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策略探究

2023-12-30郭福礼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3年21期
关键词:思维习惯独立思考小学数学

郭福礼

【摘要】当前我国教育部门提出了课程改革的要求,在此要求下,小学数学的教学也应进行创新改良.文章以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方式为研究内容,先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必要性做了簡要说明,之后对当前的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在现状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提出了几项具体的、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独立思考;思维习惯

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中,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往往来自课堂上教师的传授,而课堂教学的局限性造就了当前小学生的思维模式固化.基于目前社会对人才多样性的需求,小学阶段的学生的思维意识就要得到增强,以此为日后的学习和知识汲取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思维习惯是这一阶段的重点内容,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激活思维,促使其更好地进行数学学习,还能为其日后的成长发展提供助力.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必要性

(一)便于理解数学知识

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指的是学生具有倾听别人说话的能力,可以自主分析别人提出问题的内涵,主动查找相关资料以此作为依据,来判断问题的准确性,同时可以通过友善的方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思考.在小学阶段,学生接触到的学科内容较少,且多数学科为文学类学科,数学学科在其中处于一个特殊地位,正因为如此,小学生极易对数学学科放松警惕,导致在学习上的重心偏移,且数学学科较之其他学科相对枯燥难懂,以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他们并不能将数学知识很快地理解透彻,久而久之,小学生会丧失对数学的学习信心.在这一点上,将独立思考思维习惯渗透进小学数学教学中能够有效帮助小学生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在这种渗透模式下,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模式会发生变化,教师作为课堂的辅助成员,能够更加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学生的思维不会受到抑制,并且在鼓励措施下,学生的好胜心会进一步促使学生提升思维能力,进而形成对数学知识的探究心理,深挖数学实质,这不仅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当前学习的数学内容,也为学生日后进一步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便于激发学习兴趣

独立思考思维习惯通过教学渗透进课堂中,久而久之,学生会提高自主思考的能力,在这种能力下,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时会更加容易理解,学习过程不受到阻碍会促使学生对数学内容做进一步探究.此外,在这样的渗透模式下,教师与学生的课堂地位发生了变化,教师不再是课堂的完全掌控者,学生变成了课堂的主体,教师承担了一个辅助性工作,在这样的身份转换下,学生减少了对教师的那份畏惧感,师生关系得到缓和,在缺少了课堂压力的前提下,数学课堂的学习氛围变得更加轻松、活跃,教师融入学生群体,能更好地倾听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以便针对性、及时性地解决,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效率.

(三)便于提升数学素养

小学阶段是为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的阶段,在此阶段的数学学习上,若学生缺乏逻辑思维能力,则日后的数学学习将会举步维艰.在教学中渗透独立思考思维习惯能够帮助小学生的数学素养有效提升.独立思考不只是对数学当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分析,还要进行延展性思考与综合思考.此外,思考的前提是观察,当学生的独立思考思维习惯养成后,其观察能力也会得到一定提升,在数学学习中,良好的观察力也是必不可少的.随着逻辑能力、思考能力、观察能力的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也会提升,进而为日后的数学学习提供一定保障.

二、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1.传统教学模式占据主导地位

虽然目前在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但是在长久的传统应试教学模式的影响下,课程改革并不能一蹴而就.且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对课程改革的认识程度不高,以至于课堂教学还维持固有模式,在教授数学公式与计算方法等内容时让学生死记硬背.此外,应试教育下学生对小学数学的学习更多停留在表面内容,缺乏对深层次理论知识的细化研究,学生无法在这样的教学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提升,学习成绩大大下滑.

此外,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占据课堂的主导地位,在进行教学时更加偏重经验性教学,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被极大地限制,长此以往,学生会形成对教师的依赖心理,对数学知识的吸收也处于一个被动接受的状态,学生产生惰性思维,独立思考能力逐渐丧失.

