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科融合视域下初中生物社团建设的实践研究

2023-12-30许秋红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社团建设学科融合初中生物

许秋红

[摘 要]初中生物学教学要在突显学科特色的同时,打破与其他学科的壁垒,通过跨学科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探究生命奥秘的兴趣。而社团活动能成为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有效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文章以“123”生物社团建设为例,就学科融合视域下初中生物社团建设的实践研究提出可行性意见。

[关键词]学科融合;初中生物;社团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3)26-0078-03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提出:“设置‘生物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学习主题,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生物学、化学、物理、地理、数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和方法,尝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1]在这样的理念背景下,初中生物学要在突显学科特色的同时,打破与其他学科的壁垒,通过跨学科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探究生命奥秘的兴趣。而学校社团是学生自愿参加的团体,社团活动的开设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同时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因此,如何让社团活动成为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同时进一步开发学生潜能,有效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就成了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下面就以“123”生物社团建设为例,谈谈笔者对学科融合视域下初中生物社团建设的几点看法。

一、 “招兵买马”,文化建设入脑入心

随着“双减”政策的深入实施,学校育人的主体地位日益彰显,各校开始重视学生社团建设,最大限度地开发教学资源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123”生物社团作为一个学科类的社团,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宗旨,不仅是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还能充分发挥生物学课程的育人价值。“123”的内涵丰富而多元,可以理解为“三步走”,寓意在生活中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可以理解为“至少重复三次,取平均值以避免偶然性”,意指在生活中要保持严谨科学的态度,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可以理解为“三思而后行”,寓意在生活中要戒骄戒躁,不可意气用事;可以理解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意指在活动中要合作学习,取长补短;更可以理解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复苏,欣欣向荣,寓意在学习中要不断丰富学识,拓宽视野,增强本领。总之,“123”虽然简单,却寓意深远。

兴趣是实现梦想的催化剂,因此在招募社团成员的过程中,应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可以采取学生自主报名、教研组或备课组推荐、社团指导老师根据学生综合情况筛选的程序进行,确保参加社团的成员既对生物学感兴趣,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社团活动伊始,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力争第一时间拨动学生求知的心弦。为此,教师可以适当地进行跨学科知识的渗透,从而带给学生眼前一亮的感觉。学生会特别惊讶于生物教师竟然是本“百科全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这种新鲜感会让学生对指导老师产生崇拜心理,这种心理会成为支撑他们主动学习的力量源泉,从而对社团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

社团活动之初,师生应共同对社团名称的内涵进行挖掘,在形成共同认识的基础上,完成对“社名”含义的解读、“社徽”的初步设计、“社规”的分条拟定、“社长”的组织推荐等一系列工作。社团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让每一位成员明确社团成立的初衷、社团的性质以及未来社团的发展方向,明确在社团活动中自身可以得到怎样的提升。只有对社团文化达成共识,入脑入心,才能在社团活动中团结协作、求同存异。

