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丽水刘祠堂背及周边街区地名杂考

2023-12-30张熙治

丽水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三皇富山莲都区

张熙治

(丽水市特殊教育学校,浙江丽水 323000)

在今天的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东起大众街三坊口①“三坊口”之名未见于方志,故不知其名起于何时。今按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绘制的《浙江丽水县城厢附近地形图》,相关地段正为三条街坊(依今名即为刘祠堂背、大众街、文昌路)交会之处,“三坊口”或因此得名。又明成化版《处州府志》卷之一《坊巷》载有“纱坊”,又载府前街“南抵纱坊,东抵岩泉门,西抵通惠门”,按明成化版《处州府志》之《处州府郡城图》,“纱坊”即对应今“三坊口”的位置。,西至中山街与绅弄口相对,坐落着一条东西走向、长约150 米的古旧巷弄,这就是丽水市区内至今保存得最为完好的一条商业老街——刘祠堂背。在这条最早能追溯到清道光六年(1826年)所铺的石板路街巷上,至今仍很完整地保存着明清—民国时期的民居建筑②清道光版《丽水县志》卷十四:“城中街道向以溪石鳞次,举步磊磈。道光六年,南自府前至南明门,东至岩泉门,西至通惠门,北至望京门,西南至栝苍门,东南至行春门,皆易以石板,计用钱六千七百缗有奇,邑人颜学贤所捐也。”。刘祠堂背还曾是丽水城内工商业最繁华的地段之一,在丽水的工商业发展史上也留有独特的印记。因此不难看出在这背后所蕴藏的丰富历史文化价值。

长久以来,有关地方历史文献对刘祠堂背的地理位置及一些与之相关的地名的解释存在着不准确或不统一的表述。本文主要结合文献考察与实地调查,对“刘祠堂背”地名的历史演变及与刘祠堂背相关的一些重要地名进行梳理和考证,并借此对刘祠堂背西界的地理位置进行更准确的再表述,以期进一步挖掘刘祠堂背及周边街区的历史文化底蕴,发现更多相关的历史文化价值,更好地传承特色文脉风貌。

一、“刘祠堂背”地名的历史演变

要想厘清“刘祠堂背”地名的历史演变脉络,须对“刘祠堂背”这一名称本身和它的两个旧名——“三皇岭”“富山”进行考证。

(一)“刘祠堂背”地名的由来

据1986 年出版的《丽水市地名志》(以下简称《地名志》),刘祠堂背“东起大众街三坊口,西至中山街梅山脚。1967 年曾名大众街三弄,1981 年复称刘祠堂背。弄沿富山南坡,古以庙称三皇岭。至‘明嘉靖中,因三皇庙废址,建元勋祠祀诚意伯刘基’(《丽水县志》卷三),巷名以此”[1]32。由此可知,“刘祠堂背”是因其上建有祭祀明朝开国元勋刘基(字伯温)的“元勋祠”而得名。“元勋祠”全称“开国元勋祠”,“在富山。明嘉靖(1522—1566年)中,知府潘润建。祀诚意伯刘基”[2]164—165。据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版《丽水县③今浙江省丽水市明清时为“处州府”。今丽水市政府驻地莲都区旧为处州府治“丽水县”、县级“丽水市”,故今亦俗称“丽水”。详见清光绪版《处州府志·封域志上·沿革》及2018年版《丽水市莲都区志·政区编·建置·沿革》。志》(以下简称道光《县志》)中的“县城图”,早在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这座开国元勋祠就已被称为“刘祠堂”了[3]。至于“背”,在丽水方言中就是“丘陵”“山坡”的意思,形象地说,一条山岭就像“山的脊背”一般。相对地,刘祠堂背东西两坡地势低缓的出入口处便被称为“刘祠堂背脚”。除了刘祠堂背,《地名志》中沿用至今的含“背”字的地名还有“长岗背”[1]56“螺蛳田背”[1]38“梅山背”[1]32等,其实都是一些小山丘。据上述分析可推知这一名称最早应起源于民间,与丽水当地方言有关,并非官方正式地名。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浙江丽水县城厢附近地形图》④该地图详见《档话莲都百年》(丽水市莲都区档案馆和党史研究中心编,2021:120)。(以下简称“民国《地图》”)对该地段标注的地名则是“刘祠街”,图中的“刘诚意伯祠”即为开国元勋祠(今仅存遗址,北邻莲都区梅山小学)。然而《地名志》既称“1967年曾名大众街三弄,1981年复称刘祠堂背”,说明在1967年之前“刘祠堂背”应已被作为正式地名使用,自1981 年恢复原名后则沿用至今。在1985 年《丽水县地图集》的《丽水县城图》[4](图1)上,“刘祠堂背”已作为正式地名出现。

