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动车检测管理的智能化与信息化发展探究

2023-12-29宋建华

专用汽车 2023年11期

摘要:科技与经济水平的提升对机动车检测管理的智能化、信息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此背景,阐述了机动车检测管理智能化与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意义,分析了机动车检测管理现状,指出了机动车检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机动车检测管理;智能化;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U472 收稿日期:2023-08-18

DOI:10.19999/j.cnki.1004-0226.2023.11.027

1 前言

自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各行各业都取得了较快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明显改善,机动车成为人们重要出行工具。目前运用传统方式开展检测管理工作,存在较大局限性,导致机动车检测管理难以展现出最大化作用。为了推动交通行业的稳定发展,必须构建智能化与信息化动车检测管理系统。

2 机动车检测管理智能化与信息化发展的意义

2.1 规范机动车检测管理

应用智能化与信息化技术开展机动车检测管理工作,不但可以对机动车检测管理所具备的资源进行汇总,还可以调整管理系统的组织结构,使技术资源得到充分应用,避免能源浪费,从而使相关工作能更加高效的开展,提高机动车检测管理能力。只有呈现智能化与信息化趋势,才可以使消费者获得更加优质的体验,提高服务精准程度。借助于智能化与信息化技术措施,不但可以提高机动车检测管理环节的规范程度,还能够确保整个系统的稳定性[1]。

2.2 提高经济实力保护生态环境

在新时期,知识和技术已经成为决定各国竞争力的关键。将智能化与信息化技术运用到机动车检测管理之中,不但可以提高机动车检测管理实力,还能够增加我国经济实力,推动现代化发展。运用智能化和信息化技术还可以将机动车驾驶过程中出现的污染程度降到最低,避免不必要的环境消耗,这对于提高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改进人们生活环境有着关键的作用。

2.3 增强交通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

对智能化与信息化机动车检测管理系统进行完善,可以使所有机动车被归纳到管理系统内,管理人员可以实时动态地监督管控交通运输系统情况。在这一环节,管理人员可以第一时间发现机动车的问题并加以解决,不需要通过人员开展全过程检测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2]。构建智能化与信息化机动车检测管理系统是从群众角度出发的,可以使交通运输系统处在稳定、安全状态下,保障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3 机动车检测管理现状

政府部门借助宏观调控手段帮助人们改善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当前,机动车数量不断增加,引起了交通堵塞等问题,相关部门需要运用适宜措施优化机动车管理和检测效果,并将相关政策落实到位,提高交通运输系统的安全程度。

在新时期,绿色生态观念得到广泛认可,将这一观念运用到机动车管理与检测中,可以将汽车尾气排放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为人们提供更加绿色环保的生活环境,改善生活质量。

当前,大部分地方借助宏观手段进行调控,取得了一定成绩,从某种角度来说,提高了交通系统的安全、稳定性,改善了空气质量[3]。但是任何一件事都有正反两面,机动车检测管理系统也不例外。需要相关人员借助于信息化技术和智能化技术改进多次重复出现的问题,运用这一手段还可以高效地应用各项资源,提高机动车检测管理水平。

4 机动车检测管理的不足

目前,虽然机动车检测管理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当前机动车检测管理效果和预期存在较大差距,导致这一工作无法展现出最大化作用。因此,相关人员必须要加大力度进行分析,明确机动车检测管理不足之处。下面将分析几个常见的问题。

4.1 检测和管理人员专业程度较低

当前,我国道路交通系统复杂程度较高,在开展机动车检测管理工作时,需要有充足人才作为支持。因为机动车检测工作需要全天不间断开展,因此政府在开展检测管理人员招聘工作时所设的门槛较低,更多的是关注人数而不是质量,检测管理人员的薪资报酬并不理想,这就导致所引进的检测管理人员整体实力较低。并且,有关部门并未向检测管理人员提供学习的机会,这就导致大部分检测管理人员在工作时存在较多非客观手段,很可能会阻碍交通运输系统的稳定运转。

4.2 尚未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

当前,我国交通部门并未成立专门的管理体系和明确的检测管理标准,这就导致大多数区域开展的机动车检测管理水平差距较大。部分区域经济发展存在滞后性,开展机动车检测管理工作时很可能会引发各项问题[4]。比如,部分机动车虽然自身不符合要求,但是可以通过检测,部分机动车可以满足使用要求,只有一些小问题,但是无法通过检测。因为地方交通检测管理机构众多,地方政府在开展管理时难度较大,部分检测管理机构很可能会弄虚作假、以权谋私,这从某种角度来说阻碍了机动车检测管理系统的稳定运转。

4.3 机动车检测管理系统操作难度较高

虽然部分省份已经构建了专门的智能化与信息化机动车检测管理系统,但是因为这一系统在我国实践的时间比较短,部分检测管理人员专业水平较低,在应用这一系统时还存在着诸多不足。比如,部分人员无法对较为复杂的流程进行处理,难以体现出智能化技术和信息化技术最大化作用。

5 机动车检测管理智能化与信息化发展措施

在新时期,推动机动车检测管理智能化与信息化发展有着关键的作用,这可以较为有效地提高机动车检测管理水平,改善当前机动车检测管理不足之处,展现出机动车检测管理最大化作用,推动交通行业发展。因此,相关人员必须对机动车检测管理智能化与信息化发展予以充分关注,明确较为常见的问题,并制定适宜措施作出改进。

