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汽车专业实训教学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2023-12-29唐珍珍

专用汽车 2023年11期

摘要:在新时期,汽车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对相关专业人才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种背景下,高职院校需要系统化落实汽车专业实训教学,打破实训教学存在的局限性,全方位提高实训教学质量和效率,为社会培养更多、专业实践能力优异的人才。基于此,以高职院校汽车专业实训教学为切入点,针对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高职院校;汽车专业;实训教学;问题

中图分类号:G712 收稿日期:2023-02-11

DOI:10.19999/j.cnki.1004-0226.2023.11.034

1 前言

实训教学是汽车专业教学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手段,对于汽车专业人才培养工作落实有着极大的影响。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需要以促进学生就业为导向、以服务发展为核心宗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技术进步、产业升级转型需求,不断加大实习实训在汽车专业教学中占据的比重,培养更多技能技术型人才。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组织开展的汽车专业实训教学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教学模式不够优异,可能会导致汽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降低。对此,在新时期需要结合汽车专业教育教学需求,明确掌握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积极合理对其进行处理和改善,让专业实训教学可以规范合理落实。

2 高职院校汽车专业实训教学的问题

2.1 教学计划设置不合理

一般来讲,汽车专业实训教学是教师结合理论教育教学计划的实际要求来有效执行,依托技术来保证实训教学实施有效性与合理性。现阶段,部分高职院校组织实施实训教学时期,教学计划制定不合理,对于实际教学情况考量不到位,两者间存在一定的区别和出入,进而导致实训计划与实际操作难以同步、协调开展[1]。一方面可能会使得学生难以有效获取充足知识,实际操作与最开始计划存在差异,造成学生无法有效接收各类知识;另一方面可能会引发重复教学以及重复操作的情况,进而影响课堂教育教学效率。因此,在组织设立汽车专业实训教育教学计划前期,需要积极主动探索实际教学,保证实际教学与计划相贴合。

2.2 实训课程教育教学模式规范性欠缺

高职院校在组织实施汽车实训课程教学活动落实过程中,仍旧采取过往课程教育教学模式,沿袭应用传统固定的专业课程教材,教学内容与方式方法革新力度不到位,进而造成学生所获取的各类知识与社会实践相互脱离,难以全面、高质量满足社会发展需求[2]。同时,教师在组织展开实训课程过程中,仍旧把自身放在教学核心地位,为学生灌输式讲授专业理论知识,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长此以往,不仅会导致学生对于专业知识学习兴趣丧失,还会滋生学生惰性,难以发散自身思维意识创新知识的营养模式,盲目跟随教师的节奏学习和探索,丧失实训兴趣以及积极性。

2.3 实训教学条件不够优异

汽车专业实训教学专业性、实践性相对较强,对教学条件和环境有着较高的要求,需要拥有充足的设施或者条件提供支撑。但是现阶段,高职院校组织实施汽车专业实训教学时期,对相关教学条件、教学环境创设不到位。一方面,实训教学基地革新与优化力度不高,仍旧继续沿用过往基地,难以结合行业领域发展趋势,引入各类新型、智能化科技,设备传统老旧,单一程度较高,可能会导致学生无法获取良好的实践体验,接受更多的专业知识[3]。另一方面,具体实训课程安排不到位,实训教学过程中对于校外企业资源应用不到位,只是单纯引导学生前往校外展开专业实训,具体校企合作力度不高,可能会造成实训教学效率和质量严重降低。

2.4 专业经验丰富的教师缺乏

高职院校组织开设的实训教学相对较为特殊,并不是传统常规的理论课程一样为学生传递各类基础知识,而是需要关注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训,在课程教育教学时期,要传授更多专业知识以及技能,这也就要求高职专业教师拥有良好的专业经验以及能力。而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汽车专业教学时期存在的最显著问题就是汽车专业实训教师人才欠缺,经验丰富教师十分稀少。