图1 《丽水县城图》刘祠堂背区域部分

(二)富山、三皇岭考

由《地名志》的记载可知刘祠堂背古称“三皇岭”,这与原建于山上的那座三皇庙有关。三皇岭亦称“富山”,虽然就按《地名志》中“弄沿富山南坡”的记述来看,似乎富山犹是三皇岭上一山峰,但其实按明崇祯八年(1635 年)版《处州府志》(以下简称崇祯《府志》)及在其后修纂的地方志中的记载,“富山”即指“三皇岭”,两者并无分别,崇祯《府志》载:“富山,古三皇岭。今为元勋祠,祀诚意伯刘基。”[5]清金学超《丽水志稿》(以下简称《志稿》)云:“檡(点校本原文为类推简化字,无通用规范汉字,本文一律从清光绪版《处州府志》标点本作“檡”[6]125,下同)山又东南为富山,古三皇岭。今为元勋祠,祀诚意伯刘基”[7]289。道光《县志》载:“富山,在檡山东,即古三皇岭,明嘉靖中,因三皇庙废址,建元勋祠祀诚意伯刘基。”[7]47清光绪三年(1877年)版《处州府志》(以下简称光绪《府志》)、民国十五年(1926 年)版《丽水县志》(以下简称民国《县志》)均沿袭此说[6]125-126,[2]74。

以上几条史料记载可证明在明崇祯时(1628—1644 年)原三皇岭已改名为“富山”。但成书更早的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 年)版《处州府志》(以下简称成化《府志》)则将“富山”与“三皇岭”分作两地释名,其书曰“富山在囿山之东北”[8]72,又云:“三皇岭在县南二百步。”[8]73再看关于“囿山”的文献记载,成化《府志》载:“囿山在县治东一里,宋少卿王公信花园,今山堂庙在焉。”[8]72《志稿》载:“富山东为囿山,宋少卿王信园有山堂庙……。”[7]289道光《县志》载:“囿山在富山东,古名新意山,有山堂,为宋给事王信别业,鄱阳洪迈为之作志……。”[7]47光绪《府志》所记与之略同[6]126。

显而易见,明清方志所记载的“囿山”指的都是同一座山,但清代方志俱载囿山在富山之东,独成化《府志》说富山在囿山之东北。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成化《府志》对“富山”地理位置的记载与今日地理实际相差甚大,但对“三皇岭”的记述又与今刘祠堂背所处地段大致吻合。

上述疑难尚待进一步考证,但从官方文献的记载来看,“刘祠堂背”地名的历史演变脉络已较明了:刘祠堂背古称“三皇岭”,到明崇祯时便已改称“富山”,到近现代又逐渐被“刘祠街”“刘祠堂背”之名取代。1967—1981年曾名“大众街三弄”,1981年复称“刘祠堂背”后沿用至今。

二、檡山考

相比于“囿山”,位于刘祠堂背附近的另一地名“檡山”则更为重要,因为上文所引的清代方志在介绍“富山”的位置时都无一例外地首先通过“檡山”来定位富山,但《志稿》的记载犹略不同于道光《县志》、光绪《府志》,《志稿》云:“檡山又东南为富山。”道光《县志》、光绪《府志》则载富山在“檡山东”。其实《志稿》的记载更为准确,因为在檡山上曾建有丽水县学及孔子庙,檡山的地理位置由此可确认。下面论述史志中记载的关于“檡山”的情况。

