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国六柴油机氧化亚氮(N2O)排放特性研究
2023-12-29常鹏孙志铎杨素霞吴春玲
摘要:对一台满足国六排放的车用柴油机进行台架试验,探究其在国六标准试验循环中的氧化亚氮(N2O)排放特性。结果表明:在稳态和瞬态循环中,N2O的排放均受排温及尿素喷射的影响。在冷热态瞬态循环中,前期N2O排放差异较大,热态循环排放远高于冷态,后期排温升高,冷态与热态N2O排放趋势基本一致。在稳态循环中,随着负荷增加,排温升高,N2O排放会出现峰值,当负荷降低时,过量喷射的尿素使逃逸的NH3在ASC中被氧化,同样会出现峰值。
关键词:柴油机;氧化亚氮;排放特性;台架试验
中图分类号:U467 收稿日期:2023-08-25
DOI:10.19999/j.cnki.1004-0226.2023.11.022
1 前言
柴油机具有经济性好、动力性强、可靠性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交通、军事等诸多领域,在我国日常生活和国防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然而,随着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汽车的保有量也不断增加,柴油机排放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氮氧化物(NOx)作为柴油机排放污染物之一,一直备受环保监管部门关注。NOx是对NO和NO2的统称,其中绝大部分为NO,约为95%。然而,在这个化合物群体中,还有一种不容忽视的污染物氧化亚氮(N2O),作为《京都议定书》中规定的六种温室气体之一,它的温室效应是CO2的300多倍[2],且对臭氧层有着极强的破坏作用。
为了应对严格的国VI排放法规,广泛应用的后处理技术有氧化催化器(Diesel Oxidation Catalyst,DOC)、颗粒捕集器(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DPF)、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以及氨气氧化催化器(Ammonia Slip Catalysts,ASC)等,然而大量试验研究表明,这些后处理装置会显著地增加N2O的排放[3]。
对于柴油机后处理系统N2O排放特性,国内外许多学者的研究表明,DPF主动再生时,由柴油不完全氧化反应生成的HC会在DOC贵金属催化剂表面与排气中的NOx发生副反应生成N2O[4];相比于铁沸石和矾基SCR催化剂,铜沸石催化剂更易于生成N2O[5];在SCR催化器中,当温度较低时,SCR催化剂表面生成的NH4NO3受热分解会生成N2O,当温度较高时,NH3在SCR中发生氧化反应也会生成N2O[6];在ASC中,SCR中泄漏的NH3会继续发生氧化反应,部分生成N2O[7]。
本次试验通过运行世界统一稳态循环(world harmonized steady state cycle,WHSC)和世界统一瞬态循环(world harmonized transient cycles,WHTC),对排放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标准工况下N2O的排放特性。
2 试验设备
本文以一台四缸国六车用柴油机为研究对象,其后处理型式为DOC-DPF-SCR-ASC,该柴油机主要技术参数如表1所示。
本次试验搭建的排放测试台架主要由HORIBA HT250型电力测功系统、FQ3100DP型油耗仪、INCA电脑、MEXA-ONE-DC-OV型排放分析仪、AVL SESAM I60 FT SII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分析仪等设备组成,对发动机转速、扭矩、油耗、后处理温度、常规及非常规污染物排放数据进行采集记录。除此外还采用全室空调、进气空调、中冷水恒温控制系统、冷却水温控制系统来控制发动机各项边界条件,发动机台架试验系统示意图见图1。
3 试验方法
测试台架搭建完成,按照厂家规范热机完毕后,额定点运行发动机调节边界条件至发动机制造厂规定值,维持边界条件稳定至少10 min,在WHSC第9工况下运行至少10 min进行预置,完成预置后发动机停机,停机后的(5±1)min,发动机启动进入WHSC测试循环。
在进行冷热态WHTC试验前,需运行2次热态WHTC循环进行预处理,预处理结束后进行至少6 h的冷机处理,待机油、冷却液及后处理温度都达到293 k和303 k(20~30 ℃)之间后,进行冷启动循环试验。
4 数据分析
4.1 WHSC循环N2O排放特性
WHSC循环由13个稳态工况点组成,各工况转速扭矩如图2所示。本次试验研究测量了原机排放(在后处理前安装采样探头)和后处理装置后排气中N2O体积分数。