一方面汽车行业发展转型进程不断加快,专业知识以及技能得到有效革新,企业内容逐步引入新型的技术手段。对学校内年长的实训课程教师来讲,其难以及时接受与了解各类新型的知识,知识创新教学不到位[4]。另一方面新型专业经验充足、能力优异的教师欠缺,年轻教师能力不够优异,经验欠缺,在实训教学时期,无法让学生实践能力水平全方位提升。对于汽车专业实训教学来讲,此类情况是造成教学效率不高的最关键原因,需要对其进行重点关注。

3 高职院校汽车专业实训教学的实施策略

3.1 精准设立汽车专业教学计划,改变教育教学理念

教学大纲以及计划的设计是保证教学质量、教学效率的关键因素,需要对其进行重点关注。

a.需要积极合理调查分析社会当中汽车专业相关岗位,明确掌握汽车行业岗位设立情况、岗位能力要求以及岗位工作内容,结合这一要求,制定出各类可以满足社会对汽车人才需求相符合的教育教学计划,在组织实施实训教学过程中,严格开展这一计划以及教学大纲开展,让学生学习到的各类技能知识与岗位需求保持一致,完成人才培养任务[5]。例如,汽车行业操作性、应用性任务相对较多,可以对这些任务进行考查设立实训项目,如设立车辆保养项目、常见故障问题检修任务等。

b.结合专业人才培养任务,合理制定实训教学目标。目前,我国汽车专业转型发展进程逐步加快,对于高素质人才提出更高要求,过往单纯以技能型人才培养为主的目标显然已经难以满足要求,需要对其进行改进,结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将人才培养目标界定为:汽车专业需要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建设要求相符合的知行合一、德技并修人才,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以及家国意识,让学生以社会主义建设为崇高理念,热爱学习探索、敢于创新优化、善于钻研创新、主动开拓的新型人才。

3.2 改变汽车专业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规范性

汽车专业人才教学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应当是逐渐、系统化引导进行的。因此,开展实训教学相关教师必须要综合考量学生认知能力以及认知水平,注重实训教学模式、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6]。

一方面,创新专业教学方法,为保证汽车专业教学具备较强的吸引力,激活学生对其的兴趣,在教学时期,教师必须要逐步改进和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例如,引入整合教学法、企业案例教育教学法、微课教学、项目式探索等多样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体会与感受到实训教学的趣味性,引导学生从过往“被动学”转变成为“主动学”,提升实训教育教学效果。

另一方面,则需要充实教学内容,实训教育教学内容设计必须要遵循“从实践中来,到实践当中去”这一原则观念,考虑学生能力认知以及综合水平,选择不同实训教学内容。例如,对于刚展开汽车实训专业知识学习学生,需要先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和认识汽车组成原理,再组织实施汽车日常养护以及维修知识学习,“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专业素养。

此外,近年来,“1+X”证书制度深入推广,为汽车专业实训教学活动开展提供巨大支撑,教师在实训教学内容选择时期,需要适当引入职业资格证书当中内容,选择针对性的实训项目,以此来满足学生职业技能证书考核需求[7]。

3.3 改善汽车专业实训教学环境,构建校内外实训教学基地

a.校内实训教学基地,需要结合汽车专业发展趋势以及特征,积极合理优化汽车专业的校内实训教学基地。在技术上需要保证实训教学基地具备较强的专业性、先进性,与学生职业发展环境相符合,让学生在实训探索中,能够掌握和学习本专业领域中先进的技能技术,让投入具备持久性以及前瞻性优势特征。

例如,在校内构建专业的发动机实训室,可以依据发动机诊断、拆装等不同功能组块组织构建,实训室内部可以按照6个工位、1个教师、30个学生的模式配置,引入智能工位机、教育教学录播系统、课程资源、教育教学多媒体、工具车、运行台架、发动机拆装、零件台、零件车等各类岗位OvHTFQKj7vB07oOd4teutg==附件系统,实现汽车其他部件与发动机理论实践一体化教育教学。

