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OBE+DoPBL+大数据”的风景园林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

2023-12-30李房英李霄鹤

丽水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风景园林一流课程体系

任 维,李房英,李霄鹤,林 立,闫 晨

(1.福建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福建福州350100,2.海峡美丽乡村人居环境研究中心,福建福州 350100)

一、风景园林专业教学面临的问题

2019 年“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 启动以来,“四新”建设全面推进,为新时代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指明了新方向。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双万计划”不断深化,成为各专业建设与发展的主要目标。近年来,为适应人居环境领域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以及风景园林专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学界围绕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改革、教学平台建构等方面内容,对风景园林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与教育教学改革开展了诸多研究与实践:理念创新方面,包括“三商九行”培养[1]、“产学研融合”实践[2]、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3]、艺术创作与美育训练[4]等顶层设计式的创新性探索;模式改革方面,涉及渐进式混合教学模式[5]、复合型教学团队与多维式教学方法[6]、体验-参与式教学模式[7]、“工作坊”模式[8]、差异化联动式教学模式[9]、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教学模式[10]、翻转课堂教学模式[11]、“感知-建构-营造”教学模式[12]、项目学习教学方法下的设计研究教学模式[13]等内容,路径多样、成果丰硕;平台建构方面,进行了“双创型”实践教学平台构架[14]等有益尝试。然而,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产生式学习(Design-oriented Production-Based Learning,DoPBL)等理念与模式的相关创新性教改研究与实践较少。此外,风景园林专业教学仍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其一,以学科或专业知识为导向。其教育教学体系逻辑架构以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及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通知文件要求、院校指导性要求等为主,是一种以学科或专业知识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教育的内在需求。其二,以教师为中心。既有的课程授课模式大多以教师为中心,侧重于学科或专业知识维度的教育教学,以任课教师讲授的单向知识传授为主要方式,主要关注教师教什么、怎么教等问题,对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维度核心能力达成度的考量与关注不足,教学方式也有待丰富。其三,以质量监控考查教学质量。既有的课程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多以教师直接评价为主,缺少学生访谈或问卷调查、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校友评价等间接评价。

OBE 理念由美国学者William G.Spady 提出,基于“产出导向”“反向设计”“以学生为中心”“正向实施”“持续改进”等原则,注重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动态协同。其可有效兼顾对社会需求的响应与专业建设的强化,以学生毕业时的学习成果(Learning Outcomes)为逻辑起点,构建趋善的、动态的教育教学体系,以革新传统“以学科或专业知识为导向”“以教师为中心”“以质量监控考查教学质量”的教育教学理念与体系[15-17]。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该理念已成为相关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18]、通识教育体系[19]、课程体系[20]、课程教学[21]等环节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在相关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风景园林专业具有跨学科专业知识体系背景,注重研究分析、规划设计等素质与能力的综合培养,与当下促进跨学科学习的创新型产生式学习模式[22-24]相匹配,拥有极其广阔的教育教学改革应用前景。

福建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专业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于2019 年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一方面,围绕“双一流”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不断增强人才培养综合实力,是风景园林一流本科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内在需求;另一方面,对接合作院校的优质教育资源,持续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发展,是推动风景园林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外在动力。本研究以福建农林大学风景园林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为对象,引入OBE、DoPBL、大数据等理念与模式,反映业界需求、强化专业建设,探索新型风景园林一流本科专业教育教学体系及其持续改进模式。

二、基于“OBE+DoPBL+大数据”的教育教学改革思路

(一)风景园林本科专业建设的背景与要求

OBE 理念注重对校内外多元主体需求的响应,以终为始地构建专业人才培养与教育教学体系的动态化趋善闭环。因此,厘清当前风景园林本科专业建设的背景与要求非常重要。

校外部分,包括纵向文件要求与横向业界需求两方面。纵向文件要求方面,国务院、教育部、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等有关部门的各项文件,对风景园林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与教育教学体系革新提供了自上而下的明确指引,如“三全育人”、“双一流”建设、“双万计划”、新工科建设、立德树人、课程思政、“双碳”目标、数字赋能等。横向业界需求方面,依托业界咨询委员会,不定期咨询“双一流”院校、专业学(协)会、规划设计一线实践单位、科研院所等有关专家委员,与时俱进地优化调整教育目标与核心能力。

校内部分,主要以《福建农林大学“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福建农林大学“十四五”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专项规划》《福建农林大学关于课程思政课堂教学指导意见》《艺术学院、园林学院(合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风景园林学学科建设方案(2021—2025年)》等校院两级各类规划文件与建设方案为指导。结合部分毕业生、教师、在校生的评价反馈数据,立足校院、学科与专业的特色,自下而上地进一步明确教育教学改革定位及路径。

