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杀死小情思

2023-12-29杨杰

现代阅读 2023年14期

想为消失的事物建立一座博物馆,里面摆着扫帚、电子词典、杂志、相册,最终的镇馆之宝是玻璃罩子里面带微笑、眼神生动的人类。

或许,我们正在经历一个新型的“大灭绝时代”,不信低头看一眼你的书桌—报纸、地图、字典和CD,去哪了?

帕梅拉·保罗新书《消失于互联网时代的100件事》中,罗列了“被网络夺走的100种事物”,比如句号:在网上或手机上,句号成了负面的、郑重的东西,用句号表示你很小心地遣词,或者表示不满、讽刺,让你显得很落伍。同时感叹号开始泛滥,不用感叹号就显得不够热情!

曾在人类生活中活跃一时的物件,皆因网络的出现惨遭灭顶之灾。多年前,英国媒体列举了50个正在被网络“杀死”的事物,如今看来都已“凉透”。

例如当时作者抱怨人们不再从头到尾听完一张唱片,有了网络,许多人只听其中的某首单曲,不必再把所有歌听完就能直达最好听的。现在,人们连完整地听完一首歌都实属难得,取而代之的是十几秒朗朗“上头”的短视频配乐神曲。

智能手机刚刚兴起时,人们担心导航定位系统的应用使“认路”再也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技能,出租车司机备感失落。现在,他们没功夫伤春悲秋了,不久的将来,自动驾驶也许将革命性地威胁他们的饭碗。

除了那看得见的一草一木,网络还带走了许多人类细碎的情绪。帕梅拉·保罗说,网络消灭了无聊、耐心、礼貌、同情心、专注、目光接触、错过、捷足先登、谦虚和秘密。

陪伴亲友的时间被网络剿杀。视频电话好像使回家变得没那么珍贵了,即便回到家人身边,也在忙着抢红包、刷手机。家庭中心地位的电视逐渐失势,家人们坐在沙发前对电视里的主人公评头论足的时代飘远了。如今,能和亲友眼睛盯着眼睛聊一个小时,不碰手机,足以写入个人纪录。

独处的时间也消失了。你今天是不是一边吃饭一边看剧,或者逛淘宝?上次坐在窗前发呆一小时,或者重读PdmoioqR+XHe66E8oTSMBx9w33kpW6Op0tdeKJxueW4=自己喜欢的书,是什么时候?

帕梅拉·保罗说,酒店的床头灯变成一种设计,它真正的用途变成给设备充电,而不是照亮书页。再说,平板电脑自带光源,无须照明,孩子也不用藏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书。

“耐心”这种品德几乎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逝。转账是实时的,外卖是超时赔付的,网购是次日到达的,下载是瞬间完成的。看视频要跳过片头片尾、1.5倍速;电影只看一分钟解说、读书只读别人总结的梗概;就连网上交友都追求速率—就像网络段子说的,群发一条:“你好,我家3套房,能不能今天见面?”

网络还消灭了人们的沟通能力,使越来越多的人成为“社恐”。别看他在微信上一口一个“救命,笑死”“亲爱的,你可太行了”,一到公众场合或是有陌生人的饭局,就会默默低头刷手机,人们不再愿意跟周围的人交流,失去键盘就失去表达能力。

对了,网络还杀死了“礼貌地表示不同意”。一触网,人们的脾气能瞬间飙起来,心平气和地讨论不同观点属于濒临灭绝的“一级保护事物”,人人听说过,人人没见过。

想为消失的事物建立一座博物馆,里面摆着扫帚、电子词典、杂志、相册,最终的镇馆之宝是玻璃罩子里面带微笑、眼神生动的人类。

(来源:《意林》,有改动)

悦读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