2.课业压力过大

对比学生成长过程中要接受的课程教育,在小学阶段,其学习压力与知识压力相对较小,课程内容相对较少且单一,正是由于这种学习背景,在小学阶段,教师更应该注重学生多方面的素质培养.但是,许多家长在此阶段为学生安排了较多的才艺课程,例如美术、乐器等,小学生的课余时间被占用,但是小学生的心理尚不成熟,承受压力的能力较差,在过多的学科堆叠下,很容易产生心理负担,同时,各科的教师均会布置课后作业,堆叠在一起使小学生产生了较重的作业负担,小学生不能有效平衡各科,长此以往,易对学习产生厌烦.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策略

1.转变教学理念

基于上述分析得到的当前小学数学的教学现状,我们提出了几个有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方法,第一个便是在教师层面转变教学理念.首先,教师要从传统教学模式的壳子里脱离出来,不再采取传统模式下对学生一味灌输知识的错误方法,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不是将自己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而是将学生放在突出位置上.同时教师应当意识到学生具有良好的独立思考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与保障,以此为目标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思维习惯.其次,数学教师要在思维意识的基础上将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例如在进行三年级下册“年、月、日”的教学时,教师通过钟表来对学生直观地讲述时针、分针、秒针等内容,之后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时间,并提出问题,如在24时计时法中,19时45分怎么表示?教师通过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更快地掌握本节课的内容.或者找两个学生,让其中一个提出时间,另一个在黑板上将时间画出来.亦可提出这样的问题:24时计时法中的18时,转换成12时计时法后应该怎样写,怎样读?这样的方式有助于学生进行思维意识的锻炼.最后,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鼓励,改变既往思维下打压才能提升的错误观念,利用鼓励机制刺激学生的数学研究意识与竞争意识,进而提升其独立思考思维能力.

2.营造课堂氛围

课堂氛围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外在条件,良好的课堂氛围能够刺激学生进行数学内容的学习,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更加具有积极性和主动性,愿意自主探索更深层次的数学内容,转变自己的思维来思考问题.因此,教师要注意课堂氛围的营造.教师必须要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抓住,在这一点上教师要在课前进行预演,确保自身的语言、行动、教学模式能够有效营造较为活跃的教学氛围.通常情况下,教师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方式是混合交替使用多种教学法,例如进行情景教学、使用多媒体技术、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等.例如在进行一年级上册“比一比”的教学时,由于学生还处于刚刚步入小学不久的阶段,因此教师更要注重对学生注意力的吸引,以便为日后的数学教学奠定基础.在这一课的教学上,教师首先可以播放PPT,利用动画模式来进行课程导入,直观地展现各类不同物体的大小、长短、高矮等,之后教师在进行理论讲述后可以选择几个个头不等的学生到讲台前,让同学们判断高矮.之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例如在教室中找出大小差距最大、长短差距最大的物体,以此锻炼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给予学生思考时间

小学数学教师若想将学生独立思考的思维习惯渗透进课堂中,给学生留充足的思考时间是十分必要的.在本节课的理论内容学习完毕后,教师至少要为学生留5~10分钟的时间,讓学生进行自主思考,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寻找问题的答案,进而锻炼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在这段时间内,教师应注意不要对学生进行干预,之后教师可以带动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在必要时,教师应对其进行知识补充.

例如在学习一年级下册“图形的拼组”一课后,教师先让学生进行自主的思考,之后教师提出相关问题:在我们的教室中,哪些属于平面图形?哪些属于立体图形?学生根据教师的问题在教室中进行观察与思考,并得出结果.当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进一步提问: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平面与立体相结合的图形拼组?学生在脑海中调动日常接触到的事物图像,进而得出教师问题的答案.这种方式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相对于其他学科,数学是一门理论性与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因此,数学教学相对枯燥乏味.此外,数学的功能性在学习的初始阶段并不明显,以至于小学生在学习初期会产生数学无用的想法,进而降低对数学学习的重视程度,为了帮助学生意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帮助学生消除数学学习的畏难情绪,真正地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渗透独立思考的思维习惯,教师应当在日常教学中将数学理论与生活实践相结合,通过具体的生活环境帮助学生明确数学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并且在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中帮助学生发现数学知识中隐藏的趣味性内容.

