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全民健身联盟的构建理念与方式——基于产业发展视角
2024-01-01李春楼
张 林 李春楼 裘 艺
江西省全民健身联盟的构建理念与方式——基于产业发展视角
张 林1李春楼1裘 艺2
(1.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江西 南昌 330038;2.江西省体育科学医疗中心,江西 南昌 330006)
结合全民健身的时空背景和江西省健身产业的现状,从共商、共治、共享、共赢角度探讨了江西省全民健身联盟的构建理念与方式,阐述了联盟的组织架构及外在功能。研究认为:联盟职责的精准定位结合体育行政部门引导到位,联盟可以发挥健身产业间的平台作用、交流作用、协调作用和整合作用,有助于江西省健身产业的发展和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
全民健身;联盟构建;产业发展;机制创新
随着“全民健身”上升到国家战略,健身作为一种健康轻松、时尚愉悦的运动休闲方式,正成为大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西生态环境优良,健身资源充沛,开发潜力巨大,具有区域特色的健身产业可成为助推体育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兴力量。围绕打造“江西风景独好,健康生活目的地”品牌,江西需要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做大全民健身规模,形成特色鲜明的健身产业体系,推动产业集聚,实施“健身+”模式,构建健身产业链。
本研究结合全民健身的时代背景和江西省健身产业的现状,探讨了江西省全民健身联盟的构建理念与方式,并分析了联盟的内部结构和外在功能,以期为江西省健身产业发展路径提供参考。
1 江西省全民健身联盟构建的时空背景
1.1 全民健身的顶层规划和政策引导
改革开放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和关心体育工作,为推动体育事业改革发展,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促进体育活动和“全民健身”的政策文件[1]。2014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文件从“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要求从“政府公共体育服务”和“丰富体育市场供给”两个方面力促“全民健身”的落地和落实,让体育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2019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文件指出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发展体育产业做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新方向[2]。两个文件集体育、经济、民生、政策于一体,重点强调要有效解决“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与“社会体育资源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体育产业发展环境,促进体育资源开放共享,充分发挥市场资源和企业优势的协同创新机制,形成共同遵守规则、互相尊重、互相促进的氛围,做到体育服务面向全社会的转型升级。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中提出,要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体育消费需求。要加快推进体育创新改革步伐,更新体育理念,借鉴国外有益经验,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和相关文件的要求为新时代全民健身运动发展规划了蓝图,也为体育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1.2 全民健身的现实困境和发展需求
随着群众健身意识增强和健身需求增加,体育人口不断扩大,江西的体育产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2015年8月江西省人民政府颁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2018年2月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实施意见》。尽管随着两个《意见》的贯彻落实,江西体育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逐步提高,2015年全省体育产业总产出为276.11 亿元,增加值为87.54 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为0.52%,至2020年全省体育产业总产出为1200亿元,增加值为402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为1.56%,远低于作为地区支柱产业标准的5%,但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江西的体育产业与先进省份还存在较大差距,在产业规模、产业环境、产业基础方面还处在发展和追赶阶段。体育产业要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还任重道远,作为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西的健身产业还需要突破发展瓶颈,创新发展模式。