5.1 增强检测管理人员专业程度

在开展机动车检测管理时,虽然智能化和信息化技术有着关键的作用,但是落实政策和方案仍然需要人工参与。在这一情况下,要使智能化和信息化机动车检测管理系统稳定、高效运转,就必须要增强检测管理人员的整体实力,具体措施如下:

a.相关机构需要提高招聘标准,考虑到相关标准聘用整体实力较强的专业化人才。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组织检测人员学习,确保其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到最新技术和市场的发展趋势。

b.需要对现有的绩效考核机制进行完善,定期地对人员进行考核,对表现较好的员工要进行鼓励,从而使其更加主动地投入工作之中[5]。

5.2 打造完善的管理体系

政府部门需要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来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从而对检测管理机构和检测管理人员进行监督管控,避免用心不良的人员以权谋私,确保机动车检测管理工作能够有序、高效开展。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还需要委派专门人员加入检测机构中,从而防止人员在进行工作时出现比较消极的态度。

5.3 制定明确的技术规范

我国交通行业并未明确机动车检测管理的技术规范,这就导致大部分地方在进行机动车检测管理时所用的方式不同,甚至部分区域仍然会沿用传统检测措施。这在一背景下,技术部门需要分析机动车的现实状态以及技术标准,从而为地方机动车检测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在这个过程中,地方机动车检测管理机构还需要为上级检测机构输送数据资料,确保上级能够统一工作,从而提高交通运输系统的稳定程度和安全程度。

5.4 运用智能化设备

目前,机动车使用量迅速增加,机动车开发能力也明显提升,如果仍然运用旧设备进行检测,很可能导致检测效果并不理想,并且运用旧设备检测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很可能会降低检测站工作效率。因此,检测部门需要加大力度购买智能化设备,并合理运用红外线探测仪、制动系统检测仪、人工图像识别技术等现代化智能化设备。需要注意的是,在应用智能化设备时,不能过度模仿其他国家,需要考虑我国现实情况,增加自身知识储备,主动地开展研发,独立地开展设备制造工作。比如图像检测技术,和传统模式下所用的图像检测技术进行对比,现代化图像检测技术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处理,并获取较为全面的数据。当前,图像处理技术主要使用在机动车前照灯检测、汽车车牌识别、车型识别、智能交通检测工作之中。再比如机动车尾气排放系统,在新时期我国节能环保观念深入人心,对机动车环保有更高要求。我国在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和研发新技术的同时,推动了传统机动车技术改革,在这一情况下,环保检测技术也需要及时更新,从而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可以通过大数据对机动车进行动态监管,并根据所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明确是否需要对机动车进行治理,并将其告知相关部门。这一方案可以较为有效地提高机动车尾气检测规范程度,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支持[6]。

5.5 成立专门信息库

对机动车检测管理智能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各地区主管部门所用检测手段、标准不一,主要是因为难以达成信息资源共享。因此,我国需要对相关检测标准进行明确,确保检测人员认识到各汽车具备的功能,并成立专门的信息管理机制对车主信息进行管理。此外,还需要打造完善的机动车检测管理信息库,确保各地方检测站可以在第一时间将检测所获取的数据上传,并设置相关权限,为检测人员提供调用检测信息的权限,尽可能达成资源共享这一目标。

6 机动车检测发展趋势

机动车检测是确保汽车技术符合要求、高效开展工作的重要检测手段。在使用机动车时,随着里程量和使用时间的增加,零件磨损程度增大,导致配合间隙扩大,很可能会产生漏水、震动等问题。因此,必须定期地开展机动车检测工作,确保机动车的安全,能够稳定运转。

车辆检测分为非强制性检测与强制性检测两类。强制性检测需要确保安全,开展安全检测,而非强制检测主要是开展二手车和维修检测工作。当前,机动车研究取得了明显的进展,机动车结构设计需要考虑诸多方面的内容。并且机动车零件的复杂程度较高,将运用智能设备开展的检测和人工检测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前者具有快速、公平、可靠等特征。随着信息化技术水平的提高,大数据降低了车辆检测和管理的困难程度。机动车检测站可以进行基础检测,但是各个部门所用的检测手段是不同的,并且难以达成检测信息的共享,这也就导致交通和公安部门无法在第一时间了解到车辆资料。因此,推动机动车检测管理信息化、智能化发展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机动车检测管理已经发展了较长时间,在最初,人们仅能够借助于自身的经验进行故障维修,所开展的检测技术较为表层。而随着技术水平的提升,汽车检测已经成为分析汽车技术的重要措施。当前,汽车检测可以借助于数据搜集和检测控制的自动化实现全过程检测。随着大数据技术和物联网技术水平的提升,今后将会步入高效分析、搜集数据、实时检测环节。

7 结语

机动车检测管理的智能化与信息化发展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通过本文的分析表明,需要相关人员明确当前机动车检测管理存在的不足,提高交通系统的稳定性,确保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从而为我国交通行业的现代化发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尤宁,程新龙.规范化模式下的机动车检测机构管理[J].时代汽车,2018(6):179-180.

[2]林文辉.浅谈机动车检测站计算机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通讯世界,2016(6):252-253.

[3]倪伟.机动车检测站管理发展趋势探索[J].交通企业管理,2016,31(6):16-19.

[4]申云霞,王一龙,初胜男,等.机动车定期检测管理问题的争议与思考[J].环境与发展,2019,31(3):188+190.

[5]王李中.现代汽车维修检测技术及安全管理分析[J].低碳世界,2019,9(6):326-327.

[6]胡芳,蔡晓.基于ASP.NETMVC的机动车车辆检测管理系统设计及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6(13):85-87.

作者简介:

宋建华,男,1977年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汽车职业教育、机动车性能检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