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认知视域下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策略研究
2024-01-01赵迎辉
赵迎辉
具身认知视域下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策略研究
赵迎辉
(山西工学院 通识教育学院, 山西 朔州 036000 )
具身认知理论强调认知与身体、环境是一体的,与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的教育内涵相吻合。文章简述具身认知理论实际运用研究和国内外研究状况等,分析具身认知视域下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的现状,提出牢固树立以身体为主的教学理念、营造身体生成的俱乐部教学情境、丰富教学手段,培养体育精神等策略,旨在助推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学术、实证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具身认知;俱乐部教学;策略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使命,也是高校的灵魂和立身之本[1]。2006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联合提出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计划,力图改变学生体质健康下滑趋势,同时也对学校体育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近二十年来,关于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探讨一直不断,其中“俱乐部”制体育教学模式改革在全国各高校试运行的较多,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参加运动的积极性。但是,随着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高校俱乐部体育教学的不足也愈加凸显,俱乐部体育课也成为一些学生眼中的“水课”“放羊课”“躺赢课”,学生“喜欢体育,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依然存在。在致力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同时,我们应该反思:受“身心二元论”影响的传统体育教学思维能否适应俱乐部体育教学模式的发展。
1 具身认知理论意蕴
1.1 具身认知理论概述
20世纪50年代欧洲兴起的第一代认知科学,旨在强调“身体与心智的分离”“离身认知”“把认知与人的身体相分离”,认为人的大脑只是计算机,认知只是符号的加工,且加工的地方只存在于大脑,无论是符号加工还是联结主义都认为人的认知与身体无关。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笛卡儿、洛克、康德等人的哲学思想也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
20世纪末期,生成语义学、认知语言学的主要创始人乔治·莱考夫和美国哲学家、认知科学家马克·约翰逊以17世纪法国哲学家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为学术指引,提出思维基于身体、源于身体,思想范畴和概念隐喻都是身体感觉运动经验造成的学说,对心智与身体的一体化特征进行了系统的论证,在学术界逐渐兴起了有望取代认知信息加工范式的第二代认知科学。虽然目前有关巨神理论的研究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但学者们对具身认知已达成了共识:具身认知理论既不主张身体一元论,也不赞成身心二元论,它强调一体论;认为心智在大脑中,大脑在身体中,身体在环境中,心智、大脑、环境是一体的;身体调节及影响人的思维、判断、情绪、动作和动机等心智过程,身体与环境是耦合关系。
1.2 具身认知理论的实际运用研究
所谓具身,就是一种人对身体的独特体验。身体是经验的主题,是经验者,而不是被经验的客体[2]。随着西方哲学领域对身体经验的“变更”,认知科学领域也迎来了由“离身”到“具身”的转变。20世纪60年代初期,由于受到计算机科学、语言学和人工智能学科的影响,心理学领域发生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行为主义的认知革命运动。随后,认知科学领域开始发生由“离身”到“具身”的细微转变。到20世纪80年代初,过度追求实验室数据和实验室假设的认知心理学,因脱离实际生活、游离于社会文化视野之外而备受批评。传统的“大脑就是计算机,思维就是计算机,认知过程犹如计算机的表征和运算过程”等认知心理学的元素主义倾向遭到心理学家的悍然抨击;拥有情境性、具身性和动力性首要特征的第二代认知科学逐渐走进学者的视野。第二代认知科学与第一代认知科学的明显区别在于,第二代认知科学更注重认知过程的情境性和动力性特征,强调认知依赖于身体、认知依赖于环境。20世纪90年代,意大利帕尔马大学的神经生理学家贾科莫·里佐拉蒂和同事们在恒河猴大脑皮层中发现了一种新的视觉——镜像神经元,引导第二代认知科学进入更加深入、实际的研究,给后来研究者提供了一个认识心智的新视角。
2012年,学者斯诺巴在《Dance as a Way of Knowing》文中介绍到怎样用舞蹈进行知识教学的实践案例,作者不是传统的把舞蹈作为一种身体锻炼的方式,而是把舞蹈作为一种知识表达和知识探索的方式进行;舞蹈练习的过程就是身体学习的过程,在这一特殊的过程中,通过身体的动作解释了一种与生俱来的身体语言,而在这一学习过程中,练习者的身体、心智、环境和大脑组成了联系紧密、融为一体的体系[3]。斯诺巴倡导的这种学习是基于具身认知的,是一种具身学习。2012年,学者戴维斯等人研究了具身认知研究的应用前景,提到了在司法、文学和艺术领域运用“具身认知”的学说。亚利桑那大学SMALLAB、隔离比亚大学IGENERATION和TABA教学策略研究是国外关于具身认知在教育领域研究中的代表,侧重于学前教育、老年教育和信息技术方面的研究应用。
国内学者杨丹滋的《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教学方式变革理论探讨》、秦安兰的《具身认知理论及其对幼儿教育的影响》、杨少芳的《具身认知理念指导下自闭症儿童音乐治疗方向的个案研究》、刘仪辉的《基于具身认知的教学设计研究》等对教学策略、教学设计都在理论层面有贡献。刘欣然、范婕的《从身体哲学汇总寻找体育运动的哲学线索》、颜荣的《大学体育教学巨神认知意蕴及优化策略研究》、张慈军、周惠新的《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具身认知理论研的研究》、焦宗元的《身体视域下体育认知的转向研究》、周惠新的《身体哲学视域下现代体育教学的具身认知》、何绍元等人的《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体育教学转向研究》等研究,将具身认知这一理论运用到体育领域进行研究和论证。