在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创新机制体制,培养多元主体,打破体育管理体制中的行政集权式管理模式,加快体育社会组织建设,包括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等,充分发挥体育社会组织作用,鼓励提供合适的公共服务,解决合适的事项[3]。目前江西省健身产业总体而言处于自主成长、内生发展的状态,规模不大,活力不强,市场供给单一,经营方式落后,组织型态和集聚模式松散,未形成统一的规范和管理,牵引全民健身的力度不足,需要在行政部门政策扶持和规划引导下,建立一个具有一定公信力与社会影响力的组织或平台,对健身产业进行规范指导。发挥第三方非盈利机构的作用,进行产业间协调,优化体育资源配置,促进产学研各方力量相互融合发展,完善社会化管理和服务的健身产业生态。因此,江西省全民健身联盟的构建,既符合政策要求,也有其现实需要,一方面健身企业自身迫切希望能对健身行业进行规范,制定标准,提升服务,吸引更多群众健身消费,将健身产业做大做强,为企业赢得更多更好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体育行政部门也希望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引导健身产业加强自律规范,推动其持续健康发展,更好地落实相关全民健身政策措施,使越来越多的群众参与健身,得到更便利、更优质的健身服务,进一步扩大体育人口,增强全民体质健康,推动全民健身事业高质量发展。
2 江西省全民健身联盟构建的有利条件
2.1 独特的位置环境和健身资源
体育产业是关联性强、绿色环保的朝阳产业,是符合国家对于生态经济区发展定位的产业,其发展壮大是江西省生态文明绿色崛起的重要标志。作为中部崛起中的省份,江西省拥有丰富的健身类体育资源,又具有对接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等体育产业发达区域的地理优势和作为沿海发达地区健身休闲后花园的区位优势,体育产业发展优势比较明显。围绕健身资源的开发利用,市场也培育了一批省内知名的健身企业,相继举办了多种高质量、高知名度的体育赛事,例如,南昌英雄城国际马拉松、环鄱阳湖国际自行车大赛、WTA 江西国际女子网球公开赛等。在积极创建江西“金牌”体育赛事的同时,也推动了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和健身休闲需求的增长,使得江西的健身产业具有进一步增长的潜力和较大的发展空间。
2020年,婺源县珍珠山乡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九江市庐山西海射击温泉康养运动休闲小镇、大余县级丫山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入选了国家第一批国家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项目名单。2021年,赣州市大余丫山风景区获“全国体育旅游精品十佳景区”、瑞金红区运动休闲旅游线路连续3年获“全国体育旅游精品十佳线路”。同时,庐山西海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南昌梅岭风景区、萍乡武功山风景区获“全国体育旅游精品景区”;庐山西海体育旅游线路、崇义客家梯田露营线路获“全国体育旅游精品线路”;环鄱阳湖国际自行车大赛、宜春全国农耕大赛获“全国体育旅游精品赛事”。相关体育产业发展环境的优化和基础的夯实,为江西健身产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也为健身产业的互联互动创造了条件。
2.2 成熟的技术方法和互联网手段
近年来,“互联网体育”的发展在全民健身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共享技术服务于全民健身已在多个省市进行了试点,全民健身大数据平台也应运而生[4],并能做到集成“体质测评、慢病干预、运动指导、专家咨询、宣传推广、机构管理、数据统计、决策辅助”等系统功能,集运营管理和服务于一体。参考外省市的领先做法,江西省全民健身联盟在成员间也可以搭建共享的健身大数据平台并对其功能进行完善扩充,挖掘利用其价值,通过成熟的“互联网体育”的技术手段,依靠专业网站、微信平台、移动服务终端等,将体育资源信息化,贯通全省的全民健身服务网络。通过平台大数据的采集、整合、分析,从技术上做到围绕健身场地设施、全民健身组织、全民健身活动、健身市场引导、科学健身指南五个方面提供全民健身服务,并精准分析体育市场需求情况和变化趋势,为各地区制定健身产业政策提供数据支持,为体育资源的活化应用提供依据,为体育产业信息化建设提供试点。
3 江西省全民健身联盟构建的策略与路径
3.1 联盟的组织架构和治理机制
从系统论角度出发,系统内部结构决定了系统的定位和发展方向,联盟的组织架构需由联盟的法律形式和治理方式来明确[5],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联盟成员间的法律地位;二是联盟成员控制或激励联盟组织实现联盟目标的机制。目前在经济社会实践中主要有三种通常的联盟组织形态:第一为自发性组织,由契约或合作协议确定成员关系或法律义务,成员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享有相应的权利,无需登记注册和备案,不具备法人资格;第二为社会组织,联盟成员共同组建非盈利性法人组织,经民政部门审核批准并登记注册,其治理机制明确规范并受地域的限制,国内的单项体育组织、行业组织多属于此类;第三为经济组织,联盟成员共同出资组建一公司,以盈利为目的,在工商管理部门登记注册和备案,并按照公司法人模式运行。以上三种情况的组织架构和治理机制存在很大差异,在结构上表现为从简单到复杂的特征,在运行成本、关系紧密程度、执行力方面表现出从低到高的特点。
江西省全民健身联盟定位为由全省性的全民健身领域的企事业单位、社团、体育协会等主体基于共同发展需要和共同目标追求,遵守共同认可的章程和运行规则而自愿加入的产业组织。作为全新的尝试,先以自发性组织形态作为联盟构建的起点,由省内有影响力的健身领域的企业和学术科研部门作为牵头和发起单位先行组建,待联盟的内部自律机制(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制)、行业自律机制(项目的标准、规则、规范等)、专业自律机制(专家、媒体、第三方监督与评估)与功能逐步完善后,再不断扩充参与单位,并根据需要可在民政部门登记向社会组织形态转变,以非盈利性法人身份进行运作,或者在工商管理部门登记,改制为公司法人。
3.2 联盟与政府的作用区分和功能界限
