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2023-12-29云羽落
心,人心。土藏,在身之中。象形。博士说以为火藏。凡心之属皆从心。息林切。
—《说文解字》
前世今生
解字 汉字密码“心”
心脏。内脏之一,人和脊椎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素问·痿论》:“~主身之血脉。”
古代以心为思维器官,故沿用为脑的代称。《孟子·告子上》:“~之官则思。”
内心。《诗经·小雅·杕杜》:“日月阳止,女~伤止。”
思想,心思。《诗经·小雅·巧言》:“他人有~,予忖度之。”
心性,性情。《韩非子·观行》:“董安于之~缓,故佩弦以自急。”
思虑,谋划。《吕氏春秋·精论》:“纣虽多~,弗能知矣。”
物体的中央,中心。唐刘禹锡《洞庭秋月行》:“洞庭秋月生湖~。”
植物的花蕊,苗尖。《齐民要术·种兰香》:“六月连雨,拔栽之,掐~着泥中,亦活。”
古代哲学名词,指人的主观意识。唯心主义哲学家把“心”看作世界的本体。宋陆九渊《杂说》:“宇宙便是吾~,吾~便是宇宙。”
佛教名词。泛指一切精神现象。《仁王经》上:“一色一~,生不可说无量色~。”喻事物的要旨、核心。如《心经》乃撮取《大般若经》六百卷的要旨而成,仅二百余字,故称《心经》。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史记·天官书》:“东宫苍龙,房、~。”
姓。
论道 “心斋”之教
道家学说与儒家学说既有很大区别又有一定联系,作为道家学说代表人物之一的庄子在《庄子·人间世》中借孔子之口阐述了自己关于“心斋”的观点。
颜回打算去匡扶卫君,他提出不同的劝诫策略都被孔子反驳,于是他诚恳地向老师求教方策,孔子则提出“心斋”的观念,即空明的心境—摒除杂念、专一心思,保持凝寂空明。
颜回表示,禀受“心斋”之教前,实在做不到忘我;禀受“心斋”之教后,做到了忘我。他询问孔子这是否就是宁静空明的境界,孔子欣慰地说他的理解非常透彻。
真实历史中的孔子与颜回可能并没有发生这一段对话。庄子别出心裁地借两位儒门圣贤之口,说明“心”是不受拘束的,他在自己的书里过了一把导演瘾,让孔子和颜回“修‘心斋’之道”。
说文 “心意”连连看
古往今来,无数人“心动”,并记录下自己的所思所感。请将下列诗句与诗人的“心意”连起来,揣摩其内心世界。(答案请倒置查看)
1.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洒脱
2.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悲痛
3.李白: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坚定
4.纳兰性德: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哀怨
答案:1.杜甫—悲痛 2.文天祥—坚定 3.李白—洒脱 4.纳兰性德—哀怨
结语
佛门禅宗曾有一个著名公案:面对“风吹幡动,是风动还是幡动”的争论,六祖慧能一语道破:非风动,非幡动,而是心动。通过风动和幡动,理解人的内心世界活动,即“心动”。动的是心,更是我们心中所思、情意所在。心之所至,高天明月可揽。心意落于笔下,便是五千年文明的“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