2 具身认知视域下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现状
2.1 具身认知视域下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彰显主体性
法国哲学家梅洛·庞蒂指出,“人的意识能操纵身体,但身体是主体的,意识只是身体的一部分。”身体的动作是身体意向性的表达,而不仅仅是意识的表达。高校体育突出育体和育人,强调教育的本质,是一种以身体教育为手段,培养全面人的教育。体育作为一种特殊的身体活动参与样式、主体的身体活动的教学形式,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凸显了具身性,这也是体育的特殊性。受到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影响,师生在观念上皆认为体育技能的教学较为重要,而忽视教学的实施过程。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实施,对调动学生参与体育学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有显著提升作用,实践证明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有良好的体育技能学习效果和育人功能。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个性,从而促进体育学习效果[4]。
体育教学的过程是倡导以人的身体参与学习、技能获得为特征的实践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人体参与学习的各个机体之间有相互交流和碰撞,并在交流和碰撞中不断提高和完善,激发了生命肉体的原始动力,让身体生命价值重新建构,使体育教学的本意得以彰显。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个体、重视学生主体特征、尊重学生独立性和差异性,对学生积极性的提高有推动作用。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在俱乐部会员分层次教学中,注重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处方”教学,注重学生的身体先天条件、心理感受,从身体的认知特点入手,倡导“身体合作”“身体参与”,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身心兼顾,为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打下良好的基础。
2.2 具身认知视域下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缺乏情境性
情境性教学是建立在真实情境问题或以解决真实事件问题的教学,有一定的模式性和角色扮演性,由美国学者Jean Lave和Etienne Wenger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现行体育课教学遵循强调先讲授(教授)运动技术层面,学生模仿练习、教师纠错、学生练习强化,之后进行某一个大环节的技术授课,学生进行强化练习,学期末组织课内小型比赛的模式进行。这种传统的授课方式看似无缝衔接,但是却忽略了实用性。学生发现在比赛中运用技术动作时很难和课程学习建立有效的联系。这是因为在传统体育课堂授课过程中缺少角色对抗和场景模式。具身认知理论强调,知识技能的来源依赖于环境。高校体育环境场景的设定或模拟,有利于学生学习运动技术动作、建立自身心理、进行有效沟通,却抑制了学习者内在学习动机。
2.3 具身认知视域下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缺失人文精神培养
高校体育教学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有着特殊的育人价值。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近几年,高校体育教学的重心逐步由技术层面转向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但大多停留在教会、教懂、教乐等层面,对于学生内心层面的触动时有时无,在立德树人等人文精神方面的培养存在诸多问题。目前,国内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多数依旧建立在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基础上,学生在上课时间、上课项目和任课教师实现了相对的自主选择,教师在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设计等具体实施环节也有了对应的改革,但是对于国家提出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教体艺〔2002〕13号)、《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教体艺〔2014〕4号)对学生德育、人文精神以及心理健康方面要求的达标度,依旧停留在教学大纲的一纸文件上,教师的重心依旧停留在俱乐部学员技术层面,俱乐部学生(学员)热度于项目层面。开设俱乐部课程教学时,学生(学员)的学习动机缺乏,教师在课堂上缺少与学生心灵的碰撞。
3 具身认知视域下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策略构建
3.1 从“离身认知”到“具身认知”:牢固树立以身体为主的教学理念
体育教学的过程是倡导以人的身体参与学习、技能获得为特征的实践过程。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的模式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实现了上课时间、上课项目和上课教师的自主选择,学生的学习激情较传统体育教学高,学习效果好[5]。体育课是较为特殊的课程,强调身体参与,教育和引导学生进行“身体思维”,让学生在知、情、意、行等方面有很好的表现。具身认知视域下的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的教学组织过程不死板,在师生互动、重视学生的水平差异等彰显学生主体地位方面有着先天优势。