例如在三年级上册的“测量”的教学中,教师先将书中的理论知识毫米、分米、千米、吨等内容进行讲解,之后教师可以说“现在老师告诉大家一个秘密”,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之后教师说出秘密内容:学校打算建一个新的运动场,这个运动场是现在学校运动场大小的一半.之后教师可以拿出量尺,带着学生走入操场,让学生合作测量当前学校运动场的长度和宽度,之后让学生进行思考:这个运动场的一半应该是多大.再让学生用量尺去测量,并使用粉笔或其他标志物将新的运动场标记出来,以此将实践内容与数学理论内容有效结合,学生也在这样的实践学习中培养了数学学习兴趣.

5.组建学习小组

教育部门的新课改要求中有一项较有代表性的教学模式,即小组合作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模式也是有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思维习惯的方式,一方面,小组合作模式使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凸显,另一方面,通过小组之间的交流讨论,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并提升了口语表达能力.

开展小组教学,首先教师应将班级内的学生按照人数与学习成绩进行分组,确保各个小组人数保持一致,同时整体水平保持一致.其次,教师要对每一个小组设置不同的任务内容,例如在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三个小组,分别给三个小组布置锐角、直角、钝角的学习任务,让学生明确各个角的特点,并找出生活中运用各个角的地方等.再次,针对学生在讨论思考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快速解答,同时,在小组讨论时,教师应当在教室内进行巡查,以便更快速地发现学生在自主思考中存在的问题进而答疑解惑.最后,当学生在小组内部交流完后,教师安排学生进行回答,对于回答正确的学生以及小组提出表扬,对于存在问题的要适度鼓励,并采取小组竞争的模式,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进取心.

6.结合情境进行教学

在小学阶段,小学生更喜欢趣味式教学,因此,教师在进行学生独立思考思维习惯的渗透教学时,可以使用情境教学法,此种教学法是新课改要求下衍生出来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在小学阶段尤为适用,经过调查,其在小学阶段教学水平的提升上有着极大的作用.

例如,在进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学时,这一阶段学生已经完成了绝大部分平面图形的学习,因此教师可以进行综合性教学,通过多媒体手段将图形进行展示.学生通过直观对比更进一步加深对各个图形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的理解,之后教师可以结合教室中或者教师事先准备的物品对学生进行讲解,如三角板、足球、A4纸、镜框等,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理论知识.

此外,对于应用题的讲解,教师可以将应用题写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作答,并让学生讲述以此作答的目的,若逻辑与结果正确则对学生进行表扬与适度奖励,以此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学习意识.

结论: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教师应重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思维习惯,其对日后学生的学习与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相对于小学其他学科,小学数学教学在独立思考思维习惯的培养渗透上有着更大的作用.重视小学生独立思考思维习惯是教学改革的一项要求,小学生通过自主思维可以更好地理解书本上的抽象内容,并为日后数学学习树立信心,为日后思维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韦建文.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独立思考的思维习惯[J].读写算,2022(13):135-137.

[2]冯金平.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独立思考的思维习惯[J].智力,2022(11):73-75.

[3]陈云云.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独立思考思维习惯的路径研究[J].家长,2021(33):53-54.

[4]马永中.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独立思考的思维习惯[J].学周刊,2021(6):57-58.

[5]秦晓琳.探索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独立思考的思维习惯[J].科幻画报,2022(4):35-36.

[6]刘凯鹰.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独立思考的思维习惯[J].好家长,2021(A1):73-74.

[7]吴丽娜.探究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方法[J].试题与研究.2022(31):82-84.

猜你喜欢

思维习惯独立思考小学数学
教育的目的是独立思考的培养
探索发展学生科学思维习惯的方法——以初中生物学实践活动为例
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探索发展学生科学思维习惯的方法——以初中生物学实践活动为例
谈独立思考
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策略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