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锥造林技术试验研究及分析
2018-05-05李向军
李向军
摘 要:红锥作为一种重要的造林树种,其种植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笔者通过实验研究,以红锥纯林与杉木及马尾松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红锥纯林与杉木及马尾松林下套种植被的生长效果,以期指导生产实践。
关键词:林分质量;成活率;保存率;地径生长;抽梢生长
红锥是亚热带、热带低海拨的常绿阔叶树种,生长迅速,适应性强,木材材质硬、重中等,抗虫、耐腐,是我国珍贵的树种之一。提升红锥的造林技术水平,提高造林林分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解红锥纯林、林下套种的造林效果,笔者进行了试验研究,现将试验过程及试验结果小结如下:
一、概况
试验地海拔420~560m,土壤为黄红壤。造林时间2010年3月,红锥容器苗来源某林木种苗中心,苗木规格为地径0.5~0.8cm、苗高40~60cm。试验地面积14hm2,其中:红锥纯林面积5.47hm2,造林密度为1650株/hm2,株行距为3×2m;马尾松林下种植面积3.67hm2,造林密度为600株/hm2,株行距为4×4m;杉木林下种植面积4.87hm2,株行距为4.5×4m。造林后1-3年抚育措施为:红锥纯林每年5月、8月分别全面锄草、培土一次,结合5月锄草追肥一次(穴施复合肥250g/株);杉木、马尾林林下套种:每年5月、8月分别全劈、锄穴培土一次,锄穴面积约1m2,结合5月锄穴追肥一次(穴施复合肥250g/株)。
二、调查方法
分别红锥纯林、马尾松林下、杉木林下地块,每地块沿山坡顺坡随机设置调查标准行3行,每年10月调查记录红锥造林种植株地径生长量、保存株数、株高,应用算术平均法计算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地径与抽梢生长量等。
三、结果与分析
1.造林成活率及保存率
从三种种植类型平均结果来看,红锥造林当年成活率为96.1%,造林第4年保存率为95.4%。但红锥纯林与杉木、马尾松林下套种成活率及保存率有一定差异。红锥纯林造林当年成活率为96.7%,造林第4年保存率为96.7%;马尾松林下套种当年成活率为95.8%,造林第4年保存率为93.7%;杉木林下套种当年成活率为95.8%,造林第4年保存率为95.8%。红锥纯林种植成活率与保存率均高于马尾松及杉木林下种植。
2.地径生长
红锥造林4年平均地径达7.83cm,红锥造林后第3年呈现地径生长高峰,平均生长量达3.04cm,4年地径平均生长量1.97cm,说明红锥在试验地表现极速生,通过纯林与林下套种对比,红锥纯林生长最快,第4年平均地径达9.33cm,4年平均生长量达2.37cm;杉木林下套种4年平均地径生长1.83cm;马尾松林下套种4年平均地径生长量最小,为1.70cm。
3.抽梢生长
红锥造林4年平均抽梢生长量1.10m,红锥种植后抽梢生长呈现均衡逐年增长状况,红锥纯林4年平均抽梢生长1.43m,马尾松林下套种4年平均抽梢生长1.00m,杉木林下套种,4年平均抽梢生长0.87m。红锥纯林抽梢生长量最大,马尾松林下套种次之,红锥杉木林下套种抽梢生长量最小,说明光照对红锥幼龄期生长的影响较大。
四、试验讨论
1.红锥纯林种植成活率与保存率高于马尾松林及杉木林林下套植
红锥容器苗造林造林当年成活率平均达96.1%,第4年保存率平均达95.4%。红锥纯林造林当年成活率为96.7%,造林第4年保存率为96.7%;马尾松林下套种当年成活率为95.8%,造林第4年保存率为93.7%;杉木林下套种红锥造林当年成活率为95.8%,造林第4年保存率为95.8%。
2.红锥纯林较马尾松林及杉木林林下套植地径生长量大
红锥造林4年平均地径达7.83cm,红锥造林后第三年呈现地径生长高峰,平均生长量达3.04cm,4年地径平均生长量1.97cm,说明红锥在试验地表现极速生。通过纯林与林下套种对比,红锥纯林生长最快,第4年平均地径达9.33cm,4年平均生长量达2.37cm;杉木林下套种4年平均地径生长1.83cm,马尾松林下套种4年平均地径生长量最小,为1.70cm。
3.光照对红锥幼龄期生长影响较大
红锥造林4年平均抽梢生长量1.10m,红锥种植后抽梢生长呈现均衡逐年增长状况,红锥纯林4年平均抽梢生长1.43m,马尾松林下套种4年平均抽梢生长1.00m,杉木林下套种4年平均抽梢生长0.87m。红锥纯林抽梢生长量最大,马尾松下套种次之,杉木林下套种抽梢生长量最小,说明光照对红锥幼龄期生长的影响较大。
4.红锥纯林成活率、保存率、地径、抽梢生长均最好
通过红锥纯林造林与杉木林、马尾松林林下套种比较,红锥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地径与抽梢生长均有明显差异,红锥纯林成活率、保存率、地径、抽梢生长均最好,马尾松林下套种次之,杉木林下套种成活率、保存率最差,地径、抽梢生长量也最小。
五、结语
综上所述,红锥作为有着很大市场需求的树种,对其的种植技术进行研究,提高林分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试验研究,对对红錐纯林造林与杉木林、马尾松林林下套种进行比较,得出若干结论,相信能为红锥的实际生产带来帮助。但本研究中试验研究周期短,而且混交模式单一。因此,红锥在不同林木下套种的动态变化及其规律,还需深入探索。
参考文献:
[1]罗明永.杉木林下套种红锥效果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 2011(15):218-219.
[2]苏贻攀.闽南山地阔叶林下套种珍贵树种初探[J].绿色科技, 2016(5):21-22.
[3]向长武. 红椎在广西的发展前景[J]. 低碳世界, 2014(5):6-7.
[4]傅培佳.沿海防护林林下套种与森林可持续发展的关系[J].南方农业, 2014(18):4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