3.2 从“讲授技术”到“构建知识”:营造身体生成的俱乐部教学情境
目前,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过程依旧走“重技术”的浅层教学路线。强调运动技术的习得本身没有问题,忽略学生对体育学科或某一单项术科的深度知识加工,是目前俱乐部教学所欠缺的。在实施体育俱乐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教学大纲、教学日历和教案进行精心设计,重点设计和谋划技术动作与技术动作之间的衔接、技术单元与技术单元之间的衔接,在教懂、教会、教乐的基础上考虑学生的理解与体验,合理设计教学情境、角色扮演、情境设定、以赛促练等环境,促使学生融入特定的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增加俱乐部教学体验感。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的学习理解和学习体验,引导学生对已有知识和运动技能的整合、深加工;结合使用过程性评价,在模拟特定的比赛场景下,引导学生对已有运动技能与多学科知识的融合,真正获得属于自己的运动技能和综合知识,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与自身“对话”,在身体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反思,将认知心智、身体和环境融为一体。
3.3 从“技术铸人”到“立德树人”:丰富教学手段,培养体育精神
“讲授——示范——模仿——练习——纠错——再练习”的体育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坚韧意志、永不言弃的良好品质的重要手段,也是运动技术习得的必经阶段。但是,如果停留在技术习得层面,不能深层次地将体育与德育和学生品格意志、价值观、人文精神等方面融合的话,这依旧是停留在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层面。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要合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设计特定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融入教学情境,注重观察学生的体验感受,不是仅停留在技术层面,还要衔接好对运动项目的文化、精神的引导,正迁移至已有的知识结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社会环境中。在技术习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感悟生命、敬畏生命,在模式比赛中引导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合理宣泄比赛中成功与失败情绪;多层次设计教学实施环节,让学生在学懂、学会、学高兴的基础上体验角色转变、团队力量、人际交往等,为进一步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夯实基础。
4 结语
具身认知视域下的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在调动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彰显学生主体地位方面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在具身认知视域下探讨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通过合理设计教学情境、丰富教学手段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身体思维、自我认知,在运动技能习得、体育精神培养方面拓宽路径,助推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学术、实证研究。
[1]李力,金昕.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内涵、难点及实现路径[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2):149-154.
[2]叶浩生.具身认知的原理与应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3]叶浩生.“具身”涵义的理论辨析[J].心理学报,2014,46(7):1032-1042.
[4]焦宗元.身体视域下体育认知的转向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7,36(5):65-69.
[5]颜荣.大学体育教学具身认知意蕴及优化策略研究[J].池州学院学报,2019(3):91-93.
[6]姜勇,马晶,赵洪波.基于具身认知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意蕴与培养路径[J].体育学刊,2019(4):88-93.
[7]陈忠菊,曹红敏,杨辉霞.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体育教学“立德树人”路径探析[J].池州学院学报,2021(3):115-118.
[8]章翔,林秋菊,李斌,等.安庆师范大学公共体育课堂俱乐部制教学模式探讨[J].体育学刊,2021(6):118-122.
Research on Teaching Strategies of College Sports Club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mbodied Cognition
ZHAO Yinghui
( Shanxi College of Technology, Shuozhou 036000, Shanxi, China)
山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重点项目(项目编号:SSKLZDKT2020078);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项目编号:J2021918)。
赵迎辉(1987—),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体育教育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