二、精心整合,课程设计创新创优

既然开设了相应的社团,总是希望学生在社团活动中能够得到良好的教育,这就要求教师要结合学科特色精心设计社团活动课程。初中生物社团活动课程应围绕学科核心素养,体现生物学课程性质,而生物学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四个方面。其中探究实践活动主要包括科学探究和跨学科实践,前者是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方式,后者是拓宽视野、增强本领的重要途径。探究实践是目前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探究实践类课程是社团活动课程的重中之重。根据苏科版初中生物教材实验的安排,可将七、八年级的实验进行有效整合,归为“显微镜系列”“探究实验系列”“观察实验系列”三大类。由于部分生物实验材料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再加上部分实验涉及跨学科知识的整合,因此需要结合校歷有效安排时间日程,同时不断对实验进行创新和优化。例如,“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实验虽然是七年级的一个基础实验,但是以这个实验为基础,可融入溶液浓度大小对植物吸水和失水的影响探究,让学生通过实验来判定未知溶液是清水还是具有一定浓度的糖(盐)溶液,该实验综合了生物学、化学、数学等学科知识,充分发展了学生的科学思维。又如,在“探究近视形成的原因”的实验中,由于在讲授这部分知识的时候,物理学科还未涉及凸透镜成像知识,所以很多学生只能有一个粗浅的认识。这就需要我们借助社团活动时间,模拟眼球成像实验,进一步启发学生对不同曲度的凸透镜的成像进行分析,从而得出“近视是由于晶状体曲度过大导致物像落在视网膜前方”这一结论。为什么晶状体曲度过大,物像就会前移?这就需要教师将“凸透镜曲度越大,偏折光线的能力越强”这一性质形象地教授给学生,同时进一步启发学生如何来矫正近视,如戴一副凹透镜,使得光线先发散再聚焦落在视网膜上。通过这样的实验探究,学生对近视眼镜是凹透镜的认识更加深刻,从而将所学知识充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当的材料和工艺制作眼球结构模型和成像模型,模型可以演示正常眼的成像、近视眼的成像及矫正。通过对该实验的研究和探索,学生对近视成因有了明确的认识,并能从实验中意识到平时应关注用眼卫生,避免用眼不当造成近视。除了近视,有些学生还会对远视、散光、白内障、青光眼、飞蚊症、视网膜脱落等相关内容有探索的欲望。这时候教师就可以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布置学生通过网络等手段对信息进行筛选和整合,并利用社团活动时间进行交流,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眼的结构和功能的认识,使学生学会科学用眼。

当在课堂上遇到跨学科知识的时候,有些教师认为这些知识其他学科教师会提到,于是就一带而过,长此以往,就会让学生误以为这些跨学科知识是不重要的内容。如果教师本身的跨学科知识教学能力不足,就有可能会给学生灌输一些不正确的知识,导致学生形成错误概念,给后续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增加障碍。因此,课前生物教师一方面要通过查阅资料充实自己的跨学科知识,另一方面要经常与不同学科教师保持密切交流,尤其要注重知识传授过程中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三、动手实践,活动过程质疑解惑

生物学课程应高度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实践经历,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创设真实情境,设计好活动任务,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活动。例如,学校有位教师家里囤的土豆发芽了,于是该教师将土豆进行水培,没想到一段时间后,水培的土豆竟然开花了。恰好生物社团做的叶的横切实验的土豆也发芽了,教师就利用这一事例启发学生思考几个问题:土豆发芽后为什么不能吃?土豆可食用部分是它的什么器官?土豆开花后会结果吗?它结的果实能吃吗?为什么土豆采用的是营养繁殖而不是种子繁殖?学生首先带着问题进行调查和探索,共同寻求上述问题的答案;随后选取或设计恰当的装置,配制营养液进行无土栽培,定期补水、补充营养液,并设计表格记录土豆生长过程中的变化,记录株高、叶片数量、开花时间等数据。

此外,还可以进行植物栽培跨学科实践活动,选取土豆、红薯、月季等植物,根据其生长发育所需的环境条件,利用学校的劳动教育种植园进行栽培。没有种植园的学校,也可以让学生收集泡沫箱、塑料桶等装置略加改造,就可以成为很好的种植容器。定期浇水,适时施肥、松土,观察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变化,探究栽培植物所需的物理和化学环境条件。在植物栽培实践活动中,如何配制营养液的浓度不仅涉及化学溶液配制的方法、数学学科的计算方法,还涉及物理、化学学科中天平、量筒等用具的使用方法;自主改造种植容器的过程则融入了劳动、美术等学科知识。跨学科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感知多学科知识的融合和迁移,促使学生敢于尝试交流与分享,进一步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