(二)基于“OBE+DoPBL+大数据”的教育教学改革思路

基于新工科建设、“双碳”目标、学科融合、数字赋能、劳动教育等时代背景,面向文化自信语境下风景园林专业的未来发展导向[25],教育教学改革应积极响应校内外多元主体需求。针对既有传统教育教学理念与体系中“以学科或专业知识为导向”“以教师为中心”“以质量监控考查教学质量”等问题,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工程教育认证标准(通用)》开展相应研究。综合引入OBE、DoPBL、大数据等理念、模式与元素,以构建新型风景园林一流本科专业教育教学体系为主线,本研究明确了基于“OBE+DoPBL+大数据”的教育教学改革思路,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OBE+DoPBL+大数据”的教育教学改革思路

三、基于“OBE+DoPBL+大数据”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及成效

(一)明确教育目标

福建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专业立足“新工科”与一流专业建设,基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等时代背景,统筹立德树人、课程思政与校院愿景,服务地区人居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等现实需求,完成了原有教育目标(培养目标)的系统性优化。本研究明确了风景园林专业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并将其进一步深化并凝练为五大具体目标,即:系统的学科基础CG1,综合的规划设计、工程建设和管理能力CG2,良好的人文和科学素养CG3,创新意识和敏锐的前沿视野CG4,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CG5。

(二)优化课程体系

1.细化核心能力

引入OBE教育理念,对标《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工程教育认证标准(通用)》,结合风景园林专业“工、农、艺融合”的院校特色,细化分解了本专业的12 项核心能力(毕业要求),即:工程知识CA1、问题分析CA2、设计/开发解决方案CA3、研究CA4、使用现代工具CA5、工程与社会CA6、环境和可持续发展CA7、职业规范CA8、个人和团队CA9、沟通CA10、项目管理CA11、终身学习CA12。核心能力与教育目标的对应关系详见表1。

表1 核心能力与教育目标的对应关系

2.构建课程体系

在2015 版风景园林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响应“新工科”建设中多元化、智能化、科技化的时代需求,结合风景园林本科专业建设的校内外背景与要求,本研究系统梳理与重构了“三模块、七课程群”的新型风景园林一流本科专业课程体系:规划与设计、人文与社会、植物与生态三大模块,构建了新型风景园林一流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交叉融汇、系统全面的三元基石;在三大模块的基础上,拓展并形成园林与景观设计、美学基础与设计表达、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风景园林遗产与保护、风景园林植物与应用、地景规划与生态修复、风景园林工程与管理七组课程群,实现对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知识、能力、情感、素质等各项目标达成的全覆盖;围绕七组课程群,进一步细化,并对接至各门课程,以完成课程体系架构的全面末端传导。

基于新型风景园林一流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架构,完善每门课程与12 项核心能力的映射矩阵关系(详见表2),并以此为纽带,完成对五大教育目标的有力支撑。

表2 典型课程与核心能力的映射矩阵关系

3.调整课程内容

在新型风景园林一流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架构的基础上,从以下4 个方面着力调整课程内容:其一,坚持发扬“工、农、艺融合”的院校特色,不断补足、完善“景观地理综合”“设计构成”等通识类基础性课程;其二,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以产教融合专业试点建设为契机,推动科产教协同育人,增设“园林生态修复”“森林康养规划设计”等专业特色性课程;其三,针对当下信息时代“新工科”建设的新要求,不断增强数字赋能导向在课程体系与内容中的显示度,探索性增设“数字景观技术及应用”“大数据导论”“Python 程序设计”等数据处理类基础性课程;其四,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注重立德树人,持续强化实践技能和劳动教育,优化“风景写生”“园林植物综合实习”“创意花园营造”等实践教学与技能训练类课程。此外,完成了所有课程教学大纲的重新编制与修订:其一,在既定的课程与核心能力映射矩阵关系的基础上,分知识、能力、素质、情感4 个类别进一步细化与明确了课程目标;其二,秉持“育人”与“育才”相统一的理念,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专业人才培养与课程教育教学的关键环节,有效融会农林生物类专业、理工类专业、文学类专业、艺术类专业的课程思政特色教学内容,明确思政育人目标并确保其全方位贯穿于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中;其三,以OBE 教育理念为指引,落实各门课程教学大纲的“三支撑、四矩阵”,完成“教育目标-核心能力-课程体系-课程目标-教学内容-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自上而下的有效传导,为OBE 理念下渐进趋善的教育教学完整闭环提供充分的保障。