成化《府志》记檡山在“县西南一里,郡城中之最高山也。山原有檡木,故名。本唐、宋州社坛基。李邺侯尝建州学于上。今为县学”[8]72。“李邺侯”就是唐元和年间(806—820 年)来守处州的刺史李繁,李繁即中唐名臣李泌之子,承父爵袭封“邺侯”。他到处州后就在檡山之巅新建孔子庙,韩愈《处州孔子庙碑文》还载其“选博士弟子必皆其人,又为置讲堂,教之行礼,肄行其中。又为置本钱廪米,令可继处以守”[2]145-146,以为州学,宋时改为县学①据明成化版《处州府志》卷第二载宋陈孔硕《处州重修文庙记》考,檡山州学改为县学一事应发生在宋景祐四年(1037年)—宝元二年(1039年)。。之后檡山庙学一直延续到清朝,“入民国,学废庙存”,犹“奉省令置奉祀官以主祀之”[2]149。详细内容可见民国《县志》卷五《祠祀志》[2]145-150。

按民国《地图》,“刘祠街”西北“孔庙(民教馆)”所在之处即为檡山,今日山上建有莲都区梅山背公园(梅山公园)②王拥军《处州古寺庙》载孔庙“原大门在白塔头,有台阶拾级而上,颇为雄伟”,解放初“主建筑大成殿保存尚完好,曾作丽水初级师范校舍。20世纪50年代,孔庙主体建筑大部被拆。1963年恢复丽水地区后,孔庙被改造为地区机关干部宿舍,大成殿被拆,石板台阶被毁,沿山坡建造两幢三层宿舍楼。现原址已改造为梅山背公园”(见王拥军.处州古寺庙[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24-25)。1994年版《丽水市志·文化编·文物》中则称孔庙“文化大革命初拆除”。据丽水市高级工艺美术师、丽水市档案局前档案征集顾问地道的丽水人熊远龙老先生回忆,孔庙主体建筑大部被拆应始于1963年改建地委干部宿舍时,1970—1975 年被拆除殆尽。按1994 年版《丽水地区志·行政区域编·区划沿革》:“1963 年5 月9 日,恢复丽水专区……1968年11月,建立丽水地区革命委员会。”同书《中国共产党编·中共丽水地区委员会》又载中共丽水地委恢复于1963年4月29日。,而刘祠堂背正在其东南方。

至于檡山山名的由来,成化《府志》已云是缘于山上原有檡木。三国魏张揖在《广雅·释木》中云:“梬枣,檡(也)。”[9]清王念孙《广雅疏证》认为“檡”即《仪礼》经中所说的“檡棘”,并考证梬枣又称“枣”“软枣”“牛奶柿”③王念孙《广雅疏证·释木》“梬枣,檡(也)”条:“《玉篇》云:‘檡,梬枣。’……《说文》云:‘梬,枣也,似柿。’《汉书·司马相如传》云:‘梬枣、杨梅。’……颜师古云:‘今之枣也。’《御览》引《古今注》云:‘枣,叶如柿,实亦如柿而小,味甘美’……‘’又作‘软’,贺氏《内则》疏云:‘,软枣也。’苏颂《本草图经》云:‘小柿谓之软枣,俗呼牛奶柿’,一名檡棘。(《仪礼》)《士丧礼》云:‘决用正王棘若檡棘。’郑(玄)注云:‘王棘与檡棘,善理坚刃者,皆可以为决。’”另:“檡”、“”因未能找到对应的规范简体汉字,故遵原文。,查《中国植物志》可知“软枣”“牛奶柿”皆为“君迁子”之别称[10],则“檡木”盖即“君迁子”也。

三、关于刘祠堂背西界地理位置的再表述

除檡山外,对《地名志》在介绍“刘祠堂背”时出现的“中山街梅山脚”这一地名也有必要进一步解释。中山街是今日南北贯通丽水城的主街之一,北起城北白云山脚,南抵南明门。然而用“梅山脚”这一名称来指代今天刘祠堂背的西界——西刘祠堂背脚或许并不准确。下面就有关刘祠堂背“西至中山街梅山脚”说法的准确与否进行辨析。