又如,在“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实验中,教师可从光合作用的原料入手提出问题: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在此基础上再向学生介绍相关的化学知识“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有了这一化学知识做基础,学生就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天竺葵实验进行改进:选取两片大小相同的天竺葵叶片,标号甲、乙,甲组套上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塑料袋,乙组套上装有等量清水的塑料袋。由于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因而甲组的绿叶经过水浴加热漂洗后滴加碘液不变色,从而得出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的結论。同时,在“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实验中,教师可以介绍相关化学知识“氧气有助燃作用,氧气不易溶于水”,从而指导学生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同时用带火星的木条来鉴定氧气。将化学知识有机融合于生物课堂教学中,可使学生对光合作用的理解更深刻、更全面。可见,各门学科之间可以形成一个庞大的、有机的知识体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知识瓶颈,或者可能存在的知识盲区,在活动过程中适当地加以点拨和指点,只有这样,才能将碎片化的知识进行重组和建构,让学生真正学会融会贯通。

四、深度拓展,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课标》强调,生物学课程旨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和发展,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学会学习、学会生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百度、抖音、小红书等平台上与生物学相关的图片、短视频等内容日益丰富,从中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教学,可以丰富教学方式,实现多样化教学。例如,在“传染病及其预防”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时政热点内容,通过“新冠疫情”中“逆行者”的事例引导学生向医护人员学习,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搜索甲类、乙类、丙类传染病的种类及危害、预防措施等,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防护意识,提高学生个人防护的自觉性,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通过有关“核酸检测”“抗原检测”的短视频,有针对性地扫除学生的知识盲点,让学生了解我国在抗疫中的成就和经验,从而树立民族自信心;通过抗原盒的DIY、口罩花的制作教程等短视频,让学生废物利用、变废为宝的意识达到新高度,而这些治愈系的教程视频也给学生带来了极大的鼓舞。由于初中生社会经验较少,因此在互联网内容的甄选上需要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分辨内容的优劣,摆脱互联网的负面影响,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又如,在“食品保存”的教学中,一方面让学生调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品保存方法(如腌制法、低温法、干燥法、真空法等)及其原理,另一方面让学生自主选择一种需要保存的食品(如面包、瓜果、鱼肉、蔬菜等)和保存方法,按照科学探究的程序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来验证所选方法的有效性。通过实验来分析引起食品变质的原因,进一步教育和引导学生关注食品安全问题。

再如,在“鸟类的发育”的教学中,利用无壳孵化技术的“小茶缸的诞生”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社团活动中进行小鸡的传统孵化实验,从鸟卵(受精卵)的选择,孵化箱温度、湿度的控制等方面进行尝试,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尝试在无菌条件下应用无壳孵化技术进行实验。无壳孵化技术运用了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需要学生结合相关的科学知识或生活经验,发挥想象力,创造性地设计实验。体验式的学习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形成正向积极的心理态势,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在日常教学中,生物学科和美术学科的整合也非常多,模式图和结构图的绘制、实物模型和标本的制作等都需要学生有美术功底。因此,在社团活动期间,我们可以试着和学生共同绘制显微镜下的动植物细胞模式图,亦可以结合当下社会热点,增加新冠病毒、艾滋病病毒等的结构模式图的绘制,还可以用超轻黏土等材料让学生进行手工创作。通过兼具科学性和美观性的绘画和手工制作,可以帮助学生形象、生动地理解生命科学原理,使枯燥的知识增加了趣味性,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社团活动中,社团成员之间相互合作,不仅收获了友谊,还从彼此身上学到了很多可贵的品质。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得到了提升。更重要的是,当我们借助学校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对学生的创新作业进行展示的时候,在校园内产生了积极良好的影响,学生的优秀成果得到正面的肯定与鼓励,学生也由此获得了满满的成就感。

区别于传统的生物学科教学,生物社团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经历真正的科学探究,有助于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的融合,有助于学科知识的整合,有助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社团活动能够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积极体验、不断锻炼、持续思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真正让学生体会到学科知识的无穷魅力,使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生根并开花结果。“123”生物社团只是众多社团中的一个小小的缩影,相信在每一位教育者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让学生在润物无声、育人无痕的社团活动中开拓视野,提高认知,舒展个性,实现自我成长。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猜你喜欢

社团建设学科融合初中生物
基于项目的中学学科知识融合路径探析
网络空间安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探索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校综合素质社团建设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学生社团建设
中职计算机专业社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