过程中存在的普遍规律,因为生长竞争、环境压力和生物胁迫等均会影响树木的生长和存活。

在土壤A 的条件下,第10 年时黄心树存活率高达95%,明显优于红锥和火力楠,分别高出12 和10个百分点。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黄心树对土壤A 的适应能力较强,而红锥和火力楠在这种土壤环境下生长状态较差。

在土壤B 的条件下,第10 年时黄心树的存活率进一步上升到了97%。红锥和火力楠的存活率较在土壤A 的条件下有所提升,均达到了93%。这表明,土壤B 对这3 种树种的生长及存活均有较好的支持,但黄心树仍然体现了更好的生长优势。

土壤A 具有高达65%的含沙量,黄心树在这种土壤环境下的出色表现,再次印证了其出色的抗逆性和生境适应性。相比之下,红锥和火力楠在高含沙量土壤中的存活率相对较低,与黄心树存在明显的差距。这意味着,高沙含量对红锥和火力楠的生长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而黄心树则在此环境下仍能维持高水平的生长状态。

综合两种土壤情境下的数据可知,黄心树不仅在普通土壤条件下展现出了优越的生长性状,而且在高含沙量的土壤中,其存活率和稳健性都明显强于红锥和火力楠。这为黄心树在不同土壤条件下的种植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3 结论与讨论

3.1 黄心树种植表现

植物抗逆性是长期适应环境、自然选择的结果。土壤含沙量对树种的成活和生长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实验结果显示,在高含沙量土壤与正常土壤上的黄心树树高生长量比红锥、火力楠高,且在高含沙量的土壤中表现出更好的高生长优势。胸径生长能力与红锥、火力楠接近。保存率方面黄心树表现优越,在高含沙量土壤上未出现明显下降,相对正常土壤总体只下降2 个百分点,而红锥和火力楠存活率下降较为明显,相较正常土壤总体下降10 个百分点和8 个百分点。自然整枝程度方面,黄心树明显优于红锥和火力楠。总体来说,黄心树在正常土壤上的表现与红锥和火力楠相当,在高含沙量土壤的表现略优于红锥、明显优于火力楠。56%以上的自然整枝程度则说明黄心树有着极强的顶端优势。

3.2 黄心树推广应用前景

黄心树属于乡土树种,具有极强的萌生能力[5]。野外调查显示,由于人工造林的挤占,黄心树零星分布于人工造林不能覆盖的地块,且生长旺盛,各项指标表现优良,具体表现为主干圆而通直,顶端优势明显,侧枝纤细,自然整枝程度接近桉树,生长速度优于速生杉木,有更广泛的生境适应性。黄心树枝叶茂密,新叶为红色,且芽、新叶与叶柄、花上均有黄灰色绢毛;果实成熟时由绿色变为红色,观赏价值极高,是良好的园林造景树种。

本试验初步表明,黄心树在高含沙量土壤中的综合表现优于红锥和火力楠,特别是自然整枝的程度表现较为理想。黄心树兼具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在如今“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大背景下,是除流行的阔叶树种外极佳的乡土树种补充[6]。

猜你喜欢

红锥含沙量保存率
阜新矿区矸石山适生树种分析
珍贵树种红锥的培育和管理技术要点
红锥种植与管理技术
不同因素对林下参保存率的影响
0.6 H 层含沙量与垂线平均含沙量代表性探讨
红锥造林技术试验研究及分析
红锥种质早期生长表现
罗源湾海洋倾倒区抛泥过程含沙量增量数值模拟
悬移质含沙量垂线分布
基于M-K法对图们江干流含沙量年际变化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