成化《府志》卷三《山川志》载:“梅山,在檡山之东南,高如之”[8]72,而清道光《县志》、光绪《府志》则都称梅山在“富山东”,“又富山之西,亦名梅山”[7]47,[6]126,然按民国《地图》则可知1935 年时“梅山”在地理意义上涵盖颇广,檡山也在“梅山”范围内,从图中我们还可以发现从整体上说“梅山”既不在富山之东,也不在富山之西,而是自东向西横亘于富山之北,且檡山—梅山的山势整体略呈“西北—东南”走向,因此成化《府志》的记载是相对准确的。另据明代丽水籍文史家何镗《悠然堂记》云“余家梅山之阳,盖檡山之东麓也”,“自檡山而东为梅山”[7]374,则明确指出梅山在檡山之东,即今刘祠堂背之北所谓“梅山背”者也,山上至今有梅山背弄、梅山弄(见图1),故知梅山背弄、梅山弄之所及者即属“梅山”之范围。梅山背弄“位于梅山北坡”[1]32,梅山弄曾名“花园弄”,“清朝建有何氏花园①据何镗《悠然堂记》:自檡山而东为梅山,郡志云“士大夫多居之。有花木之胜,又曰‘花园’”,则“花园”应为梅山之别称。“何氏花园”当指何镗故居。何镗家族世居梅山,清道光版《丽水县志》卷三《山水志》犹云:“今山上下皆何氏宅”。何镗(1518—1585),字振卿,号宾岩,撰有《古今游名山记》《修攘通考》《栝苍汇纪》等书。其督学江西时,曾荐补临川汤显祖为生员(详见李一波.处州文献集成·元明辑:第27册[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22:3)。何镗故居今为中共浙江省委机关旧址纪念馆(黄景之律师事务所旧址,馆前有“何镗故居遗址碑”),原中共浙江省委书记刘英烈士(1903—1942)曾在此主持革命工作。,一九六七年改称大众街四弄,一九八一年九月改名梅山弄。以巷盘越梅山得名。东起大众街三坊口地段,西至中山街,中部另有一支连刘祠堂背”,“梅山中学②莲都区梅山中学现已迁至寿尔福路707号新址,原址今归莲都区梅山小学。设在该巷”[1]32。参考民国《地图》《丽水县城图》并结合今日之地理实际可知,民国《地图》中所谓“花园弄”即今梅山弄南连刘祠堂背的一段。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更准确地说,梅山位于檡山之东并向南延伸至刘祠堂背。应当指出,虽然刘祠堂背可被看作是梅山山岭的向南延伸,可毕竟它们都各有各的山名,两山即以今莲都区梅山小学之南墙(原梅山中学南墙)为界,因此该界线以北梅山山岭的下坡路口可称“梅山脚”,而该界线以南的东、西刘祠堂背脚应称“富山脚”。这样看来,《地名志》原对刘祠堂背西界地理位置的表述显然尚欠准确,应改为“西至中山街与绅弄口相对”③见图1,亦即《浙江丽水县城厢附近地形图》中“绅弄”。《丽水市地名志》引清道光版《丽水县志》卷三《山水志》“《括苍汇纪》云,宋士大夫多居此”并认为“巷因以名”。按“绅弄”之名或确与当地士绅阶层有关,然考县志原文,《括苍汇纪》所云实指梅山。才更符合实际。同理,将如今建在檡山上的公园称为“梅山背公园”④见2018年版《丽水市莲都区志·城乡建设篇·园林》“城市公园”一节“梅山背公园”条。也颇不妥,应改称“檡山公园”才符合史志所记,更何况檡山与梅山原虽冈阜相连,但自1978 年城内开拓中山街,“挖平华祠岭,凿通梅山”[1]27⑤据熊远龙先生说,原介乎檡山、梅山之间的山岭实称“梅岭”,原梅岭北端岭口即今莲都区委党校门口,梅岭向南延伸至绅弄口再折向西南可至白塔头(今仓前菜场西)。开拓中山街时所凿部分实为梅岭北段(区委党校门口——绅弄口)。梅岭之名未见于史志,唯宋杨亿知处州时所作《次韵和酬永嘉聂从事除夜之什》一诗中有“莲城五鼓欲催晓,梅岭一枝先报春”之语,详见杨亿《武夷新集》卷一。,接仓前街直通南明门之后,两山已截然分开,更应恢复古名。