由于国内外经济基础和制度环境不同,联盟实践中政府与联盟的结合方式有所不同[6-8]。江西省全民健身联盟的作用包括:整合联盟成员中分散的资源;提高全民健身活动运作效率;分担健身活动企业经济风险;加强联盟成员的相互技术交流;实现健身服务类产品多元化;降低联盟成员运营成本等;规范行业技术和质量标准;提高承接政府购买全民健身服务的能力和质量;优化全省健身产业生态,培育市场主体和健身消费市场。
在保持联盟独立运作的同时,体育行政部门需要做到“到位”而不“越位”,“引导”而不“主导”,重点发挥促进和监管两大方面作用[9,10]。其行政角色包括:完善健身产业政策,在产业布局和调整中发挥指导作用,供给健身产业发展“营养”,保护产业发展环境;通过孵化、培育、引导、扶持、业务培训、强化标准、绩效评估,实现政府的公共责任和义务,如加大向联盟成员购买全民健身服务,将体育的活动、赛事、培训、展示等事务交给联盟成员,向联盟成员开放场地设施资源,为其提供活动场所;为联盟成员提供项目管理、法律咨询等服务资源;在保障基本公共体育服务的同时,引导联盟成员培育中端市场并引导高端市场,使政府与市场分工合作,事业产业相互促进,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与健身市场联动发展;防止联盟在市场形成行业垄断,鼓励竞争。
3.3 联盟的运行规划和设计
3.3.1搭建平台
根据江西的健身资源特点,联盟以全民健身与多业态融合发展为格调,围绕“跨界思维”和“健身+”理念打造全新形态,依托整合大数据互联网+健身全行业+健身全生态+会员的形式,搭建“健身+”多维度平台,推进健身休闲与文化旅游、健康养老、户外运动等产业融合互动,并制定规则建立、资源分配、产品推广、传播宣传等实施计划。
3.3.2制定规则
联盟成立后在创新发展模式和提升服务质量等方面形成示范效应,从而规范全省健身服务体系,成为标准制定者。联盟将制定场地设施、从业人员、服务流程等行业标准;建立评级体系,通过对企业硬件条件、服务质量等综合考评,类似于宾馆星级评定,授予不同等级;统一从业人员培训体系,开展从业人员资格认定。
3.3.3聚合资源
联盟成员依靠大数据互联网实行充分的信息共享和合作。包括:政策措施、业界动态、供需信息的交流;实施一卡通优惠待遇、异地体验等会员导流措施;联手打造联盟品牌赛事;以联盟作为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参与政府购买服务招标等;共同协商服务内容及指导价格,维护行业有序竞争;树立联盟信誉度,成员之间能互助互保,确保会员权益;各类业态通过联盟平台形成资源互补,共同发展。
3.3.4拓展产品
融合各类大众喜爱的健身运动项目,联合各县市联盟、各类俱乐部、各基地营地机构延伸出更多产品线宽度。结合各类器械装备生产、各类型赛事运营、营养康养服务、各类专项考核考级、各类专业人才培训来延展产品线长度;以网络媒介为手段,构建线上线下服务体系,将产品线下沉到底层 挖掘全品类全龄段覆盖的产品线深度。
3.3.5传播宣传
利用各种媒体资源包括传统媒体、新媒体和自媒体进行健身宣传,通过精确分析大众的健身定位、行为方式和效果评估来传播推广个性化的合理健身方法,并将体育爱好者导向正确的健身消费市场,最大化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4 结语
江西省全民健身联盟以全民健身政策为引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全社会多业态参与为特征,整合省内“健身+”资源,借助联盟的优势,以企业为主体搭建多元交流与开放合作的发展体系,为江西省的健身产业发展创造条件或环境,最终实现成员间共商、共治、共享、共赢的发展目标。将联盟打造为对成员具有公信力、自主管理、自我规范的产业组织和满足大众体育需求的健身服务组织。
[1]刘红建,高奎亭,徐百超.中国全民健身政策体系演进历程、优势特征及效能转化研究[J].体育学研究,2022,36(1):91-102.
[2]杨磊.开展全民健身,建设健康中国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在关心[EB /OL].(2019-08-07).http://sports.people.com.cn/n1/2019/0807/ c14820-31281297.html.
[3]盖文亮,张振峰.推进全民健身治理现代化的制度创新[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9,36(6):694-697.
[4]刘韵婷,郭辉.基于大数据的体质健康测试云平台系统设计[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4):196.
[5]姜滨滨.战略联盟组织形式、动机及其效应的研究述评与展望[J].科技管理研究,2015,13(3):113-119.
[6]彭国强,高庆勇.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美国体育产业的制度治理与启示[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9,38(4):10-17.
[7]周彪,陈元欣.我国体育场馆联盟构建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8,37(4):311-314.
[8] 魏婷,汪艳,林珩.上海市体育产业战略联盟的构建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6,30(5):48-52.
[9] 周亚美,顾杨洋.运动健身服务业战略联盟能力初探[J]. 浙江体育科学,2015,37(2):41-45.
[10]郑芳,杜林颖.欧美职业体育联盟治理模式的比较研究[J].体育科学,2009,29(9):36-41.
The Concept and Method of Construction of Jiangxi National Fitness Alliance--Based on the View of Industry Promotion
ZHANG Ling,,etal.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chang 330038, Jiangxi,China)
江西省体育局体育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2123。
张林(1977—),博士,讲师,研究方向:运动与健康、体育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