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幽记》: 以言警世,立德树人
2023-12-29念一
“竹窗下,唯有蝉吟鹊噪,方知静里乾坤。”
成书于明代的《小窗幽记》,其言玲珑剔透,短小精美,促人警醒,益人心智,与《菜根谭》《围炉夜话》并称为中国人修身养性的三大经典。让我们走进此书,以文为窗,看清人世纷扰,共寻世间热爱。
全书概览
《小窗幽记》是明代陈继儒编撰的著名格言警句类小品文集。全书共分为十二卷,融处世哲学、生活艺术、审美情趣于一体,涵盖了立德、修身、读书、为学、立业等诸多人生话题,言辞简洁,优美隽永,是晚明清言小品集大成之作。
警句佳言
关于醒世: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关于乐活:对酒当歌,四座好风随月到;脱巾露顶,一楼新雨带云来。
关于修身:但看花开落,不言人是非。
关于劝学: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
集醒篇
食中山之酒①,一醉千日。今之昏昏逐逐②,无一日不醉,无一人不醉,趋③名者醉于朝,趋利者醉于野,豪者醉于声色车马,而天下竟为昏迷不醒之天下矣,安得一服清凉散④,人人解酲⑤,集醒第一。
【注释】①中山之酒:中山人酿造的酒。据晋朝干宝《搜神记》载:“狄希,中山人也,能造千日酒,饮之亦千日醉。”②昏昏逐逐:神志不清,急欲得到的样子。③趋:追逐。④清凉散:指能让人神清气爽的药物。⑤酲:喝醉了神志不清的样子。
【醒世之言】
酒醉的人,只要喝下“清凉散”就能清醒,但人若饮下了追求声色名利的欲望之酒,则会昏昏沉沉,一生不醒。屈原在汨罗江畔高吟“举世皆浊我独清,举世皆醉我独醒”,他多么希望那些醉生梦死的人能从沉醉中醒来。哪里有“清凉散”可以解酒?唯有淡泊名利、宠辱不惊,才可以忘却名利,感受生命的真实存在。
集景篇
茅屋三间,木榻一枕,烧清香,啜苦茗,读数行书,懒倦便高卧松梧之下,或科头①行吟。日常以苦茗代肉食,以松石代珍奇,以琴书代益友,以著述代功业,此亦乐事。
【注释】①科头:指不着冠饰,为人独处时的自在装扮。
【乐活之言】
在简朴的生活中自得其乐。用苦茶、松石、琴书和著述替代世人看重的佳肴珍宝、知己和功业,未尝不是人生乐事。生活的乐趣需要每个人自己去寻找、去体会,要抱有知足常乐的心态和安贫乐道的情怀。
集素篇
春初玉树①参差,冰花错落,琼台奇望,恍坐玄圃②罗浮③,若非黄昏月下,携琴吟赏,杯酒留连,则暗香浮动,疏影横斜之趣,何能有实际。
【注释】①玉树:指被积雪覆盖的树木。②玄圃:代指仙人居住的地方,相传位于昆仑山顶,有五所金台,十二座玉楼。③罗浮:山名,位于今广东省,相传此山中有一洞,道家将其列为第七洞天。
【修身之言】
生命需要体验,领悟美好的事物需要身临其境去感受。在这个充满禅意的景致里,唯有静谧与安详,让人暂时抛却世俗的疲劳忧苦,去感受生命中的淡泊与宁静。
结语
“大上立德,其次立言”。摘录先贤群书中的真知灼见、树立品德言行,是作者对自身行为准则的一种要求。同时,书中在描述自然风物、闲情雅事时所表达的生活情趣,充分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无限热爱。让我们在品读佳作中收获处事哲理,享受美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