四、尾论

本文主要考证了“刘祠堂背”地名的历史演变过程,论述了富山(三皇岭)、檡山、梅山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结合文献史料和今日地理实际分别考辨了它们具体的地理位置,最后对刘祠堂背西界的地理位置进行了再表述并主张应还檡山以原名。地名考证工作的重要意义在于只有循名责实,使得古代文献中的古地名与今日地理实际相对应,才能进一步发掘对应地段的相关历史文化价值,保护传承地方特色历史文化,也为现代城市增添几分古老厚重的底色。正如“富山”“檡山”“梅山”等不仅仅徒有几个山名,在成化《府志》卷第三所载的“栝苍十景”中即有“檡山邑庠”“富山春晓”“梅山冬霁”[8]72,可想见其当时兼有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胜概。其中“檡山邑庠”即指檡山庙学,在清代时规模甚大,“正中为大成殿,翼以东西两庑,后为崇圣祠,前为大成门,为棂星门,为泮池,为屏墙。崇圣祠左为明伦堂,右为乡贤名宦祠;又左为崇德斋,西为广业斋、为祭器库。大成门东为文昌庙,西为省牲所。明伦堂东为忠义祠;又东为节孝祠,祠下为土地祠、为教谕署”[2]145。民国时又加以翻新,将各部分“以次营善,选择材植,勤施丹垩”[2]150,每年还都在此举办隆重的丁祀,配有繁复的祭仪(详见民国《县志》卷五《祠祀》),可谓一时人文胜景。如今孔庙虽已不存,但这些记载也为丽水地方教育史、文化史研究甚至是中国儒家文化研究提供了丰富宝贵的文史资料,值得深入研究。而梅山不仅有别致的山景,还有姜特立①清道光版《丽水县志》卷三《山水志》:“宋姜特立别业在此,故名其集曰‘梅山’。”姜特立,生卒年不详,字邦杰,丽水人,曾官拜南宋浙东马步军副总管、庆远军节度使,有诗集《梅山稿》《梅山续稿》。详见《丽水地区人物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126)。《宋史》卷四百七十亦有传。、何镗等古代名人文化以及近现代刘英、黄景之等革命英烈所带来的光荣的革命文化。这些文化资源应与刘祠堂背本身的刘基文化、街坊文化、建筑文化等有机结合,成为该区域地方特色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对刘祠堂背及周边街区的相关地名考证工作本文尚未竟其全功。譬如成化《府志》中关于“富山”的记载与后世不合的问题尚待进一步考证,此外本文既然主张应还檡山以原名,则必涉及“檡”字的读音问题。第七版《辞海》收有“檡”字的三种读音,分别是“zhái”[11]5516“shì”[11]4005“tú”[11]4203。其中“tú”是其作为“菟”字的通假字时的读音,与本字字义无关。“zhái”“shì”两种读音应俱是以宋陈彭年《广韵》为据的,“檡”在《广韵》中分别与“宅”“释”同音,其分别对应的释义为“檡棘”[12]92和“梬枣”[12]100。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隋代曹宪为《广雅》注音时对“梬枣,檡(也)”一条中“檡”字的音注也是“宅”[13],因此“檡”字“zhái”“shì”的两种读音似都可与其“梬枣”的释义相对应。当然,就丽水檡山的情况而言,作为一个地名,它应要有一个相对统一的读音,至于究竟该遵从哪种读法,也有待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三皇富山莲都区
三皇五帝的文化
老奶奶的汤匙
黄岩富山佛手瓜及其栽培技术
由圣到医:元代医祀三皇考
升级·蜕变:富山宣布品牌战略升级
莲都区柑橘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治技术
浅析莲都区柑橘黑点病发生与防治技术
莲都区柑橘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
富山举办“感恩·有您”回馈活动
浅谈莲都区乡镇广电站数字电视发展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