在空间层面,则可以把实训室与理论教学整合,在学校内构建“实训区域、教学区域”不同区域,分别组织实施理论与实训教学,两个区域在环境空间层面独立存在,课堂组织上则要密切整合,通过软件、硬件设备的整合关联,借助实训录播群集系统,在教学视频、教学饮片以及资源层面构建“教、学”联合通道,实现教学区域、实践区域信息互联互通,让实训教学质量可以全方位增强。

b.强化校企合作力度,高职院校汽车实训基地重点培养满足企业生产运行需求的技能型人才。而我国汽车企业正处于飞速发展时期,强化校企是必然的趋势,需要对其进行关注,逐步引入企业培训机制,与企业合作共同制定实训教学计划、建设基地配套实训设施,引导学生前往企业实训参与汽车企业岗位工作各个流程,逐渐融入企业内[8]。

同时,为保证和维护校企合作效率,可以积极合理引入“订单式”“学徒式”“订单式”以及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形式,构建校企轮流实训实践体系,学生借助实训周,深入前往一线企业,进一步升华应用在校时期学习的专业知识,了解与认识汽车岗位工作项目。学生结合企业实践可以掌握自身存在的薄弱项目,回学校之后强化学习,以此来保证学生实训期间可以获取更多必须要具备的技能。

3.4 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提升专业教师业务能力

实训教学是汽车专业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门实践性相对较强的课程,对于课程授课技能水平要求相对较高。因此,为保证教师实训教学水平以及科学合理性,高职院校需要结合“四有”的教师标准,即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知识、仁爱之心的教师标准,结合院校要求以及政策的支持,构建“双师型”实训教学团队。

a.需要积极合理整合校内原有的教师团队,提拔引进在实践教学层面经验充足、技能水平优异的教学人才,充实教学团队,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以及实训要求针对师资力量进行合理分配。同时,对于校内汽车专业实训教师,组织构建专属的培训机制,定期引导教师前往汽车车间学习相关知识,掌握与获取企业内部先进的技能,并逐步将各类先进的技术引入高职院校实训知识教学中,革新实训教学模式以及教学内容,全方位增强实训课程教学规范合理性。

b.需要积极合理引入企业专业人才,引导其前往学校成为兼职实训教师,与学校内部专业课程教师配合,参与到实训课程教学改革、日常教学研究、项目开发创新等工作中,针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教学,为学生传递更多企业一线岗位技能内容以及工作内容,让高职学校内部教师团队得到适当调整,弥补师资力量存在的不足。

4 结语

在新时期,汽车专业改革进程不断加快,对于高职院校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高职院校在组织实施实训教学时期,为培养更多与社会发展需求相符合的专业技能型人才,需要明确掌握汽车专业实训教学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结合不足对其进行改革和优化,创新汽车专业课程教学模式,丰富充实实训教学内容,构建完善的实训教学计划以及标准,优化实训教学环境条件,设立专属的校内实训教学基地、校内实训探索基地,改变传统实训模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训学习机会,保证高职院校实训教学可以高质量、系统化落实。

参考文献:

[1]柳炽伟,景玉军,魏胜君,等.融合“1+X”证书的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改革探索——以《汽车底盘电控系统原理与检修》课程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21,42(29):29-33.

[2]黄扬帜,傅连开.基于网络化和智能化的信息技术在高职院校开放实训室管理中的应用——以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学院为例[J].汽车维修与保养,2022(11):86-88.

[3]程正清.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实训设备维护与管理的探讨——以随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汽车知识,2022,22(12):119-121.

[4]任璐.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1+X”理实赛一体教学改革探索——以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9(1):48-52.

[5]黄史.职业素养深度融入实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以《汽车检测》课程为例[J].时代汽车,2022(2):54-56.

[6]万飞.基于VR虚拟模拟教学在高职院校发动机拆装实训教学应用中的研究[J].时代汽车,2022(2):64-65.

[7]刘怡然.高职汽车专业"岗证课训赛"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4(4):61-65.

[8]卢玉英,雷靖咚.基于移动互联网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管理信息系统——以汽车实训基地为例[J].时代汽车,2021(10):43-44.

作者简介:

唐珍珍,女,1982年生,讲师,研究方向为汽车运用与检测。

基金项目:2021年度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立项课题“现代农业装备应用技术专业群的校本资源开发应用研究”(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