4.革新教学方式

其一,依托福建农林大学牵头的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海峡两岸人居生态环境建设课程虚拟教研室”,探索信息化时代“智能+”背景下新型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努力增强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虚实结合、共建共享,加强国内风景园林专业的深度教研交流,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以不断提升风景园林专业的课程教学与人才培养成效。其二,把握风景园林专业产教融合项目试点建设契机,以有效提升学生规划设计实践能力、工程建设管理实践能力等为导向,与福建西典园林规划设计院等多家单位合作。引企入教和融教于企双向并行,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优化培养方案,以项目实施为纽带创新课程体系,以技能培养为目的推进实践基地合作建设。其三,基于OBE 理念下新型风景园林一流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架构,形成“确立教育目标、核心能力—通过教育教学培育学生毕业时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评价教育目标、核心能力的达成度—持续优化教育目标、核心能力”的完整闭环。围绕“期待学生学到/掌握什么,教师要教什么、怎么教,学生掌握得如何以及教师是否知晓,如何优化教育目标与核心能力”等一系列问题,将OBE 教育教学模式引入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其四,借助DoPBL 模式,围绕“共情-定义-构想”的价值取向内核,选取“场地设计”“园林设计STUDIO”等规划设计类样本课程开展相应研究与实践。面向多样化公共空间/绿地集合等设计命题或国内外学生规划设计竞赛,按照“选定具体化、情景式问题/项目—协作制定方案/计划—设计活动迭代式探究—生成多样化方案/作品—进行成果多维度交流—开展多元化活动评价”的实施路径,开展以强调知识整合、促进跨学科学习、注重技术融入[22]为导向的课程重构。其五,持续积累国内外规划设计方案优秀案例库,实际建成项目获奖精品案例库、重要规划设计竞赛获奖作品案例库等课程体系教学大数据库以及线上学习平台学习数据、学生问卷调查数据、学生课程作业数据等学生学习大数据库,有力支撑“OBE+DoPBL+大数据”理念下的新型风景园林一流本科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其六,大力推进一流课程建设与培育,充分利用“园林艺术原理”等省级一流线下课程,“应对台风气候的生态公园地表径流调蓄虚拟仿真实验”“‘零碳’停车场绿地设计虚拟仿真实验”等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高标准、高要求建设相关教学资源。

(三)教育教学改革成效、评价及持续改善

1.教育教学改革成效

自此次教育教学改革实施以来,专业建设、师资队伍、科研育人等各方面成效显著。其一,本科专业建设卓有成效。风景园林专业上榜2022 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A类层次,新增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 门,新增科教基地/专业实践基地3个。其二,师资队伍建设稳步推进。教师积极参加一流课程建设、课程思政等相关教师发展工作坊,开展一流课程建设、导师制、实验室建设、毕业设计和论文质量提升和改革等主题教研活动80余次;4 位教师晋升副教授职称;新增福建省级高层次人才C类3人。其三,科研育人屡创佳绩。新增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立项国家级1项、省级2 项、校级5 项,新增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7项,新增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普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立项5项,新增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大学生设计竞赛、第十六届创意中国设计大奖、WORLD HABITAT 建筑与环境设计大赛、第十三届园冶杯大学生国际竞赛等各类奖项135项,新增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9 项,举办首届福建省创意花园设计竞赛、“金秋杯”毕业设计大赛等各类学科竞赛及创新创业竞赛活动6场,开展暑假三下乡活动3项。

2.教育教学改革评价及持续改善

一方面,面向业界、院校、教师与学生等多元主体,开展评价及持续改善。聚焦核心能力与教育目标的短程、中程、长程达成度,综合运用直接评价与间接评价的多元OBE课程教育教学体系评价方式,尽量避免评价过程及评价结果中的主观评价误差与干扰,对教改实践结果进行教育教学成效综合评价。

另一方面,综合相关教育教学评价结果,开展评价及持续改善。服务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与本硕博贯通式培养,构建以确保学生核心能力达成度、强化专业建设发展及满足业界需求的教育教学持续改善机制。整理并完善课程体系与学生学习全周期的教学大数据库,探索形成基于“OBE+DoPBL+大数据”理念的风景园林一流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评价与动态回馈调整模型。不断推动年度性教育目标、核心能力、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及教学方式等方面的动态优化,积累持续改进的基础数据与实践经验,实现基于“OBE+DoPBL+大数据”的教育教学改革趋善闭环。

四、结语

本研究以福建农林大学风景园林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为对象,开展了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充分响应“四新”建设、“双万计划”、“双一流”建设等新时代人才培养要求,引入OBE、DoPBL、大数据等理念与模式进行研究。在梳理与研判当前风景园林本科专业建设背景与要求的基础上,厘清了基于“OBE+DoPBL+大数据”的教育教学改革思路,进而初步完成了新型风景园林一流本科专业教育教学体系及其持续改进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一是反映业界需求、强化专业建设,明确五大教育目标;二是从细化核心能力、构建课程体系、调整课程内容、革新教学方式等方面,不断优化新型风景园林一流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三是面向多元主体,聚焦核心能力与教育目标达成度,综合相关教育教学评价结果,基于动态回馈调整模型推动年度性动态优化,实现教育教学改革的完整趋善闭环。但需要指出的是,DoPBL 模式与大数据理念在本项教改实践中尚处于初步探索期,对应的样本课程目前以园林与景观设计类课程为主,覆盖面还不广。因此,后续的研究将探寻DoPBL、大数据与其他类型课程的深度融合,以期更好地完善基于“OBE+DoPBL+大数据”的新型风景园林一流本科专业教育教学体系。

致谢:本文部分内容源于福建农林大学最新的2022 版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该方案凝聚了除本文作者外诸多领导、专家与教师的共同心血,特此致谢!

猜你喜欢

风景园林一流课程体系
欢迎订阅2023年《风景园林》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思考
GIS相关软件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
探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构成艺术的应用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