由图3可知,WHSC循环中,后处理装置前后排气中N2O的体积分数差异巨大,原机排放中的N2O体积分数平均值为0.68×10-6,整个循环过程中无明显峰值;后处理后排气中N2O体积分数均值为16 .5×10-6,且随工况变换在循环第210 s、850 s、1 450 s左右形成多处峰值,其中最大峰值为26.5×10-6。循环0~210 s,排气中N2O体积分数先上升后下降,SCR入口温度在260 ℃左右,据此推测N2O主要来源为SCR催化剂表面NH4NO3受热分解以及存储的NH3在ASC中被氧化,40 s由于后氨存储量下降,N2O生成速率降低;循环第210 s、850 s处由于工况切换,转速负荷快速提高,排温迅速升高,尿素大量喷射,NH3被O2或N2O氧化生成大量N2O,1 235~1 450 s时随着转速负荷降低,SCR入口温度由410 ℃降至330 ℃,过量喷射的NH3在ASC中发生氧化反应生成N2O且生成速率随温度降低逐渐上升,最终在1 450 s处形成排放峰值。
4.2 WHTC循环N2O排放特性
WHTC冷热态后处理装置前后排气中N2O体积分数对比如图5、图6所示。冷热态循环过程中原机N2O排放几乎为0,后处理后排气中N2O体积分数相较原机排放有显著提高且随工况变换产生多处峰值。
为了进一步探究N2O排放特性,对比冷热态WHTC后处理后N2O体积分数以及SCR入口排气温度,如图7、图8所示。由图可知,冷热态WHTC排气中N2O体积分数差异主要存在于循环前半段,热态排放明显高于冷态,冷态循环前100 s内几乎没有N2O生成,而热态WHTC在循环第50 s便迅速形成一个排放峰值,这是由于冷态循环前期SCR入口温度仅有25 ℃左右,而热态循环则有216 ℃,在此温度下,ASC内存储的NH3被氧化生成NO等自由基吸附在贵金属表面,N与NO反应生成N2O[4]。800~1 000 s冷热态循环N2O排放差距逐渐缩小,由于SCR入口排气温度达到190℃,尿素喷射系统开始工作,较低温度下NH4NO3受热分解生成N2O,且生成速率随着温度升高逐渐加快。1 000 s以后,随着SCR入口排温差距缩小,冷热态WHTC的N2O排放趋于一致;循环1 300 s以后,由于SCR入口温度过高,SCR催化剂表面难以生成NH4NO3,尾气中N2O体积分数逐渐降低。
5 结语
a.车用柴油机原排中N2O排放很低,可以忽略,而尾排中N2O主要是在后处理中生成的,降低N2O排放需要从柴油机后处理(DOC+DPF+SCR+ASC)的优化途径来实现。
b.车用柴油机N2O排放与排气温度以及尿素喷射量具有很高的相关性,可通过优化热管理以及尿素喷射策略来降低N2O排放。
参考文献:
[1]王建昕,帅石金.汽车发动机原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Hu Z,Lee J W,Chandran K,et al.Nitrous oxide(N2O)emis- sion from aquaculture:a review[J].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2,46(12):6470-6480.
[3]Graham L A,Rideout G,Rosenblatt D,et al.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from heavy-duty vehicles[J].Atmospheric Environment,2008,42(19):4665-4681.
[4]Kamasamudram K,Henry C,Currier N,et al . N2O formation and mitigation in diesel aftertreatment systems[C].SAE Paper 2012-01-1085.
[5]唐韬,张俊,帅石金,等.柴油机后处理系统N2O排放特性的试验研究[J].汽车工程,2014,36(10):1193-1196.
[6]Suzuki H,Ishii H .Analysis of emission and formation character- istics of nitrous oxide(N2O)under urea SCR[J].Transactions of 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 of Japan,2009,40(4):991-996.
[7]Gil E S.Evaluation of ammonia slip catalysts[D].Chalm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13.
作者简介:
常鹏,男,1995年生,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发动机节能减排与测试技术。
吴春玲(通讯作者),男,1984年生,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重型车排放检测与控制。